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也是发现了,基础工业的跨时代技术工艺,需要的贡献点虽然多,但那个多是他都觉得自己还能承受的多。
但只要不是基础工艺技术的跨时代提升,所需要的贡献点完全就是一个无底洞。
这也是李元吉如今让人开始学习与研发的原因,他就想看看,自己能不能省下这么一笔贡献点。
若不是因为这些,他费尽心力的成立工业学院做什么啊?
这个工业学院只是一个统称,在工业学院之中,还有学科的,有数学、物理、化学、机械、自然学等等,只是如今刚起步,一切都还显得艰难了些。
李元吉不再去想,如今他只希望现有的这个任务系统完成后,能够给他来一些基建方面的任务,或者来一些学校的任务,毕竟这些都是发展所必须的,关键是他都已经准备了不少,只要任务出现,他完成的时间就不会那么多。
至于什么人口任务,即便要来,他是真不希望来这种提升海康人口的任务了,如今就是三百万,要是再来一个五万的,李元吉想都不用想了,没有几十年,就不要想着完成的事了。
李元吉看向岑文本,肃然开口。
“驿道的修建,不能停下,各府各地,其实都有相应的优势,而我们这里商业繁华,就缺少这么一条驿道,只要有了驿道,自然就会带动各地的发展。
还有开荒,以及河流,水渠,堤坝这些的修建,都要跟上,有些河流该扩宽的就扩宽,最好能够让大船在上面行驶,不仅要注重陆路,水路同样要重视起来。”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李元吉却是不得不不断提醒,这样下面的人才能放在心上。
水利的完善,则是因为南方多雨,加上因为陆路难走,水路就成为了一个极为不错的选择,如今他这里船舶工艺,可以说世界领先,这些优势想要用上,都必须要在水利之上下大功夫。
河流的修建,虽然比不上杨广修的那种运河,但规模也算太小,河流的增多与疏通,可以防止水患的发生,同时能够让更多的土地能够得到灌溉,也是为了打通水运。
岑文本听着李元吉说的这些,心中也多少有些无奈,但他又没法说,这些事情,李元吉可以说时不时的就会跟他说,他都快要听麻木了。
无奈的岑文本认真道:“大王,这些事情如今都是发展的必要指标,各府、各州,以及各县都不会放松的,若是指标完不成,这可是都要接受惩处的。”
李元吉能够感受到岑文本的无奈,也没有说什么,虽然他这样不断的提确实有些唠叨了,但不唠叨不行啊,新的事务不少,原本定下的发展重心,也不能忘啊。
驿道的事情了解得差不多,李元吉随即说起了正事。
“景仁,本王有一个想法。”
听着李元吉的自称,岑文本当即变得无比严肃,认真倾听着,他知道,接下来李元吉所说的,必然不会是小事。
李元吉整理一番语言,缓缓开口。
“如今有邸报,不过只是针对政策对下的通知,涉及的依旧是官府。
本王欲新设立一所报刊,为王府级别的报纸,本王称为新唐日报,代表的是朝廷,不过是本王的朝廷,而新唐日报,将会开放给所有人。
也就是除了各级衙署,百姓也可以查阅,不过百姓查阅,需要支付一定的银钱,通过买的方式,进行查看。
这个新唐日报,便是针对所有政策,以及朝议的事情、结果等等,包括各府、各州、各县的官吏等等,以及那些表现良好的官吏,做了什么事被评为优良。
也包括如今各府、各州、各县指标完成优秀的,都会登进新唐日报,传达天下,凡是购买新唐日报的人,都可以在上面看见。
新唐日报包括诸多板块,这些都是一部分,还有最为重要的,便是官吏犯错,对官吏的惩处,都将会登入。
比如此次爱州的事情,那些官吏犯了什么事,如今受到了什么样的处理,都会登入报中。
包括各府、各州、各县有什么趣事,都会在新唐日报中呈现。
你认为这个新唐日报如何?”
