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55节

  “叔父,河阳乃是要隘之所,更有可能成为全局焦点。张车骑与袁绍势如水火,袁绍欲杀之而后快,此正是我等天赐盟友。”

  刘封明白曹操对河内的觊觎之心,要不是担心河内紧邻袁绍,刘封和张杨、杨丑和眭固的关系相当亲近,他早就对河内下手了。

  不过现在情况变了,河阳如此重要,刘封笃定张杨是守不住河内的。

  若是有可能的话,刘封反而希望曹操尽早接防河阳,这样一来,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增强河阳城的城防了。

  曹操一听,心中顿时一喜,如果能借此机会,染指河内,那岂不是天赐良机?

  “贤侄所言甚是,只是张杨所部战力平平,吾恐其难当大任啊?”

  刘封故作沉吟之后,开口道:“即使如此,小侄将修书一封,劝说车骑,将河阳让与叔父。”

  “此话当真!?”

  曹操大喜过望,没想到居然心想事成了。

  刘封当即表态道:“小侄必尽全力。”

  曹操吐出一口浊气:“若能劝动车骑,操可凭河阳一城,抵御本初半年以上。”

  刘封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表态道:“适时,封及家父,必提精锐星夜北上,直抵白马,威胁延津,逼迫大司马罢兵!”

  别看刘封父子距离黄河很远,可真要行动起来,一月之内就能统领大军,饮马黄河。

  原时空中,曹操闪击徐州,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刘备、昌的叛乱,随后还回转了黄河前线,凭的是什么?

  凭的就是水道畅通!

  曹操当时走的就是水路,从黄河出发,入鸿沟水,再转阴沟水,随后济水转泗水,即可直抵小沛城下,速度之快,攻势之疾,让刘备都不肯相信曹操已经到跟前了。

第398章 达成契约

  仓促出城侦查的刘备,结果被曹操精骑咬住,死战得脱,连小沛城都回不去了,兄弟妻儿也顾不上了,只剩下了仓皇北逃一条路可走。

  这是刘备平生最大的黑历史之一,假设刘备能一统三国,这一条记录是绝对要删的干干净净的。

  但凡留下半点痕迹,都是刘备对史官的放纵。

  因此,刘封也早有预案,只要集结精锐于小沛,即可四通八达,支援各处战场。

  北可援救曹操,援护任城、鲁国、琅琊,南下可驰援汝南,西边遥控梁国,东面屏蔽下邳、东海,实是最佳的集结点。

  不过刘封更希望趁着最后的窗口期,煽动张羡反叛,趁刘表病,要刘表命。

  故此,北线还得靠刘备亲自坐镇都督了。

  曹操看着地图,心里有些郁郁。

  没办法,谁让黄河沿岸几乎全是他和袁绍的地盘。

  刘封父子就没有地盘在黄河两岸的。

  之前说过,兖州其实是东西长,南北狭,沿着黄河两岸展开。

  即便黄河北岸的东郡领土被置换给了袁绍,可这并不妨碍整个兖州依黄河而和袁绍形成了漫长的边界线。

  他倒是有心想要让刘封父子尽早加入战场,可问题是人家和袁绍不接壤啊。

  总不能再割让土地给刘封父子吧,眼下即便很快就能将颍川拿回来了,他的实际控制疆域也小于刘封父子。

  刘封这边也在犹豫,毕竟诸如吕布、陈宫、张邈这些可都是曹操的G点。

  说了会不会惹得对方翻脸,可不说的话,这的确也是一股可以拉拢的反袁力量。

  犹豫再三,刘封看着心情似乎突然变差了的曹操,最终还是把这三个名字给重新咽了回去。

  “叔父,还有一事,关中诸将不可忽视,此辈虽与袁氏颇有仇怨,然其毫无操守,恐为后患。”

  刘封转而提起了关中乱将,提醒曹操道:“若是可行,当速平之,此辈如今军心不振,粮草匮乏,已如破屋一般,只需叔父踹上一脚,即会倾覆崩塌。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叔父不可不察。”

