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59节

  关羽所部已经安排驻扎在小沛了,三万人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军团了,在非战时,甚至不会全部猬集于一个地方,不论是为了补给,还是为了镇守,都会分散到周边城市分开驻扎。

  按照三万人军团的标准,甚至谯县都会在这驻扎范围圈内。

  这时候如果再在谯县摆上一个三万人的新军团,无疑会给地方带来巨大沉重的负担,而且一旦爆发战事时,也会影响动员效率。

  毕竟地方上所能提供的民夫和物资是有上限的,而河道、道路所行走的舟船、车马也是有上限的。

  其实有一个地方要远比谯县更为合适,而且相当完美。

  那就是他眼下和刘备所在的寿春城。

  寿春可谓是四通八达,通过淮河可以随意进出汝南,广陵,下邳,而且相比起谯县,寿春的位置更接近于刘备疆域中的中心。

  寿春不但城池巨大,而且还有独立的宫城和支城,袁术能够在寿春城中常年集结大几万的军队,就是有这些基础设施的保障。

  可问题就在于,寿春被刘封自己给看上了。

  刘备这边要扩军,刘封那边也要扩军。

  且寿春地理位置极佳,在这里驻扎一支主力军团,不但随时可以北上支援刘备,乃至于曹操。同时又能随时抵达长江沿岸,逆流而上征讨荆州。

  况且寿春地处江北,气候要比江东更舒适许多,又有淮河等河道连通沛国、彭城,可从后者得到大量的军械物资补充。

  要是将这里让给刘备的话,那刘封可就真要退过江去了。

  考虑再三,刘封最终建议道:“父亲如今为豫州牧,自当坐镇豫州州治谯县啊。”

  刘备如果亲自坐镇谯县,那就必须要分散关羽军团。

  刘封接着说道:“臧宣高所部可继续坐镇任城,而国让叔父则调任鲁国,接替子经叔父回郯城。同时,二叔所部还可分出关平、周仓等部分驻彭城和丰县,以成掎角之势。”

  丰县距离沛县不过两日半的路程,走水路更是只需短短半日即可抵达。而彭城距离较远,足足有五六日的距离,但一样有泗水相连,走水路快则一日,慢则两日。

  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谯、沛虽然离开的不远,但彼此之间却无有大水道相通。

  如此安排的话,倒是勉强排除了之前那个缺陷。

  “父亲,孩儿回头可修书一封给陈王殿下和骆国相,恳请他们分出几县以供我军分屯。”

  谯县地处沛国的西北角上,虽然坐在水之上,可别说其他两个角上了,就是谯县周围的建平、郸县、县等县城,都只有陆路相通。

  反倒是汝南的城父、陈国的苦县、扶乐、阳夏、武平等县,不但离谯县近,而且还都在水之上,交通十分便捷,更重要的是,除了汝南的城父以外的城市,俱是在谯县上游。

  如此一来,刘备军团的后勤补给线无疑要更为稳固,且坚强。

  刘备若是能得陈国之助,那和关羽军团过于相近的问题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还有了抱团的优势。

  以刘宠和骆俊如今和刘备父子之间的关系,难度应该不会很大。

  哪怕只是给一两个县城,也能分散不小的压力。

第402章 扩军分郡

  “父亲对汝南准备如何处置?”

  商量完重头戏,刘封又问起了一个新问题。

  汝南实在太大了,而且在西面的方向上,面临着颍川和南阳、江夏两个方向的威胁。

  颍川还好一些,不但有少量边境地区归属于己方,而且还是暂时盟友曹操的地盘。哪怕明年要将所有的颍川县城全部归还给对方,这个方向的威胁还是较少的。

  与之相比,来自南阳的威胁要更大一些。

  虽然南阳凋零,但并不意味着南阳的军事力量就很小。

  事实上刘表在南阳的驻军一直不少,长年累月的保持在两万兵力上下。

  这一方面是南阳是荆州通往中原的必经要地,况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不但有铁矿,还有铜矿,刘表一直想要恢复南阳,以充实荆州的力量。

