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69节

  ********

  贺齐是下午时分到的宛陵,沿途还不曾用饭,此时虽然饿的够呛,但情绪却是亢奋之极。

  这一路来,因为刘封的叮嘱,他得到了赵云的重视,每有决断,必然要找其询问商议。

  如今更是获得全胜,拿下了侯官,平定了会南。

  大丈夫建功立业,不过如此。

  就在贺齐想着一会见到刘封,该如何为其中自己的赵将军表功,如何倾诉南下侯官军的辛劳时,刘封竟然已经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贺齐一度以为自己是饿花眼了。

  等清醒过来后,当即就想起身行礼,却为刘封所阻止。

  “公苗且坐,无须多礼。”

  刘封说着,在对方的对面跌坐下来。

  “此行委实是辛苦你们了。”

  接下来,贺齐一边等着食物,一边将南下过程事无巨细的叙述了一遍。

  当听到赵云军中生出疫病,瘴气横行时,陆逊心中咯噔一下,险些惊呼出声,不过旋即他就反应了过来,若是赵云军真疫病流行了,那别说拿下侯官县城了,就是自保都恐无力做到了。

  果然,贺齐很快话锋一转,提起了军中所备下的药物,尤其是黄花蒿和金鸡纳树树叶、树皮,效果绝佳,见效很快,成功的避免了一场大型瘟疫疾病。

  说到这里的时候,贺齐情不自禁的流露出对刘封的崇拜,他一个南方人,身在瘴气之地中,居然都没刘封一个北方人懂的多。

  就连瘴气都为刘封所推荐的几味药材所解,这无疑让贺齐狂喜到无可自拔。

  正因为贺齐是南方人,他才格外清楚解瘴的良方对南方人的意义有多大。

  如今整个江东,人口不过千万,这千万之中,还有半数是山越人。

  可江东的地盘却要远大于兖州和徐州,好不夸张的说,一个豫章就抵得上一个兖州了,而一个会稽也能赶上一个徐州。

  可为什么人口差距能这么巨大,加上了山中的百越人,人口都抵不上中原两个州的人口多。

  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在于瘴气。

  东汉末年,恰逢小冰河期,温度是低于常年的。

  但恰恰因为整体温度下降,南方的温度不但更适合生存,同时也更适合耕种。

  此时刘封又拿出了能够解瘴气的良药,开发南方的几个关键困难可就都迎刃而解了。

  这让贺齐如何能不兴奋到无法自已?

  “主公,如今瘴气已解,只需再平山越,即可开发南疆。”

  贺齐有些语无伦次的激动道:“南方多湖泽,只要能解决瘴气问题,必定能开垦出大量的水田,再种植上稻米,便是养数十万雄兵又有何惧?”

  不算蜀中,整个南方在东汉时代面积已经超过了北方诸州,可实际上双方经济、人口、耕地面积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荆、扬、交三州看起来面积极大,可实际上仅仅只开发出了六块根基。

  最富饶,影响力最大的,自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一块平原目前是由三块小平原所组成的,包括太湖平原,杭甬平原以及丹阳平原,面积,经济、人口、科技水平都是江南之最。

  其次就是鄱阳湖平原,也就是刘封刚刚收回的豫章故郡。

  这一块围绕鄱阳湖而一圈的平原,面积排在倒数,但胜在土地肥沃,水量充沛。

  第三块则是江汉平原,面积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而且这还是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样,唯二较少受到瘴气影响的宝地。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整个南方五分之二的汉族人口就集中在了这两块平原之上。

  剩下的三块,分别是浙闽沿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以及红河三角洲平原。

  浙闽沿岸平原是一条长线,坐落于海岸线上的散碎平原,这片平原不但割裂狭长,而且陆地交通还不怎么通畅,更为依赖海路,此地也是瘴气浓郁,北面群山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百越荆蛮,开发难度堪称最高,可谓是地狱级别。

  其次是珠江三州平原和红河三角洲平原,那简直是天赐宝地了,这两块平原面积都很大,每一个都是鄱阳湖平原的一点五倍至两倍大小。

  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平原不但靠海,而且开发他们最大的难度就是瘴气,其他难度倒是很低,本来人口稀少是个大问题,可如今北方大量的士人、难民涌入,立刻就把这问题给超额解决了。

