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18节

  可郭图这话一出,袁本初立刻心平气和了起来,就连僵硬了的笑容也恢复了自然。

  也难怪郭图日后能成为内斗之王,沮挡踹沮,丰阻杀丰,就凭他揣摩袁绍心理,以及能为老板暖场的能力来看,他不升官谁升官?

  郭图眼下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文士升迁成将军了,同时还负责军中军法,已经能称得上是位高权重了。

  不少人以为郭图只是一个谋士,成天在袁绍跟前出馊主意,可真实的事实却是与此大相径庭,他其实很多时间都是带兵在外的。

  颍川郭氏的祖先郭忠是在汉昭帝时期阵斩匈奴黎汗王,因此战功得以封成安侯,而成安侯国是位于颍川的,由此开创了颍川郭氏。

  到了东汉建立时,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寇恂在当颍川太守的时候,按照规矩,征辟了颍川当时的大名士郭弘为决曹掾,断狱三十年,用法平。

  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郭弘这位大佬在颍川当了整整三十年的公检法老大,而且这三十年里,没有一个被判罚的犯人喊冤的。

  更厉害的是,这位郭弘活了整整九十五岁。

  这位郭弘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颍川郭氏在颍川郡内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直接跻身到颍川郡内的一线士族行列之中。

  第二个结果就是,直接让这个家族和律法深度捆绑到了一起,唯一比较遗憾的是,郭弘本人没能写出一本具有影响力的法律作品,这也使得郭家的律法不能广开门徒,继续在整个大汉范围内扩张影响力。

  与之相对的,就是大杜律和小杜律。

  不过即便如此,也使得在王莽时期失去爵位的郭家咸鱼翻身,重新牛逼起来了。

  从此开始,郭家连续四代升迁至廷尉这个九卿位置上,就和郭弘有着深远的关系,而郭镇、郭禧也都出任三公之一的太尉。

  因此,两世三公的郭家子弟这么谄媚自己,这给袁绍带来的心理爽感可是相当不俗的。

  再加上郭图经常能猜中袁绍心中所想,凡事都站在袁绍一边,这样的人在袁绍的眼里不是大忠臣,难道还能是天天跟自己唱对台戏的田丰、沮授?

  “公则所言正合我意,诸君意下如何?。”

  袁绍当即就站队郭图了,还问别人意下如何,能如何?

  这时候要是再反对,不又成找茬了吗?

  沮授等人在堂中面面相觑,刚刚想要劝谏的话语也说不出来了。

  也罢,就让主公去试试,若是成了,那也是一桩好事。

  若是不成,也好让主公明白到底谁才是贤良。

  于是,众人一起俯身拜道:“明公高见,我等拜服。”

  看见众人拜服,袁绍相当满意,一时之间只觉自己智谋深远,于是顺理成章的提出了第二个想法。

  “雒中为董贼祸害,皇家宫殿已成断壁颓垣,昔日神京,眼下满目荒凉。”

  袁绍越说越自信,显然至少已经说服了他自己:“我欲请天子移跸邺城,诸君以为可行否?”

  堂中众人简直听懵了,自家这位主公当真是觉得天下已经都是他的了吗?

  这种离谱的要求也敢提?

  真不怕曹操和刘备携手跟您翻脸吗?

  眼看着堂上众人神情不对,就连最支持他的郭图都低着脑袋不做声了。

  这可不比刚才,先前那个提议,怎么都能试一试,就算不行,那锅也落不到郭图的身上。

  现在这个想法可完全不同了,这引发的后果可能极其严重,郭图这种聪明人怎么会去掺和这种事情。

  袁绍有些意识到不对劲了,迟疑了片刻后,主动降低了要求:“若是不能移来邺城,那放到鄄城也是可行的。鄄城乃是兖州大城,又毗邻濮阳,我河北输送钱粮也极为便利,想来天子和朝廷应该也会支持这一建议吧?”