  另外一方面,那就是襄阳两旁都是山地,唯有南北两处通路。

  南面是自己的领地和长江,而北边的来敌却为数众多,关中、雒中、中原、河南都是威胁。而这些敌人南下的唯一通路,就是自方城入南阳盆地,穿越南阳郡,抵达襄阳。

  除此以外,汝南郡太过庞大了,豫州其他五个郡加在一起才和汝南郡差不多大。尤其眼下汝南郡的太守是周尚,周瑜的这位从父在原时空里就首鼠两端,颇为容易动摇。

  之前让周尚出任汝南太守,乃是刘封的权宜之计。

  如今大局已定,是时候做一些调整了。

  当然,最好的调整方法并不是罢免,或者专任周尚。

  “父亲,孩儿恳请拆分汝南,将其释为三郡,仍旧以周尚出任汝南太守,而西面州治平舆为基础,划出四成乃至一半以上的疆域独成一郡,以元龙叔父出任太守,同时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军团,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刘封以恳请的方式建言刘备拆分汝南。

  眼下的豫州牧可是刘备,好大儿平素十分注重态度问题,这会儿自然也不会失礼。

  果然,刘封的态度让刘备很是满意,他既没有对汝南的事情大包大揽,推荐的又是刘备的心腹挚友陈登,这让刘备很是高兴。

  “封儿你可详细说说。”

  刘备来了兴趣,让刘封仔细说一说具体如何划分。

  刘封早有预案,不过他并没有急着汇报,而是结合刚才所议之事的结果,重新推演了一遍。

  刘备倒是不急,在一旁喝着茶汤,静待好大儿思考。

  过了小半个时辰后,刘封才开口道:“父亲,变动不如大一点你看如何?”

  刘备惊讶回道:“怎么说?”

  刘封指着面前摊开的地图道:“父亲您亲自坐镇谯县,不如将汝南的城父、沛国的建平、县、郸县、太丘、临睢划出,单立一个谯郡,太守自然由父亲亲自拣选。”

  刘备紧盯着地图,用手在上面按照刘封所指的地区划了一遍,这一片地区总共辖制七个县,单列一个郡的确是足够了。

  紧接着,刘封的话还继续说道:“日后还可以将陈国境内的苦县和武平划入谯郡之中。”

  刘备细思片刻,重重的点了点头。

  众所周知,东汉州郡的划分规则就是钳制地方。

  可现在却是大争之世,在一线的地方做一些修改是必要之举,否则两个关键县却归属不同的郡国,这对于军事上来说显然是灾难性的。

  “可以。”

  刘备点头之后,摆了摆手,示意刘封继续。

  刘封接着继续说道:“汝南西面至平舆,共有十五县,可单列一郡,表举元龙叔父为太守,总都西面威胁。”

  随后,刘封忽然点了点地图,待吸引到刘备的视线后,补充道:“西华、汝阳、南顿、项县四城,紧邻陈国,可寻适当机会,与陈国做下交换,谋求获得苦县和武平,若是还能获得阳夏、扶乐,那就更好了。”

  陈国如今保存的要比汝南好,尤其是西华、汝阳这里,曾受过黄巾兵乱,自然比不上陈国境内的苦县和扶乐。

  “若是陈王和骆国相同意的话,那事情就方便的多了。”

  刘备的语气里带着些希冀,但并没有勉强的意思。

  如今陈王和骆俊都偏向刘封父子俩,于公于私,都没有必要为了两个县邑而把对方推走。

  果然,紧接着刘备又说道:“这事还是先按照你刚才的想法去办,跟陈国那边商量下驻军即可。谯郡的事情也可以操作起来,只是暂时不必考虑陈国那边的县邑。”

  “是,父亲。”

  刘封应了一声,他主要的任务还是给刘宠和骆俊写信沟通驻军出事情,谯县立郡的事情到时候还是得刘备亲自来做,他最多就是提点建议。

  如此一来,汝南西面拆分给了陈登设一新郡,北边并给谯县立谯郡,中部则保留为汝南,以周尚为太守。

  至于南部,刘封本人是垂涎三尺。

  没办法,这不得又扯回东汉郡国划分法了吗?

