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26节

  之前在南阳就大肆选妃,弄的南阳民不聊生。

  结果到了江淮之后又故态重施,大肆选美入宫,短短三四年时间,竟又纳了数十人之多。

  袁术一见刘封,就开口道:“此地饮水无蜜,水苦且涩,难以下咽,请蜜糖数斤,以滋饮水。”

  刘封听罢,默然无语。

  这袁术当真是离不开蜜水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倒是省了许多事情。

  别看现在袁术跟个阶下囚似的,又被天子夺爵,罢免官职,还指为朝敌。

  可这并不代表刘封可以任意处决袁术。

  袁家门生故吏遍布海内的资源可还远远没有耗尽。

  尤其是袁氏资源,大半尽在袁术手中,为什么整个江淮就打了两仗就投降了?

  为什么陆康被袁术围困了一年多,都没人来救援?

  为什么袁术敢正大光明的自称徐州伯,又表奏手下将军孙贲出任丹阳都尉,却没有受到任何反弹。

  为什么孙权还要迎娶袁术的女儿为妻?

  为什么袁术骨头都冷了,孙权还要为自己的儿子迎娶袁术的孙女?

  其实这些都是袁氏资产所带来的回馈。

  想想袁绍在河北打的那叫艰难,袁术在河南简直是跟开了挂没区别。

  只是袁术这个挂壁最终成也挂壁,败也挂壁。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白白糟蹋了袁氏积蓄下来的资源。

  对于袁术的政治遗产,刘封兴趣不大。

  因为从历史上就能看出,袁术的政治遗产其实能力并不怎么强,就连一个有带队才能的人都没有。

  后世袁氏人才,最终在东吴也没能混出几个来,可见其能力实不咋地。

  不过现在为了争取时间,传檄而定江淮显然是最优解,这倒是可以借助一下袁术的威望和政治遗产。

  于是,刘封开口道:“蜜水不是问题,只是要劳烦袁公多写几封书信了。”

  袁术也是老江湖了,不用刘封多做解释,就明白这多写几封书信是什么意思。

  “好。”

  袁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顺便提醒道:“你可尽快将蜜糖送来,切莫忘记。”

  刘封对袁术也是有些无语,也不知道该夸奖他乐观豁达好,还是没心没肺好。

  袁术既然答应书信,剩下的事情可就好办的多了。

  刘封分别以李业、舒郑兄弟、师茂等人为信使,携带袁术亲笔书信,前往九江各县邑劝降。

  同时,杨弘则携带着袁术的亲笔书信前往庐江舒城。

  为表重视,刘封还特地和杨弘谈了话,只要对方能说服刘勋投降,刘封可以对杨弘既往不咎,甚至予以重用。

  杨弘一听,立刻拍着胸脯保证说服刘勋。

  刘封表面上很是赞赏,可心里却对杨弘又降低了一个评级。

  刘勋明显已有不臣之心,他还如此盲目乐观,袁术却倚此人和李业为智囊,实在是有些可笑。

  刘封这边紧锣密鼓的展开招降,各地使节都派了出去,尤其是张勋亲自前往汝阴,说降桥蕤,而纪灵则负责前往龙亢。

  早在得到周瑜回复之后,刘封就已经去信汝南,请求刘备和张飞暂缓攻城。

  目的是有两个,一来是看看能不能真的擒获袁术,如果真能抓住袁术的话,那汝阴和龙亢必然是可以不战而下的,这可省了多少士卒的性命。

  同时,这也能继续隐藏刘备军的大杀器配重投石机。

  还可以借此散播迷雾,刘备军攻城乏力,最终却是用阴谋诡计骗入了寿春城。

  虽然不知道能欺骗曹操、袁绍多久,但总归是能争取一点时间,就争取一点时间吧。

  ********

  汝阴城下,刘备大营。

  刘备正在阅读刘封送来的书信。

  看到信中刘封已经拿下了寿春城,还活捉了袁术,同时已经派人前来汝阴说降桥蕤时,刘备如坠梦中。

  先前好大儿来信说要偷袭寿春,请他暂时不要攻城的时候,他虽然听从好大儿的请求,暂缓攻城,可依旧回书劝谏对方不要大意。

  同时刘备心中也暗自窃喜,盘算着等好大儿丢人之后,好好教育教育一下对方。

  袁公路名满天下数十载,驰骋荆襄江淮八载,岂是如此容易中计的?

  恐怕自己好大儿这一次可是要碰个头破血流了。

  届时自己再好好教导他一番,让他也好生长个记性,以后不可再小觑天下英雄。

  刘备想的很好,计划的也很完善,可最终却很遗憾的没能派上用场。

  因为袁术被捉到了,还投降了,甚至派来劝说汝阴投降的使者已经在半道上了,预计再过个几天就能抵达汝阴了。

  当然,他们顺道还会说降慎县的守军。

  “主公,召集我等前来,可是要攻城了?”

