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1330节

  “记住了,朕不养闲人,不养废人!”

  “今年京察,让西厂参与,西厂不予决策,也不许乱说话,只负责监督,全国上下都要监督!”

  谁也没想到,皇帝忽然就发怒了。

  宋伟是江苏,杀得官员人头滚滚,李秉整顿青楼,也杀得天下吏员人头滚滚。

  这就是皇帝发怒的根源,地方一查,有的连景泰十年的政策还没落实呢,再不查,就出问题了。

  李贤想说话,但撞上皇帝森然的眸子,悻悻闭嘴。

  “今年京察结束后,就要大改地方吏治!”

  “朕给你们透个风,地方要大变了。”

  “所以今年京察,非常重要。”

  “明年开始,六年一次京察,改为三年一次,吏员也纳入京察范围,甚至皂吏、铺兵等等,凡是吃公家粮的,都要纳入考察范围内。”

  “朕再重复一遍,朕不养闲人、废人、烂人,没用的人全都给朕清出去,全都杀了!”

  朱祁钰表情凶厉:“每年京察都雷声大雨点小,查出什么了?年年糊弄朕!”

  “朕很不满意。”

  “今年开始,京察由阁部六寺,共同协作,出人考察,随机进行抽查。”

  “朕会给你们一个限额,今年就给朕抓出五千个蛀虫来!”

  “大明这么大,说地方没蛀虫,糊弄鬼呢!”

  “你们自己信吗?”

  朝臣浑身颤抖。

  谁也没想到,说得好好的,皇帝忽然就发怒了。

  很显然,岳正等人的事情,皇帝心里还没过去呢,你们可以贪,但得是皇帝允许情况下贪,你们私自拿那就是罪。

  最尴尬的是,岳正和项文曜,到现在还没回来。

  估计回不来了。

  朱祁钰表情凶厉:“吏员,给朕查出来两万个人!死人也算,只要他贪了,就给朕揪出来!从坟墓里挖出来,鞭尸!”

  “活着的,一经查实,脱光了游街!然后剥皮揎草!”

  “家人统统徙边,妇人一律改嫁,去边疆垦荒去!”

  朝臣谁敢劝啊,皇帝生气了,谁敢说不,说不你就是袒护贪官污吏。

  尤其皇帝现在的皇权,膨胀到了可怕的地步。

  没看正在领兵打仗的岳正四人,皇帝说派人抽鞭子就抽鞭子吗,这是何等恐怖的皇权啊。

  最重要的是,皇帝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呢。

  “你们,谁敢袒护地方,千万别怪朕要下刀子了。”

  “一世英名,别在阴沟里翻船。”

  “朕可提前给你们放风了,谁要是再犯,朕到时候就把你们九族凌迟。”

  大冬天的,朝臣全都被冷汗浸透了。

  朱祁钰沉默半晌,气氛沉闷至极,才幽幽开口:“都起来。”

  “京察,是朕说的第二件大事,必须给朕做好了,做满意了。”

  “第三件,是涉关你们舍身利益的好事。”

  “景泰十三年起,诸卿的俸禄翻倍。”

  “俸禄确实不多,但朕都给你们赐过厂子,用心经营,是传家的宝贝。”

  “但这俸禄该涨得涨,这是你们该得的。”

  “以后只发银钱,不发米粮等物,你们领了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朕打算再设一个养廉银,家中有困难的官吏,可向中枢申请发放养廉银,核实后予以发放,初期朕打算放一万块钱在里面。”

  朝臣一听,这是好事啊。

  见皇帝语气轻快起来,朝臣胆子也大了。

  “陛下,虽说是高薪养廉,但朝廷刚刚富裕,就给官员涨薪,臣担心银钱不够用。”马昂巴结皇帝。

  “马卿有心了,百姓生活都过好了,官员自然得过得更好。”

  朱祁钰道:“再制定一个涨薪制度来,几年俸禄一调,只要不碰上灾年、特殊情况,就该发的发,皇帝不差饿病。”

  “朕再叮嘱一句,以后经商也算合情合理。”

  “各家的厂子,都是赚钱的根源,都好好经营,给地方打个样,让天下百姓也看看。”

  这话立刻引起朝臣的反对,认为官员经商,会导致朝政混乱云云。

  “反对经商四千年了,哪个官员没经商啊?”

