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开阳已无余粮,臧霸宁可买粮也要获得粮食,刘备和刘封眼睛都亮了。
这里不是说开阳没有粮食了,接下来就要断炊了。
而是指开阳除了军队和民众的口粮外,臧霸所掌握的府库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了。
要是多动用一石粮食,就可能要饿死一个士卒。
刘封之前曾经计算过,臧霸手中可能有五万到十五万石粮食,这其中其实也包括了民间流动的余量,以及商贾掌握的商品粮。
只是这个数字是料敌从宽而定的,自然是往宽泛里去算。
可如果徐盛所言不虚,那臧霸手里的粮食要远比刘封计算的要少的多。
如果还有办法能从臧霸的府库里再扣出点粮食来,那臧霸别说继续守着开阳了,恐怕都要有断粮的风险了。
看来臧霸也在走险棋啊,都缺粮成这样了,还想要买战马,这摆明了是要增强自身战力,继续向外扩张啊。
刘备直奔重心:“那萧太守可有决断?”
徐盛摇头道:“目前打探出来,萧太守已经直接回绝了借粮的请求,即便是现钱也不行,更别说是赊账了,倒是借钱的事有个商量。”
“萧太守对战马也很动心,回复臧霸使者,愿出一半的钱,同臧霸合伙购买战马,然后平分。可臧霸使者很不愿意,只肯出让两成战马。”
“萧太守大怒,已将对方驱逐出城,双方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此事备已知晓,文向此番,可谓是立下大功了。”
刘备重重拍了拍文向的手背:“此功,备绝不会忘,日后定有重赏!”
徐盛嘴角止不住地翘起,他费尽心思打听情报,又两天两夜赶到郯城,天黑都不去休息,守在州府门外,图的是什么?
不就是一个出身机遇和功劳吗?
潘璋也在一旁眼红的不行,只是他的出身比徐盛可差多了。
徐盛还能算豪强,他就是个游侠儿啊。
既没出身,脑子也不咋聪明的潘璋最后还是放弃了。
反正只要自己能抱紧了少主的大腿,还怕没有功劳吗?
安顿好了徐盛,刘备和刘封这才离开。
走到院外,刘封忍不住朝刘备请缨道:“父亲,孩儿还是恳请,请您同意我前往开阳。”
刘备脸色一变,不耐烦道:“此事不可,无需再议,为父是不会同意的。”
刘封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父亲,孩儿曾闻,极西有神鸟名海东青,其好将幼鸟推下高空巢穴,以逼其展翅。
展翅者,翱翔九天。
不展者,殒命化泥。
是以,雏鸟终将离巢,乳虎必定出洞。
封不才,继父祖之血,乃我大汉宗亲。
此乱世烽烟,子当与父同平!
此汉室倾颓,子必与父共挽!”
刘备愣愣地望着刘封,眼眶有些湿润。
是啊,自己为何征战半生而不悔,为何飘零二十年而无怨?
不就是为了这汉家天下吗?
一旁的潘璋也沉默了,虽然这些话他只听懂了个大概意思,可内心却堵得慌。
他想要发泄,却不知道如何做到。
最后,只能恨恨地小声嗫嚅了一句。
“这狗日的世道。”
“起来吧。”
刘备仰头叹息了一声,随后伸手将刘封拉了起来:“为父准了。”
“谢父亲!”
*****************************
第二日,刘备召集陈登、糜竺、鲁肃、曹豹四人,以及关张赵田等心腹爱将商议,让徐盛将具体的情况又说了一遍。
在刘封、陈登和鲁肃的力主之下,决定加快行动的步伐。
首先,州府立刻打出屯田的旗号,开始召集流民,分配田地,准备开始春耕事项。
同时,鲁家和糜家立刻调动商队,前往开阳打着州府屯田缺粮的旗号,高价收购粮食。收到多少,就立刻启运,尽量不在开阳囤积粮食,以防臧霸临时扣人扣粮。
另外,曹豹也答应十天之内,将四千部曲调拨给刘备,同时继续整备剩余部曲,做好开拔准备,随时出动。
赵云和田豫心中火热,一想到这四千部曲中的大部分即将划归他们俩指挥,州府内又要对开阳有大行动,只觉得振奋至极。
关、张二人倒是有些羡慕赵、田这两个小老弟了。
没想到俩人后发先至,已经快赶上他们两个老大哥了。
预告,明天本书PK三江,至关重要,老大爷五更大爆发!求追读,求打赏,求月票,求一切支持,谢谢!
五更时间:12点1更,18点1更,21点1更,23点57、58分2连更,一共五更。
*****************************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大大们!
谢谢你们!
