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议事的结果也是大大出乎了河南派的意料,那就是下令袁谭固守疆界。
袁谭镇守青州,麾下本就有三、四万之众,在兵力上只是稍占下风。
在河南派的争取之下,袁绍心里也有些舍不得袁谭,同时也盼着能有一场胜利。
事后,袁绍又以淳于琼为主将,领精兵三万增援青州,为袁谭副手。
双方大军很快就俱已开拔,战事一触即发。
刘封却没有继续在郯城待着,而是转头开始南下,返回吴县。
如今以刘封的领地来看,吴县的位置已经有些偏僻了,刘封有考虑过将幕府迁至寿春,可寿春的确不如吴县来的安全。
若是中原有所闪失,寿春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若是中原有所突破,寿春的位置也会变得偏僻了起来。
况且真要迁徙的话,除了寿春外,未来武汉所在的位置也是非常优渥的选择。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不论水陆,皆是四通八达,堪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除了这里还没有建城外,几乎全面碾压寿春。
原时空中,二十年后,孙权在江汉平原上所建立的夏口城、鲁山城,就是现代武汉中,武昌、汉阳的雏形。
可见此时已有建城的基础了。
因此,犹豫再三,刘封还是暂时搁置了想法,决定视事态发展再行定夺。
吴县虽好,但委实太过偏僻了,迟早还是要将幕府迁出的。
刘封走到寿春的时候,从徐州郯城处赶来了信使。
刘封有些惊讶,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刘备遣人来喊他折返的。
等到见了人才知道,原来是南面的报捷使者。
蒯越五路大军齐发,仅仅只是半个月,就已经掌控了交东四郡的郡治首府。
随后,蒯越仅仅带着百余精骑,走海路直抵交趾。
士燮闻讯,慌忙出迎,为蒯越所执。
听到这里,刘封既惊且喜的询问道:“蒯先生何以如此犯险,士家若是敢伤先生,我定要将其夷为平地!”
使者赶忙抬头回复道:“主公勿忧,蒯将军控制士燮之后,士家无一敢轻举妄动,皆俯首顺随。”
刘封这才松了口气,他可是有意重用蒯越的,是真心为对方行险而感到担忧。
好在士家的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步骘当初也是以四百人降服了士家,而吕岱更是兵不血刃的骗斩了士燮的一众儿子。
不过刘封并没有大意,而是继续问道:“那后续如何?”
那使者赶忙继续通禀,言说蒯越随后安排的后手薛州水军也及时赶到,登陆之后控制了龙编县城,查封府库,安抚百姓,并将士家上下悉数软禁了起来。
随后,蒯越特派出这使者前来汇报,并恳请刘封奏请,将士燮征入幕府,同时还叮嘱刘封,切不可让士燮入朝。
这一叮嘱,尽显蒯越行事之老辣。
诸如昔日郭贡、刘繇、刘表之流,皆是流官,即便耕耘多年,根基始终有限。
刘表还好一些,因为才能以及天时地利的缘故,他在荆州的耕耘还是颇有成效,至于郭贡、刘繇等那就真只是普通藩镇了,常常会为麾下士族豪强所左右。
因此,这些人即便放归入朝,也无足轻重,影响不了地方。
可士燮却是不同,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身后更有着深耕交州三百年之久的庞大家族。而且仅仅以声名来看的话,士燮在交州的影响力可能比刘表还要强上许多。
这并非是说士燮比刘表强,而是因为交州缺乏对手。
第522章 捷报频传
因此,对待士燮也绝不能与刘繇、郭贡等人一般处理。
须知刘繇如今还软禁在郯城,真正入朝的唯有和刘封、刘备交好的郭贡。刘表要不是跑的快,又得了曹操的接纳,此时此刻多半也应该在郯城,而不是洛阳。
蒯越担心刘封有所忽略,故此不遗余力的提醒,这也赢得了刘封不小的好感。
刘封最喜欢的臣子,可不就是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谨慎小心,不遗余力的忠臣吗?
蒯越愿意这么做,刘封自然乐得开心。
“如今士燮何在?交趾局势如何?”
