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468节

  周瑜心中一阵火热,刘封这是又给资源,又给权力,可谓是国士之恩遇,那他自然也要以国士之能相报答。

  刘封对此并不知情,自顾自的继续说道:“豫章太守还是让华子鱼继续出任吧。虞仲翔的话……让他先回来,我正好有事要寻他。另外,在豫章问题上,吾有一思,始终不得决断,正好公瑾你也来了,帮我参详参详。”

  “不知主公有何思虑?”

  周瑜一听,立刻端正了态度,正色发问道:“瑜必竭尽所能,为主公献策一二。”

  刘封笑着摆了摆手:“先前刚说过,不必多礼,公瑾,你我于公乃是上下之分,于私,我却始终视汝为友。”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心里暖洋洋的,恐怕高皇、光武也莫过于如此吧?

  能给权,给钱,给人,给任务,给建议,却不实际干预你的行动。

  这等主公,当真是高皇帝复生,光武帝重现啊。

  刘封不知道周瑜心里会有这么多的感受,自顾自的开口道:“豫章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然山越却不服王化,常常下山劫掠汉民,实为豫章之疾。我欲分豫章而置赣郡和鄱阳郡。其中赣州郡治所赣县,辖制赣县、雩都、南野三县,其中南野析置大余县,位置在南野城外豫章水之上游。又析置全南、定南、寻乌三县,位置于豫章郡正南部,同交州接壤。再以雩都析置会昌县、瑞金县、宁都县三个县邑,前两县邑均在赣水上游,而宁都县则在雩都县西北。”

  说完之后,刘封默默计算了下:“如此一来,庐陵郡下辖共计十个县邑。”

  紧接着,刘封又说道:“鄱阳郡的话,治所为鄱阳县,下辖鄱阳县、余汗县、阳县三县。余汗县析置出钟陵县、葛阳县、上饶县三县,鄱阳县析置出广昌县,合计七个县邑。”

  “剩下的部分依旧为豫章郡,治南昌县,辖制剩余治南昌,辖南昌、海昏、新淦、建城、上蔡、永修、建昌、吴平、西安、彭泽、艾、宜丰、阳乐、富城、新吴、钟陵共十六县邑。”

  周瑜一直安静倾听,心里也在思索着,豫章的确太大了,一分为三之后,依旧能够直辖十六个县邑。而且豫章境内的情况也的确十分复杂,汉族士族、豪强,平民,山越不同的部落,可谓是错综复杂,很是危险。

  毫不夸张的说,周瑜如今的确镇抚住了豫章,可他自己都不知道能够镇抚多久,如果没有后续的投入和清剿,这平静都未必能保持两三个月。

  周瑜这次来时,就打定主意要和刘封禀报这个情况了。

  如今倒是用不上了,在他说这些之前,刘封就已经大刀阔斧的开始改革了。

  “赣郡我以为可以虞翻为郡守,汝部可调拨四至六千人一部,驻防赣县,听候虞翻调拨使用,同时,我再给虞翻两千人的郡兵编制和相应的钱粮军械,可由他自行招募使用。”

  刘封说完之后,看向周瑜:“公瑾以为如何?”

  周瑜有些吃惊,没想到刘封对虞翻如此看好,这就直接升任郡守了?

  赣郡虽然不如豫章郡,但比起鄱阳郡来可是大了许多,而且也重要了不少。

  不过周瑜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认真思考了之后,回答道:“主公之意,瑜甚喜之。虞仲翔能文能武,此番入豫章,其功位列

  之前有提过,华歆在豫章的声望很高,而且还是汉夷皆服那种。

  如果华歆死硬顽抗,周瑜还真就要大动干戈了。

  刘封赞同道:“不错,我正是因此,才让华子鱼继续担任豫章太守,以期其能王化山越。”

  华歆在山越中的声望在刘封眼中堪称珍贵。

  这既说明山越本身内部也是有汉化动力的,只需要保护引导好这一股动力,就可以不战而降一部分的山越力量。

  刘封收揽祖郎所谓何事?

