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36节

  听了刘封所说的黑料,刘备倒是心动了不少。

  “若是能够让天子看清刘表所为,识破其不臣之心。”

  刘备尝试道:“如此一来,或为可行。”

  刘封明白老爹还是不想和中枢摊牌,以免集团内部撕裂。

  只是荆州的诱惑太大了,尤其还有张羡、桓阶反叛这个天赐良机,刘封实在是不想错过,怎么可能因为惧怕内部一小部分士族的离心而放弃呢。

  

  “父亲,袁本初这两年内,必平前将军。”

  刘封开始从另外一个方向给刘备压力了:“袁本初荡平河北之后,其兵锋必然会调转向南,到时候,河北百万之众过河南下,刘景升率荆襄八郡北向相迎。若是大将军也不战而降,试问父亲当如何匡扶大汉?”

  刘备猛的抬起头,双目紧紧的盯住刘封。

  刘封却也是毫不退缩的反望了过去,双方对视了整整一盏茶的时间。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最终,刘备先开了口,只是声音变冷了不少。

  刘封心中暗叹,刘备还是过于心软了。

  实际上从原时空刘备的履历就可以看出来,刘备其实是被曹操逼到争天下的。

  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证据。

  在建安四年时候,刘备借着阻截袁术借道徐州北上投奔袁术的机会,在徐州发动兵变,重新占据了徐州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倒向了袁绍。

  但凡刘备不是怕曹操杀了自己,是绝对不可能这么做的。

  因为袁绍在当时的力量远远胜过曹操,曹操胜,小诸侯们还能苟延残喘,一旦袁绍获胜,那将是比曹操还要强大上数倍的雄主。

  可见,刘备在去荆州之前,是没有角逐天下的想法的。

  他只是因为在曹操这边混不下去了,才想要跳槽到袁绍那边。

  毕竟那一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太过吓人了。

  换了谁听了这样的话,还能安心睡的着觉的?

  曹操的艺术家气质又一次坑了他自己,就这一句话,直接把他对刘备的各种宠爱器重的恩德全给吓飞了。

  “父亲,即便不取荆州,如今兵力也已不足敷用。”

  刘封拱手建言道:“为今之计,必须扩军。”

  听到刘封说要扩军,刘备陷入沉思之中,片刻之后,缓缓颔首。

  “如今兵力,确实不足使用。”

  如今刘备总兵力在十万人左右,刘封带了三四万人南下,北面又布防了两三万人,如今刘备手里也只有万余人坐镇寿春。

  一想到好大儿的眼光,刘备忍不住有些担心起来。

  远的不说,之前好大儿预言淮泗将有大旱。

  去年冬日还好,还有大雪下降,可自开春以来,淮泗五郡竟然连一场雨雪都不曾有过,要不是这大半年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今年淮泗之中的九江、庐江可真就要颗粒无收了。

  “当以二十万军扩充。”

  刘封斩钉截铁道:“如今父亲麾下已有十万健儿,孩儿扫荡江东,又陆续送来近十万俘虏,此类皆是青壮,又经历过战阵,是上好的兵员。如今劳役快要结束,正好可将此部众编入各部,扩充军力。”

  眼下淮泗的水利工程已经修的差不多了,这些俘虏劳力肯定不能让他们歇下来。

  一旦歇下来,就容易滋生叛乱。

  哪怕孙策已经降了,也不能完全安定这些人。

  所以扩军是当务之急。

  “二十万!?”