刘封点头示意了解后,又继续询问道。
那使者赶忙回答道:“蒯将军以蒯祺文书为使,护送士燮登船北来,同时又以麾下亲卫分出,护送士家诸位贤达上任内郡。另外,他还上表,奏拜中护军魏延为交趾都尉,都交趾诸军事。另奏请左将军尽快委任交趾太守,上任坐镇。”
刘封点点头:“都可照准,至于交趾太守,就以任廖化出任,令他即可上任。”
处理完交州事务之后,刘封继续南下。
很快又撞上了南平来使。
这使者亦是来报捷的。
在去年秋末,贺齐再度联手高顺进战山越大豪。
这一次,贺齐的目标正是会稽南部最大的几个部落。
为了能够抓住对方的主力,贺齐玩了一手减灶增兵之计。
明面上假意听从交州蒯越的调度,不断的从前线将高顺所部精锐后撤,然后走海运运往交州。可实际上,却是白天撤军,晚上借着水路偷偷又潜返回前线。
山越大豪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吴五、邹临等七人盟约,共抗汉军。
双方本剑拔弩张,可随着贺齐、高顺减兵增灶之计后,屡屡退让,引得山越士气大涨,行事逐渐更加猖獗起来。
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此五将领各率万余人在汉兴一带形成重兵集团,威胁南平郡郡治南平。
同时,他们又派出吴五率本部六千人屯大潭防守,又派邹临也率本部六千人屯驻大潭南面的盖竹,以钳制威胁建甄新城。
贺齐、高顺一改先前强硬策略,反而龟缩至城池之中,仅依托水路联系,陆地交通几乎为山越切断。
贺齐、高顺的百般忍让,换来的是山越诸将的愈发猖狂。
洪明等山越诸将判断贺齐、高顺是真的缺兵少将了,主力显然被抽调去了交州。
于是,山越诸将碰了次头,当即决定发动一场战略进攻,以建甄、南平为核心,想要攻克这两座城市,并据此来抵抗随后而来的汉军反扑。
不得不说,他们的想法并非空中楼阁。
别说建甄了,就是南平也是山越势大。
若不是刘封一口气投入了三四万人的兵力,汉军想在建甄、南平站住脚跟,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可即便如此,贺齐、高顺也是连打了好几场恶仗,才算是在两地站住脚跟,但周围山区之内,依旧是山越的天下,汉军深入二十里后,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起来。
如今汉军兵弱,山越势强,汉军的掌控区域又缩回了城池周围,甚至连较远一些,靠近山区的平原地带都已经出现了山越兵马的身影。
局势可谓是恶劣到了极点。
可纵然如此,汉军依旧没有增兵的迹象,海运离开的汉军一去不回,这无疑大大增强了山越诸将的信心。
于是,在两个月前,最后一次会盟之后,洪明等人掀起了新的大战。
洪明亲帅洪进、苑御、吴免三人,聚兵马五万余众出兵建甄,将建甄新城围的水泄不通,插翅难飞。
又以华当率领本部人马一万余人南下南平,汇合吴五、邹临的一万两千人,合兵两万余众,将南平外围的各处要点悉数占据,切断了南平和东冶之间的联系。
只等建甄一下,主力南下后,一并破城。
平心而论,洪明等山越诸将这一番布置可谓是相当成熟,有围城的,有阻援的,有掌控外围的,有负责攻城拔寨的。
七八万人的大军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可谓是相当不俗。
只可惜,他们撞上的是刘封麾下的精锐大军,指挥这支汉军的又是山越克星贺齐,以及陷阵大师高顺。
贺齐以主力藏于南平城中,以高顺率精锐四千人镇守建甄。
贺齐先是将骄敌之计贯彻到底,同时也加入了疲敌之计。
以高顺一部四千人守卫建甄,竟硬生生的在近六万人的围攻中坚守了整整十四天。高顺的成功坚守,等于是摧锋于狂澜,硬生生的将士气高涨到顶点的山越军给打蒙了。
没等山越洪明等诸将反应过来,调整举措,他又再次发动,以郑宝的水军自东冶长驱直入,里应外合,大破华当所部两万余人,并生俘华当、吴无、邹临三人。
随后不顾四散而逃的山越溃兵,贺齐又亲率精锐万人,并郑宝水军精锐四千人,马不停蹄,舟不靠岸,走水路直抵建甄城外,再次上演里应外合的战术,与高顺一起联手,再度大破建甄城外的山越军,当场俘虏洪明、洪进、苑御三将,吴免一人仅以身免。
仅仅一夜之间,贺齐、高顺、郑宝三人联手,大破八万山越军。
七大山越豪雄当场被俘六人,逃走的吴免在进入山区之后,看着身边面无血色的零星护卫,长叹一声,掉头出了山区,向汉军请降。
至此,整个南平地区随即平定。
“好!好!好!”
