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第二桶金要来了!
“陛下!不知陛下打算以何种方式对待海外洋人?”张天赐率先问道。
对于大明大航海的政策,主要目的就是种族同化。
但是这毕竟是千年国策,在此期间的一些小的政策上,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选择的。
因此,张天赐必须知道朱元璋对这群洋人是什么态度,如果老朱的态度是以合作为主,那张天赐就会提出鼓励建立海洋丝绸之路的政策。
如果老朱的态度很强硬,或者无所谓。
那张天赐就会提出进攻性更强的“欧洲飞地”政策。
朱元璋听到张天赐这么问,思索片刻后说道:“海外洋人,也不过是蛮夷。不过却也不能随意开战,以免影响我大明国内的民生。”
“不过,除了贸易之外,咱还要把那群臭腐儒全都派过去,他们不是要搞什么教化万民吗?”
“几千年也没见他们愿意教化我汉民,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去教化洋人吧!”
张天赐眼珠一转,看来老朱应该也提前想过和国外的接触问题,不然也不会思考的这么快。
礼部尚书陶凯则说:“既然陛下要以贸易为主,那对待这群洋人,又该是五等礼还是四等礼?”
朱元璋冷哼一声:“洋人而已,又不是他们的国王!”
“洋人国王四等礼,洋人五等礼。”
这所谓的四等五等不过是口语上的俗称,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等级。
而陶凯这么问,问的则是洋人面见或者谈会议的时候,洋人需要对朱元璋行什么礼。
一等礼为大明对外最高的尊重,作揖即可。
二等为两拜,也就是双手环抱,前伸举至眉头高度,随后弯腰行礼,听到一声“兴”便再拜一次。
三等四拜、四等八拜、五等三叩九拜。
也就是说,想要见老朱,洋人国王需要做八拜礼,而其他洋人则需要做三叩九拜之礼。
第142章 出去玩啦!
既然定下了和欧洲人接触的细则,那么接下来就要看派出谁去接触了。
张天赐对此是当仁不让,窝在应天五六年了,也该去外面看看了。
对此,朱元璋则不太想同意。
毕竟张天赐先是孤臣,后又是目前科研部门最重要的人,就这么轻易让他出了应天城,万一有什么意外可怎么办。
张天赐对此不以为意,扫黄打黑虽然刚刚开始没几个月,但是具体效果张天赐还是能看到的。
最起码应天城内无论是地痞流氓还是勋贵后裔,在被扒光了衣服,吊在城门楼子抽了三十鞭子之后,都老老实实,再也不敢犯罪。
当然了,这个主意也是张天赐提出来的。
毕竟大部分的地痞流氓和纨绔子弟,就像是癞蛤蟆一样,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没事他们不伤人但是却膈应人。
对于这种人,那最好的惩罚办法就是将他们的尊严彻底碾碎。
当时朱元璋还想着,这惩罚能有多大用?又不是砍手跺脚的,能威慑这群人?
没想到真等实施的时候,这效果是出奇的好。
每次抓住了流氓或者是纨绔子弟,就会提前一天在大街上宣布,等到第二天再让他们彻底社会性死亡。
虽然有两名纨绔子弟,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回家之后就投井自尽了。
但是毕竟自尽这事也怪不到朝廷身上,是你自己家人管不好自己的孩子,你既然要溺爱孩子,那勋贵的脸面就别要了。
老朱见应天的处理效果这么好,那还等什么?直接全国推广。
你说你地方官不敢对当地豪强世家下手?没事,你不敢那就让锦衣卫来。
这条命令一下去,有一部分聪明的豪强世家直接把不孝子送到衙门,只求自首从宽处理,抽鞭子的时候留一条裤衩在身上。
至于那些不聪明的,妄图瞒天过海躲避朝廷的,那就看锦衣卫会不会给你豪强世家这个面子了。
就这样,经过了没几个月的行动,大奸诈大恶虽然没找到多少,但是民间百姓的生活环境还直线上升。
没了收保护费的地痞流氓,没了没事在街上闲逛伤民害民的纨绔子弟,老百姓的生活能不好么?
张天赐也正是因为这点,才想着外面既然安全了许多,那出应天城到上海县转转也无妨。
老朱心里不许,但是心里也明白,强扭的瓜不甜,不如多派点人保护他。
朱标在知道张天赐要去上海县转转时,也起了和张天赐一起出门转转的想法。
老朱自然是不愿意的。
先不说你可是太子,能没事就出去瞎转悠吗?
单单说这每天的奏折,你走了谁帮老子批奏折,我不得被累死啊。
朱元璋拒绝了朱标的请求,朱标自然也不乐意,直接开始选择罢工。
反正我去不去上海县,这奏折我都不管了,你自己累着吧。
小朱这行为气的老朱大骂朱标是不孝子,带着柳条就要抽朱标。
那朱标原本微胖的体型,在这几年有意锻炼之下,也成了带腹肌的男子。
老朱硬是追了五分钟都没追上小朱,倒是逗的马皇后咯咯笑着。
“好了,孩子想去那就让孩子去吧。”
“张天赐不是正好也要去嘛,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赶,你本来也要派很多人保护张天赐,大不了再多派一些人不就好了。”
有了马皇后发话,朱标可算是能和张天赐一起到上海县放松放松。
结果临出发的前一天,朱标却犯了难。
张天赐居然打算带着妻子一起去上海县玩!