第243章 主动给出去的,又岂会没有一点防备
李元吉目光火热,报纸的想法,也是出来不久,现在他也顾不得还没有完全完善的缺陷了,先试着搞起来,再慢慢完善。
舆论的重要性,李元吉很清楚,而除了舆论,便是便于政策的执行,以及树立强大的信心观念。
这个报纸,不像之前的邸报那般只针对各级衙署,而是针对天下所有人的,让天下人都知道一些实时发生的大事。
在之前,邸报便一直存在,邸报又称朝报、条报、杂报,据说邸报是在西汉时期开始实行,但是否在西汉就开始有,还没有准确定论,反正新闻史研究工作者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能够有证据表明的是,唐初时期就有邸报的存在,有明确证据支撑的。
李元吉也知道大唐是有邸报的,准确来说,这玩意在现在不叫邸报,叫文书,邸报是在宋朝时,才出现的这个名字。
大唐每个道,在长安都有办事处,一些决策、政策,下达地方就是通过各道在长安的办事处的人,将这些传回各道,然后再向下各州、各县进行宣读。
这个邸报,不对,是文书,是可以供各级衙署直接进行观看的,除了政策的下达,还有官员的变动,以及发生的一些时事,各个办事处都会选择录入一些,传回各道。
如今的文书,有类似报纸的基础,却又完全不能当做报纸来看待。
而如今李元吉提出的,就是完全不同,覆盖的人群,就完全不一样。
报纸想要投入到使用之中,除了要有印刷术,还对驿道要有要求。
因为报纸是给天下人看的,基数必然极大,一份报纸的篇幅就不小,若是人为抄录,李元吉得让几千上万人来抄写才行。
而即便有印刷术,纸张也是有着要求的,就比如大唐的纸张,只有宣纸才适合印刷,大唐如今的皮纸与麻纸,根本无法印刷,麻纸就不用说了,皮纸印刷出来的,都模糊不清。
至于使用宣纸印刷,宣纸的制造成本又太高昂,所以如今的大唐,李元吉即便把印刷术已经公布天下,但想要大规模应用都不可能。
这也是他当初将印刷术放出去增加自己声望,却又不担心的重要原因,这个印刷,只有皇宫以及那些大世家,才勉强能用,有那个资本用。
他能能主动给出去的好东西,又岂会没有一点防备。
而驿道也是尤为关键,一旦报纸印刷出来,就需要运送到各府、各州、各县,驿道有修建,那么送到的时间就快,要是道路不好,像那些偏远一点的地方,今年的报纸,估计要明年,那些地方的人才会收到。
驿道的修建完成,意味着可以使用快马进行运输,加上他大力发展水运,水运也会是一个非常不错,且又相对节约成本的运输。
如今这两项基础的,李元吉这里都已经能够解决,报纸的使用,是拥有基础条件的。
一旦报纸运用,到时他这里实行什么政策,天下百姓自己都能够通过报纸知道,下面的那些基层官吏想要蒙骗百姓,无疑更加困难。
而且还能督促各地基层官吏实行政策,而不会出现什么一些地方无视朝廷的政策的事情,即便还有,都会大大得到降低,真正的做皇权下乡。
李元吉如今虽然不是皇权,但也是王权,在他封地之内,跟皇权,又有什么区别?
而百姓只要知道,官府有没有按照政策行事,百姓同样也可以向上报官的,甚至是直接报到他这里来。
包括这次发生的这些事情,恐怕都不会再次发生,尤其是这次对这些官吏的处理,到时公布天下,天下百姓见到,只会更加欢喜鼓舞,会对他更加认可。
又比如倭国如今纳入他的封地之内,他对大唐取得了大胜等等,都可以写入报纸,让所有人知道他如今实力的强大,以及疆域的再次扩大。
报纸能够用到的,还有很多,李元吉一时间想到的,都有无数条。
岑文本听着李元吉所说的报纸,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他没有李元吉想得那么多,如今虽有文书,但报纸这个新兴事物,岑文本从未了解,暂时也想不出更多可以运用的。
岑文本所想的,是李元吉现在已经提出来的这些。
岑文本皱眉思考着,李元吉也没有去打扰,此刻他自己都在头脑风暴,哪有时间去打扰岑文本。
过了许久,岑文本缓缓回过神来,目光火热的看向外面。
“杨统领,请进殿中一见。”
听着岑文本的声音,李元吉回过神来,看向岑文本的目光满是疑惑,这事叫杨建河进来做什么?
很快杨建河满脸疑惑的走进来,岑文本当即道:“杨统领,稍后我与大王之间的交谈,你一字不落,全部写出,可否?”
