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43节

  李元吉一直想要知道他与李二的差距,如今确实知道了,但李元吉是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实在是这样的一幕,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李元吉一直以为,他在军械这块占据这么大的优势,应该是他的大军摧枯拉朽才对,纵然李用兵高深,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应该翻不起什么风浪。

  尤其是为了这次与李二博弈,他可是派出苏定方、刘仁轨、薛万彻,以及虞明和这样的豪华阵容。

  前三个就不用说了,哪怕是虞明和,如今的各方面能力,都是完全不差的,将虞明和看做是小号谢叔方,完全没有问题。

  就这样,呈现出来战局却是这样的,李元吉哪里能够高兴得起来,要知道他的这些甲级兵种,养起来耗费的钱粮是巨大的开销,却是没能给他带来预想之中的战局。

  想着想着,李元吉反而有些失望了。

  想到当初他率领三十万甲级兵团想要去长安的样子,这个时候他突然庆幸,庆幸李二没有集中所有,先来干他,不然他是真的麻烦大了。

  而在李元吉身旁的岑文本,听到李元吉说倭国取得大胜,顿时变得无比激动,哪怕岑文本素来稳重,这一刻都稳重不起来。

  彻底击败李,这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在这场与李二的博弈之中他们取胜了,而是因为倭国,也将正式纳入李元吉的封地。

  再灭一国,李元吉封地再次扩大,这代表着,他们开疆扩土,再次成功,而倭国成为李元吉的封地后,也意味着李元吉今后的影响力,可以彻底插入北方了。

  在占据倭国之前,李元吉的影响力只能在南方、西南这些地方,即便是西方,都很小,但如今,东北以及北方,李元吉总算可以插手这两个方向的事务了,不再像之前那般鞭长莫及。

  最大的改变,就是有了倭国,在北方以及高句丽周边的贸易,可以更加放心的进行,而不用担心这些小国会对他们的商队下黑手。

  以往李元吉实力虽强,但对于高句骊、百济、新罗这些小国而言,就是属于鞭长莫及,李元吉再强,也无法影响到他们,如今,时代彻底不同了。

  即便岑文本还不知道倭国之内有金山、银山的事情,但就如今的种种好处,也最够岑文本无比的激动与兴奋了。

  然而岑文本激动片刻,看着李元吉的神情越来越不好,又满是疑惑,如今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拿下倭国,又击败李,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才是。

  不待岑文本说话,李元吉就将军报递给岑文本,岑文本疑惑的接过军报看了起来。

  这次军报,没有经过信鸽传递,因为内容实在过多,信鸽无法传送。

  岑文本看了近两炷香,每一个字都没有疏漏,看得无比认真,看到最后,岑文本也高兴不起来了,他如今也总算知道李元吉为什么会不高兴了。

  因为就他自己,看了之后都高兴不起来,这场仗,虽然胜了,但实际上,却是稀碎,说败都不为过。

  岑文本一时间都满是愁容,过了许久,岑文本放下手中的折章,放在李元吉的案牍之上,看向李元吉。

  “大王,其实不用这般,这场仗总的来说,还是我们胜了,这就是好事。

  而且大王不妨这般想,李乃是名将,经历大小战事无数,在大唐还没有平定天下之时,就已经崭露头角。

  无论是苏定方,还是薛万彻,他们比起李,经验上差了一点也是正常。

  至于刘仁轨与虞明和,刘仁轨本身接手水军不过两年不到的时间,各项能力都还需要慢慢提升。

  虞明和虽有扎实的理论,军策看得非常之多,但在实践上,还是太少了,如今想要扛起担子,确实有些急了。

  臣想来,他们几人心中必然也极为不好受,而且经过这次大战,臣料定他们每人都会提升很多。

  尤其是刘仁轨与虞明和,他们之前的大战经验本身也没有,经历了这次,各项能力必然有着很大的提升。

  若是再次发生这样的战事,臣相信,他们的表现必然会更好。

  臣认为大王应当高兴才是,这次大战,完全是在给我们练兵练将,而且最后我们还胜了,当为一举多得才是。”

