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接下来,赵铭得靠忽悠了。
脸上笑容不变,赵铭继续笑呵呵道,“郭老板你说得对,的确煤矿价值不菲,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其次还有就是良好的交通。
这些先撇开不谈,咱们先说说这里煤矿的价值吧。”
赵铭深知一个道理,想要骗....拉投资,最主要的就是先抛出一个诱饵,没有足够利益,估计后面说得天花乱坠别人也是兴趣缺缺。
霍中屯这边的情况他也是最近几日才发现的,之前在霍中屯只是匆匆一瞥,最近准备长时间定居在这儿,赵铭自然要出来巡视一圈查看情况。
这一看就发现异常,屯子里的牧民烧的虽然依旧以动物粪便为主,但他也发现不少人家也加入了一些黑乎乎的矿石。
这玩意烧起来会发出一种刺鼻的臭鸡蛋气味,这是刚刚开采出来的硫物质所散发的。
刚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的矿石会散发出有毒气体,赵铭当即让人禁止焚烧此物。
同时外出探查一圈,对霍中屯露天煤矿的规模也有了一个大致猜测。
第153章 顾虑
既然打算将草原当成大本营在经营,赵铭可急需大量人口和各种资源。
之前草原上的情况他已经有所了解,单靠放牧,草原上的资源根本难以负担牧民们日益扩大的部族人口。
再加上贸易不便,经常性被北上而来的商贾当肥羊给宰了。
眼下发现这么个煤矿,赵铭的心思也就活跃起来。
此时听到赵铭这么一说,郭老板深以为意的点点头。
“赵长官,我当然清楚煤矿的价值,现在最是急缺煤矿的应该是上海那边,其次就是我们东北那边的工厂了。
不仅仅是沿海城市,中部的一些具备产能的工业城市同样有市场,而且还可以给城里各种用电设施进行发电。不仅如此做成的煤炭同样可以卖给每一座城市的市民。
只是赵长官,我还是那句话,成本和利益不成正比。”
说着郭老板似乎是怕赵铭不理解,便再度掰起手指开始给赵铭算起账来。
“就用我知道的我们东北那边的煤矿价格来举例吧。
阳泉山那边的大煤2.6元,小煤2元,碎煤1.5元,散煤0.5元。从他们矿场运到丰台8.1元运费,运到津门9.5元,远非比煤价贵得多!
不仅如此,平定煤质量算是很好的,出矿价格在两三块,运到石门十块,运到北平二十块。
如果是大宗交易还算好的,比如正太路煤沿途的煤矿公司,每日运煤150车以上,每车60元毛利。
他们一车是16.8吨一车,后期每车20吨,各种捐税34.627元。
每车六十块的毛利润,您算算,再剔除十块至二十块的运费,再加上税收,运一车的纯利润也就二十块左右。
而这还没算上人力,算上人力,以一个矿场将近数百上千号工人来算,每人每月五块大洋来算。
这一个月,如果不能做到一万吨,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低于五千吨,怎么压榨成本都是血亏!
赵长官现在您还觉得这是个好买卖吗?”
郭老板很明显是和矿场从事人员了解过情况的,分析起来有理有据,几乎是将利害关系说了一遍。
赵铭也是忍不住拍起了手掌。
“不错!郭老板说的不错,看样子以后我这察北联合矿场公司的总办非你莫属了!”
“嗯?”
郭老板愕然,怎么自己这就是公司总办了?
“咳咳,赵长官您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这个.....”
郭老板还想再劝劝,但赵铭却已经率先开口打断道,
“郭老板,如果我说,我的人力成本近乎于无呢?”
“人力成本只是其一,您还是没....呃...嗯?赵长官您说什么?”
听着听着郭老板就感觉自己好像哪里听岔了,忙不迭看向赵铭。
他好像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的消息。
赵铭再度笑呵呵复述道,“没错,郭老板我说的就是人力成本几乎于无!”
“这....这....这怎么可能?”
郭老板愕然,心里也不禁开始猜测起来。
难不成赵长官打算在草原搞独裁那一套?可是他怎么敢的?
现在可不是以前了,再说牧场场长这个职务也没那么大,就算是以前,敢这么搞,那得塞多少钱上面才会闭嘴?
更何况得罪了本地牧民,难不成就不怕出事?
