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只觉得众人目光颇为复杂,里面带着许多他看不懂的情绪。
只是此时他也顾不得许多了,当即离席拜倒,对着刘封道:“修有机密要事欲奏报将军,恳请讲将军能与修单独对奏。”
杨修这一举动无疑是相当冒失,完全不该是一个世代璎珞,四代太尉之家中走出来的嫡系子弟所做的事情。
堂上陷入一片安静之中,杨修低着脑袋不敢抬头,却是看不见刘封同诸葛亮、庞统等人的眼神交流。
过了好一会儿,杨修终于听到刘封的声音。
“即使如此,那德祖随我去后堂吧。”
刘封说着便站了起来,朝殿后走去。
杨修长松了口气,赶忙起身,连看都不敢看同堂之人,急匆匆的追着刘封而去。
等到了后堂中,只剩下了刘封、许褚和杨修三人。
说是单独对奏,但许褚却是不离刘封左右的。
对此,杨修也视若无睹。
“德祖,君有何言,需单独对奏?”
听着刘封仿佛什么都不知道的话语,杨修暗自咬牙。
可形势比人强,最终杨修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取出那封书信,呈给刘封。
“将军,修是想询问此物是从何而来。”
许褚上前两步,接过书信,转呈到刘封身前。
刘封接过打开看了看,随即又抬头望向杨修:“自然是从袁术秘库之中所得。”
杨修脸上露出恼怒之色,大声抗辩道:“家父乃大汉太尉,对天子和朝廷忠心耿耿,绝无可能会与袁术此等逆臣勾连。”
啧啧啧,逆臣,那可是你小舅舅啊。
刘封心中吐槽了一句,好整以暇道:“可吾的确是从袁术秘库之中所获,这可就奇怪了啊。”
杨修心思电转,当即说道:“或许是袁氏逆臣伪造此书信,欲离间我父与天子,还望征南明辨是非,还家父清白。”
第391章 二策取其一
“清白?”
刘封脸色不虞起来,冷笑道:“德祖,俊杰也,何必出此愚夫之言。”
杨修心中一沉,知道刘封这是在暗示什么,更知道事情果然是朝着最麻烦的方向发展了。可那毕竟是自家老爹,他的确是反对父亲的做法,可不代表他真能看着父亲玩火自焚。
想到这里,杨修一咬牙,冲着刘封叩拜道:“修愿为征南效犬马之力,只求征南能为我父昭雪。”
“我如今也是身陷泥泞之中,为朝廷南下平叛,不但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反而被朝中重臣非议,疑我怀有二心。”
刘封叹息一声,冲着杨修道:“书信已经交予德祖,德祖何不回去将其转交太尉?”
杨修猛的抬起头,看向刘封,随即一股苦涩泛起,让他忍不住眉头紧皱。刘封的话意思十分清楚,他如今的境地可不就是他家老爹一手造成的吗?
这摆明了是让他回去劝说杨彪改弦易辙。
至于毁了书信,杨修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这一条路。
聪明如杨修哪里会不知道这看起来十分辩解的道路,通向的却是死局。
杨修敢用脑袋担保,像他怀里珍藏的书信帛书,刘封这里要多少就有多少。否则对方能将这书信直接赠送给他?
同时,杨修心里更清楚,真正能要老爹性命的并非这份虚假的书信,而是刘封联手曹操庞大的势力。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就是欲加之罪。
所以问题根本不在沟通袁术的书信,而在老爹自己身上。
“去吧!”
无视了欲言又止的杨修,刘封竟直接下了逐客令:“德祖既已知晓所有,再顿留于此也毫无意义,不如速去。三日之后,可来幕府就职。”
杨修叹息一声,无奈起身告退。
回到太尉府的第一时间,杨修就询问下人杨彪可曾回来。在前往骠骑大将军府之前,他就已经派人前往宫城寻找杨彪,请他立刻回府。
只是遗憾的是,下人禀报杨彪依旧不曾回来。
没奈何,杨修只能在太尉府中苦苦等待着父亲下朝。
此时大将军府中,曹昂肯定就探知了太尉府内的事情,前来回禀曹操和戏忠。
“一封书信?”
曹操满脸疑惑:“可知是何书信?”
“不知。”
曹昂摇了摇头:“此书信乃是出自诸葛瑾之手,亲手递交给的杨修。此后,杨修再不曾离身。”
“哦,对了,还有个情况。”
曹昂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补充道:“在杨修应辟时,他偷偷派了太尉府下人从侧门离开,前往宫城寻找太尉。”
“莫非是这书信中有甚秘密?”
曹操一脸疑惑,摸着下巴上的短须,揣测道:“刘子升常能得人,莫非是他在书信中施之以情,成功的说动了杨修?”