  听见刘封的话后,曹操倒是被提醒了,想起来了关中还有这么一大帮大爷。这群西凉武夫在失去了董卓的领导之后,都快退化成匪徒流寇了。

  不过正如刘封所说的那样,这些人虽然已经如蝇营蚁聚一般微不足道,但若是关键时刻出来恶心人,还真有可能被他们坏事。

  若是没有机会也就罢了,若有余力,的确先清理一下他们为好。

  “贤侄不必忧心,此事我已知晓,自有定夺。”

  曹操心里已经为刘封所动,当即答应了下来。

  紧跟着,刘封突然开口问道:“叔父,我听闻你曾与西凉韩遂韩文约有些交情,不知是否为真?”

  曹操思索了片刻,笑了起来:“确有其事,曾在本初的宴会上见过几次,聊的颇为投契。我记得当时他在朝中任议郎,乃是金城所举的孝廉,韩文约文武双全,颇有气概,昔大将军何进也曾得闻其名,与之相见,其人面呈诛宦之策,可惜不曾得何进所用。”

  刘封正色道:“叔父可知韩文约如今身在何处?”

  曹操眉头一皱,缓缓摇头。

  从刘封的语气中他能听出韩文约此时的位置挺重要的,可他还真就不知道韩遂此时具体在哪里了。

  “莫非其不在西凉?”

  刘封先是摇了摇头,后又点了点头:“其人目前确实不在西凉,而是身在并州!”

  “并州!?”

  曹操嘶的抽了一口冷气,随即目光又投到了地图之上,心中咯噔一下。

  “叔父,前几年韩遂与马腾率领西凉叛军入侵关中,为西凉董军所败,被逐出左冯翊,右扶风之后,开始转向。”

  刘封在地图上指着上郡道:“韩遂、马腾已经侵入并州,拿下了上郡和西河两郡,如今颇有声势。若是能得其助力,不但可保关中方向的安全,更能牵制袁绍自并州而出的偏师。”

  上党、太原都正好在河内郡的北方,经过太行陉南下,可直扑虎牢关。

  韩遂、马腾如果站在曹操这一边,那不但关中无虞,河内的压力也将大大减轻,避免了来自北方的袁军侧击。

  可如果韩遂、马腾站到袁绍的一边,那并州袁军不但可以轻松走太行陉南下攻击虎牢关,还能走汾河古道出河东,威胁关中。

  如此一来,洛阳将会陷入三面围攻之中,久守必失。

  “叔父,西凉羌人好名贪利,见钱眼开,只需以天子之名,厚赏其酋,许以高官,当能拉拢彼辈。”

  刘封建言了一句之后,也就不再多说,相信曹操做的未必会比自己来的差。

  曹操听完之后,缓缓颔首,也不知他到底有没有听进去。

  房间里沉默了片刻之后,曹操突然开口问道:“吾有一问,不知贤侄肯否据实相告。”

  刘封闻言,思索了片刻后,不答反问道:“叔父欲知何事?”

  “汝与玄德,如今有多少可战之兵,一旦本初南下,三月之内,有多少兵马可至黄河一线。”

  曹操如今最头疼的就是他的地盘几乎是沿着黄河一条直线,缺乏纵深。如果不想把自家地盘打的稀烂,就只能和袁绍寻求决战,或者把对方堵在黄河北岸。

  这两点中无论哪一点,都需要刘封父子的及时支援。

  他需要刘封父子的保证和诚意。

  刘封沉吟片刻,坚定的回答道:“如今封与家父共有十四余万人马,其中能战的精锐高达六成。如果大司马在年内过河,恐怕我父子三月之内最多只能调拨四万人马至黄河一线。若是能再拖一年,当可倍之!”

  年内四万,明年八万吗?

