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79节

  听着刘备的声音,庞季心头也缓缓平静了下来。

  “谢大将军!”

  庞季直起身,看见刘备一脸和气的冲着他道:“先生请先入席。”

  庞季心中一暖,忍不住赞叹,久闻刘骠骑宽厚待士,今日一见,当真是名不虚传。

  其实刘表早年也是以宽仁著称,只是随着他对荆州统治的稳固,刘表的脾气也渐渐的起来了。

  当然,刘表的脾气其实也是一分为二的,有一部分是真脾气,毕竟实权的荆州牧,可是天下第三大强藩,怎么还可能像以前那般亲民。

  哪怕宽仁雅量如刘备,有了荆州地盘之后,不也想着继续奏乐继续舞了吗?

  但刘备和刘表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刘备的宽仁亲和是入了骨的,而刘表却只停留在表面。

  刘备一辈子就杀过那么四个大臣,义子寇封除掉后,就剩下三个人。

  这三个人里,彭是造反,张裕是作死,还有一人雍茂乃是死于政治,他坚决反对刘备称帝。而且即便如此严重,刘备也只是处死当事人,并没有株连三族。

  同样的罪行,要是换了魏、吴,恐怕最轻也得诛灭三族了。

  彭在死之前悔过,写信给诸葛亮,可谓情真意切。

  至于张裕,那更是自己疯狂作死了。

  张裕此人胡须浓密,刘备见了之后,就讲了个笑话调笑张裕,结果张裕反唇相讥,笑话刘备没有胡须(刘备不是无须而是无鬓),在东汉时代,讥笑别人没有胡子可是相当严重的一件事,这意味着你在暗讽对方是阉宦。

  东汉的士族和宦官可是你死我活的状态,可想而知张裕的反击有多过分了。

  但刘备还是忍了,觉得是自己的过失,不应该先调侃对方的胡须。

  张裕后来被处死,是因为他坚决反对刘备北伐汉中。

  哪怕刘备已经攻占了汉中,他依旧坚决反对,还在蜀中散布谣言,说刘备现在虽然得了汉中,但九年之后必然会再度失去。

  面对这样的言论,刘备忍无可忍,这才不顾诸葛亮求情,下令处死了对方。

  雍茂的事情就更为简单了,身为刘备的心腹亲信主簿,居然反对刘备称帝,而且还是反对党的带头大哥。

  刘备于公于私都无法原谅他的。

  对比一下整个三国,为人君者,在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这一点上,真的是无人能够超越刘备了。

  刘表除了真脾气外,还有一部分假脾气。

  这是上位者经常使用的招数,你没有犯错,我明着没法收拾你,那就借怒收拾你。

  刘表中后期其实收拾了不少荆州名士,譬如韩嵩,就被他关押了好几年。

  其目的也是为了削弱荆州士族的势力,以巩固自身的统治,但和刘备一比,显然又落于下乘了。

第328章 议定庐江

  庞季接着将来意说了出来。

  其主刘表认为,刘勋归荆,乃是顺应大义,背弃逆贼袁术的正义之举。

  既是正举,刘备就不应该过于追究其归属。

  当然,刘表很尊重朝廷,也很尊重骠骑大将军,因此,刘表建议就以如今实际控制权停战,同时,刘表和刘勋一方联手补偿刘备一方钱一千万,粮食二十万石,军械被服药材等物资一批。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勋手里已经只剩下五、六城了,如果寻阳被刘表所取,那刘勋就只剩下庐江郡西南面的五座城池。

  庐江总共十五县,刘备得其九,已经占了近三分之二了,更别说刘备所得的都是庐江精华城市,大多靠着淮河、长江和芍陂湖。

  境内更有水、泄水、决水、水等多条河流纵横,都是上好的水浇田地,只要做好了水利工程,产粮量极高。

  反倒是还在刘勋手里的那些城里,有好几座紧挨着大别山山麓,平地稀少,还要面临山中蛮族的威胁。

  刘表能提出原地停战,显然脑子也是清醒的。

  给出的补偿也算是投刘备所好,毕竟徐州这一年多一直在荆州采购粮食,可见徐州对粮食有多重视。

  刘表不是没考虑过掐断粮食共计,但召集了心腹幕僚计算之后发现,徐州如今的购粮很可能是库存,而不是消耗了。

  此时掐断,对徐州只是伤其皮毛,却会大大恶化两州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荆州以及刘表个人损失大量的钱财输入。

