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不提荆南的战事,仅仅只是黄祖、蔡瑁继续撤军,汇合蒯越退往南郡。
这样一来,就会让刘封说不出的恶心难受,压力立刻会转移到夏口城下。
此时的周瑜虽然在围攻夏口,但有了刘封的叮嘱,周瑜攻的还是相当轻松的,主要还是以攻城器械在削弱城防力量。
可一旦黄祖、蔡瑁缩回南郡江陵,那夏口就成了破局点,到那时候,恐怕就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给周瑜了。
同样,策略二也并非是没有缺点的。
集结大军继续往西追的话,要走一百五十里才能抵达州陵城,同时,还需要过一个几字弯的航道,很是危险。而且真追到了州陵,黄祖一样可以继续撤退。
刘封没好气看了董昭一眼,调侃道:“公仁莫非有上策教我?”
董昭笑嘻嘻的回答道:“启禀主公,上策虽然没有,但昭倒是觉得,孔明的策二更为可取一些。”
刘封缓缓颔首,从大局上来看,其实是策一在战术上更为占便宜。但策二在追究的同时,其实也是更为接近荆北征讨军,更具有战略意义。
此时,陆逊也在身边小声进言道:“主公,董公所言,甚为有理,逊深以为然。”
杨修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刘封的身上。
“好吧,既如此,那就依策二行事,命令各部水军往沙羡城集结,以蒋钦为先锋,黄盖为次锋,以周泰为主将,董袭、甘宁为副将,继续西进,寻找江夏、襄阳水军决战。”
刘封见众人意见一致,也就从善如流道:“令凌操、陈武两部留下,一部屯于夏口,一部屯于沙羡。”
“主公,只是两部八千人的话,未必足用啊。”
诸葛亮适时建言,虽然此时众人都不知道襄阳方向来援的兵力会有多少,但都判断不会少于两万。
故此,诸葛亮才会提醒刘封。
“足矣。”
刘封却是摆了摆手:“如今夏口两岸俱有土丘建成,其上置有投石机,再搭配八千水军,足以封锁夏口。”
刘封这么安排也是有原因的,如今水军共有四个旅督部,下辖八个校尉部,每部四千人,共计三万两千人。
黄祖如今沿着长江撤军,不论他目的是什么,都会和蔡瑁在短时间内合兵。
如此一来,黄祖、蔡瑁的水军就会最少有四万人,最多有五万大军。
扬州水军在人数上显然已经落入了下风,论起船只数量,那更是被远远的甩在了背后。
虽然刘封以及扬州水军都做好了完全准备,但刘封要的可不仅仅是击败对手,他要的是最大程度重创荆州水军,最好能够将对方一举歼灭。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决战舰队就必须要保持一定强度。
两万四千这个数字,是刘封心中的红线,再减少的话,必然会影响主战场的结果。
陆逊和诸葛亮对视了一眼,开口提醒道:“主公,如今已至七月,汛期将至,不可不防啊。”
陆逊这话提醒了刘封,汉水乃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全年水量变化是相当大的。
就以夏口这段江面为例,枯水期时,汉水入江口的江面宽度只有一百多米。别说两岸都安置投石机了,就是只安排弓箭劲弩,都足以封锁整个江面。
但丰水期时,这段江面的宽度将会大大增加,直接从一百多米暴涨十倍,达到一千多米。要是赶上洪水,那江面宽度更是会再翻上一两倍,最高甚至能达到五六千米。
不过这些年汉水很少发大水,因为天气转冷,降雨量减少,汉水的水量一直都维持的比较低。
以刘封收集近十年的汉水口江面宽度资料显示,数量最丰富的一年,都没有超过一千米。
如此一来,两岸的投石机也足以起到封锁江面的作用,只是这些情况要和诸葛亮他们解释起来,可就比较麻烦了。
“诸君不必多虑。”
于是,刘封乾纲独断道:“此番西进,乃是逆流而上,若事有不逮,也可顺江直下,返回夏口。”
诸葛亮等人有些担心,但也看出了刘封这么安排是有原因的,于是只能暂且作罢。
随后,刘封调整了一部分的陆军部署,加固抬高了放置投石机的土丘,同时,在两岸兴建高楼,在上面布置弓弩,威胁船只上人员的安全。