“赵兄弟,你可别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犯错误啊!”张锴也明白这意思,脸上有些不太好。
他过来是帮赵铭站稳跟脚的,也是想安置这些退下来的弟兄们。
出发之前宋长官和刘旅长可是和他细细说过这里面的事情。
本来的确有裁军名额,但也不一定是他们所部,只因那位宋长官似乎在草原有所布局,这才让他带着裁撤下来的镇嵩军北上奔赴赵铭。
他负责带人过来,来年开春要是有很多人想走,那他就带弟兄们南下回老家。
张锴也明白,那位宋长官似乎想试试赵铭的本事,有本事就吃下这支退下来的镇嵩军,没本事就当没发生过。
现在看来,张锴都有些慌了,他还想过来从赵铭这儿捞点好处的。
毕竟大老远过来一趟帮忙送人来着,他可不想把自己给填进去。
可按赵铭这么搞,可能他也得跟着完蛋。
“呵呵!你们想哪里去了?我赵铭还没这么不要命!”
赵铭摇摇头,这两人心里想什么他很清楚。
牧民们以后培养得当那都是他的嫡系部队,怎么可能让和蔼可亲的牧民弟兄们干这种粗活累活。
“那....您是怎么想的?这人....”郭老板就有些不解了。
然后他就看到赵铭指了指不远处正在忙活着搭建窝棚的男男女女。
只是这更是让两人费解,什么意思?
就见赵铭继续道,“这里面干活的一小部分是我们察北联合部的牧民,更多地则是战俘!”
“战俘?!!”
郭老板闻言顿时一惊,张锴也是满脸愕然。
但很快两人就想明白怎么回事,原本对这开矿计划一点没在意的两人,顿时眼冒精光起来。
“这是上次我们与外蒙敌骑交锋时陆续俘获的外蒙人,陆陆续续加起来人数已经快近千人了。
这么多人吃喝的可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啊!”
赵铭说着笑呵呵摇摇头。
那晚和外蒙人进行了两次交锋,实际斩杀之人其实并不是很多,更多地是俘获,其次就是逃走了许多人。
就好比现在,真正干体力活的都是这些战俘,部落里的牧民大多是监工,亦或者忙活着一些琐碎事。
千人....
听到这个数目,很清楚意味着什么。
就算这些人再怎么偷奸耍滑,每天的开矿约莫也不会低于一百吨,一个月三千吨不是问题。
如果不需要怎么克扣吃喝,给这些战俘一定的生活条件,不做那些竭泽而渔的事情,每月上到五千乃至八千吨也不是不可能。
一个月五千至八千吨,这已经有利可图了。
但郭老板毕竟是做生意的,许多事情想的就很多,他还是存在诸多顾虑。
第154章 解决办法
他皱了皱眉,还是摇摇头。
“赵长官,您说的不错!按这么来算,利润空间会极大提升。
不用给工钱只给吃喝,这能极大缓解其中的资金压力。
可是您想过没有,交通怎么办?
还有这些是战俘,一旦这边的战事结束,外蒙那边肯定会通过外交手段将这些战俘遣送回国。
我听说外蒙人人口短缺,他们哪怕向咱们的高层多塞点钱也会索要回这些人口。
到时候又该怎么办?”
说着郭老板深吸口气,看着赵铭长叹道,“赵长官,我想做生意不假,但不想做一锤子买卖,我更喜欢做细水长流的买卖。”
然而这些赵铭早有所料,点点头。
“不错!郭老板不愧是做大买卖的想的就是周到,不过这些又如何?”
又如何?这里面问题大了!
郭老板有些郁闷,怎么这赵长官像是听不懂话似的?
“赵长官我....”
“唉!”赵铭挥手打断。
“战俘交接不假,谁说就一定是马上交接?而且别忘了这里是谁的地盘!”
听到这番话,郭老板先是一愣,有些不太理解。
谁的地盘?
往小了说这是眼前这位赵长官的地盘,但很明显赵长官不是这意思,那....难道说这里是南边政府的地盘?
这么说也对,青天白日旗嘛,已经几乎悬挂全国了,往大了说也没错。
按照正常流程,等这边战事结束,南边肯定要派人过来和外蒙人进行交涉,战俘交接所涉及的利益可能也就在来年中旬,最晚不会拖到来年结束。
也就是说怎么看,这矿场买卖顶多做到来年结束。
但赵长官真的是这意思吗?
郭老板细细沉吟,很快他就想明白,这是南边政府的地盘不假。、
但实际这可是阎老西的地盘!
阎老西!
这阎老西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郭老板稍作一想,顿时一切豁然开朗,看向赵铭的目光更是有些惊愕。
赵长官这是已经想明白一切了?
如果此时赵铭知道郭老板的想法,心里肯定会骂上一句,废话,老子为了忽悠你们,可是好几天都在思考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