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114节

  工部侍郎李敏在看到杂造局上呈的图纸后,决定亲自监督杂造局的工作。

  毕竟能还张天赐人情的机会少之又少,再加上张天赐手下还有科学院这个凌驾于六部之上的部门。

  如果不把握这个机会,和张天赐你来我往多搭上两条线,那下次搭线的机会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仔细研读了钢笔设计图纸,李敏发现这钢笔唯一的难点就在两处。

  一是笔尖用来留墨的地方,笔尖上那两个圆点十分重要,若是没有这个东西,书写起来墨水的进出量会得不到控制,很可能因为用力不同,而导致大规模的洒墨。

  第二个难点则是两种不同的吸墨器上。

  一个是挤压式,一个是推拉式。

  看起来是第一种挤压式坐起来更简单,因为结构足够简单。

  可是真到了实际上,还是第二种更适合大规模的生产。

  大明现在不缺钢铁,缺的是橡胶。

  而第二种正好可以只用最少的杜仲胶做内部的密闭,而第一种整体上却需要使用大量的杜仲胶来制作。

  李敏想到便直接开始做,制作切压笔尖的模具,让工部的铁匠调整出做笔尖的软钢。

  而钢笔的吸墨器则直接使用无缝钢管的生产理念,找机械部帮忙设计一个更小的,能够生产笔杆粗细钢管的设备,直接一次性斜扎出三米长的墨囊主体。

  好在周恒和王威当初设计三辊斜轧式生产器的时候,很多图纸都留了下来,便直接在原有的数值上改了改,就让工部的人自己回去手搓了。

  堂堂大明负责生产制造的部门,什么都来找负责探索未知的部门,万一传出去,你工部丢不丢人?

  现在的老尚书赵?,一门心思都扑在船只和大炮上,整天就知道盯着港口那点消息,哪想过对工部内部进行过改革。

  也只有李敏这个想着往上奔一奔的,会想要多要点图纸回来,给手底下的工匠涨涨经验。

  工部内部在悄悄变革,上海县和南海的冲突也与日俱增。

  张天赐看这上海县传回来消息,上面说到上海县内犯罪率与日俱增,南洋奴隶杀主逃走之后。

  一部分加入本地由南洋奴隶组成的黑帮,另一部分则想办法混出城外,投靠了山贼头目。

  看着上海县越来越严重的治安问题,张天赐敏锐的发觉到其中,不同寻常的地方。

  “不对,陛下,这上海本土的南洋奴隶黑帮,背后绝对有别的指使者。”

  “毕竟上海县本地的黑帮,怎么会允许南洋黑帮和他们瓜分生意?”

  “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帮助,南洋黑帮连团结起来都不可能!”

  朱元璋看了眼万福,万福见状心领神会,上前将御书房的门给关上。

  “看看吧。”朱元璋将锦衣卫最近的情报递给张天赐。

【厌世小说中 转站一9 4 8 3 2 4 0 92】

  张天赐接过一看,顿觉后背发凉。

  白莲教?白莲教不是明朝建立之后就式微,除了偶尔带几千几百人称个帝造个反,也没见有翻天覆地的大动静。

  没想到这一次白莲教不玩明的,改玩暗的。

  开始整起代理人了?

  张天赐再往后一翻,好家伙,这招还是胡惟庸教给白莲教的。

  根据白莲教内部的内应消息,是胡惟庸嫌白莲教圣女“无声”太蠢了,便给“无声”圣女出招,让他们通过金银利用在上海县流浪的南洋奴隶。

  让他们组成黑帮,吸引大明朝廷的注意,然后趁机对科学院发起进攻,夺取二恶英和铀石。

  朱元璋这时缓缓开口问道:“咱不多问,咱只想知道,你这两件毒物,可有多少?”

  张天赐摇摇头:“便是都让他们夺走,也不会出大乱子。虽然二恶英和铀石威力大,但是那也要建立在数量足够多上。”

  “二恶英的数量,目前实验室内只有正阳子道长展示的那一瓶。铀石就更少了,更别提还被正阳子道长层层包裹藏了起来。”

  朱元璋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既然如此就好,那咱就可以放心请这个什么圣女入局了。”

  听到朱元璋有自己的计划,张天赐没感觉有什么意外。

  毕竟锦衣卫都找到这么多情报了,如果还没有一点针对白莲教和胡惟庸的计划,那朱元璋也太废物了。

  但是张天赐转念一想,要请胡惟庸和白莲教入局,而这两个人的目标就是科学院。

  那岂不是说,朱元璋和两个反贼博弈的战场,就在科学院!

  这不造孽么!费劲巴拉培养起来的科研学者,你朱元璋不心疼,我张天赐还心疼呢。

  张天赐一激动,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不行,博弈的地方不能放在科学院,那可都是费力培养起来,好不容易才出师的研究学者。”

  “可以说,咱大明的兴旺全都依靠在他们身上了,这要是在战事中伤了死了,那都是莫大的损失!”

  朱元璋看了一眼张天赐拍在自己桌子上的手,又看了看面目严肃的张天赐,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咱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无妨。”

  “你是不是忘了,咱应天城内城外有七八个官办的学堂,正好让他们到官办学堂里挑一挑好苗子嘛。”

  “毕竟那学堂里,大部分都是启蒙的孩子,咱多派点人去保护一群小孩,也很合理吧?”