  刘表可是靠着徐州贸易这条线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更靠着这些钱财,成功的扩充了直属于他个人的亲族武力。

  靠着这近两万人的嫡系部队,再加上文聘等比较听命于他的豪强部曲,刘表能够如臂指使的部队已经接近了荆州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刘表对于整个荆州军的影响力和指挥力也是直线上升,许多豪强部曲已经不敢仗着蒯、蔡、黄、庞等大家族的势力而对他阳奉阴违了。

  军队这种体系,是很难做到完全一言堂的。

  哪怕强如李二凤,他真正心腹嫡系部队也只有三千玄甲军,其他还是得依靠麾下的武将,否则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何至于只有八百甲士,因为当时在京城,其他兵力都是他爹李渊和他哥李建成的心腹军队,他撬不动。

  可你精锐武力以及兵力的强弱,则会直接影响到你在总军力里的影响力和指挥力。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杠杆原理,你的心腹精锐武力越强,人数越多,也就越能撬动更多的外围军队。

  原先的刘表倾力培养,亲族军的数量都不满万,哪怕加上文聘、黄忠等人的部曲,也才万人规模。

  对于总兵力八万人以上,巅峰期十余万的荆州军,十分之一的占比可就很不够看了。

  青州军的军纪稀烂,战斗力虽强,但也算不上第一档,可为什么曹操对青州军如此重视,偏袒?

  于禁够厉害了吧,堂堂五子良将,长年是曹操手底下外姓将领第一人,就连起兵功臣,先登狂魔乐进,以及武庙大佬张辽都被他压的死死的。

  可在曹操一炮害三贤时,青州军照样敢在曹操面前造谣于禁造反。

  原因只是因为曹操被张绣追的险些丧命的时候,青州军有一部却在劫掠百姓,结果被于禁发现镇压。

  结果青州军打不过于禁,就跑去曹操面前告状。

  最后曹操虽然调查清楚,还了于禁清白,但青州军照样屁事没有,就连被于禁抓了的那些畜生也都被放归原部。

  曹操为什么这么袒护青州军?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青州军只忠诚于曹操个人,只有曹操一个人的印记,其他人谁也调不动。

  历史上青州军就连曹丕都不服,曹操有了这三四万人规模,又只忠诚于自己一人的青州军,再加上十几万青州黄巾后备军,这就是他能在自己派系中能大搞一言堂的根本原因。

  毕竟其他人的军队加一块,也没他的心腹部队多啊。

  刘备、刘封如今也是如此,他们的嫡系在军中占据了总兵力的十之七八,没有人能够挑战刘备父子在骠骑军中的地位,别说是非嫡系了,哪怕是薛礼、笮融旧部这种附庸军,都表现的极其老实,敢于血战。

  如今,刘表终于大致掌控了荆州军,尝到如此大甜头的刘表,还想要继续扩大基本盘和军中优势地位。

  如此一来,他又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和徐州的贸易呢。

  如果不是刘勋以及西南庐江的重要性,以及对刘备向南扩张的戒心,刘表都未必会接纳对方。

  “天子已将讨伐袁术之责交予刘备,并以备督领扬州诸事。庐江分属扬州,乃是备之治下,景升兄此举,未免有些越俎代庖了吧?”

  刘备表面上似乎并未有因刘景升所给的好处而意动,心里却是有些震惊。

  他之前早和好大儿商量好了,刘表这边就吊着他,并不会在此刻直接开战。

  倒不是怕了他刘表,而是一来刘封主力在江东南征,若是此刻再和刘表大打出手,袁绍和曹操即便是个傻子,也会惊骇刘备两面开战的实力了。

  谁能保证醒觉过来的曹操和袁绍不会在北方捅刀子?