  袁绍这话不说也就算了,这一补充,登时激的沮授忍耐不住了。

  “明公,先前卑职屡次三番的恳请您出兵河东,迎回圣驾,可您总是各种推脱,最终坐视刘使君联合曹使君一同将天子迎回洛阳。”

  沮授起身发言,脸色阴沉,语气里带着浓浓的怨气:“如今天子正居雒中,百事顺遂,中原安定。此时此刻,您却想要将天子移跸邺城,如此一来,刘使君和曹使君会如何看待明公?天子会如何看待明公?天下人将会如何看待明公?”

  沮授的三个看待,让袁绍脸色很是难堪。

  更难堪的是,沮授说的还全都是实情,让他反驳不能。

  最后也只能无奈的解释道:“我非为一己私利,实是雒中早成废墟,如何能让天子长期驻跸?我请天子来河北,实是为天子考虑。孟德与玄德素来对天子忠心耿耿,忱不渝,定然能够理解我之心意。”

  袁绍偷偷把邺城换成河北,也是在暗示沮授他们,难道你们不想天子来河北吗?

  这一点可算是击中河北士人的软肋了。

  他们如何能不希望天子驻跸河北?

  光武开国时候,他们河北人可是大股东,钱粮人都是他们河北人出的最多,可谓是大汉虐我千百遍,我待大汉如初恋。

  真不想的话,当初又怎么会屡次三番的劝谏袁绍迎奉天子呢?

  于是,本来还想说话的田丰,审配等人都沉默了起来,互相眼神交流了起来。

  要不,就试试看?

  说不定刘备和曹操真中邪了,把天子给送过来了呢?

  毕竟自家明公也会偶尔中邪,干了不少蠢事。

  ********

  就在袁绍和河北士人们琢磨着迎接天子来邺城的时候,一支大军也自成德而出,继续朝着寿春北上。

  经过详细的讨论和商量,刘封最终首肯了周瑜、太史慈、刘晔、张辽等人商量出来的计划。

  刘封确实也想要求稳,可是成功偷袭寿春的诱惑太大了。

  如果是正面围攻寿春,即便有配重投石机这种神器的辅助,伤亡也一样会相当之多。

  袁术的军队野战确实拉胯了一些,可守城的时候,表现是不能以野战来衡量的。

  即便此时寿春城中的正规军只剩下了两万人左右,但以刘封的判断来看,如果是正面围攻的话,刘备军的损失很可能也会在万人以上。

  所以能够以更小的代价拿下寿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出于这个考虑,刘封最终认可了他们的方案,让张辽挑选精锐八百,周泰、蒋钦各自挑选五百人,与徐盛一起混入周瑜麾下,冒充九江援军。而孙香的部曲则全部留在了成德城中,取而代之的则是潘璋所部。

  潘璋所部四千人悉数改穿孙家号衣,替代孙家部曲,受孙香指挥。

  贾逵所部则冒充成德县兵和豪族部曲,被周瑜路过时一并强征。

  再加上徐晃亲帅三千精骑紧随其后,成德至寿春中间是大道,对于马匹的损耗相当小,即便关键时刻需要急行军增援,也不会消耗太多的马匹。

  太史慈带着剩下的三千余骑镇守成德,看顾后路。

  在出发之前,刘封亲自打开成德的府库,以及从朱正等豪强们的手里借来了一笔财帛,全数发下,犒赏全军。

  不但周瑜的部曲得到了赏赐,就连九江的民夫们也一样人人有赏。

  这一波犒赏,直接发下去了价值三百万钱的财货,赢得的是全军的忠心和高昂的士气。

  不仅是如此,刘封还宣布这次北上,只要能够成功的拿下寿春,所有人都还能获得十倍于今次的赏赐。

  对于刘封这种核定赏赐,跟随周瑜的九江部曲、民夫们还不是很习惯。

  毕竟这个时代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的犒赏都是允许洗城多少日,甚至是屠城。

  与之相比,徐州军却是已经习惯了,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刘封答应的奖赏,就都不会有差池,一定会按时发放到所有人手中,而且是不会有任何克扣的。

  因为这个问题,潘璋甚至都被刘封打过板子,而下面的中下层军官,甚至还有好几个脑袋都掉了。

  也就是潘璋、徐盛等部曲都是刘封一手一脚拉扯起来的,否则掉的脑袋翻几倍都可能不够。

  刘封这一波大撒币不是为了别的,最重要的就是为了这次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让参与这次计划的士卒们都能看到好处。

