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心中暗自琢磨,眼下虽然暂时劝住了叔父,可此事并不算完结。
恐怕还得寻骠骑、征南解决此事。
********
诸葛玄一到,诸葛亮的元服一事就顺利开始。
挑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吉日,刘备、刘封父子俱到,还带来了陈登、荀攸、鲁肃、刘晔、关羽等诸多名士重臣观礼。
下邳陈氏、颍川荀氏、成德刘氏都是郡望之家,诸葛家不过州郡二流家族,哪里能和这些家族相比。
能得这些人观礼,对于诸葛亮的声名也是有很大的褒扬效果。
因此,诸葛玄心中一边高兴,一边也有些失落。
高兴是因为高朋满座,俱是名士,可失落却是因为刘封跟他提了建议。
刘封希望为诸葛亮取字。
按理来说,取字自然是诸葛玄来定夺的。
可谁让诸葛玄定的字不是孔明呢。
此时,诸葛玄给诸葛亮定的字乃是仲明。
历史上诸葛瑾是和诸葛玄分家了,由诸葛玄带着继母独立一门,而未成年的诸葛亮、诸葛均以及两个诸葛圭的女儿则跟随诸葛玄。
眼下没有分家,诸葛亮排行老二,故此诸葛玄定了个“仲明”的字号。
为了不让孔明二字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刘封不得不悍然插手,将仲明改成了孔明。
这一举动其实是颇为失礼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好借口。
但刘封还是这么做了,毕竟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得从利弊来看,而且刘封也想要恣意妄为一下。
果然,诸葛玄虽然颇为不满,但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
诸葛亮就此加冠元服,为诸葛玄赐字“孔明”。
诸葛孔明,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为诸葛亮元服之后,诸葛亮将诸葛玄的心事禀明了刘封。
刘封一听,这不巧了吗。
原本就打算把诸葛玄塞到雒中去,现在就更不能让诸葛玄去荆州了。
虽说这个年代的士族分散投资是常理,哪怕家族有所折损,也很少会怨恨主上。可诸葛亮都求到自己跟前了,这要是不做些应对,日后可就不好说了。
于是,刘封当即把心中成算告诉了诸葛亮,后者略一沉思,就欣然赞同。
把诸葛玄送去雒中,以天子压刘表,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如此一来,诸葛亮也就不用担心叔父会在荆州出事了。
随即,刘封将诸葛玄纳入了自己上雒团队之中。
在寿春又待了两日后,刘封再次启程,北上前往雒中。
这次刘封的队伍中,除了原有的庞统、许褚、吕蒙、凌统外,还多出了诸葛叔侄以及荀攸。
之所以带荀攸入雒,一来是因为他思念亲人了,正好让他和荀团聚一下。此时雒中可不只是荀一个人,荀的堂兄,荀攸的堂伯荀悦也在雒中。
眼下荀氏族人主要分成三部分,一部分跟着荀谌在河北,一部分跟着荀在河南,而在河南的荀氏族人里又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雒中,另一部分在兖州。
荀攸仅仅只有一小家,只能算是流离于外罢了。
不过这次入雒,荀攸却是可以与一部分荀氏族人团圆了。
当然,荀攸身上也是有着任务的,刘备和刘封父子俩都希望荀攸能够帮忙劝说荀氏族人南下投奔刘备,为刘备父子效力。
除了荀攸以外,还有一个人就是张辽。
这次北上,顺便也要完成一下今年的马匹交易,自然需要一个熟悉马匹的骑战将军。
除了自己人外,刘封还带上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这位客人出身尊贵,成就极高,与传国玉玺一起成为了这次入京的进贡之物。
他就是袁冢中枯骨路中捍鬼蜜水依赖者大将军天敌大司马弟弟七十二路绿林大挡头孙伯符犬父术。
此次刘封入雒,正是要向朝廷报捷,并押送袁公路入雒,同时将传国玉玺进献给天子。
至于扬州牧这等职位,那只是刘封想要替朝廷、替天子承担更多的义务,不值一提。
如今正值夏日,天气炎热,入雒却十分方便,直接走水路可以直达洛阳。
眼下沿途已经不像当初那般盗贼丛生,一路上可谓是畅通无阻。
仅仅只是小半个月的功夫,刘封等人就已经抵达雒中。
虽然刘封不曾大张旗鼓,但雒中很早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不但天子派出了钟繇、董昭等人出洛阳十里相迎,大将军曹操也遣嗣子曹昂,丞相府长史满宠随行。
如此高的规格,也可见雒中朝廷、天子和大将军对刘封是何等的器重。
至于这份器重完全是因为刘封个人,还是有着袁术和传国玉玺的加成,那就不便深究了。
第385章 三度入雒
“征南凯旋而归,天子不胜喜悦,如今正在宫中等待,特此命令我等出城相迎。”
钟繇是天子正使,自然由他先同刘封说话。
董昭、曹昂、满宠等人都站在一旁,各自面带笑容。
“蒙天子久侯,臣愧不敢当。”
刘封当即表示了感谢,然后为钟繇介绍起身后诸人来。
介绍完毕之后,钟繇小声的询问道:“袁公路何在?”
刘封回答了一句:“就在队伍中间,有甲士看管。”
钟繇点点头,随即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色:“那玉玺……?”