  刘备面露惊讶之色,这数字可太大了,几乎是要扩军一倍了。

  “父亲,如今您已都督三州诸军事,豫州、扬州更是地大物博,且扬州新定,山越、荆蛮蠢蠢欲动,无视大汉律法,屡屡下山劫掠百姓。”

  刘封好整以暇的劝说道:“若是没有足够的兵力,恐扬州难以安定,更不足以震慑刘景升。”

  刘封这话一出,顿时让刘备想起来了刘勋之事。

  刘勋如今仅仅只有西南四、五个县邑,且也遭遇大旱。

  据细作谍报回禀,刘勋境内夏收亦然绝收,没有半点收成,百姓如今全靠树皮、野菜和剩余的一点存粮苟活。

  舒县粮价已经涨至四百钱一斗,暴涨了十倍有余。

  即便如此,依旧有价无市,但凡一点粮食上市,立刻就会被哄抢一空。

  刘勋已经派人前往荆州求援,恳求刘表救援。

  这半年时间里,已经有上千百姓偷偷逃至刘备军的势力范围内,可以预见逃亡人口只会越来越多,最终留给刘勋的只有数座空城而已。甚至有可能在空城之前,就会有当地士族豪强联络刘备请降。

  刘备对刘勋是颇为恼恨,对方的举动无疑是狠狠的抽了刘备一个耳光。而给刘勋做后台撑腰的刘表,显然也丝毫没把刘备放在眼里。

  恐怕在刘表的想法里,刘备还是那个需要乞求他售粮的弱势者。

第381章 元龙募资

  这可不是刘表没有自知之明,而是刘备扩张的太过迅速了,短短两年时间,居然从一郡半的地盘扩张到了两州半,兵力也从四万余人扩张到了十万加。

  但凡有识之士,都会怀疑刘备军过于虚浮,让人怀疑他根基不稳。

  再加上刘备在荆州面前可是始终保持着低姿态,让刘表赚到了大把大把的好处,才让荆州得以对徐州继续出售粮食。

  眼下刘表的荆州一样是拥兵十万以上规模的大藩镇,仅江夏黄家就有两万余兵马,其中过半为水军,又对下游有着上游优势。

  粮为军胆,没有粮食,纵有百万雄兵也不过是乌合之众,更何况如今刘备治下的淮泗五郡正遭遇数十年难遇的大旱了。

  广义上的淮泗地区包括了扬州的九江、庐江、徐州的广陵、豫州的汝南和沛国。

  这六个郡中,只有广陵灾情较少,其他五个郡都被这次旱情波及,而最严重的九江、庐江则是全境沦陷。

  这样大的面积,几乎能有一州之地。

  以刘表的经验来看,没有百万石以上的粮食救灾,最少也得饿死一半以上的灾民。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哪里还有兴兵的余力。

  刘表正是自觉随时能够切断刘备的粮食供应,才会产生轻视刘备的想法,毕竟当一个人觉得对方的生死都捏在自己的手上时,心态也就很难保持平和了。

  刘封的话让刘备陷入了沉思,心中更是意动不已。

  平心而论,两年前他只有大半个下邳和小半东海时,都有四万人马,如今地盘涨了十倍不止,十万人确实太少了。

  尤其刘封在年初时给刘备送来了一份细作情报,上面大致罗列了各路军阀的兵力数据。

  大司马袁绍的总兵力赫然高达三十五万之众,刘表则为十二万,而曹操也有八万人。

  这么一比较,二十万似乎也不是什么大数字了。

  刘备面露意动之色,冲着刘封询问起来:“若是突然扩军一倍,粮食、军械、甲器、被服等物资可还跟得上?”

  “跟得上!”

  发现老爹的态度出现松动后,刘封自然不可能掉链子:“父亲有所不知,今年的税赋至少能在去年的基础之上翻上一倍,明年还会再涨三成!”

  “此言当真!?”

