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111节

  没点准备怎么画饼?

  “赵长官....您是说....”

  “呵呵!看来郭老板已经想明白了?”

  "嗯,想明白了,赵长官果然高瞻远瞩!"郭老板感慨一叹。

  对于郭老板这么就妥协了,张锴还是一头雾水,不由狐疑道,

  “唉,我说你们两个这时候别打哑谜啊?这买卖到底能不能做?”

  “能做!当然能做!”

  不等赵铭回复,郭老板就率先连连点头。

  “张长官您可能不太明白,您只需要知道,这里是阎老西的地盘。

  而阎老西本身是怎样一个人就知道这事儿能不能做了。”

  听到这话,张锴隐约也是明白了一些。

  阎老西的名头这要是之前,张锴肯定不明白,但这一路北上,沿途听一些商队的描述也是知道一些。

  怎么说呢,这人如若是在山西,肯定多以美名著称。

  人家对老乡是好的没话说,又是修桥铺路又是大兴学校,恨不得让治下每一个小娃娃都送去读书。

  但在临近省份,乃至刚刚被阎老西收入麾下的察哈尔等地,他的名声就不那么好了。

  用贪财就可囊括他的行为,不仅贪财还十分抠门。

  就好比在途经察哈尔阎老西麾下管辖的几个关口时,他们伪装的商队就被接连盘剥,交税都交了好几道。

  不仅如此,进入阎老西的地盘,张锴还听说这位大帅竟然有好几家自己的银号,银行,当铺等等铺子。

  各行各业有很多都是这位大帅的私有产业。

  基于种种,不少做买卖的都在怒斥阎老西不讲武德。

  甚至沿途他还遇到几个山西的商贾,的确山西人对阎老西很是赞许,但那是底层老百姓。

  做生意的山西老乡对阎老西可是一个劲的谩骂,骂的比其他外省人还凶。

  说什么阎老西麾下的各个商行铺子,都在利用阎老西的特权,把货物装入木箱,以运送军需物资为由,利用军用车厢运送物资。

  如此一来,运费几乎为零。

  也是因为他麾下的产业经营成本比其他商号要低得多,所以他的产品在山西本地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所以此时张锴有些明白赵铭的意思了。

  一句话塞钱!

  不错!赵铭的确是这么想的。

  阎老西这人别说是他这后世人,这年头几乎很多做买卖的都知道有这一号商界泥石流。

  阎老西做买卖不讲武德是出了名的。

  这人不仅贪财还十分抠门,虽然思路是对的,别人敛财是盘剥当地百姓,他却走出了一条别样的路。

  在这年头,也算是不错,起码没对百姓荼毒,相反还挺不错。

  但这样严重败坏了市场竞争。

  据说这位不仅挤压同行,还经常搞一些卖空做空的买卖,在商道凭借一手无赖和权和脑子,赚了个盆满钵满不说。

  还听从过一位前朝太监的小道消息,偷偷买下了北平一座破旧王府,据说里面地下埋了许多金银财宝。

  为此不惜花费三万大洋买下王府,派数百军队在王府挖了足足一个月,结果前前后后投入十万大洋连根毛都没挖出来,为此还被其他军阀大佬笑了好久。

  但人家贪财抠门是绝对的,正所谓上行下效,赵铭不需要接触到阎老西,也知道麾下部众是个什么情况。

  钱在其他地方或许不是万能的,但在这里也算是万能的。

  “不过赵长官,您的想法我不否认是个好想法,但这到时候引狼入室又该怎么办?”郭老板有些担忧道。

  这个顾虑,赵铭不是不明白。

  “嗯!郭老板以后有你当这个总办我是放心的,不过你放心,还是我那句话,不要忘了这里是谁的地盘!”

  同样的话,又一次说了出来,郭老板不禁仔细思忖了一下。

  片刻他便苦笑着点点头,“赵长官,以后您还是别这么夸我了,您这么说我感觉我就是个傻子。”

  说着他不由看着赵铭心中感慨万分。

  本以为这赵长官就是个武夫,虽然有点脑子,但脑子更多的在军事上,现在看来真是人不可貌相。

第155章 忽悠(上)

  赵铭的意思他明白了。

  这里是阎老西的地盘,也是他赵铭的地盘,可别忘了这矿场在哪里!

  他听说过阎老西名下有不少直接控制的矿场,为此敛财无数。

  但那些矿场都有一个共通点,要么是在山西境内,要么就是在他麾下部署能快速抵达的区域。

  而眼下这处矿场,就算阎老西有想法,那也不能做什么。

  派人驻扎?那得派多少人?

  住在霍中屯的这些天,郭老板可没少观察这里的情况。

  这里的牧民不说对这位赵长官达到盲从的地步,但明显也已经言听计从,具备一定的威望。

  距离自己上次过来才过去多久?半个月不到吧?