  要真刺激了袁绍、曹操在北边找事,扬州这边还没能搞定,刘表这样又是上游,徐州的北部防线又没大佬坐镇统一指挥,那可真要出大事情了。

  第二个原因,也是刘备扩张的太快了,豫州,扬州的地盘俱是新地盘,就连徐州境内的彭城、广陵、琅琊也才收复回来不过两年。

  是时候稳一下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勋投靠刘表反而倒是一件好事情了。

  这等于是送了个随时开战的把柄给了刘备父子,眼下自然不用急于一时。

  所以,现在不是和刘表开战的最好时机,就算要打,也要集中兵力以快打慢,尽量在战争初期就重创对方,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

  故此,刘封和刘备早已经商量好了,只要刘表不咄咄逼人,承认如今的实际控制线,就可以同他维持现有的虚假和平。

  什么时候撕破脸,还不是自己这一方说了算。

  现在刘表不但达到了刘备父子的心理底线,更表现出更大的善意,居然给予了不小的补偿。

  刘备之所以表现出不置可否的样子,其实还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敲出更多的好处出来。

  跟好大儿接触久了,刘备也被好大儿影响到了,这要是放在以前,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但刘备也很无奈,谁让眼下到处都是用钱用粮的地方,光是江北两郡的以工代赈,就是一个天量的耗粮数字。

  这不多找补一些回来,财政哪里还支撑的住。

  尤其看到好大儿为自己的基业操碎了心,到处找补钱粮,刘备也是心疼儿子的啊。

  刘备的话并没有出乎庞季的意料。

  庞季在荆州集团内,乃是第一梯队四大世家中的庞家。

  四家同气连枝,守望相助,而庞季本人,又和蒯越的关系极好,堪称异姓兄弟。

  蒯越私底下和庞季多次聊起过刘备和徐州,对刘备很是赞赏。

  能够在两年时间里,就把一个残破凋零的徐州带到如今这般强盛兴旺,庞季对此也是极其钦佩的。

  再考虑到刘骠骑极受天子敬重,得天子亲拜为骠骑大将军,又和蒯家、庞家有着很大的贸易往来。

  故而,蒯越、庞季这些人,在荆州集团中算是亲徐州派。

  庞季并不想荆州、徐州兵戎相见,更不想看到双方断绝贸易往来的情景。

  于是,庞季真心实意的开口劝说道:“大将军,刘勋来投时,我主并不知晓您受天子之委,都督东南三州之事。袁公路素来桀骜不驯,轻视朝廷,蔑视天子,人神共愤。刘勋能够举庐江反正,背弃袁术,此乃是顺应天理,效忠朝廷的义举也。”

  “故此,我主才会欣然接纳,全无寻衅大将军之意。”

  “我荆州与大将军已经同盟一年有余,双方贸易往来频繁,实不因此误会而骤然停止。”

  庞季抬起头,望着刘备,情真意切道:“否则,损失的不仅仅是我荆州,徐州也必然会有损失。我主与大将军同是宗室,对朝廷素来恭敬忠谨,乃是天子倚为泰山的宗亲。若是我主与大将军生出嫌隙,甚至因刘勋而自相残杀,得利者岂非是那些乱臣贼子?”

  “季肺腑之言,望大将军明鉴!”

  说完之后,庞季当即大礼拜倒,额头触地,尽显忠谨之态。

  “哎……,庞先生请先起来吧。”

  果然,刘备的声音软化了下来,颇为不忍。

  庞季心中大喜,口中却是恭恭敬敬道:“大将军若是不允,季愿跪死于堂前。”

  “景升兄竟得人如此。”

  刘备叹息一声:“庞先生乃忠臣也,又是荆州名士,先生出访我州,备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如此欺辱先生?先生还是先请起来吧。”

  庞季当即感动的涕零,起身拜谢刘备的恩遇。

  拒绝一次是表明决心,刘备第二次劝说可就不能再拒绝了,否则那可就是不识好歹,胁迫朝廷和骠骑大将军了。

  眼看着刘备动摇了,欲开口同意。

  鲁肃立马挺身而出:“大将军,若是如此罢休,我州未免太过吃亏了吧?”

  鲁肃这话其实一点不错,一千万钱,二十万石粮食就想买走六个县邑,委实是太过便宜了。

  因此,鲁肃话音刚落,堂上不少人就纷纷开口表态支持鲁肃,唯有荀攸、郭嘉、杜畿等人并未附和。

  庞季倒也不惊讶,这一局面也在他意料之中。

首节上一节379/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