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41节

  那种死伤甚至要比正面大战都要高的多。

  所幸沿途果然无事,孙贲既没有发疯,孙香也没有背叛。

  刘封一路平平安安的在七日之后,抵达了厉阳城下。

  而厉阳城中的孙贲、孙香已经联袂出城十里相迎,还为刘封军备下了粮草辎重,予以补充。

  厉阳是对抗刘繇牛渚的第一线,竣备物资都相当充足,是整个江北重镇里仅次于寿春的,就连合肥都没法比。

  毕竟合肥此时身处在安全的江北腹地,也没有什么敌人能威胁到它。

  唯有厉阳,此时都在和刘繇军对战呢。

  刘封果然如孙香所说的那样,虽然年轻,却毫无气盛之感,反而给了孙贲一种精明果决之感。

  见到孙贲之后,刘封当即下马,拦住了想要跪拜相迎的对方。

  “伯阳兄,今日既降,那你我就是同袍,既是同袍,安能以此折辱兄弟?”

  刘封拉着孙贲的手,谈笑风生:“文阳兄难道不曾告诉贤兄,我骠骑大将军治下,唯才德是举,从不看重出身亲缘。”

  曹操喊的是唯才是举。

  刘备可不能这么喊。

  曹操之所以那么喊,是破罐子破摔了,已经得不到兖州士人的全力支持了,索性摆烂,连阿猫阿狗,只要有能力的就都要了。

  唯才是举这个词在后世是得到美化过的。

  可在东汉末年,这个词本质和任人唯亲是没区别的。

  你用人都不讲究德行了,连没有德行的小人你都用,某种程度上可是比任人唯亲还要过分的。

  但曹操也是没有办法,他当时迫切的需要政治力量的支持,来对抗传统士人。

  自己又是阉宦出身,可不就得唯才是举吗?

  刘备现在可不一样,刘备可是穿鞋的,怎么能和光脚汉一般见识。

  因此,刘备父子打出的口号是唯才德是举,任人不唯亲,唯才、唯德。加上徐州,豫州的士人大多支持刘备,刘备如今的口碑可是相当不错的。

  孙贲颇为老实的坦白道:“贲有眼无珠,为虎作伥,曾侵扰过大将军治下的广陵郡,至今仍愧疚于心。此番降服,乃是弃暗投明,愿受征南惩处,以敬后效。”

  刘封却是哈哈大笑:“伯阳说的哪里的笑话。昔日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袁术虽危害一方,却也怪不得伯阳。”

  刘封一手拉着孙贲,一手拉着孙香,三人一排,并列走入厉阳城中。

  厉阳城并不靠江,不过倒是引长江水为护城河。

  在靠近长江的地方立有水寨,水寨之中尚有一千水军,只是这些水军只有小船,却无大船。别说是楼船了,就是艨艟都没有几艘,因此根本斗不过对岸刘繇的水军。

  刘封这边入城,同时也派了人接管了水寨,还传信对岸牛渚,知会刘繇一声。

  刘封这次的目的可是扫平江东,拿下厉阳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就连冷盘都算不上。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过江了,自然需要提前招呼刘繇,也好为后面的事情做准备。

  进了城之后,刘封问起了董袭等人的情况,得到孙贲的回答后,他忍不住讶异道:“元代他们竟然还没到?”

  “确实未到。”

  孙贲回答道:“不过征南速度远胜一般行军,董校尉他们虽然有水路便捷的优势,但路程上却要绕上一个大弯,稍有耽搁,就落在后面也不足为奇。”

  孙贲的解释确实合情合理。

  刘封此来速度相当之快,其实是震惊了孙贲的。

  也让他暗暗后怕。

  一个军队的行军速度,其实是非常能代表战斗力了。

  毕竟你行军速度快,首先就必须要有高组织度,否则快速行军下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人员掉队,走散。

  其次,还得有极强的体力素质,长途快速行军可是相当累人的。

  最后,还得有很高的服从性和战斗意志。

  有了这三点,打仗还难吗?

  不用说很远的案例,只说曹军官渡南下时,虎豹骑一日夜急行军三百里,直接把刘备军打崩溃在长坂坡。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在这个时代,不是精锐军队,根本做不到长途奔袭。

  当晚,孙贲设宴款待刘封,刘封自然欣然从命,不过身后始终跟着滴酒不沾的虎痴。

  同时,各部虽然接受犒劳,但内部始终外松内紧。

  刘封想把事情做的漂亮些,好收孙贲、孙香之心,所以没有一进城就接收厉阳城防。

  虽然孙贲已经把厉阳城防给交了出来,还自动缴械了武器,可都被刘封给还了回去。

  但该做的防备还是要有的,否则那就成了无谋之勇了。

  当晚夜罢,孙贲对着孙香感慨道:“文阳,今日始知汝所言不虚也。”

  次日中午,董袭率领的船队也出现在了长江上,在通报过后,陆续进入厉阳水寨。

  董袭等人很快就赶到了厉阳城中,向刘封叙说事情经过。

  果然如刘封所猜测的那样,董袭他们确实是遇到了意外。

  这个意外其实算是个好消息。

  原来他们行军的途中,周瑜遇到了老乡。

  这老乡乃是襄安县的豪强郑氏,名郑越。

  如今襄安县人心向北,想要投降刘备,但因为距离舒城不远,而且还是在舒城以南,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结果郑越突然在巢湖中撞上了周瑜大队人马,以为他们是要从南面抄袭舒城,顿时大喜,找上了周瑜就想当带投大哥。