  为的还不是能够平定山越。

  华歆如今既有这样的威望,又是汉人,那么让他出面说降消化山越,岂非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即,刘封又和周瑜沟通了不少事情,提前告知他可能会将他所部安置在豫章,主要防御的对象就是荆州刘表。

  别看豫章和荆州之间的陆地交通颇为险阻,可荆扬之间的长江要隘,第一个就是柴桑。柴桑堪称是扬州对荆的防御第一线,只要守住柴桑,荆州水军就不敢放胆顺江之下。

  如此一来,虽然陆上来敌的可能不大,但豫章也一样成了对抗荆州的第一线。

  因此,适当提醒一下周瑜也是必要的。

  周瑜目露恍然,甚至多了几丝联想。

  原本刘表和刘备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可刘勋的事情之后,双方虽然保持住了贸易往来,可关系却是急转直下。

  听刘封这么提醒,似乎内里的情况比起自己预想的可能还要更为严重。

  看来自己在豫章可得做好准备。

  “豫章虽然一分为三,但军事主导权却并不拆分。”

  刘封顺势聊起了指挥权:“我会表奏公瑾汝为豫章都尉,都督豫章三郡诸军事。”

  周瑜先前的确因为豫章郡被一拆为三,同时刘封又提拔虞翻为赣郡郡守,同时负责赣县军事而产生了些许忧虑。

  他的这份忧虑并非全是私心,更多的其实是担心如此拆分的话,会造成豫章三郡国之间的配合失措。

  这一点在战时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当初收复琅琊,一分为三之后,刘备也不会舍得放陈登去琅琊坐镇了。

  虞仲翔在周瑜麾下不过短短数月,周瑜却已深知此人才能卓著,可性格却更为刚强。若是没有上下从属关系,一旦发生了争执,他可不会给周瑜任何好脸,也绝对不会因为周瑜地位高做出退让。

  刚刚他也曾经想过是否要开口解释,可这个问题实在是太过敏感。

  万一让刘封产生了误会,误解他是因为私心作祟,想要揽权,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冤枉透顶了。

  此刻,周瑜心中郁气尽泄,慷慨昂扬道:“谢主公恩遇,瑜定不负主公之托!”

第415章 贺齐报捷

  等周瑜走后,刘封才想起小乔。

  不过这辈子周瑜和小乔应该没啥关系了。

  既然决定了收小乔入府,刘封也就不会再把小乔推出去许配给周瑜。

  这种行为既有些自绿,又有些愚蠢。

  要真介绍的话,去年在寿春城里即可。

  现在人都入过府了,还是桥蕤和乔公点头送来的。

  刘封要真这么干,小乔的名声可就坏了,说不得周瑜还要怀疑自己有什么阴谋,从而和自己离心,那可真是自讨苦吃了。

  周瑜走时,刘封同样出城相送,期间谆谆话别,关怀备至,引得美周郎恨不能剖心示忠。

  有些人离开了,有些人却在赶来。

  郡府之中,陆逊手中捧着一卷帛书,脚步匆匆的走进书房。

  这里的布局与常规房间不同,书房隔离成内外两进,内进置一大桌,后置一把椅子,而在外进,则布置着三套桌椅,分别归属诸葛亮、陆逊和庞统三人使用。

  而在房间靠门处,有一长椅,上置毛毯,专是许褚之位。

  门口的吕蒙看见陆逊,赶忙迎上前去:“陆阁僚满脸喜气,可是出了什么好事?”

  陆逊看了吕蒙一眼,略一迟疑,还是笑着回答道:“的确是有好消息,南下侯官之军已获全胜。”

  陆逊这人性格其实非常分裂,他既有精致利己的一面,同时又有着大公无私的一面,既能为了胜利不择手段,颜面扫地,但同时也会因为面子而被大皇帝活活喷死。

  按照陆逊本心,他是绝对不想多话的。

  他能得刘封信任重用,引入内阁,实在是让陆逊未曾想到,心中更是惊喜欲狂。

  刘封对吴中四大姓的磋磨,旁人未必清楚,可四大姓自己却是深有体感,陆逊也不例外。

  以陆逊小心谨慎的性格,他本来就不是多嘴的人,此时话就更少了。

  可问题在于问他的人是吕蒙。

  别看吕蒙只是跟随许褚,专司负责刘封的安全,可实际上,陆逊却是知道刘封是把吕蒙、凌统等人当做心腹将领培养的,平时多有教育,更是教导吕蒙、凌统跟随许褚一起读书。

  再加上吕蒙的性格和为人,倒是同陆逊颇为投契,双方私下关系处的很是不错。

  正是这些原因,才让陆逊破例回答了吕蒙的问题。

  “侯官大捷?”

