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刘封最终还是给了对方一个中郎将的军职。
至于周瑜,此番功劳卓著,本就该重赏,再加上孙香的关系,刘封索性一并将对方提我中郎将了。
“多谢征南举荐!”
昨天晚上一战,除了把袁术军给打服气了,就是孙香本人也有些服气了,承认了徐州军的战斗力。再加上两人预估自己很可能就是个校尉,没想到临了又被提了一级。
因此,周瑜和孙香的感激之情都是真实的。
随后,刘封提出了一个想法,与众将探讨。
刘封想要让雷、陈、梅三家各出一千部曲北上,安置在臧霸,田豫、牵招三人麾下效力。剩下一千人留在江淮地区,也正好可以帮助组织民夫疏通水利工程。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想要拆分三家的部曲。
之所以刘封会有这样的要求,实在是因为这三家在袁术的麾下,已经开始控制了大量的人口。
他们在袁术麾下这么搞可以,因为袁术不怎么管这种事情,也不忌讳这种事情。
可在刘备这里就不行了。
刘备这里严禁蓄养私人部曲,想要从军可以,但想保留私人部曲不行。
刘封这次已经是做了退让,毕竟还有孙家军需要公关,因此才退让一步,先做拆分,分开使用,以后再慢慢解决。
至于张勋、纪灵以及袁术亲军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刘封是打算彻底打散,然后挑选其中精锐用来扩充徐州军,剩下的则或为屯田,或为民夫。
雷薄等三家用眼神商量了一会,最终还是服从调遣。
毕竟形势比人强,再加上徐州军如此强悍的战力,使得雷薄三家不但没有心生怨言,反而庆幸刘备军给了他们投降效力的机会。
否则现在可不就和张勋、纪灵一样,被夺走部曲,投闲散置了吗?
看见雷薄三家点头同意,表态愿从刘封之意后,刘封心里也松了口气。
刘封又特地嘉奖安抚了几句,才带过了此事。
剩下张勋、纪灵以及袁术亲军近万人中,刘封自己打算挑选五六千人作为补充兵,分别交给各部扩充,剩下的则交给刘备。
这些士卒是袁术来到江淮之后开始扩充的,虽然军纪松弛,但也没有太多的恶行,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兵员,只是需要花费大力气好好整肃一番。
“诸君,我欲使人前往舒县,说降刘勋。”
刘封接下来提到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那就是传檄江淮。
传檄江淮重中之重有两处,一处是九江厉阳的孙贲处,另外一处就是庐江太守刘勋处了。
刘勋是袁术的故吏,早在中平末年就已经跟着袁术混了,算是一等一的心腹。
要不然袁术也不会食言而肥,将庐江郡交给刘勋来治理了。
“征南,刘子台久镇庐江,早已暗生野心。”
周瑜第一个起身发言,却是说出了让人震惊的消息:“其人在庐江搜刮地方,盘剥百姓,将其所得,半数送来寿春,献给袁术,另外半数,则入其私囊。”
“刘子台在庐江两年来,已暗中扩充部曲至六千人,再加上四千庐江郡兵,其手握武力已有万人之众,对袁术也渐渐阳奉阴违起来。”
周瑜对刘勋的印象极差,此人贪财好色,恃宠生娇,才干平平却又野心勃勃。
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周瑜只从袁术重用刘勋这等人,而忽视孙策,就看明白了袁术根本不懂用人,更看不对人。
刘备这次在汝南聚集重兵,南下攻伐袁术,袁术拼命凑集军力,想要对抗刘备。
在这种情况下,刘勋居然逼着庐江郡士族豪强拿出部曲凑数,也不肯将他自己的部曲和郡兵送来寿春,足以证明其心早已不忠。
刘封心里已经明白周瑜这番话的用意,但嘴上依旧要问道:“公瑾所言何意?”
果然,周瑜斩钉截铁道:“此贼必定不肯轻易降服,依瑜之见,庐江恐还要兴兵一战。”
刘封缓缓点头:“公瑾所言,封深以为然。”
“不过……”
刘封话锋一转道:“圣人云不可兴无名之师,如今袁术已降,总要给刘勋一个选择。若是其肯偃旗息鼓,迎奉王师,那再好不过。若是其敢举兵对抗王师,那我也绝不跟他客气。”
周瑜眼中闪过兴奋,刘勋驻扎的地方就是庐江郡的郡治舒城,可不就是周瑜的家乡。
周家在这里的势力大的惊人,哪怕连续遭到袁术、刘勋打压,甚至在陆康之战中损失很大,可周家依旧是庐江第一士族豪强。
周瑜其实更希望刘勋直接反了,如此一来,周家必成最大赢家。
随后,众人商议已定,让袁术原长史杨弘前往舒城劝降刘勋。
杨弘与刘勋关系很好,刘勋曾私下重贿杨弘,得其在袁术面前美言,才保得自己的地位愈加稳固。
对此,杨弘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他的妻儿老小俱在寿春城中,刘封也不怕他跑了。
不过在出使之前,还缺少一样东西。
那就是袁术的亲笔书信。
为此,刘封特地又去找了一下袁术。
此时,袁术被安置在王宫中的右侧偏殿之中。
跟他关在一起的还有他的儿子袁曜、两个女儿,以及数十个姬妾。
袁术这厮是真的贪财好色,几乎刻入了骨髓之中。
之前在南阳就大肆选妃,弄的南阳民不聊生。
结果到了江淮之后又故态重施,大肆选美入宫,短短三四年时间,竟又纳了数十人之多。
袁术一见刘封,就开口道:“此地饮水无蜜,水苦且涩,难以下咽,请蜜糖数斤,以滋饮水。”
刘封听罢,默然无语。
这袁术当真是离不开蜜水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倒是省了许多事情。
别看现在袁术跟个阶下囚似的,又被天子夺爵,罢免官职,还指为朝敌。
可这并不代表刘封可以任意处决袁术。
袁家门生故吏遍布海内的资源可还远远没有耗尽。
尤其是袁氏资源,大半尽在袁术手中,为什么整个江淮就打了两仗就投降了?
