我父刘玄德 第304节

  决心已下,那要做的事情就多的很了。

  “公瑾……”

  周瑜临出门时,周崇又在身后唤道。

  周瑜奇怪转身,望向周崇,却看见后者眯着眼睛,像是梦呓一般道:“若是事有不谐,汝不必回来,径自过江去投你尚叔父。”

  “伯父!?”

  周瑜心中大惊,周崇说这话的意思就是一旦事败,就让周瑜不要顾虑他的安危,赶紧过江去投奔周尚。

  在这个年代,不孝可是大罪,周崇说这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除周瑜的后顾之忧。

  周瑜想要开口劝说,却见周崇抬起手摆了摆:“伯父老了,周家以后只能指望你了。伯父只能扶你一程,却照顾不了你一生,汝当奋勉,周氏一族,就看你了。”

  周瑜虎目一红,冲着周崇大礼下拜:“伯父之望,瑜定然矢志不忘。”

  “好、好,你去吧。”

  周崇这才满意的笑了起来,赞许了一句后,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周瑜悄悄的退了下去。

  此时得到周崇全权授权的周瑜,几乎拥有了周家家主的权限,可见周崇对他的期望有多高。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周瑜的父亲周异是周景的堂房侄子。

  从周瑜的爷爷开始,他这一脉就已经不是周家嫡脉了。

  所以理论上,周瑜的价值其实并不高,因为周家的嫡脉人才济济,不但祖辈周景位列三公,周景的儿子周忠也位列了三公,而周忠的儿子周晖年纪轻轻,就已经当上了洛阳令。

  可别小看洛阳令,周晖的父亲周忠,祖父周景都是从洛阳令这个官位上发迹的。

  

  也就是说,周晖走的就是周忠给他铺设好了的堂皇大道。

  历史上袁绍、袁术兄弟俩得了势,名垂青史,可究其原因,是董卓没有杀了他。

  如果董卓在袁绍冲自己大喊我剑也未尝不利时,直接下手先弄死对方。

  那袁绍不过就和周晖一个历史待遇了,就算比周晖强,那也强的有限。

  史书中记载,周晖兄弟与袁绍兄弟同,兄弟好宾客,雄江淮闲,出入从车常百余乘。

  这几乎就是江淮版袁绍、袁术兄弟的做派。

  唯一的区别就是,周晖在董卓入京,京师不宁时候,入雒候忠,结果被董卓听到了他的传闻,派兵把周晖兄弟俩给杀了。

  一起死的还有周景的好几个孙子,使得周景嫡脉一门凋零,周尚的儿子也不成器。

  周崇、周尚只能把希望寄托到了周瑜的身上,这才开始对他加大了投资。

  这也是为何袁术不重视周瑜的根本原因之一,袁术因为自身和袁绍的原因,对庶子转正特别反感。

  此时的周家,小一辈中还剩下周瑜本人,以及周瑜的庶子兄长周道,周道之子周峻。

  周瑜立刻将他们召集了起来。

  周异身材高大,周瑜和周道都继承了其父的骨架,只是周瑜除了身材高大外,容貌也很是俊美,还精通音律,识典章。

  周道则更向军旅一道发展,此时负责掌管家中剩余的部曲。

  “公瑾,我正要找你。”

  周道要年长周瑜十来岁,身后的长子周峻都已经年满十六了,比周瑜也小不了几岁。

  周瑜坐在案几边,闻言回头询问道:“兄长何事?”

  “刘府君发来诏令,命我周家出部曲八百人,筹措粮食三千石,大车二十辆,拉扯的牛、马四十,还得再招募青壮一千五百人。限期半月,不得有误。”

  周道坐了下来,拳头狠狠的砸在案几上,愤愤道:“他是把我周家当成鱼腩了不成?”

  周峻默默的站到父亲的身后,作为晚辈的他,可没啥资格随意开口。

  “哦!?”

  周瑜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何时来的消息?”

  “就在刚才。”

  周道没注意到兄弟的异样,自顾自的抱怨起来:“月前的要求就已经相当沉重,此时还要加码,这是要把人给逼死吗?”

  月前时,刘勋曾下派过一次任务,筹集兵丁粮草。

  当时给周家的安排是部曲五百人,粮食两千石,车马十驾,青壮八百人。

  周家这边刚凑了个大半,居然又来加量了,还一口气增加了五成以上。

  周家倒不是真凑不出来,可按照刘勋的时间要求来的话,必定会伤筋动骨。

  可周家就在舒县里,舒县可是庐江郡的郡治所在,刘勋可就在城里看着呢。

  周家可谓是首当其冲,避无可避。

  说不定刘勋还就等着你周家抗命,玩一出杀鸡儆猴呢。

  周道眼下愁都愁死了,只能来找平日里足智多谋的弟弟,却没想到周瑜正巧也在找他,就赶忙寻了过来。

  “兄长勿急。”

  周瑜心中隐隐一动,想到了个点子。

  等到女婢上了茶汤之后,周瑜将所有仆人都赶了出去,只留下了兄长周道和侄子周峻。

  随后,周瑜压低了声音询问道:“兄长,家中还有多少部曲以及可用之人?”