  张天赐眼睛转了转,想让朱元璋停手直接收网是不太可能了,那让研究学者暂时躲出去,造成科学院内无人的假象,正好也给白莲教出手的机会。

  至于化学部的玻璃设备,坏就坏了吧,古话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就当升级设备了。

  反正是科学院花的都是老朱的钱。

第210章 太平洋的水

  既然老朱已经做好了对科学院研究员的保护,那剩下的事就是他老朱自己的事了。

  虽然胡惟庸和自己有一些矛盾,但是显然胡惟庸为了掌权,已经疯狂道愿意和白莲教合作。

  既然胡惟庸将目标从自己转移到白莲教身上,那胡惟庸这件事和张天赐也就没什么关系了。

  拜别了老朱,张天赐走出皇宫。

  刚一出宫大门,就看到那个经常送报纸赚钱的男孩,今天居然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街上。

  “瞧一瞧看一看喽,自行车自行车,大明科学院最新的机关车。”

  “能载人,能驮货,省下三倍脚力,轻松转一圈应天城也不累。”

  “想买的想看的,都去应天城南的八商机关铺去看一看喽!”

  皇宫周围的守卫也只是好奇的打量着这个两个轮的新奇玩意,见那少年骑的飞快,还互相窃窃私语的讨论起来。

  八商这个名头,显然就是八大商联合持股的店铺。

  没想到这图纸还没给八大商多久,这八大商就把自行车给造出来了。

  因为缺乏橡胶的原因,张天赐提供的图纸上,虽然有标注,自行车还是使用可充气的橡胶作为轮胎最好。

  但是实在是缺少橡胶,所以目前的自行车只能是硬木包着铁皮,以此作为自行车的轮胎。

  除了自行车的轮胎,其余的结构都是张天赐参考的现代自行车。

  

  随便找的图,侵删

  包括前后轮传动所使用的链条,以及自行车轮胎与齿轮之间的钢丝支撑结构。

  

  很简单的链条结构,用动物油脂润滑

  看着小孩快速骑着自行车跑开,张天赐突然有一种很欣慰的感觉。

  一个需要送报纸补贴家用的孩子,居然也能乘着发展的东风,混一辆自行车到手。

  想来这要这个孩子不是太懒惰,哪怕是替人送送货,替饭店送一送蔬菜之类的工作,也能养家糊口。

  一想到这,张天赐摸了摸下巴。

  那是不是汽车也能转为民用,搞一个出租车公司什么的,方便那些有点钱但是又买不起车子的人使用?

  毕竟汽车的开发势在必行,朱元璋也一直对克拉玛依油田进行更多的投资。

  连探索队现在都派了不下十波人,大明缺油的情况应该也会缓解很多。

  而汽车轮胎上所需要的橡胶,想来很快就能从南美洲寻找回来,到时候有了革命性的交通工具,在配合原油的副产物沥青,大明的发展速度还会再翻五六倍。

  正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张天赐自认不是专业选手,到时候什么地方经济、企业金融、银行资金流动、乃至到了整个国家甚至大洲上的发展问题,都让户部和朱元璋去操心吧。

  想到这,张天赐笑着换一条路线,向着八商的商铺走去。

  看看这八大商搞得自行车卖多少钱,质量怎么样。

  若是不错,买两个车子,无论是和媳妇出门逛街,还是早朝上下班,都能方便一点。

  大明应天的老百姓开始研究自行车,而太平洋上的致远号,却看着不远处隐约出现的陆地,兴奋的欢呼起来。

  “不容易啊,终于看到陆地了。”徐达笑着将望远镜放下,看了看今天平静的海面,徐达向着陆地一指。

  “将士们,前方就是陆地!历时三个月的航行!我们终于到了!”

  “刚刚船副说了,预计傍晚我们就能到沿岸附近,到时我们修整一番,轮班到陆地上放松放松,喝酒吃肉!”

  船上的将士们一听,今晚就能登陆岸上,还能喝上酒,立刻一个个兴奋起来。

  就连在甲板上放着的罚款箱,看起来都不再那么让人讨厌。

  长时间在海上航行,将士们早就憋疯了。

  尤其是在大部分船舱内,只有走廊中有电灯,而将士的住处内部,却只有一个昏黄的小黄灯,这就更让人觉得住起来十分憋屈。

  没办法,现代化船只上的每一盏灯的布局,每一个房间的规划,那都是经过几十年发展后得出的结果。

  而张天赐作为一个穷孩子,一辈子没坐过船,能知道现在蒸汽轮船的运行原理就不错了,人文关怀方面实在是没法给将士们改造。

  最后只能让赵翥在安排船内规划的时候,自己研究。

  赵翥是什么人?性格耿直的钢铁老直男,作为苦了一辈子的他,能给将士的房间安排一个小黄灯就不错了,还想浪费更多电力装个大灯?那怎么可能。

  赵翥不懂士兵的心理建设,兵部也不懂铁船的建造难度,两方一个无所谓士兵的态度,一个相信士兵能顶得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把致远号给建设成了。

  虽然致远号上住着很难受,以至于在甲板工作还成了抢手的活,但是因为有民族自豪作为buff,这群士兵还是将不适忍了下来。

  一直到傍晚,随着致远号靠近沿海陆地两公里左右,便停了下来。

  再往前就危险了,万一让致远号搁浅了,他徐达就是从美洲游泳游回大明,也洗刷不清身上的罪孽啊。

  “放船,用救生船。衣服都穿好,开的时候保持队形,不要距离太远,万一哪一艘救生船出问题,也不要哄抢救援,听懂了吗!”

  徐达让一些年纪最小的士兵先上船,而每一艘船上只带上两名老兵用来压阵,免得这群年轻人上岸之后瞎玩,跑迷路就不好了。

  “将军,你不跟着我们一起上岸?”年轻的士兵笑呵呵的看向徐达。

  徐达笑着打趣一声:“你们玩吧,我年纪大了,玩不动了。”

  “记住了,出什么事一定要先用旗语交流好,别为了一个救战友的功劳争抢起来,不然不仅没有功劳,还要罚你们!”

  嘱咐了两句后,徐达这才松了一口气。

首节上一节114/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