  饶是刘备城府极深,也有些震惊失态了。

  好在刘备在自家好大儿面前已经不是第一次失态了,次数多的都有些习惯了。

  刘备拉住刘封的手,脸上流露着抑制不住的喜色。

  这大半年的,刘备只看见花钱如同流水,海量的粮食、被服、工具、财帛被花了出去,变成了田间地头的水车、河渠和蓄水湖。

  要不是之前的积蓄以及刘封大力度的补贴,再加上新投入的工坊开始爆起了产能,就是有钱都未必能买得到这么许多的工具器械。

  工程进度进行的如此之快,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下料狠,物质保障充足,所有的锄头、铲子、碾子都是使用的最好材料,要么是铁质工具,要么是老木桩,要么是大青石,用料极为扎实。

  尤其是锄头、铲子这类器具,在使用了水利锻打和模块生产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日产量高达四百余件。

  没有这个产量,还真没法补充的起来。

  要知道一线工程的日消耗量也是相当惊人的,每天损耗都是一二百件之多。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老祖宗的庇佑,芍陂水利工程的大体架构还在那里,主要还是疏通淤泥,加深壕沟,增设支线水渠和水排,不需要进行开山之类的最高难度工程。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人力资源充沛,不但动员起了淮泗本地的百姓,还送来了将近十万人的青壮,自然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饶是如此,眼下的水利工程也只是完成了主体,还有不少可以增扩的空间。但刘封觉得暂时没有必要继续增扩了,可以留待日后再说。否则真就要成了为他人作嫁衣了。

  “父亲,去年徐州年入一亿五千万钱,这还是父亲减免了部分苛捐杂税的结果。今年预计收入在一亿八千万钱至两亿钱。”

  刘封开始掰着手指给刘备算起账来:“扬州初定,虽然略有存款,却需犒赏全军,故此今年的税赋是没有了,但明年最少也能有两亿钱保底。”

  刘备眼睛一亮,江北两郡今年是必然要免税了,既然要施恩,就施的彻底一点,刘备是打算豁免九江、庐江所有税赋的。

  因此,明年淮泗旱情变小一些之后,那肯定是要照常征税了。

  “最后豫州,估计也能有两亿钱左右的收入。”

  刘备明面上就已经有了汝南、沛国、鲁国、梁国四个郡国,同时还对陈国有影响力,因此豫州大半已经在他治下。

  豫州乃是大州,极为丰饶,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商贸发达。

  即便少了颍川和陈国的赋税,一样可以轻松缴上两亿钱以上的赋税。

  如此一来,明年刘备骠骑府中的收入当在六亿钱以上。

  别看这个数字不多,可这却是刨除了所有政府开支之外的净收入。

  而且随着刘备集团的地盘越来越大,刘封如今生意做的也是如火如荼,今年保底能收入三亿钱,明年更有可能突破四亿。

  原因无非也是三个,一个地盘大了,刘封生意的税收都便宜在自家锅里了。其次就是刘封又开发出了新的拳头商品香油、铁质工具。尤其是铁质工具,这可是好东西,能够大大提升农民的工作效率。

  另一个就是在治下行商的商队变得更为安全了,商路也变得更多了。

  如今南下的船队可以直抵交趾,不但为交趾带去霜糖、雪盐、香油、铁质工具等等独一无二的商品,同时也可以从交趾带回珍珠、象牙、香料、棉布等诸多交趾珍贵特产。

  第一批船队已经南下,刘封特地叮嘱了要弄回占城稻和棉花的种子。

  得知自己家底如此丰厚,刘备也大为动心。

  他之前犹豫并不是不想扩军,而是被刘封扩军一倍给吓到了。

  刘备担心脆弱的财政会因为这一轮扩军而彻底崩溃,万一闹出兵变,那可不是说笑的事情。

  刘备前半生居无定所,毫无根基,只能仰人鼻息。

  可他硬是凭着处事公正侠义,对手下恩威并重,即便如此,也有好几次险些闹出了哗变。尤其是刚刚接手徐州的时候,虽然曹豹、许耽等人并没有真实的反意,可刘备那段时间当真是极不好过,整整半年都没睡过一个踏实觉。

  故而刘备刚刚还是想劝说刘封不要急躁,可先尝试扩军一两万,慢慢增兵。

  可现在听说下半年秋收后就有三四亿进账,明年更是有六亿钱之多,底气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好,那就扩军!”

  刘备当即拍板,如今整个刘家就是刘备和刘封两个人说了算,扩军一事就算是定下了。

首节上一节436/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