  朱祁钰嗤笑,别说你们了,后世翻一千年,谁没经商啊?社会顶层,也掌握着商业顶层,哪个老百姓能干点大买卖?小买卖都干不了,说那些假的有什么用啊。

  这话让朝臣汗颜,满口仁义道德也就崩塌了。

  “以后就别说那些假大空的了,朕不是傻子,都看在眼里的。”

  朱祁钰直言不讳:“朱家得了富贵,你们自然也得跟着吃饱喝足啊,不然怎么为朕效力呀?这是人之常情,都能理解。”

  “皇帝不差饿兵。”

  “朕这个皇帝,就喜欢真实,赐给你们的就安稳的收着,好好经营便是。”

  什么平等啊,公平啊,都是骗傻子的,谁信谁是大冤种。

  朱祁钰道:“以后大家也别哭穷了,该穿的穿,该花的花,只要是朕赐的,就无罪。”

  “但不是朕赐的,自己掂量掂量吧。”

  朝臣又叩拜,心中惴惴。

  “第四件事呢,就要说回开海了。”

  “景泰朝能开海,诸卿居功至伟,仅凭朕一己之力,是无法开海的,朕心知肚明。”

  “诸卿的功劳,朕都记着呢。”

  朱祁钰道:“开海之后,就要涉及到最重要的关税了,今年财政收入,大多来自关税。”

  “但这关税怎么回事,诸卿该知道吧?”

  “都是朕从内帑掏出来的,商人才交几个钱?”

  “所以明年呀,要鼓励商人下海经商,去做外贸,和外国进行贸易。”

  这话立刻引起李贤的白眼:“陛下,南洋诸国,都和大明交恶,而西夷诸国倒是能贸易,又被梁给屠了,占了人家的殖民地,如今大明仅剩的贸易对象就是倭国,倭国还没钱,只能出人。”

  朱祁钰也尴尬了:“以后会好的。”

  “明年就朕派船队出使印度,打通和印度的商贸,这样就能越过东南夷,去和印度贸易了。”

  朝臣翻白眼,您是惦记印度的土地吧。

  印度的土地是真富饶啊,大明的粮荒,就靠印度粮食扛过来的,但陈嘉猷上疏说,印度饿殍遍地,因为印度也大旱,粮食都卖给大明了。

  但印度人的耕作方式,只能和周朝比一比了,大明起码领先他三千年。

  朝臣也眼馋,就是太远了。

  “朕开海是为了赚钱的,诸卿得想想,怎么从海上赚钱。”

  朝臣全都翻白眼,您把外部都快打烂了,谁肯和大明贸易啊,还赚个屁啊。

  除了捕捞海洋生物,还能干啥?您告诉我们!

  朱祁钰打个哈哈,也知道理亏,话锋一转道:“第五件事,就是盐政了。”

  “大明的盐价,肉眼可见的下调,真是好事啊。”

  “和盐政相关的,就是漕运。”

  “从景泰十二年初,就用江海并用的方式走漕运,虽然有点沉船损失,但成本确实在下降。”

  “而在运河上讨生活的人,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在运河上讨生活的人,估计有三百万人。

  一些被征召入伍,一些则被移走了,剩下的则是海运和漕运分开安置,虽有乱子,还在可控范围内。

  是叶盛主持此事,如今还没回来呢。

  朱祁钰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以后,漕运会逐渐取消,全部使用海运。”

  “等北方开垦出来,海运估计也用不上了。”

  若皇帝不去南京,不大杀四方,不把江南士绅移走,根本不可能犁清漕运的。

  漕运上关系着很多人的钱袋子,而那些人都去交趾了。

  所以漕运才能改海运,改得这么顺畅。

  “这部分支出,就大大减少了。”

  “再就是沥青驰道,水马驿站,这些都发展得不错,朕很满意。”

  “至于第六件事,朕想在百越、南洋建立两座都城。”

  朝臣顿时议论纷纭,建都可不是简单的事。

  皇帝在南京裁撤了南都的班底,到现在还没恢复呢,如果建都,就要出现四套班底呢?

  “一处选择暹罗境内,一处选择在婆罗洲。”

  这是朱祁钰深思熟虑的事情,既然大明有两京了,何不再建两京,变成四京。

  “南京的官吏班底,朕都取消了,以后也不设置了。”

  “其他两京,也不设官吏班底,只设行宫。”

  很显然,皇帝是看上了大城和渤泥王都。

  南京班底取消,这让朝臣想说道说道。

  但李贤使个眼色,今天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等明日早朝再行讨论。

  “陛下,这建都之事,绝非小事,臣觉得还须详细讨论,再下定论。”胡开口。

  “依老太傅之意。”

  朱祁钰答应下来:“那就说说第七件事,从即日起,大明改名为大明帝国。”

  “不再是大明朝,也不是大明国,而是大明帝国!”

  朝臣立刻想到了罗马帝国,这是学西夷改的名字,无可厚非。

  “臣等没有意见。”

首节上一节1330/17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