  吕蒙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旋即催促道:“主公正在书房内,陆阁僚可速速入内报喜。”

  陆逊冲着吕蒙笑着点点头,知道对方这是投桃报李,随即走进书房中。

  书房中庞统不在,显然是出去办事了。

  许褚看见陆逊来后,正站起身来,而一旁正在处理公文的诸葛亮抬头看了过来。

  将手中帛书交给许褚过目,陆逊冲着诸葛亮微笑点头。

  阁僚之中,诸葛为尊。

  陆逊和庞统很清楚刘封对诸葛亮的偏爱,如果摆在他陆逊和庞统面前的一步登天,那么诸葛亮拿到的剧本就是位列仙班了。

  刘封甚至明言拟定内阁顺位,诸葛亮排名第一,并在刘封不在的紧急时刻,具有决定权。

  其实排名还是次要的,关键还是后面这个决定权。

  没有决定权的第一和有决定权的第一那就是两个职务,前者和末尾几乎没啥区别,只不过说起来好听一点罢了,而后者的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陆逊、庞统都是机敏到尖子上的聪明人,哪里会看不出来刘封对诸葛亮的信任和重视。

  陆逊当即冲着诸葛亮点了点头,低声说道:“侯官大捷,赵将军遣贺都尉回报。”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对于刘封的大战略,除了刘备之外,就数诸葛亮知道的最多,最完整了。

  会稽南部紧挨着交趾,一旦侯官定了,那交趾可就被会稽、豫章两郡包住半边了。

  这无疑是个大好消息,对刘封军入主交趾战略拥有极大的好处。

  诸葛亮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向外走了两步之后却停了下来。

  随后,陆逊看到他努力的抑制住脸上的喜色,尽量淡然道:“主公就在里间,之前吩咐了没有要事不得打扰他。不过这么大的好消息,伯言可快快入内报喜。”

  陆逊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诸葛亮明明喜不自禁,却依然能够克制住自己,而将报喜的机会留给他,从这一点上来说,诸葛孔明确系敦厚之人。

  “多谢孔明提点。”

  陆逊一语双关的道了一声谢谢,然后来到了内进的门外,轻轻叩响了房门。

  “进来。”

  里面传出的声音还是有些清脆,但陆逊却不敢有半点轻视。

  房门未锁,轻轻一推,就将其打开。

  进入内屋后,陆逊目光一扫。

  屋中此时仅有两人,一人自然是刘封,正坐在桌案后书写什么。而另外一人,则是眉目如画,娇俏绝色的少女,正是二乔之一,此时正站在刘封的身侧为其添茶倒水,传接帛书。

  “是伯言啊。”

  刘封放下羽笔,抬头看见了陆逊,顿时笑着招呼道:“且坐下说话。”

  紧接着,刘封又转头吩咐道:“小乔儿,给伯言上一碗新茶。”

  陆逊赶忙弯腰道谢,随后走过来,语带激动道:“主公,南下侯官军赵将军使贺齐回传,侯官大捷!如今侯官已下,会南望风而降,会稽已平。”

  “哦!?”

  刘封闻言,登时大喜。

  紧接着,他询问道:“贺齐回来了?”

  陆逊有些惊讶刘封对贺齐的态度,但立刻点了点头:“已在郡府之中,方才我已经安排他在用膳了。”

  刘封此时已经站起身来,当即说道:“走,去看看他!”

  陆逊心中一惊,看来贺齐在刘封的心中地位可是不低啊。

  小乔茶水都未曾泡好,刘封就已经带着陆逊离开了。

首节上一节468/5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