  李元吉看着岑文本,顿时笑了。

  “景仁啊景仁,还得是你,明明是苏定方他们被李给压制了,经过你这么一说,反而是我们赚大了一样。

  不过你也确实没有说错,他们这些人之中,苏定方与薛万彻算是较为优秀的了,尤其是苏定方,这次虽然被李压制,但随机应变上,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指挥与嗅觉能力。

  刘仁轨与虞明和,确实是我对他们的期望过高了吧。

  这些就不说了,如今李已经败退,那么俘虏的李二大军,以及张公瑾该如何处理,你现在想一想该怎么做。

  还有倭国,如今摩理势已死,与李二的博弈也分出胜负,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扶持倭国人掌权了,直接将其纳入本王封地。

  倭国该怎么划分,由谁去,谁率军驻守,这些你现在都想一想,该怎么做。”

  对倭国的处理,李元吉心中是已经有了想法的,但对于张公瑾以及俘虏大军的处理,李元吉还是有些不确定。

  张公瑾可杀也可不杀,但俘虏的那些大军,李元吉是怎么也无法下杀手的,都是大唐的男儿,都是大唐人,怎么也不能就这样将他们杀了。

  但将这些人放回去,李元吉也完全没有想过,都是百战老兵了,放回去是给李二增强实力?

  他还不至于蠢到那个地步。

  岑文本听着李元吉的问题,也是开始沉思起来,倭国如今确定要被纳入李元吉的封地,那就必须要管,对于这个,岑文本倒是没有想太多,因为在治理攻占下来的封地的问题上,他们有经验。

  看看现在,李元吉扩大的这些封地,是灭了多少国才得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是很有发言权的,因为除了岭南原本的五府,其他地方全是后面灭国之后划分出来的,早就累积下来了。

  岑文本唯一皱眉考虑的是,张公瑾与那些唐军俘虏如何处理的问题。

  过了许久,岑文本方才看向李元吉。

  “大王,俘虏的处理,大王可让他们直接去进行劳改,按照征召百姓做工一般,他们去做,待遇同样不变。

  长此以往,肯定有人愿意主动留下,这些人,将来都能够很好的融入进来。

  若是有实在不想在这里的,到时可以用他们去向大唐索要愿意留下来那些人的家人过来,这样反而能增补人口,同时完成基础建设。

  只需两三年时间,那些不愿留下的人即便去了大唐,也很难入军,毕竟大唐也不会轻易让他们入军,若是有我们安排的人在里面,他们可区分不出来。

  这些人回去遭到区别对待后,过后恐怕还会有不少人主动前来呢,而且还能宣传这里。

  至于杀俘,臣反对,都是大唐之人,完全不必做得这么决绝。

  这是臣的想法,请大王指正。”

  李元吉听得一阵点头,岑文本的这个处理法子,无疑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不错,你这个法子就挺好,可以按照你说的做,你过后将这些整理出来,安排人手准备着手进行吧。

  那张公瑾呢?如何处理?”

  岑文本当即变得严肃,沉声道:“大王可对张公瑾进行劝降,他虽是秦王府之人,但回去无望之下,大王依旧有劝降的可能。

  且可以让他以后无需面对大唐,让他去驻守大唐一地,护卫一方安宁,也是极好。

  不过短时间内,此人不可外放,极有可能通风报信,需等上三五年,同时需将其家室换来这里,才可对此人进行启用。”

  李元吉沉思片刻,便是理解岑文本这番话的用意,启用过早,极有可能张公瑾会当一个二五仔。

  “嗯,此事我知晓,那么倭国,又该如何?”

第241章 诛族,点天灯!

  岑文本疑惑的看着李元吉,对于倭国该怎么处理,怎么治理,李元吉应该非常清楚才对。

  毕竟都打下这么多封地了,对于新下的封地该怎么做,处理经验已经很丰富了才对啊。

  岑文本想到这个问题,也是察觉到了李元吉的不对,纵观打下的这些地方,似乎除了这个倭国,李元吉都没有这样过问。

  如今李元吉这么严肃的问出这个问题,中间必然还有隐情。

  岑文本肃然看向李元吉。

  “不知大王希望对倭国怎么进行处理?大王若有要求,可与臣说来,臣竭尽全力而为。”