为什么陆康被袁术围困了一年多,都没人来救援?
为什么袁术敢正大光明的自称徐州伯,又表奏手下将军孙贲出任丹阳都尉,却没有受到任何反弹。
为什么孙权还要迎娶袁术的女儿为妻?
为什么袁术骨头都冷了,孙权还要为自己的儿子迎娶袁术的孙女?
其实这些都是袁氏资产所带来的回馈。
想想袁绍在河北打的那叫艰难,袁术在河南简直是跟开了挂没区别。
只是袁术这个挂壁最终成也挂壁,败也挂壁。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白白糟蹋了袁氏积蓄下来的资源。
对于袁术的政治遗产,刘封兴趣不大。
因为从历史上就能看出,袁术的政治遗产其实能力并不怎么强,就连一个有带队才能的人都没有。
后世袁氏人才,最终在东吴也没能混出几个来,可见其能力实不咋地。
不过现在为了争取时间,传檄而定江淮显然是最优解,这倒是可以借助一下袁术的威望和政治遗产。
于是,刘封开口道:“蜜水不是问题,只是要劳烦袁公多写几封书信了。”
袁术也是老江湖了,不用刘封多做解释,就明白这多写几封书信是什么意思。
“好。”
袁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顺便提醒道:“你可尽快将蜜糖送来,切莫忘记。”
刘封对袁术也是有些无语,也不知道该夸奖他乐观豁达好,还是没心没肺好。
袁术既然答应书信,剩下的事情可就好办的多了。
刘封分别以李业、舒郑兄弟、师茂等人为信使,携带袁术亲笔书信,前往九江各县邑劝降。
同时,杨弘则携带着袁术的亲笔书信前往庐江舒城。
为表重视,刘封还特地和杨弘谈了话,只要对方能说服刘勋投降,刘封可以对杨弘既往不咎,甚至予以重用。
杨弘一听,立刻拍着胸脯保证说服刘勋。
刘封表面上很是赞赏,可心里却对杨弘又降低了一个评级。
刘勋明显已有不臣之心,他还如此盲目乐观,袁术却倚此人和李业为智囊,实在是有些可笑。
刘封这边紧锣密鼓的展开招降,各地使节都派了出去,尤其是张勋亲自前往汝阴,说降桥蕤,而纪灵则负责前往龙亢。
早在得到周瑜回复之后,刘封就已经去信汝南,请求刘备和张飞暂缓攻城。
目的是有两个,一来是看看能不能真的擒获袁术,如果真能抓住袁术的话,那汝阴和龙亢必然是可以不战而下的,这可省了多少士卒的性命。
同时,这也能继续隐藏刘备军的大杀器配重投石机。
还可以借此散播迷雾,刘备军攻城乏力,最终却是用阴谋诡计骗入了寿春城。
虽然不知道能欺骗曹操、袁绍多久,但总归是能争取一点时间,就争取一点时间吧。
********
汝阴城下,刘备大营。
刘备正在阅读刘封送来的书信。
看到信中刘封已经拿下了寿春城,还活捉了袁术,同时已经派人前来汝阴说降桥蕤时,刘备如坠梦中。
先前好大儿来信说要偷袭寿春,请他暂时不要攻城的时候,他虽然听从好大儿的请求,暂缓攻城,可依旧回书劝谏对方不要大意。
同时刘备心中也暗自窃喜,盘算着等好大儿丢人之后,好好教育教育一下对方。
袁公路名满天下数十载,驰骋荆襄江淮八载,岂是如此容易中计的?
恐怕自己好大儿这一次可是要碰个头破血流了。
届时自己再好好教导他一番,让他也好生长个记性,以后不可再小觑天下英雄。
刘备想的很好,计划的也很完善,可最终却很遗憾的没能派上用场。
因为袁术被捉到了,还投降了,甚至派来劝说汝阴投降的使者已经在半道上了,预计再过个几天就能抵达汝阴了。
当然,他们顺道还会说降慎县的守军。
“主公,召集我等前来,可是要攻城了?”
刘备此时麾下也是人才济济,田豫、夏侯博、陈到、卓膺以及新到的汝南黄巾刘辟、何曼诸将。
众将早已经在城下等的颇为不耐烦了,要不是来信劝阻的人是刘封,恐怕在座的诸将早就群情激奋了。
不过眼下也有些蠢蠢欲动了起来,如今的颍阴宛如一颗成熟的果实,只待食客剥去那薄薄的一层外皮,即可享用到那甘美芳醇的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