  曹操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刘封父子竟然已经有十余万兵马了,其中能战的精锐也有八、九万人。

  不过想想也正常,只有一个荆州的刘表都拥兵十万,而且这个荆州还是残缺的,天下第一郡南阳郡早已经凋零不堪。

  而以冀州为核心的袁绍,更是拥有数十万大军。

  刘封父子如今好歹也坐拥两州半的地盘,其中还有天下第二大郡的汝南郡,十四万人马当真不多。

  不过曹操对自己麾下的精锐战力更为自信,毕竟他这些部队可是尸山血海里打出来的,而刘封父子至今没有遇到过强敌,打的都是鱼腩肉脯,收的是臭鱼烂虾,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是的,袁术在曹操眼里就是鱼腩,完全看不入眼。

  谁让袁术三倍兵力的优势,却被曹操三战三捷,在短短的半个月内,从兖州一路追杀到扬州呢?

  要不是曹操故意放水,袁术小命早就丢在这场战役里了。

  说来也是有趣,别看陶谦后世被黑成了老好人。

  可在曹操的眼里,陶谦的能力和威胁,却是远在袁术之上的。

  打袁术的时候,曹操信心十足,挥洒自如,而打陶谦时,却是托妻献子,留下遗属。

  因此,曹操觉得自己麾下的精锐,对上一倍的刘军应该能稳占上风,两倍的话势均力敌,若是同等数量,那必然能轻松拿下。

  而刘军战力,恐怕和袁绍军相比还要差上一些,毕竟袁绍的对手可是北地猛虎公孙瓒啊。

  “明年八万,应足用矣,只是年内若是只有四万,恐难足用,届时还需再增兵两三万人才行。”

  曹操忧心忡忡的补充了一句,他也担心今年袁绍和公孙瓒议和成功,说不定年底袁绍大军就入河内了。

  考虑到刘封父子一方在琅琊、任城、鲁国还得分驻一部分兵力,若是四万援军里面把这部分也算上了,那兵力差距可太大了。

  对于曹操的请求,刘封考虑再三,也不敢给肯定的答复。

  “届时小侄与家父尽量调节吧,必给叔父最大助力。”

  

  如今袁绍的压力实在太大,整整数十万大军啊。

  官渡之战袁绍中路就有十万大军,但不代表袁绍只有十万大军,这十万精锐乃是袁绍战胜公孙瓒后,在北地演武大整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仔细看史料你会发现,袁绍在中前期的分兵战中几乎全败,连颜良、文丑都战死了。

  可主力决战时,袁绍依旧拥有十万大军,可谓是随战随补,后备力量十分强大。

  而一旦主力决战,那倒霉的就变成曹操了,一改之前的百战百胜,被袁绍正面击败,压迫的苦不堪言。

  只是有一个点相当吊诡,袁绍分兵百战百败,但他其实最终却是输在了抱团中路,不再分兵的决策上。

  曹操分兵百战百胜,可他最终胜利却是胜在了中路抱团。

  原因就是袁绍的分兵虽然一直兵败,但却有效的牵制住了曹操的精锐,使得曹操最核心的精锐武力疲于奔命,到处救火。

  可袁绍分兵战法一停止,曹操的精锐部曲可就腾出手来了,接下来倒霉的就是袁绍的后勤补给线了。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曹胜袁败的核心就是乌巢之战。

  乌巢之战的本质就是粮食。

  而乌巢之战之所以有这么高的地位,恰恰是之前徐晃、史涣截击韩猛的运粮队。

  正是这次成功的截粮行动,使得袁绍军也陷入了缺粮的境地,随后才有了乌巢一战的致命绝杀。

  曹操对袁绍是真的怕,袁绍的力量实在是太强了。

  刘封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在保证自己战略意图的前提下,尽其所能的答应曹操的求援要求。

  眼下已经与原时空中的局势截然不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官渡之战很大可能不会再有,主战场反而可能会转至河内。

  刘封也会担心曹老板扛不住袁本初的。

  “善!”

  曹操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而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贤侄,可有意交州牧乎?”

  刘封听愣住了,这本来是他给曹操挖的坑,怎么看起来曹操像是要还给自己了?

首节上一节455/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