刘封连续三个好字,可谓是道尽了他此刻的心情。
没想到贺齐、高顺、郑宝三人竟然联手给他献上了这么个大礼,当真是意外之喜。
山越遭受如此重创,必然实力大损。
虽然山越人这八万人并非都是精兵,其中大部分其实都是青壮,但饶是如此,也极为吓人了。按照一比五的比例来计算,这八万青壮可是足足四十万人部落才能凑的出来的。
这可几乎占了山越总人口的一成多了。
可以说这一战不但彻底剿灭了南平地区的山越势力,更大幅度的重创了南平周围,包括上饶、浦城、建宁、广昌、宁都、南城、永安等地的山越势力。
料想以贺齐、高顺等人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此时应该在谋划打击周遭地区的山越部落了。这些部落都遭遇到重创,此时正是惶恐之中,若是能够抚剿并举,想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果然,刘封打开贺齐的奏章,上面除了报捷,以及详细叙说了一遍战事过程,随后来的就是请求赦免洪明等七大山越名将的奏请,显然贺齐、高顺的思路与刘封很是相似。
刘封当即应允,并全权放权,希望贺齐能够为他取得更大的成果。
自去岁冬日起,至今不过一年有余,贺齐、高顺联手已经平定了六七十万山越,占了山越总数的六分之一。
可见贺齐这个山越克星还当真是名不虚传。
除此以外,刘封还给了贺齐先斩后奏之权,让他放心大胆进取。
只要贺齐如历史上发挥的那般出色,整个南会稽就算是安定下来了。
这不但能够多出一笔赋税,更能为刘封聚集起一两万人的山越精锐。
这些山越精锐作战悍不畏死,且擅长弓矢,尤其精擅山地作战,未来不论是入蜀,还是经略并州、关中之地,都是极为有用的特种兵。
况且这些山越精锐装备了汉军军械后,即便是平地作战也颇具战力,虽没法和摧锋、挽澜这等王牌军相提并论,但实不会逊色于一线军团。
最重要的是,这些山越士卒死了也不心疼。
当然,来自后世的刘封多少还是没那么冷血,对他而言,但凡忠诚勇敢的山越战士,自然也会一视同仁,同时还会给与这些人加入汉籍的机会。
至于不愿意的加入的,他也不会勉强,毕竟随着同化开始,这些人的后代最终也一样还是会被融合的。
刘封还不至于对有功之臣下毒手,至少他的良心上有些过不去,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刘封当即晋贺齐、高顺为裨将军,郑宝为中郎将,其麾下有功将士具名奏拜,各有拔擢封赏。
此外,刘封还特地给贺齐、高顺、郑宝三人送去了名刀宝甲,贺齐生性喜好奢侈,故而刘封对其多予馈金,高顺性格内敛,敏言纳行,故而刘封赠其衣食,郑宝好大喜功,又是后来之人,故此刘封馈其亲笔赞词。
料想三将收到礼物之后,定然会欣喜不已,正可谓是投其所好。
最后,刘封还在书信中与贺齐商量该如何新建县治。
如今会稽南部已经为贺齐所平定,为了巩固统治,扩大政府的影响力和统治力,那么眼下的县治显然已经不敷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