同时,鄂城、邾城、西塞等地的水军开始朝沙羡集结。
两日之后,除了陈武、凌操两部的水军外,其他主力尽数汇聚,然后扬帆起航,朝着大江西面追去。
**
黄祖撤退到了州陵后,还没喘口气,结果就发现扬州水军竟然追上来了。而且这一次来犯,比沙羡那会儿还要严重的多。
沙羡那会儿,其实甘宁只是武装侦查,并不是真的要和黄祖开战,更别说将对方逼走了。包括刘封在内,都没想到黄祖居然不战而逃,连沙羡这种关键要隘都不要了。
当时过去侦查挑衅的真就只有甘宁这四千人,要知道周泰、董袭这些主力还暂驻留在邾城和鄂城呢。
吸取了教训之后,周泰这一次直接大军压上,朝着黄祖碾了过来。
黄祖一看,直接撒丫子跑路。
州陵城依旧交给当地的豪强大族防守,而黄祖则带着江夏水军主力再度西撤。
黄祖这一退,居然拿一头撞上了东向来援的蔡瑁主力,双方一碰面,顿时都吃了一惊。
黄祖是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在半路上就遇到蔡瑁,震惊于对方来的够快,而蔡瑁则是震惊于黄祖怎么会出现在州陵。
双方见了面后,才知晓了原委。
不过蔡瑁脸色却不怎么好看,他做梦都想不到会迎头撞上扬州水军。而且这么一来,双方之间的距离几乎拉近到了五到十里。就水军来说,这个距离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贴脸了,这也意味着双方随时都会爆发全面战事。
“承德你缘何要一退再退?”
蔡瑁一见面,就指着道:“沙羡一丢,襄阳水军还如何与我们会师?夏口守军士气也会崩沮,一旦为扬州军所得,那我们和襄阳可就真被分割开来了。”
黄祖神情不悦,他心里虽然承认自己撤军是给蔡瑁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他又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做下这等事情的。
只是一想到屁股后面的扬州水军,说不定明天就能追上自己了。
他不得不压下心中的恼怒解释道:“德,汝所言确系实情,只是我也是迫不得已。若是不放弃沙羡,扬州水军早已迫我出战,哪里还能等得到你来援。你看,即便我放弃了沙羡,扬州水军依旧紧追不舍,可见其欲取者,既非夏口,亦非沙羡,实是我舰队主力也。”
蔡瑁听了之后,沉默起来。
只从扬州水军对黄祖紧追不舍的举动看来,对方这话还真没说错。
扬州水军这么追,可是有着很大风险的,能够让对方忽视风险,可见其灭黄祖之心有多盛。
“那你可知扬州水军的虚实?”
蔡瑁如今和黄祖已然会师,下一步自然就是决战了。
夏口如今危在旦夕,襄阳方面的水军也在最近几日抵达夏口。
蔡瑁这边也是有些拖不起了。
见对方好像轻易的就放过了自己,黄祖顿时心头大振,半是将功赎罪,半是展示能力,将这些日子以来收集到的对方情报托盘而出。
蔡瑁听了之后,心中大震。
他没想到扬州水军的实力居然如此不俗,在他的印象里,扬州水军不过才刚刚建立两年,大量扩编,增产船只也不过是近一年来的事情。
可听黄祖的情报,和自己预想的情况相差大的有些离谱。
“扬州水军哪里来这么多的战舰?尤其是楼船,艨艟这些大舰,对方不是去年拿下了扬州之后才开始大规模建造的吗?”
蔡瑁忍不住问道,他此刻心里是有些慌的,虽然不论文才武略,他都要表现的比黄祖强,可单单胆略这一项,他还真不如黄祖。
黄祖眉头微皱,觉得蔡瑁还在纠结这些很是愚蠢。
好在黄祖还记得蔡瑁毕竟是来援助自己的,硬是将不好听的话给咽了回去,解释道:“我也委实不知,只是我军已与对方几次交手,对方楼船、艨艟数量的确不在我军之下。而且水手骁勇敢战,精通水战,弓弩,跳帮。否则我也不会为了保全舰队而放弃沙羡了。”
黄祖这么一说,蔡瑁顿时哑口无言。
对方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蔡瑁也只能接受事实。
“那此番决战,我等该如何应对?”