  汝南的南部,光是一条淮水,就有福波、期思等六座县邑相连,自寿春出发,走淮水最远也就是五六天的路程,可见彼此之间联系的紧密。

  不过刘封却是不好开口,实际上刘封这么重视扬州牧的名头,有几分就是针对刘备的。

  这倒不是刘封和刘备之间有什么龌龊磕碜了,而是没有这个扬州牧的名头,理论上刘封父子对扬州的法理名分仅仅只能来源于刘备的都督东南三州诸军事。

  这个称号不但法理很弱,而且还是临时性的头衔,随时可以被撤销。

  如此一来,扬州各郡的郡守对刘备并没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再加上刘封这个征南将军就更隔了一层了。

  因此,刘封才会在天子阻挠他得到扬州牧的时候如此震怒,并且反击的如此彻底。

  如今,刘封有了扬州牧的头衔之后,不但对扬州具有了最高法理,同时刘备也无法正大光明的干涉扬州内政了。

  可以说,刘封此时才真正成了扬州之主。

  同样的道理,刘封如果想要去豫州要地盘,这明显也是手太长了,刘封既不想给自家老爹一个坏印象,同时也不想开这么个坏头。

  毕竟将心比心,眼下有了自己地盘的刘封也不想刘备把手伸进扬州来。

  “封儿所言有理。”

  刘备不知道好大儿心里转过了这么多的心思,他一直都在思考刘封所说的建议。

  汝南的确太大了,而且太守又是周尚,刘备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并不信任对方。

  眼下汝南一分为三,甚至可以一分为四,如此一来,虽然周尚还是汝南太守,但所辖的郡县却是小的多了,而且也方便日后撤换。毕竟一个三十七县的庞然巨物,拆分成八九个县邑的小郡国,那太守的含金量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父亲,孩儿还有个事情,想要请父亲帮忙。”

  刘封干咳一声,脸上露出些许羞怯的神色。

  这倒是让刘备看乐了,油然升起了做父亲的优越感。

  “封儿所谓何事?”

  刘备笑吟吟的问道:“说来给为父听听。”

  刘封冲着刘备拱了拱手,作揖道:“孩儿所部也想扩军一番,只是粮食物资,尽数不足。孩儿只能跟父亲开口了。”

  如今刘封只有扬州一地,徐州和豫州名义都是刘备的地盘。

  

  虽然实际上两地都和刘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刘封都不用跟刘备打招呼,就能从两地调取大量的物资。

  可还是老话一句,刘封很注意和刘备之间的和睦关系,愿意付出精力和代价精心呵护。

  在目前阶段,还有袁绍、曹操这样的大敌,刘封父子之间的关系越牢靠,他们的力量才会越强大。

  听到好大儿的话后,刘备忍不住乐了。

  刘封在徐州和豫州的能量即便不使用,刘备也心知肚明。

  他之所以对此视若无睹,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盘能够拿下来,刘封居功至伟。不但从来不和他诉苦抱怨,而且还亲赴一线。

  刘备打了半辈子的仗了,都没攒下多少地盘。

  反而入了徐州之后,自己倒是越来越闲了,靠的就是好大儿。

  北上平臧霸,南下复广陵。

  自己虽然都是主将,但都是好大儿率先破局。

  到了勤王时,那就更明显了,自己坐镇沛国不动如山,好大儿直接代父出征,更是让他好生舒坦了许多时日。

  如今身边的人但凡提起刘封,哪一个不夸刘备生了个麒麟子,好话听的刘备的耳朵都起茧子了,可他就是爱听,怎么听都听不够。

  只是他心里也有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好大儿太能干了,就显得他这个老父亲有些无能了。

  现在刘封能跟他开口请求帮助,别看刘备脸上不显山露水的,内心里早就笑不动了。

首节上一节459/5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