戏忠抚摸着短髭,细思片刻后,摇了摇头:“杨德祖非常人也,即便其人为刘子升书信所动,也不至于行事如此仓皇失措。以忠之见,那封书信与其是游说之言,或许更像是威胁之词。”
“威胁之词……”
曹操默念几遍,缓缓点头:“志才所言有理。”
旋即,曹操回头去看曹昂:“骠骑大将军府上名刺可下了?”
曹昂赶忙回答道:“回禀父亲,名刺已下,只是刘征南推辞了两日,言说三日之后定然上门致歉。”
曹操脸色一下子凝重起来:“看来我等的时间,恐怕只剩下三日了。”
戏忠赞同的点了点头。
********
曹府如临大敌,而太尉府中却是波澜不惊。
杨彪虽然接到了儿子的传讯,却也就没有提前下值,而是一如往常等到太阳西斜时分,才出了宫城。
等回到府中,一眼就看见杨修站在大门外恭候。
杨彪面露不虞之色,在他看来,杨修尽得弘农杨氏真传,处事波澜不惊。
可今日缘何如此失态,实在是让他有些失望。
不过毕竟是自己给予重望的嫡长子,杨彪并没有直接发难,而是调整了神色之后,下车入府。
杨彪看了眼亦步亦趋的儿子后,开口吩咐道:“今日晚食送至书房吧。德祖随我一起用膳。”
听见杨彪的吩咐后,杨修心中稍安。
一盏茶后,杨彪和杨修坐在书房之中,其他人等都被屏退。
杨修这才开口道:“父亲,孩儿有要事容禀。”
杨彪不急不缓道:“何事如此惊慌?竟使人去宫城扰我?万一叫天子知道了该如何是好?”
杨修赶忙道歉,但随即说道:“此事太过紧急,实在是兹事体大,孩儿不得不惊扰父亲。”
杨彪抬起头,露出一张威严质朴的脸来,停顿了一下后,缓缓开口:“既是如此,那你说吧。”
杨修不敢怠慢,赶紧将之前发生的事情,以及刘封的话,还有那封书信统统托盘而出,最后还将书信递送到了杨彪手边。
听完杨修的话后,杨彪原本威严的面庞也有些破功了,眼中满是惊疑不定。
随即,他打开了那封书信,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人临摹自己书法的功力太过惊人,至少也有八九成的相似度。
听完之后,杨彪顿时明白了刘封的目的。
刘封显然是要他应该得到的奖赏,而他手里的这份“罪证”,正是对他最有力的警告和敲打。
杨修说完了之后,一直低着头不做声。
杨彪则坐在主位上也没说话,他手里拿着伪造的书信,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杨修很清楚,自己老爹的性格远没有其他人以为的那么刚强坚毅。
过了好久之后,杨彪低沉着声音,开口问道:“刘征南是何用意?”
杨修心中叹息一声,当即答道:“扬州牧是势在必得,吴侯自不必多说。平心而论,若是以其功绩,还当升迁为左将军。”
袁术已经成了阶下囚,左将军的名爵自然也就空出来了。而刘封的征南封号显然已经不足以酬功,升迁也是必然之事。
四征在东汉时虽然不是重号将军,但也是杂号将军中的顶级,与四镇、四平、四安同列高品。
再想往上走,也只能是重号将军了。
“扬州牧,吴侯,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杨彪默默念诵了一遍,脸色黑的跟锅底似的。
适时,杨修还不忘提醒了一句:“父亲,征南只给了我们三天时间。”
杨彪脸色铁青,握着书信的手居然微微颤抖。
“放肆,当真是狂妄!”
杨彪小声的怒斥道:“刘子升一介小儿,将朝廷的名爵官职看成什么了,居然胆敢私相授受,实乃是国贼!”
杨修没说话,任凭杨彪发泄。
他自认为自己看的比父亲清楚的多,这大汉,早就没救了。
刘备或许有可能是第二个光武帝,可天子刘协却必然不是。
自家父亲也是鬼迷心窍了,非要想着钳制刘备父子,这还是杨修第一次知道自家父亲居然有如此之大的野心,以至于利令智昏。
等到杨彪骂完之后,杨修才又开口道:“父亲,您可别忘了大将军。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您不会真以为大将军看不到您的举动吧?恐怕今日我等之事,早已报入大将军府中。”
杨修叹息一声,面露悲色:“明日欲加我父子颈上之斧钺,恐已在大将军府中磨砺矣。”
杨彪被儿子的话给惊到了,心里不得不承认杨修说的很对。
沉默片刻后,杨彪叹息一声道:“如今天子已为我所动,贸然易法,恐为天子怀疑,如之奈何?”
天子这次压制刘封,并非出于本意,完全是被杨彪一党给说动的。
现在天子都下场了,你杨彪突然投敌了,那让天子日后还怎么看杨彪、杨家和杨党?
听了杨彪的话后,杨修心里一松。
他最怕的是父亲死硬到底,现在杨彪的态度明显放软了,那就还有办法。
思索片刻后,杨修开口道:“儿有一计,或可解此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