第70章 糜家商队【15求追读!】
在一支北上琅琊,前往开阳县城的糜家的商队里,多出了两个壮汉,以及一个少年。
没错,刘封在得到刘备的应允之后,混进了糜家的商队,前往开阳主持收粮工作了。
不过刘备也态度强硬地把徐盛和潘璋给安排了进来。
潘璋是贴身护卫,徐盛是琅琊地头蛇,还都兼具过人勇武,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手。
至于商队名义上的主持人,则是糜家的一个老商贾,也姓糜,单名一个路字。
说起来,糜路还是糜竺的长辈,和糜竺父亲糜甑同辈,年龄还要长上不少。
和糜甑一样,糜路也已经退休荣养好几年了。
只是这一次任务重要,需要的人必须靠谱,而且时间又很仓促,糜甑特地把他请了出来,让他带队陪同刘封行动。
郯城距离开阳实在不远。
只是几天功夫,商队就到了中间的即丘县。
在这里,刘封等人停留了两天,收购粮食。
这里是臧霸的地盘,他表举吴敦为即丘县令,统兵千人驻扎此处。
糜家的关系网确实厉害,只是两天时间,就已经把即丘县内的粮食储备情况摸得一干二净。
果然如刘封所猜测的那样,即丘县内已经没剩什么存粮,民间粮食也已经见底,而府库里的粮食也大半运往开阳。
可见臧霸早做了准备,一旦刘备真要和他撕破脸,吴敦肯定会直接放弃即丘县,带着兵马退往开阳汇合,与前者一同守卫开阳。
刘封再一次确定了自己的计划精髓所在,那就是开头行动一定要快,一定不能放跑了吴敦。
其他人随他们去,因为他们根本来不及进入开阳。
另一方面,整个琅琊臧霸的布防里,只有吴敦孤悬于外,又是臧霸的心腹重将,拿下他应当是一个不错的筹码。
更有利的一点是,即丘城中没有存粮,吴敦就是想守也守不了,到时候要么投降,要么突围,只能速战速决,也不耽误后续行动的时间。
离开即丘县之后,又走了三天,看见了位于沂水之畔的开阳县城。
开阳县城墙高大,引沂水为护城河,堪称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历来是琅琊国国都所在。
琅琊由国改郡后,也一直都是郡治所在。
只是这里被臧霸窃据,新任太守萧建才不得不跑去莒县就任。
可见萧建和臧霸之间的仇恨可不小,臧霸也是欺人过甚,就这关系,还敢派人去找萧建借钱借粮,真正是狂妄之极。
臧霸虽然是贼寇出身,也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他却很有能力,不但治军严整,将一伙原本贼寇一般的义军整治的像模像样,竟然能保持着不错的军纪,而且还有治理地方的能力。
开阳县地处交通要道,也没经历过战火,因此比起州府郯城来,竟然不遑多让,在人气上还要高出一头。
这里往来的商贾很多,南来北往的商贾,只要走的是徐州沿海这条官道,就必然会路过开阳。
在郯城县,到处还有难民。
可这里却热闹鲜活了许多,尤其是商业,更是繁盛。
也正是商税不俗,让臧霸仅仅一两年的时间,就积攒下了不俗的钱财,竟然想要购置战马,组建骑兵了。
不过这样也好,刘封他们的收粮队伍混在里面,就变得毫不起眼了。
在熟悉的客栈落脚,糜家的伙计们开始外出收集情报。
刘封特地叮嘱,让他们记得收取一下泰山贼二代们的情报,比如臧霸之子臧艾,孙观之子孙毓等人的情况。
很快,情报源源不断的被汇总到客栈。
正如刘封猜想的那般,年龄大的臧霸之子臧艾已经开始出来做事,臧艾现任开阳县主簿。
另外,臧霸想要筹钱买马的事情,在开阳竟然已经不是秘密。
这因为臧霸不但去找萧建借钱借粮了,就是在这开阳城中的豪强人家,也都被臧霸上门借钱。
看着这些汇总之后的情报,刘封慢慢的勾勒出了一个补充计划。
如果这补充计划大获成功,那将会大大加快吞并臧霸的时间,并减少己方的伤亡。
即便这计划不成功,那也最多就是白跑了一次开阳,如果算上现在收集到的这些情报,那连白跑都算不上了。
“糜老,麻烦您下个帖子给臧主簿,就说我们糜家今晚请他吃饭,顺便谈谈生意。”
敲定计划之后,刘封开始了行动。
他的第一步,就是接触臧艾。
糜路是整个商队里唯一知道刘封真实身份的人,他笑呵呵地答应了一声,随后推辞了一句:“您可太客气了,叫我老糜,老路都可以,唯独糜老,老头子可受不起啊。”
“糜老,是您老太客气了。”
刘封笑着解释道:“现在我可是糜家后辈子弟,出来历练的,主事的可是您。平时就要习惯,免得临时失口,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糜路听了这解释,这才勉强答应了下来。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去下帖的小厮回来了,说臧艾已经答应下来,一个时辰后就来赴宴。
糜老告退一声,下去准备晚宴。
刘封则在房间中继续推敲着计划的细节,看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