  周道小吃了一惊,不明白周瑜这么问的目的。

  但他还是仔细的思考了之后,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尚叔父之前带走了两千部曲,族中部曲只剩下了一千二三百人。家中庄丁可用之人也有千余人,可这些庄丁眼下却动不得,眼看着秋收在即,家里的庄子可全靠他们收获。此外,还有一些依附于我家的乡间少年和游侠儿,半月之内,从他们之中,至少也可再招揽出四五百人。”

  看着周道一手一脚的给周瑜盘点出周家的武力家底,周瑜眼中精光闪烁。

  周瑜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家里部曲可动员一千三百人,庄丁千余人,再加上乡间少年、游侠儿,一共可得三千之众。

  这个数字已经很吓人了,可以干!

  周瑜当即取出刚才周崇给他的两份帛书,交给周道和周峻。

  “兄长,阿峻,你们且先看完此书。”

  周道和周峻一脸疑容,打开帛书阅读起来。

  没过多久,两人脸色就变了。

  家中这是要反水啊。

  周道和周峻强忍着到了喉咙口的问题,继续看了下去。

  之后,两人的神情也渐渐的变化了起来。

  原先的忐忑不安,转变成了跃跃欲试。

  父子俩看完之后,目光灼灼的抬起头紧盯着周瑜。

  周瑜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之前还担心周道父子俩会犹豫不决,又或者担心畏难。

  可现在周道父子俩的反应却让他更增加了几分信心。

  “公瑾,你说该怎么办吧,我父子全听你的!”

  周道恶狠狠道:“那刘子台当真不是个东西,全不顾往日情分,仗着袁公路的权势,对我家百般逼迫,我早就想手刃这狗东西了。”

  “善!”

  周瑜冷笑道:“圣人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既然我等欲取刘子台项上人头,那就且先送他一份大礼。”

  周瑜直接安排起来:“兄长,你立刻召集庄中丁兵和乡中少年,游侠,编入部曲,发给酒肉,令其归心。”

  “喏!”

  周道立刻起身领命,他明白此时发号施令的不再是自己的弟弟,而是周家的家主。

  周瑜冲着周道点点头,随后又扭头对着侄子喊道:“阿峻!”

  “侄儿在!”

  周峻立刻起身应命。

  周瑜吩咐道:“你则在舒县中征募丁壮,暗中散布刘太守草菅人命,逼大家去送死的消息,务必令丁壮依附于我家。”

  周峻慨然应命:“喏!”

  周瑜冷笑道:“此次刘子台此贼催逼如此之甚,必是北边刘使君发动在即。我家既已决定投效刘使君,正可以刘子台此贼为功,献其首于刘使君座前。”

  周道父子齐声赞同道:“正该如此!”

  周瑜满意的笑了起来:“好,汝二人立刻去办,我修书一封,将庐江虚实情况尽数告知刘使君,好让他早做准备。”

  “喏!”

  周道父子齐声应命,告退而去,分头去办周瑜所分派的任务。

第274章 仓已降刘

  建安元年,八月下旬。

  关羽在颍川颍阴出兵,顺水南下,兵锋直趋定颍。

  出兵不过两日,刚至汝水边,郾县就望风而降。

  这个郾县,即是后世岳武穆北上收复失地,以弱胜强,以少击多,一战重创金兀术拐子马、铁浮图的郾城大捷所在地。

  当日,关羽遣关平率两千人为先驱,疾行二十里,于天黑前抵达郾县,并成功入城。

  捷报传回之后,次日关羽抵达郾县,又命关平为先锋,进取定颍。

  定颍距离郾县不过数十里,步兵一日疾行即可直抵城下。

  关平刚到定颍城下,准备扎营过夜时,定颍城门大开,盘踞在此处的黄巾军居然投降了。

  只见一魁梧大汉当先出城,手里居然托着定颍县令的印信。

  关平看这大汉颇为魁梧,虽身材不高,却敦实异常,也不敢小觑对方。

  经过一番询问,原来这大汉乃是刘辟麾下渠帅周仓,字元福。

  汝南黄巾军的实力比之颍川还要强上几分,以刘辟为首,麾下有周仓、何曼、裴元绍、刘江、张彭等一众渠帅,分驻各地,一边屯田积粮,一边拱卫葛陂、平舆。

  其中,周仓带两万多人居于定颍,裴元绍带两万多人居上蔡,何曼带四万多人驻新蔡,张彭带三万余人驻阳、刘辟之弟刘江带六万余人驻葛陂,而刘辟自带八万人驻平舆。

  汝南的黄巾人数高达二十余万,实力更在颍川黄巾之上。

  他们大部分的势力都抱团在以葛陂、平舆为核心的五六座城市内,也没有对外扩张的欲望,只是在当地屯田积粮,做个土霸王。

  经刘封的建议,刘备给关羽所下达的命令中明确要求了关羽这一路以稳为主,策应主力,吸引葛陂黄巾的注意力,使其不影响刘备主力行动即可。

  对于葛陂的黄巾,希望关羽能够借助何仪、黄邵的影响力和人脉进行分化瓦解,以政治攻势为主,军事攻势为辅,切忌决战。

首节上一节304/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