  刘备此时麾下也是人才济济,田豫、夏侯博、陈到、卓膺以及新到的汝南黄巾刘辟、何曼诸将。

  众将早已经在城下等的颇为不耐烦了,要不是来信劝阻的人是刘封,恐怕在座的诸将早就群情激奋了。

  不过眼下也有些蠢蠢欲动了起来,如今的颍阴宛如一颗成熟的果实,只待食客剥去那薄薄的一层外皮,即可享用到那甘美芳醇的果肉。

  “主公,末将愿为先锋!”

  卓膺一听,还以为是真的,赶忙毛遂自荐起来。

  刘备赶紧止住众人的请缨,然后将刘封的书信传给众人。

  这下子好了,整个大帐都安静了下来。

  得了,没自己啥事了。

  少主居然给包圆了。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破城乃是大功,可现在,城虽然还没破,但功劳却已经没有了。

  一时之间,大帐中陷入了寂静。

  这一幕也发生在了张飞处。

  不过张飞却是浑然不在意,看见刘封的书信后更是喜出望外,连声夸赞自己的大侄子厉害。

  末了,还拉着赵云喝酒庆祝。

  因为书信的末尾,刘封特地提到赵四叔所部要扩充了,暂时会编入两千袁军,将赵四叔所部编制提升为三营六千人,而赵四叔也顺理成章的积功晋升为中郎将。

  赵四叔先前镇守广陵一年,从无差错,此后又在琅琊平乱,眼下又跟着张飞牵制了袁术一路精兵,可谓是功勋卓著。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赵四叔的出身,铁杆的刘备嫡系,他不扩军谁扩军?

  功劳只是锦上添花,真正的根基还是关系的亲疏远近。

  刘封继续坐镇寿春,同时派兵接管投降了的江淮县邑,然后封存仓库,然后查账。

  账目清楚的县邑,县令可继续留任。

  可账目如果不清楚,那县令可就要好好解释解释,解释不清楚的,那就要用家产来填补缺额,直到补上缺口。

  短短的七天时间,已经有下蔡、西曲阳、当涂、义成四县投降,其他城市也不是不降,而是还没等到劝降的使节。

  如此一来,整个九江北部九座县邑,已经有六座在刘封的手里了,只剩下了平阿和阴陵和钟离三座城。

  不过刘封最不想出问题的地方,最终还是出了问题。

  那就是刘勋所在的庐江郡。

第292章 芍陂计划

  时间回到了几天前。

  刘封刚刚安排完大部分事务后,诸将领命离开,唯有潘璋留了下来。

  刘封压讶异的问道:“文,你有事要说?”

  潘璋神情有些紧张,里面又混着一丝心虚,靠近了过来。

  刘封身后的许褚眉头微微一皱,上前两步,挡在他和潘璋的中间。

  潘璋脸上闪过一丝恼怒,我可是第一个跟随少主的人,你算……你凭啥怀疑我。

  要不是实在打不过许褚,潘璋这暴脾气可不会跟他客气。

  毕竟潘璋只是有些莽,却不是傻。

  就在潘璋憋红了脸,进退两难时,还是刘封轻轻将许褚推开,解释道:“仲康,不必如此,文随我多年,相交于白身,情深意长,其必不会害我。”

  “少主。”

  潘璋心里暖洋洋的,颇为瑟的了一眼许褚,又觉得自己行了。

  看见没有,少主第一心腹还是我潘文,你虽然比我能打,但你在少主的心里还是不如我的。

  许褚根本没看潘璋一眼,听了刘封的话后,就让到了一边,但保持了随时能够护卫刘封的距离。

  潘璋上前之后,张口欲言,却又停顿了下来。

  张着嘴却没说出话来的模样颇为可笑,但刘封和许褚都没笑话他,反倒是刘封有些奇怪的皱起眉头,呵斥道:“文你这是搞什么名堂。”

  潘璋吃刘封一骂,反倒是顺畅了起来,嘿嘿一笑道:“少主,是这般情况,昨日我部下司马马忠带人在城外弹压时,看见一伙溃兵冲入一豪门府上,便立刻采取行动镇压。”

  “事后一问,原来这伙溃兵居然是觊觎这家人家小娘子的美色,想要趁乱掳人出城。”

  刘封讶然一问:“这是谁家千金,竟引得溃兵觊觎?”

  潘璋一拍手掌道:“可不就是,马忠仔细询问了才知道,这家人家竟然正是汝阴守将桥蕤的家眷,那两个小娘子正是桥蕤的侄女。”

  刘封一听,登时愣住了。

  桥蕤的侄女,还是两个,又姿容出众,竟然能引得败兵强掳。

  这莫不是大小乔?

  严格来说,应该是大小桥才对,不过东汉时候桥、乔有通假之意。

  曹操的伯乐桥玄,也常做乔玄,乔公。

  刘封有些惊讶的看着潘璋,心里感叹,这厮的的运势当真是惊人,在原本历史上,东吴每次吃肉他就都能赶上,可到了啃骨头的时候,却都阴差阳错的避了开去。

  要么就是他运势极好,老天保佑,要么就是孙权对他另眼相看,暗中照顾。可后者解释不了孙权在第二次合肥之战中,自己小命都要丢了,还在照顾潘璋。

  “那桥蕤家眷何在?”

  刘封理所当然的关心了一句,桥蕤目前关系到汝阴的得失,也不是一件小事情。

首节上一节326/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