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香在一旁洞若观火,对周瑜的心思可谓是了如指掌。
这家伙就是想欺骗袁术继续把骨干部曲调离寿春,当真是不为人子。
孙香正在心里腹诽周瑜,没想到袁术却是突然询问起他的意见。
“文阳,你觉得公瑾所言如何?”
孙香抬头对上袁术的目光,看袁术那模样,就是心动了的样子。
孙香自然不能拆周瑜的台,于是他斟酌了一下后,拐着弯赞成道:“公瑾年齿虽轻,却老成持重,若能接回汝阴兵马,自是再好不过。”
孙香的赞同,让袁术下定了决心。
只是在派人接应桥蕤的话,他有些迟疑起来。
本来最好的人选是张勋,他和桥蕤相交莫逆,如果派他前去,自然会竭尽全力。
可张勋现在是寿春城中武将之首,要是把他给派出去了,那袁术身边最心腹的将领就只剩下纪灵一个人了。
想到这里,袁术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自己身边什么时候如此空虚了。
仔细一数,桥蕤、李丰、乐就、梁纲等心腹将领居然全都派在了外面,袁术忍不住后悔了起来。
袁术有心让周瑜或者孙香去接应桥蕤,但既担心如此用人,会让周瑜和孙香内心不满。
毕竟这任务可是很有风险的,弄不好连自身都会陷进去。
周瑜和孙香的独立性可是要远大于张勋、纪灵他们的,真要是激怒了对方,接下来还怎么让他们尽心竭力的为自己守城?
考虑再三,袁术做出决定:“伏义,此番还是要你出马了。”
纪灵,字伏义,是袁术手下排名前五的大将。
张勋既然不能动,雷薄、陈兰等人又不够格,那就只能请纪灵出马了。
纪灵身材高大,面如枣红,是一个身型魁梧的大汉,看起来倒像是破产版的二爷。
其能力其实还是不错的,正史中都有都督两三万大军的能力。
正史和演义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至少不会像演义里那样动不动就是十万人马。
能够独自统领数万级别的大军出征,胜负姑且不论,能够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将领了。
如果再能够打胜仗,那就是普通名将了。
因此,纪灵本人是绝对不笨的,相反,还挺聪明。
他一早就估算到袁术只能派遣自己出马,因此,这时候他开口道:“主公,两千人马着实有些不济,正巧文阳兄和公瑾入城,可否从南援兵马里再调出一部,以增强我部实力?”
袁术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转向孙香、周瑜道:“文阳,公瑾,你们意下如何?”
周瑜心中一沉,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和孙香对视一眼后,两人都知道这时候是没法拒绝这要求的,只能一口答应了下来:“我等皆从明公调遣。”
“善!”
袁术脸上终于浮起了满意的笑容,当即决断道:“文阳,公瑾,从你部调拨两千人马,暂归伏义都督。如此一来,再加上慎县之中的两三人马,合计有六七千人,足可接应桥蕤所部。”
随后,袁术又对纪灵道:“伏义,我给汝三日整备,四日之后,出兵北上,务必将盛德给我接应回来!”
纪灵叉手答道:“喏!”
处理完了烦心事,袁术心情一松弛,又想起了饮宴,于是对着孙香和周瑜道:“文阳、公瑾,你等且先下去休息吧,三日后我在宫中设宴,为尔等接风洗尘。”
孙香、周瑜自然答应了下来,随后先行离开。
纪灵被袁术单独留了下来,看着袁术神情迟疑的样子,他生出了些许不好的预感,直到袁术开了口后,才松了口气。
原来袁术叮嘱他桥蕤所部,能救就救,不能救就直接放弃了慎县,带着所有的部队都退回寿春,只要部队没有损伤,他就有功无过。
纪灵听了之后,应命了下来,只是一想到汝阴城里的桥蕤就这么被卖了,纪灵的心里就有些空落落的。
袁术自然不知道纪灵所想,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在他看来,能让纪灵去接应桥蕤,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下属本来就是为上位者牺牲的,总不能让我袁术为了救你桥蕤,连命都不要了吧。
这边周瑜和张勋一起离开,故意跟对方走在一起,拉起了交情。
张勋也是江淮人,是庐江的豪强子弟,算是最早一批投靠袁术的本地豪强。
袁术原本的心腹爱将们,除了提早前往江淮的孙家军外,几乎都在匡亭之战里被曹操给宰了个精光。
眼下的心腹,几乎都是在江淮新收拢的。
和张勋一番闲聊之后,周瑜获得了不少情报。
等周瑜回到营地时,刘封等人早就在等他回来了。
周瑜赶忙先将袁术这边的情况叙说了一遍,就连袁术最后所做的决定也没有例外。
随后,他又说起了从张勋处套来的情报。
眼下城北是雷薄所部驻守,城西是陈兰所部,各有两千人。
相国城中驻扎了一千人,由都尉张本统领,是张勋的心腹下属,也是张家老人。
按照袁术的命令,城南就交给了周瑜和孙香负责防守,而原本城南的兵力都被袁术收回了王宫。
张勋所部另外三千人则驻扎在城北的金城里,剩下的八千人则是袁术的亲军,驻扎在内城王宫,负责保护袁术的安全。
这些信息对友军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张勋也就没有保密的意识,闲聊之中就泄露给周瑜了。
得知所有情况后,经过一番讨论,众人一致认为三日后的酒宴是最好的动手机会。
于是刘封开始分派起任务来。