杨建河没有回应,而是看向李元吉,岑文本如今虽然是李元吉之下权力第一人,岑文本想要调动他,还不行。
李元吉这个时候也是知道岑文本想要做什么了,随即看向杨建河。
“去将林轩叫来。”
杨建河拱手下去,李元吉随即看向岑文本。
“林轩为王宫属官,是从长安跟本王一起过来的心腹,如今为舍官,就由他来记录吧。”
不一会的时间,林轩到来,李元吉让人拿来纸砚笔墨,也就是文房四宝。
李元吉随即示意岑文本,岑文本见状,才缓缓开口。
“大王,此所谓报纸,臣虽不知具体为何,但从大王所言,臣已有初步了解。
首先用于天下人观看,臣认为正好可行,如今正是要大力建设学院之际,百姓之中的读书人必然会大量增加,那些学子在学院所学知识,也能传回家中。
有了这个报纸,也不用太过担心许多百姓会看不懂,且各县、各乡、必然也有识字之人,在上面写上朝堂政要之事,也能让天下人直接知道,大王大力发展对他们的看重。
及时了解朝事,反而能够督促到各级衙署实行推行的政策,这对朝堂而言,是一件好事。”
岑文本说到这里,停顿片刻,似乎是在整理后续的话语一般,此刻的岑文本,已经没有了激动,只有无比的稳重。
“同时,在上面写书各府、各州、各县的优秀官吏,也可让其余人学习这些优秀的官吏是怎么做到的,可以在报纸上,将优秀官吏的言语记录在上,为其他人提供方法与思路。
如此一来,还能让本身能力有些不足的人,能够在报纸之中学到更多,对于治理地方,也有着极深的帮助。
另外对优秀官吏的赏赐,也可一同登入,到时各级官吏看见,不仅可以名传天下,使得天下人牢记,还能得到封侯的赏赐,他们必然会更加用心的去治理一方,从而让自己也能够名垂青史。
这个报纸的登入,是由大王亲自审核决定的,能够进入在报纸之上,必然是已经进入到大王的视野当中,在所有人看来,人生从此平路青云,前途无限,这个实际的好处,没有人能够拒绝。
而被登入者,必然在当地会引起极大的哄动,被登入的人更有自豪之心,到时来自百姓铺天盖地的夸赞,哪个官吏不会高兴与兴奋,不会觉得自己一年的忙碌是值得的?
这些都将能够让他们能够在次年能够投入,毕竟今年被登入报纸之中,哪个不想后续继续被登入?
同时进入到大王的视线当中后,这些人只会更加努力,无论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都只会使出浑身解数去做。
如此一来,天下优秀官吏都将会出现在朝堂以及大王视线当中,对于任用选拔,也将有着极大的好处。
而那些治理不力之人,终将会慢慢被淘汰,使得官吏作风整体向上。”
李元吉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看一眼岑文本,李元吉都有些惊讶,岑文本说的这些,李元吉自己都没有考虑到这些。
在报纸之中登入优秀官吏,他确实有树立榜样,让其他人都跟着学的心思,但经过岑文本这么说出来,李元吉忽然发现,这样做,好像会让本就有些卷的官吏,变得更加的卷。
到了那个时候,不卷都行,除非不想升迁,不对名利有欲望,只要对名利有欲望,就必然会加入到这场宏大的内卷之中来,导致总体更卷。
李元吉嘴角一抽,其实他挺讨厌内卷的,但能够让这些人卷起来,他心中忽然有一种莫名的兴奋,难道这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基因觉醒了吗?
李元吉将自己代入到官员之中,再回想一番岑文本所说的,只要对名利有追求的,好像都逃不过这个内卷了,只要被登入报纸,完全就是名利双丰收,只要不犯什么错,只要用心去做,升迁,似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而哪怕真遇到那种万中无一,不为名利,只为百姓的人,也不用担心这样的人会默默无闻,心念百姓,又有本事的人,同样会被发现,然后逐渐被重用。
至于若是真有那种心念百姓,但自身能力又不行的,那只能说埋没了就埋没了,没法。
在李元吉沉思的时候,岑文本的话音继续传来。
“还有大王所说登入对贪官污吏的处理之事,臣强烈同意,这些人如此贪赃枉法,理应被万民唾弃,被天下人唾弃,让天下人,都戳他的脊梁骨。
正好让所有官吏都好好看看,这样的人,不仅会死,更是会身败名裂,不仅是被天下人,更是要被后世人唾弃的存在。
若是有人没有被诛族,身为这样的人的后代,都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这样一来,反而可以更好的警示世人,有着绝对重大的意义。”
岑文本说的这点,李元吉很是认同,他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不然他就不会提出这个事情,以往处理官吏,除了朝中官吏,很难传达到地方之上,许多人对这些都没有感同身受。
只要有了报纸,让所有人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才能震慑住一部分人。
有的人哪怕身死,都是为了名声而死,而这个报纸的出现,不仅不会让这些人如愿以偿,反而更会让其身败名裂。
有的时候,有些迂腐的人死谏,也是非常头疼的,他们自以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直接来了个死谏,哪怕死了,但也有铁骨铮铮之名。
但有了报纸,这就不同了,舆论的改变,全在他自己,可以说没有人能够在舆论上压倒他。
而岑文本的话语,依旧没有停下。
“最后大王所言,各府、各州、各县的趣事,臣也认为可行,可以挑选百姓一些想说的话登入到报纸之中,以及述说发展之前以及发展之后的变化,尤其是一些偏远一些的地方。
这些都是让天下百姓知道,大王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时刻提醒着他们,他们能有今日的生活,他们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谁给他们带来的。
让天下人,对大王更加忠心的同时,再次提升大王的声望。”
岑文本所说的最后一条,就是无限巩固李元吉地位的,而这么做,不仅是李元吉,以后李元吉的继位人,也将会同样得到这份加持,有了这些加持,造反的概率,就会极大的降低。
李元吉也知道岑文本这么说的含义,乃是为了他而着想,包括他后续的继承人,都能够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