  一旦解决了瘴气问题,有着交趾法理权的刘封想要拿下他们,可谓是易如反掌。

  这也难怪贺齐会高兴成这样了。

  刘封看着贺齐,心中暗感满意。

  正巧此时饭食好了,刘封安抚道:“公苗且先用饭,余事饭后再议,我当有重任予汝。”

  贺齐乖乖的先用了饭食,随后跟着刘封去了书房。

  刘封之所以听见贺齐回来会如此高兴,其实还真不是因为赵云军大获全胜。

  好吧,这部分原因其实也有一些,但的确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贺齐这个人。

  别看和气在三国演义里没啥戏份,可这位在正史之中,却是东吴里绕不过去的一位将领。

  东吴从建国伊始就有内忧外患两个问题,外环自然是曹魏的江淮地区,无江淮难以守江东,这也是为什么大皇帝十万雄兵非要死磕合肥城的根本原因。

  而内忧,自然是江东那群山之中的数百万百越人了。

  这些百越人不服孙权,各种叛乱造反,劫掠破坏。

  而贺齐,就是东吴诸将公认的“百越克星”。

  贺齐在百越之中声望极高,百越妇孺常用贺齐在部落中吓唬不听话的孩童。这其中没有什么过多的缘由,唯一的理由就是贺齐把百越打的太疼了。

  贺齐屡屡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花式吊打百越。

  最吊谱的是,贺齐常常能在山地打出歼灭战,而这些山地其实应该是百越人的主场。

  在自己家主场被人剃了光头,脸都不要了,接下来还能输给谁,输给陆逊输诸葛恪,输完诸葛恪输钟离牧,到最后谁来都能赢了。

  可以说东吴的豫章、会稽两个郡,就是被贺齐所平定的。

  贺齐在这两地打出的辉煌战绩数不胜数,原时空的五年之后,贺齐就带了不到万人的部曲,其中五千人还是各县壮勇,就讨平了东冶地的百越叛乱,斩首六千。一战就扫灭了东冶地山越全部名将,俘虏六万余众,收编精兵万余人。

  如今刘封把视线专注到了百越身上,贺齐如何能不得重用?

第416章 百越战略

  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尤其是贺齐这样已经发育成熟了的“百越克星”。

  等贺齐用完饭后,刘封先吩咐了一声今晚为贺齐接风洗尘后,带着他和陆逊回到了书房。

  随后,将诸葛亮和刚刚回来的庞统一并招入内书房。

  内书房的内壁上,挂着多副巨型地图,其中有两面,分别就是豫章和会稽的郡国地图。

  刘封带着贺齐走到会稽的地图前,后面跟着诸葛亮、陆逊、庞统,而许褚带着吕蒙和凌统站在最外侧。

  “公苗,你能为我拿下这里吗?”

  刘封的右手摊开为掌,重重的砸在东冶左上方。

  这里是一块面积大过整个吴郡的地盘,但这片疆域仅仅只是名义上归属于东冶县,实际上却是百越的地盘,而且这里的百越组织度要显得更高。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里长期不在官府的管辖之内,扩散到这里的汉民和百越民自然融合,形成了类似汉族豪强一样的百越渠首。

  这些百越渠首不但有百越的血脉,同时也是汉族的后裔,属于是汉越混血了。

  他们比起一般的百越渠首来,要更能接受汉文化,汉化程度显然更高,而且麾下还有大量汉民,掌握了汉族的耕种手法,拥有大量的生产资源。也因此,日后孙策病死,孙权继位时,这里的渠首豪强们当即跳反,一口气就拉出了十万人。

  在东冶这片土地上,自始皇帝南下征服百越之后四百年,而始终只有东冶一县之地,其他疆域名是汉域,实为百越复起。

  在原来的时空中,正是孙策授意贺齐析置东冶县,新立建安、南平、汉兴三县。而开了天眼视角的刘封却很清楚的知道,等孙策死后,就是这些混血豪强们的狂欢之时。

  虽然自己肯定不会像孙策那样轻佻冒险,更不会如孙策那样死在两年之后。可这帮混血豪强野性十足,而且并未有被刘封毒打过,日后必然也是个祸害。

  既然如此,那何不让贺齐直接教训教训这些人,也把南会稽建郡的事情给提上日程?