  毕竟这种行动最为注重保密,而利益是让人守秘的重要筹码之一。

  除此以外,刘封还给周瑜等人介绍了诸多细节,以及做了不少预案。

  

  最好的情况自然是在能够筹备充分之后主动发动,如果有特殊情况,那就按照预先做好的预案来发动。

  大军行进的很快,日行速度从三十里提升至了四十里。

  现在计划有变,周瑜也就不用故意拖沓速度,相反,他还反过来提升了行军时间,

  日行三十里是在战区的行军速度,可现在理论上他们可还在自家领地的腹心位置,无须担心被敌人突然袭击,行军速度本不该如此之慢的。

  之前要不是孙香自己也不想早到寿春,恐怕早就知会周瑜加快速度了。

  一百八十里的路程,周瑜他们仅仅只是花了四天时间就走完了。

  在路上还遇到了袁术派来催促他们加快速度的使者,同时也带来了擢升的命令。

  第六天上午,休整了一天的徐州军终于抵达了寿春城南门。

  听说周瑜所部抵达之后,袁术登时大喜过望,急招周瑜和孙香入城晋见,同时也命令大军进入寿春,就近驻扎在南门军营之中。

  此时的寿春周长就有七千多米,占地近四平方公里,大体上是一个正方形的城市,一面紧邻肥水,远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所建成的水利工程芍陂,灌溉了小半个庐江郡。

  寿春可居住十多万人,如今城里的居民只剩下了四万多人,再加上两万左右的人马,加起来都不足七万,留下了大量的房屋军营可以居住。

  让刘封等人感到震惊的是,守城的袁术军居然轻易的就放他们入城了,只是象征性的做了最基本的盘查。

  入城之后,周瑜迅速的将部曲,尤其是民夫安置到军营之中,严禁他们外出。

  随后,他才和孙香一起前往袁术的宫殿求见袁术。

  在去的路上,周瑜特地同孙香请罪道:“文阳兄,先前份数二主,不得不有所欺瞒,还请兄莫要见怪。”

  孙香了一眼周瑜,被对方给骗了一路,而且直接导致自己陷入绝境,这怨气如何能轻易消除的了。

  不过他也明白,周瑜此刻的道歉,并不仅仅是道歉,同时也是一种暗示。

  眼下双方都在一条船上了,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解决,可不能耽误了正事。

  孙香微微点点头:“既然分数二主,不得不行,那周校尉还道什么歉。不过你且放心,稍后我自然会配合你行事。”

  孙香的意思也很明确,之前的事情不是道个歉就能算了的,但眼下确实不是计较的时间,所以现在他会好好配合周瑜的。

  周瑜满意的点了点头,虽然孙香表示事情没完,但他也不介意,毕竟只要不影响现在的计划就好。

  两人很快就见到了袁术。

  此时的袁术眼眶周围布满了黑色眼圈,显然没有得到好好的休息。

  桥蕤刚刚回报,城外的刘备得到了西面而来的增援,又有一万大军加入了围城之中。

  汝阴城外的刘备军已经近四万人了,日夜打造攻城兵器,预料总攻不会太久了。

  甫一见到孙香和周瑜后,袁术顾不得其他,开口就先问道:“文阳、公瑾,汝阴连续来人,言说城外刘备军总攻在即,请求寿春派出援军,你二人有何看法?”

  寿春距离汝阴差不多是两百八十里,中途需要过一条河,路程大约是七到九天的时间。

  如今城中已经聚集起了三万左右的大军,加上汝阴近万人,总计不过四万。

  可根据汝阴那边传回来的消息,言说城外的刘备军已经有近四万人了,袁术忍不住又犹豫了起来。

  这倒怪不了袁术,他和刘备之间已经交过手了,八千袁术军被六千刘备军野战打崩。

  如今寿春城里总共也就三万余人,还要留下部分镇守寿春,可动员的不过两万余人。

  加上汝阴的兵力,都没有刘备军多。

  以多打少都输了,以少打多将会是个什么结果,更别说袁术的部队还被分成了城内城外两个部分了。

首节上一节318/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