  李元吉没有再去看岑文本,转身抬头,短暂闭目后轰然睁开眼。

  “对倭国,治理的方式将会极为不一样,采取的方式,服从亦或者死,此事本不欲与你说,但今后需要的物资还需要你来统筹,故而告诉你。

  你准备好迁移的人口,至少要准备百万百姓,同时挑选出一部分干吏出来,要铁血一些的官吏,不要安排一些心慈手软的人过去。

  这件事,你不要管,你按照本王所说的做便可,而今后倭国之地,改为东州府。”

  岑文本听得心头一震,李元吉的这番话,无比表明着要在倭国,不对,东州府进行大量清理了,尤其是人口的迁移,都在为这么做而准备一般。

  岑文本一时间沉默,李元吉说得很是清楚,这件事他只能配合做好这件事。

  对于清理倭国,要说不忍,岑文本还没有那样的心思,他只是担心,一旦这样做,会对李元吉的声望造成影响,尤其是后续扩大的封地。

  除此之外,岑文本就是好奇,这倭国究竟是怎么得罪李元吉了,竟然让李元吉这样做,要知道之前哪怕是林邑,亦或者真腊,李元吉都没有这样。

  想了片刻也想不通的岑文本,随即也不再去想。

  “大王,臣其实是支持大王的,东州府之民,届时夷罢了,如今成为大王封地,若是不服从,理应处死。

  此无论是在何处,皆应这般,并非只是东州府。”

  岑文本虽不知李元吉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既然李元吉已经确定了,他作为李元吉的臣子,那么就必须要为李元吉而考虑。

  岑文本也不是酸儒,不会有那种,便是对外,当以展示大国胸怀,应以宽容之心对待的思想。

  如今东州府已然成为李元吉封地,那么里面的人,不服从还不处死,等什么呢?

  李元吉骤然转身,看着岑文本,片刻后笑了。

  岑文本的这番话,李元吉听懂了,他这样做,不是清理,而是成为东州府成为他的封地,东州府原本之民,那就是他封地的人,理应服从他这个主人公。

  这是最为基本的,谁要是不服从,处死,可不就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李元吉是真的笑了,不愧是文人,做同样的事,换了一个说法,味道都不一样了,真要发生那样的事情,他李元吉摇身一变,直接成为被害者了。

  “哈哈,景仁,还得是你啊,说得不错,如今作为本王之民,不服从本王之人,理应受到严惩。”

  两人顿时笑了,过了一会,岑文本再次开口。

  “大王可是准备让韦挺负责东州府的额事宜?

  大王,您可是和臣说好的,要韦挺回来,帮臣分担事务的,您这可不能言而无信。”

  看着岑文本一脸警惕的样子,李元吉顿时笑得更开了。

  “你放心吧,此次负责东州府的人不是韦挺,我不会让他留在东州府的。”

  说到这里,李元吉的神情随即也是变得严肃起来。

  “稍后拟王诏吧,让苏定方率军回来,所有人全部回来,不过大军留下五万,海军留下一万。

  另外准备迁移的百姓,你这里要尽快做好准备,如今从大唐迁移过来的人口还剩下多少?”

  岑文本思考片刻,肃声道:“还剩下一百四十余万人尚在迁移,其余都已经陆续进入广州府,主要部份正在往雷州府进行迁移。”

  李元吉听后,顿时眼前一亮。

  “这剩下一百四十余万人就直接迁移至东州府,也不要再来回进行迁移了。

  另外已经进入广州府的,待海军回来后,往吕州府与宋州府再迁移一些,吕州府与宋州府的人还是太少了,那里这么好的一个粮地,必须要尽快发展起来。

  暂时先这样,你现在下去开始着手处理吧。”

  对于倭国,李元吉这次是狠了心的要彻底将倭国变为东州府,彻底进行纳入,反正他有的是时间,也不怕会无法融入成功。

  在岑文本下去之后,李元吉随即叫来杨建河。

  “你现在立即派人去找杨铖,告诉他,尽快返回,我有要事找他。”

  安排好这些事务,李元吉也是松了一口气,如今差不多就是等待这些人返回,就可以着手进行了。

  宁静的日子就这样开始,然而不过半月时光,正在悠闲躺着的李元吉看见岑文本匆匆走来,就知道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参见大王。”

  李元吉缓缓起身,带着岑文本来到前殿。

  “景仁,又是出什么事情了?”

首节上一节143/2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