扬州水军来势汹汹,蔡瑁心底发虚,不由自主的询问起黄祖来。
黄祖倒是早有准备:“我之前就已经准备了横江铁索,此战可以派上用场。不过我这边大船有些不足,你得调拨些楼船艨艟给我。”
黄祖原先准备的横江铁索,是预备在夏口用的。
现在变成了长江,这哪里够封锁得过来,自然要和蔡瑁求援。
第447章 先阵蒋钦
“横江铁索?”
蔡瑁有些惊讶,他倒不是不知道这种战术,只是一般这种战术都是在较为狭窄的地区使用,长江江面广阔,倒不是说完全不能使用,但对于船只和铁索的需求可是相当惊人的。
首先,铁链可能需要上千,甚至是两三千米的长度。
当然,这种铁链不会要求完整的,而是分成一段一段百米长短的距离,然后拴在船只上。
为了负担沉重的铁链,因此所需要的船只都得是大型船只,最小也得是载人五十到百人的艨艟,最佳选择自然是上百人的楼船。
假设所设铁索宽度为两千米的话,那就需要四十至八十条百米长的铁链,八十艘到一百六十艘巨舰。
“好!”
蔡瑁一咬牙,答应了黄祖所请:“我给你调十艘楼船,士族五十艘艨艟。”
“不够。”
黄祖一口回绝道:“最少二十艘楼船,一百二十艘艨艟。”
“哪里需要这么多?”
蔡瑁急了,他总共也不过二十艘楼船,艨艟经过分兵之后,也只剩下了一百八十艘,而且黄祖索要的艨艟,必然是大型艨艟,蔡瑁如何舍得。
黄祖却是振振有词:“此战,必然是我江夏水军为先锋,我手中安能没有大舰巨船?除此以外,德你还需再挑选两千小船精锐士卒给我。”
蔡瑁心中不虞,对黄祖的贪得无厌很是不爽:“为何还要小船?”
黄祖没好气的瞪了蔡瑁一眼:“若是对方以小船为先导,跳帮船柱,没有足够的人手如何防守?再有一个,对方大船巨舰甚众,我思来想去,唯有火攻一策可收奇效,若是没有足够的火船,如何行此奇策?”
“若是你不舍得,我也不需要你调拨船只于我,只需那船柱守备之事尽付于汝便可。”
黄祖的话把蔡瑁给逼到了墙角,登时哑然,过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毕竟船柱的防守可要比城池困难的多,而且水上作战,毕竟往来不便。尤其蔡瑁并非武力高强的猛将,临阵肉搏可不是他的强项。
思索再三,蔡瑁还是决定听从黄祖的安排,只要别让自己去一线即可。
于是,两人达成意见,蔡瑁按照黄祖的要求将舰船调出,而后者则紧急安排船只封锁江面。
好在江夏、襄阳水军也是训练有素,平日里这等战法就经常操演,眼下虽然临时操作,却布置的很是齐整。
等到天亮时,在州陵城外的长江上,一道两千多米长,由大型船只所组建而成的船墙出现在了江面之上。
这些船只以铁索项链,每条船只之间,有三四道铁链分别处在不同高度,而两头则拴在两头的船只之上。但凡有船只想要从他们中间通过,必定会被铁链给阻拦下来,弄不好还会因此四分五裂。
同时,在船寨的前方,有八百艘精锐所乘的赤马、走舸列阵以待。其中两翼各有两百艘,而中间则布置了四百艘。
上午巳时两刻,扬州水军出现在了下游。
浩浩荡荡,接近两千艘船只的规模,几乎填满了视线之内的所有江面。
可与之相比,由江夏水军和襄阳水军所组成的荆州水军,拥有近六千条大小船只,数量更是扬州水军的三倍。
扬州水军的主力在十里距离内停了下来,唯有蒋钦所部作为先锋,率先出阵,前行两里。
“将军,火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