如今大军已经入城,刘封军其实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接下来的胜负手并非是谁输谁赢,而是刘封能不能抓到袁术。
接下来众人按照刘封所派任务行事。
周瑜在这几日相当活跃,屡屡结交城中大将,其人相貌英俊,出身高贵,为人又通识音律,性格恢弘,出手豪阔。
一时之间,周郎之名,响彻寿春。
同时,按照袁术的命令,寿春城南的防务也交给了周瑜军,只是相国城依旧在袁术军的掌控中,可见袁术对周瑜也并非是完全放心,也留有制衡的手段。
三日后夜晚,周瑜和孙香二人各带百余亲卫,前去袁术宫中赴宴。
参与此番宴会之人众多,除了张勋、纪灵外,雷薄,陈兰等武将,以及杨弘、阎象、李业、等文臣也尽数到场。
唯有袁涣,依旧请假在家中不出。
宴会开的相当成功,自刘备在汝南北方起兵开始,袁术就没有如此开心过了。
周瑜、孙香两人也是喝的酩酊大醉,不胜酒力。
眼看着天色渐晚,周瑜和孙香悄无声息的以更衣为名,溜出大殿,直往宫门而去。
宫门处有两百守军,百人居城墙之上,百人居宫门内外。
守门的屯长也认识周瑜,看见对方和孙香两人醉意朦胧,在几个亲随的搀扶下,踉踉跄跄的朝着城门走来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几句。
眼看着自家主公喝醉了,宫门外的亲卫们走出来了几个身材格外魁梧高大,身着铁甲的大汉关心则乱,顾不得规矩就迎着周瑜、孙香就冲了上来。
本来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宫外之人没有得到令牌如何能随意进宫。
但周瑜这几日的上下撒币太有效果了,尤其是宫门处,周瑜几次进出,都有厚赠,再加上今晚又是袁术特地宴请的周瑜。
宫门屯长虽然有些迟疑,但看着对方也就三五个人,又是护主心切,也就没有呵斥对方。
很快,那三五个大汉进入了宫门,终于迎到了自家主公,赶忙搀扶着周瑜、孙香等人向外走。
宫门屯长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并没有注意到等在城外的甲士们已经悄悄的整理起了队伍。
当周瑜临进宫门时,宫门屯长见其走到自己身边,于是关心道:“周校尉,您还好吧?一会上马可要当心一些。”
“那就请屯长送我一程了。”
周瑜突然冲着那宫门屯长笑了笑,不等对方理解其中含义,就突然大喝道:“动手!”
刚到他身边的那几个铁甲士突然发难,其中两人冲出一人如同抓小鸡似的,将那宫门屯长一下擒拿,另一人拔出长刀,三下五除二,将宫门屯长身边扈从的三四个亲兵杀了个精光。
屯长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经被捆绑了起来,并塞住了嘴巴。
同时,只听得周瑜冲着周围大喊:“左将军无道,已为天子罢免,如今刘使君举义兵南下,势如破竹,已破汝阴,不日即抵寿春。尔等是欲同袁术共死,还是弃暗投明!?”
“愿降者,弃兵卸甲,可保性命!”
随着周瑜的喊声,宫门外的亲兵们都冲了进来。
这两百亲兵中,竟有四五十人身着铁甲,比例高的惊人。
之前宫门屯长还跟左右亲信羡慕周家豪奢,竟能拿出如此之多的铁甲,结果现在他的麾下士卒就要面对这些铁甲士的冲阵了。
城外四十多人根本抵挡不了这些虎士,雪化冰消一般被对方冲破了阵线,杀进了宫门。
同时,宫门内的士卒也被那几个铁甲虎士杀的七零八落,根本来不及关闭宫门。
城墙上的守军想要用弓弩还击,可周瑜却退入了宫门之中,而城外的亲兵们高举盾牌,不断的涌入宫门,也让这些守军毫无用武之地。
周瑜冲着一个身高八尺,身形伟岸雄武的大汉说道:“仲康兄接下来就有劳你了。”
来人正是许褚。
面对周瑜的客套,许褚只是淡淡的留下一句:“校尉且放心!”
随后,他手一招,身后立刻跟上四十名甲士,直接冲进了门洞之中。
这些甲士以许褚为锋矢箭头,朝着城墙上杀去。
能够镇守宫城的守军,显然都是袁术最信任的军队。
之前周瑜的叫喊其实并不真指望这些士卒能够投降,希望能够拖慢他们的反应动作,引发一些混乱,才是周瑜真正的目的。
这一目的也确实达到了,同时擒拿下屯长也使得这些士卒们有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起来。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更不可能阻挡得了许褚的攻势了。
只是片刻功夫,许褚竟已从城墙底部杀上了城墙,并且清理出了一块立足之地。
许褚正打算继续攻击,却只见对面发一声喊,竟直接掉头沿着城墙逃跑了。
许褚有些诧异,却不想他身上的三层重甲已经为血色所浸泡,几乎快染成红色了。
这一路杀上来,为许褚所杀的袁军士卒最少也有二三十人。
袁军士卒眼看着自己军中的勇士被许褚如杀鸡屠狗一般轻松宰杀,再高涨的士气也会为止崩溃,更别说眼下这种局面了。
许褚虽然有些惊讶对方崩溃的如此之快,但也没有忘记本职工作。
此时,他身后的一个甲士已经燃起了一根火把,递到了许褚的身边。
许褚接过火把,朝着远处摇晃起来。
张辽早已经带了八百人潜伏在长街转交处,一看见火把之后,顿时大喜。
“儿郎们,随我出战!”
张辽大喝一声,带着八百精锐朝着宫门而去。
他所部接到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活捉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