刘封给了对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已随我入雒,觐见天子时,封自会亲手奉上。”
听到这话后,钟繇顿时长松了口气,随即特地安抚道:“天子得知此事后极为高兴,在我等面前更是对骠骑、征南赞不绝口。方才只是我担心事有意外,故此先行确认,还请征南勿要多心。”
刘封脸上挂着理解的笑意,口中却是调侃道:“我看元常才是多心了。”
钟繇哈哈大笑起来。
“子升贤弟。”
曹昂此时走过来,冲着刘封拱手作揖,笑容满面道:“不意年余未见,贤弟竟在东南又建奇功,而愚兄却在雒中碌碌无为,荒度时光,实在是叫我汗颜。”
刘封立刻回礼,随后却是辩解道:“袁公路于东南行酷政,打压士民,盘剥豪强,敲髓吸骨不能尽其暴,故此东南士民无不痛恨,欲生啖其肉而不能。”
想到东南的惨状,刘封忍不住叹息一声:“故此,朝廷天兵一至,士民皆反,其暴政赖以存续的乱兵也束手以待,我不过因人成事罢了,又如何能比得了子兄在雒中辅佐大将军,处理天下诸事要务?”
当刘封说到处理天下诸事要务时,曹昂的脸色有些尴尬。
这一年里,曹操和天子之间的斗争是越发激烈了。
曹操如今都不敢轻身入宫了,往往以曹昂代为行事。但凡需要曹操亲自入宫时,必定甲士开道,身着内甲,直趋殿外。
双方争斗的最核心问题,就在于权柄。
按照东汉制度,大将军代天子摄政,这是很合理的事情。
但放到如今却有两个瑕疵。
第一个瑕疵就是曹操的大将军并非外戚,并没有女儿、妹妹嫁给天子。
第二个问题则是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已经大婚了,按照汉制,大将军应当还政于天子。
只是曹操这边也有对策,那就是汉桓帝直到二十一岁时,才得到太后名义上的还政,而他真正能掌握大权,那更是得在七年之后,汉桓帝二十八岁时。
如今天子刘协不过十八,自然不必着急。
一想要收回权力,另一个却想要挽留权力,这不出现争锋相对的冲突才怪了。
况且因为刘封的出现,使得刘备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而相对的,曹操的势力却是缩小了一大截。
与历史上同期相比,曹操如今至少丢掉了梁国、鲁国、任城国、沛国、汝南郡一部以及颍川郡的地盘。而在今年的下半年,曹操更是能够凭借袁术刺杀刘宠、骆俊而得以染指国富民殷的陈国。
而天子这边,又因为刘封的出现而保存了不少势力,诸如杨奉、韩暹、张杨等人,历史上此时都已经不在刘协身边了。
可现在不但他们仍然团结在刘协的身边,刘协还掌握了司隶校尉这么重要的官职,使得曹操很难通过合法的手段铲除异己。
因此,刘协的胆子无疑要比原时空里大上了不少,更有勇气出手和曹操争权。如果不是天子还忌惮河北袁绍、河南袁术的威胁,曹操的日子恐怕会更焦头烂额。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封如此干净利落的消灭袁术,对曹操来说却是一个相当不好的消息了。
曹昂脸上的尴尬闪过之后,却是赔笑道:“子升说笑了。贤弟生擒袁术,寻回传国玉玺之事传入雒中,天子为之振奋,百官无不视此为天佑,家父也是叹为观止,直夸贤弟乃是青出于蓝。今日天子相招,料想子升也是无暇应酬。待明日我亲自前往骠骑府中相邀,还请子升莫要推辞。”
“大将军操劳国事,还心系我这外藩之臣,封本该主动请见,怎奈王命在身。”
刘封先是告罪了一声,随后郑重应道:“既如此,我明日当在府中静候子兄驾临。”
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曹昂露出了真实的感激之色。
曹昂的性格和曹操当真是有些区别,曹昂要比曹操更真诚一些,性格也不像曹操那般极端。
不过刘封对曹昂也亲近不起来,毕竟曹家父子都是浪漫派的性格,从曹操到曹丕、曹植,都是如出一辙,和这种人打交道还是挺吃力的,因为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就会得罪他们,然后被记恨一辈子。
天子和大将军的使者都交谈了之后,刘封便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洛阳。
此时洛阳已经大为变样,和去年相比,恍如隔世。
被烧毁的南北宫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建,天子也不再居住在赵家旧居,而是搬回了大内。
还是因为刘封的出现,使得同时期各地诸侯藩镇的进贡要远多于原时空。
在原时空里,刘表姑且不提,袁绍在原时空里基本都是嘴炮,很少真金白银的送来进奉。
可现如今,仅今年半年时间,袁绍就送来了两万石粮食,牛羊百余头,灯油两百石,上等绢帛五百匹,金一百斤,银两百斤,五铢五百万钱,霜糖十石,蜜石二十石,雪盐五十石。其他礼兵甲胄,冠冕衣袍,吃喝玩物众多。
虽然这些加在一起,也没有河北一年赋税的十分之一多。但袁绍进贡的意义可是相当之大,而且这些东西也都是贡品,并非税赋,入的是天子的私库,而不是国库。
天子有了钱,自然日子好过了许多,也有余力收买朝臣侍从,这也让曹操的处境颇为难受。
刘封入城之后,曹昂就先告辞离去。
只剩下钟繇、董昭和刘封一起入宫觐见。
在入宫的路上,刘封压低声音,小声的和钟繇说道:“元常,此番入雒,我欲求扬州牧,不知是否能得偿所愿?”
钟繇听见刘封的问话,神情一紧,缓缓摇头道:“子升,我也不欺你,只怕你恐难如愿。”
“这是为何?”
刘封脸上露出不虞之色,他们父子对天子一向礼敬,如今更是为天子除去了心腹大患袁术,还把传国玉玺给找了回来。
如此奇功异勋,难道还不值得一个扬州牧吗?
钟繇苦笑道:“子升可知天子与大将军之间冲突日盛,眼下虽不至势如水火,但也很不愉快。因此,天子有心欲留子升于雒中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