  襄安县这个位置比较特殊,它是位于舒城的东南方,靠临长江和濡须水,但又不是紧贴着。

  它距离长江约有四十里地,距离濡须水则有五十余里,恰好能够屏蔽濡须水道。

  如果能够占住此处,则能威胁刘勋侧背,更重要的是,还能给水军登陆濡须水西岸提供一个坚实的支点。

  于是周瑜同董袭、甘宁商讨了之后,一致决定可以先拿下襄安县。

  毕竟机会难得,况且刘封也没有给他们限定抵达厉阳的日期,说明是允许他们有一定变动权力的。

  襄安县本就人心向备,再加上这里也没有什么驻军,只有两三百县兵。

  周瑜只是行军了一次,甚至连内应都不需要,周瑜刚刚兵临城下,襄安县就直接绑了县长开城投降了。

  县长于兆乃是吴地人,已经在襄安县任了两任县长了。

  这个于兆虽不是刮地三尺,却也算得上竭泽而渔。

  襄安县乡里从士族豪强到平民百姓,无不对他极其痛恨。

  周瑜也不客气,直接把他给砍了,然后脑袋挂在了襄安城头,顿时应得了襄安县百姓的热烈拥护。

  随后,周瑜留下哥哥周道,率两千周家部曲镇守襄安,而其他人则继续回到船上,前往厉阳。

  同时,周瑜也不忘传信回合肥、寿春,通知两地驻军照应襄安,以防刘勋想要收复襄安。

  董袭、甘宁、周瑜他们既然已经抵达厉阳,刘封就打算过江了。

  只是先前派去的使节还不曾回来,也不知道刘繇是在盘算什么。

  刘封也明白,这番过江,刘繇肯定极其忌惮。

  毕竟刘备身上可是加了都督东南三州事的,其中可是包括了他所在的扬州。

  他这个扬州牧也得听命于刘备,刘备甚至还有权力越过刘繇,罢免撤换扬州的上下官员将佐。

  这换了谁不麻爪。

  刘繇但凡聪明点,都该想想怎么功成身退了。

  事实上刘繇这会儿也的确头大如斗。

  此时的刘繇正在牛渚大营之中,也的确见到了刘封派过去的使者。

  随后,刘繇又将自己的心腹谋士们召集了起来。

  孙邵、滕耽、滕胄兄弟悉数在场,甚至连张英、樊能、于麋都给叫来了。

  孙邵、滕耽、滕胄兄弟都是青州人,算是刘繇的乡党派。

  张英、樊能、于麋三人是本地的豪强,算是本地派。

  刘繇这也算是博采众长了。

  至于刘繇视为心腹谋胆的许劭此时还在徐州治病,虽然刘繇很想拉他回来,却也担心他的身体,更担心自己的名声,所以也只能期盼着许劭能够早点康复,返回自己身边了。

  等到众人到齐之后,刘繇将刘备的指令,以及刘封已经抵达厉阳,不战而降孙贲等消息尽数说了一遍。

  此时已经没有保密的必要了,况且他也保密不了。

  牛渚历来是本地派们的地头,到处都是本地派的部下,刘封派人来牛渚,还是白天大摇大摆进来的,刘繇就是想瞒也瞒不住啊。

  “诸君,事已至此,你们有何意见?”

  说完之后,刘繇的目光在帐中扫过,主要还是想看张英三个本地派的反应。

  孙邵他们依附于刘繇,又是乡党,自然在忠诚度上是有保障的。况且他们都是谋士,也不掌兵权,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张英他们三人所代表的本地派还能支持自己,那即便刘封过江,自己这个扬州牧总还是有些话语权的。

  可如果他们三个都想要换船了,那自己就是想挣扎都是白费心机,毫无机会可言了。

  遗憾的是,张英三人脸面上满是犹豫迟疑,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愿意开口的。

  刘繇的心薄凉薄凉的,张英他们几个还是自己一手提拔的,现在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其他人会是个什么样。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繇入主扬州也已经两年多了,甚至比刘备入主徐州还要早一些。

  可刘繇到现在为止,除了趁着孙贲、吴景麻痹大意,钻了对方的空子,靠着丹阳北部和北吴地的豪强们把孙贲、吴景赶过了长江,其他真可以算得上是一事无成。

  吴地的许贡、会稽的王朗、豫章的周术、华歆、朱皓可从来没有服从过他的命令。

  就是他任免的丹阳太守周尚,也一直都是骑墙两下,并没有把宝全部压在他的身上。

第303章 扬州分崩

  毕竟周家的产业可都在庐江,刘繇给的还远不足以让周尚抛家舍业的跟着他干。

  事实上如果不是徐州变迁,刘封登场,刘繇这会儿早就被孙策赶进豫章大山里去了,甚至再过不久,他人都得病死在豫章郡内,哪里还能过的像现在这么舒坦。

  不过这些刘繇并不知晓,相反还因为刘封到来而感到相当困惑。

  可他却偏偏没法左右局势,这种无能且恼怒的感觉,让刘繇相当的痛恨。

  刘繇眼下就是想发火都做不到,现在张英、樊能、于麋等人还顾忌他的举荐提拔之恩,要真撕破脸了,就在这刘封要过江的关头,信不信他们能直接拉着队伍投奔刘封?

  毕竟这些人可都是张英他们三个帮忙聚集起来的,刘繇在军中就根本没有几个亲信手下。

首节上一节341/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