那张天赐路上都打算带着妻子出门,他朱标总不能孤身一人吧?
那问题就来了,带常安若一起去,那吕氏怎么办?
把吕氏也带上?那好端端出去游玩还带个看着不顺眼的,多晦气啊。
思来想去,朱标也觉得厚此薄彼不好。
如果自己后宫有百八十个妃子,那只带常氏出去没什么。
可是自己目前就两个女人,这要是只带常氏出去,保不齐吕氏搞什么幺蛾子。
等到出发那天,张天赐和吴梦琪二人都是一脸的无奈。
“太子殿下,这不合礼数。我不过区区太子少傅,怎么能和殿下同乘呢?”
朱标听到张天赐这么说,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孤都不在乎,张师你还在乎什么。”
“到时候我们聊我们的,妇人聊妇人的,又不碍事。”
朱标盛情邀请,张天赐也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只能答应下来。
马车上,朱标左拥右抱,张天赐坐在对面。
“这水泥路就是好啊,走起来当真是一点都不颠簸,就是马蹄声大了许多。”朱标不禁感叹一声。
张天赐吃着宫女递过来的瓜果,对朱标说道:“不只是水泥路的原因,还有太子殿下这车底加装了弹簧做减震的原因。”
“刚定下要出发的时候,陛下便把太子殿下要用的马车送到了科学院,让陶成道负责改装。”
听到张天赐说自己的车居然是改装后的,朱标立刻问道:“孤见陶成道带着徒子徒孙二十余人,研制了很多类型的……叫什么机?”
张天赐轻咳一声:“发动机。”
“有柴油的有汽油的,不过柴油的能更好用一些,缺点就是发展潜力也就那样。”
朱标这时疑惑的问道:“那为何不给孤的马车,改成那些发动机?”
“别欺负孤不懂,有了那发动机,日行三五百里也不在话下!”
“说,是不是张师你藏拙,故意不给孤装的?”
张天赐嘴角一抽,吴梦琪这时候在一旁轻笑着解释道:“太子殿下误会了,夫君没有同意陶博士改装发动机的理由很简单。”
“就是无论什么类型的油,都被陶博士做实验用光了。”
朱标一听,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
确实缺油,之前朱元璋也曾想过在那些发现石油的地方继续向下挖掘,看看能不能获得更多的石油。
然而所有的向下挖掘都是无功而返,到不是说那些自然溢出石油的地方,石油都空了。
而是以大明如今的能力,别说是地下千米,就算地下百米大明也做不到啊。
第143章 吃里扒外
五天后,张天赐一行五人来到上海县。
上海县的城区面积不大,外部修筑着高墙,仔细看去就会发现,这些高墙应该是头几年修建的新墙。
因为大明直接灭了倭国,有很大一部分沿海“渔民”也算失了业。
这些人中,一部分时常会通过走私,向倭寇岛运送不知从何而来的铁器和物资。
另一群人则更加直接,在倭寇猖獗那几年会选择和为倭寇带路,甚至直接加入其中,对沿海其他渔村进行洗劫。
张天赐曾让兵部统计过,此时洪武初年,大部分被杀死的所谓“倭寇”,很多都是汉人。
这也是朱元璋为何决定片甲不得下海的原因,如果没有张天赐的帮助,大明哪有钱再去组织海军,去大海上防备倭寇和张士诚的后人?
此时的上海县与张天赐以为的古城远远不同。
也不知道上海县县尹和朝廷申请了多少钱,整个城内的路面都是水泥制作的。
不仅仅是入城的路面,连接远处港口的路面同样也是水泥铺成的。
除此之外,在城市内还有大量五六层高的楼房,这些楼房被古代的建筑大师改造,水泥和木材并存。
以水泥为骨,木材为肢,远比现代的楼房看起来更加美观,也更具有古代应有的韵味。
朱标隐藏身份,并不打算一进城就暴露身份,这样还怎么微服私访?
随便找了一家水泥建筑的六层酒楼,走进大厅,只见内部居然已经用上了科学院还在实验的电灯!
更可怕的是,大明虽然已经开始建设发电厂,但是因为蒸汽发电机迭代次数并不多,发电效率感人。
最多也就能供应一小块区域用电。
看这上海县的架势,这是整个上海县都用上了电力啊!
上海县周边只有一个为了电话准备的小型发电厂,难不成上海县的县尹,他敢虐挪用电力不成?
店小二带着五人进了一间包房,随后张天赐拦住要去后厨送菜单的店小二:“给你三钱银子,问你几个问题。”
张天赐掏出一小块碎银子,那店小二接过之后在手里掂了掂,心中便有了数:“这位爷,有什么事您随便问,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张天赐指着包厢内的灯问道:“这是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