  至于贺齐能不能办成?

  刘封几乎根本不做怀疑,历史上贺齐一个人带着自家千余部曲,加上五千孙权给的县兵,就把这票人统统连根拔除了。

  自己给贺齐的资源和扶持只会更多,他相信贺齐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满分答卷。

  果然,听到刘封的话后,贺齐眼中仿佛有火焰在燃烧,沙哑着嗓音想要确认什么:“主公是想要……?”

  刘封淡然一笑,用手掌在整个东冶地区划了一个圈,几乎占了三分之一个会稽郡。

  “公苗,我欲析置会稽,在此地新立一郡,名为南平郡,治所暂时在东冶,等南平县建成之后,迁往南平县。”

  刘封在地图上点了点南平所在的位置,此地大致是日后福建的南平市所在。

  刘封曾经考虑过东冶县,毕竟这里常年是会稽南部唯一的县邑,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海贸繁盛,来往的商船众多,这些都是东冶县的优势。

  可最后刘封还是否决了东冶,以其暂为郡治。

  最核心的原因有三条,第一,福建多台风,东冶的台风威胁太大了,一旦作为郡治被摧毁,整个会稽南部可就要乱了。

  第二,东冶位置太偏僻,它是港口城市,靠在海边,没法辐射群山之中的百越,而南平则能很好的辐射周边山区,持续汉化百越之民,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生产力。

  第三,南平这个位置太好了,是三条河流汇总流向大海的要点。

  南平的西南面,有九龙溪经永安县,折向西北至南平县。

  南平的西北面,有富屯溪自光泽县转向东南,经顺昌县至南平县与九龙溪合流。

  南平的东北面,有建溪汇合诸多溪流河水一路从北向南过建阳县、建安县至南平外,与富屯溪、九龙溪汇合,至此,闽江宣告诞生。而顺着闽江一路浩荡奔流向东南,于东冶城外汇入大海。

  在南平建城后,可以水陆联通永安县、光泽县、顺昌县、建阳县、建安县、东冶县六个县邑。

  除此以外,浦城县还能通过南浦溪和建溪汇合,而建宁县经将乐县则可以通过金溪和富屯溪汇合。

  因此,南平可以四通八达,水陆连通周边九个县邑,是当之无愧的交通枢纽。

  这就是刘封敲定南平的原因。

  不同于原时空中的孙家,刘封的资源更多,物资更盛,兵力更雄,给贺齐的扶持更大,那么所期待的回报也就更丰厚。

  刘封一口气给建安郡划分了一大批县邑,除了建安、浦城、南平三县外,还新立了永安县、光泽县(邵武县)、将乐县、顺昌县、建阳县、建宁县、福安县、东安县、漳平县,共计十二个县邑。

  其中浦城县即是汉兴县,光泽县即是邵武县,东安县,漳平县即是漳州。

  刘封在名字上并没有大搞后世的名字,而是选择了萧规曹随,按照如今的旧名使用。

  十二个郡国,三分之一多的会稽疆域,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新立大郡国,光是听着就让贺齐等人心潮澎湃了。尤其是因为刘封的话语而想到了什么的贺齐,突然之间觉得口舌干燥,舌不生津了。

  果然,刘封接下来的话让贺齐激动的哪怕让他当场死给刘封看都心甘情愿了。

  “公苗,我意表奏汝为新郡太守,为南平郡守,兼南部都尉,可建两千郡兵,另外,我会遣高顺统领所部两万人,走海路驰援南平。”

  刘封回头看着贺齐,郑重道:“公苗,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给我彻底打服郡中百越,让他们服从我左将军之命,汝可能做到?”

  “齐愿为将军之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贺齐当即下拜,冲着刘封叩首道:“若不能成将军之志,齐愿以死赎罪!”

  这一刻,贺齐对刘封的忠心几乎爆表,虎目含泪,声似泣血。

  也难怪贺齐会激动成如此这般了,刘封给他名,给他位,给他兵马钱粮,甚至可以说是为他而专设一郡之位。

  而在遇到刘封之前,贺齐在会稽郡中四迁县长,宛如救火队长一般,四处平叛。

  可功绩虽立,但功劳却无有所偿。

首节上一节469/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