  而如今大雪俨然就快来了,察哈尔上边能不能派来军队过来反击外蒙人在郭老板看来是个未知数。

  甚至大概率他觉得不太可能,要么是等待来年开春。

  就如上一次外蒙人南下一般,年初席卷大半个内蒙,直至后面开春雪化了军队才北上反击。

  而如今掌管这块地盘的阎老西,其麾下会怎么抉择,用屁股想也知道。

  最节约成本的做法就是如上次一般,草原上的牧民在上面大老爷看来,就像是来年开春的牧草,死上一批来年开春总会长出来的。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算一笔账,郭老板按照您对市场的估算,如若一千战俘,剔除其他花销,我们每月能赚多少?”赵铭笑呵呵看向郭老板。

  “三百大洋只多不少!”

  郭老板很快给出了答案,这个数乍一眼看不多,但想想大洋的购买力,已经十分不错了。

  草原上虽然贩卖牛羊马这些东西或许更有赚头,但可别忘了,这可是多出来的额外收入。

  “那如果再多一千人呢?”

  赵铭继续反问,郭老板脑子飞速运转,快速给出了答案。

  “每月七百大洋只多不少!开采的矿越多,利润就能更多!”

  “如果是五千甚至一万战俘呢?”

  听到赵铭继续的追问,郭老板已经有些口干舌燥起来。

  这次他想了很久,这才给出一个不太确定的答案。

  “可能是三至五千大洋?”

  每月能达到这个数额的利润,这已经算是天大的买卖了。

  郭老板都在想,这样的话,别说这买卖能做一辈子,哪怕只能做五年十年,那他就能在北平或者津门亦或者上海,买一栋小洋房然后雇佣几个佣人,一辈子兴许吃喝就不愁了。

  一旁的张锴也是感觉浑身燥热,不由得脱下脑袋上的羊毡帽挠着头发,一缕缕热气从头顶蒸腾。

  一个月别说五千大洋,哪怕只有一千大洋,一年那也有一万两千大洋,五年就是六万大洋。

  如果是一月五千大洋,五年下来那就是三十万大洋!

  巨富!

  要发了啊!

  张锴手心手背都在冒汗。

  之前赵铭给过他不少小黄鱼,但那些加起来价值也就相当于两三万大洋,而且给战死弟兄们抚恤金后,寄给家里的也就一万大洋。

  这一万大洋他已经觉得足够他们家过好几辈子了,但现在他突然感觉那一万大洋不多了。

  如果有三十....不!哪怕只有十万大洋,家里就能多请一个佣人。

  并且家里也能从城里那老破小房子里搬出来,搬到一栋崭新的小洋房里面,家里的妻子更是能过上富太太般的生活。

  想到这些,郭老板和张锴都激动起来了。

  看着这些,赵铭暗暗点头,不过这还不够。

  就见他淡淡道,“那你们再想想,这里可是草原,草原上什么最多?”

  此话更是让郭老板脑子一下子好似有电流划过,眼睛瞪大,嘴唇开始哆嗦起来。

  对啊!

  自己竟然把草原上最重要的马力给忘记了!

  郭老板一拍额头,为自己的愚蠢暗自后悔。

  见此,赵铭笑了笑,“郭老板你再算算,我以马匹和人力入股,你算算这成本还能压缩多少?

  我们利润还能上涨多少?”

  已经不用赵铭多说,郭老板就开始嘴里神神叨叨的算了起来。

  “马力运输有限,但马只要足够多就行,而这里恰恰不缺的就是马!

  以马力运输到张家口,再通过京张铁路,我的煤矿能迅速铺开。

  而且阎大帅这笔钱给必须得给,他虽然贪财,但是只要和他麾下部署搭上线,我们的运输成本还能再降!

  给阎大帅那笔钱,完全可以用运输时的苛捐杂税相抵。

  等于我们的人力成本是纯赚。

  如果一月有一千人,我们的利润能做到六百甚至八百大洋。

  如果有五千人,我们的利润能达到三千大洋,甚至四千大洋!

  如果是一万人.....我们可以躺在大洋上睡觉了。”

  郭老板说着已经是忍不住直搓手了,现在的他哪还有先前的顾虑,一双眼睛闪闪发光像是看到了一大堆银灿灿的大洋朝他挥手似的。

  赵铭也是笑着点点头,这个郭老板的确是个人才。

  自己还只是粗略画了个饼,这货就已经将后续收益全都脑补完成了,省的自己一番糊弄。

  不过赵铭还是摇摇头,笑呵呵再度道,“郭老板,如果我告诉你,这笔买卖明年我们将再翻上一番你信不信?”

  “啊?”

  郭老板有些迷茫了,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利润空间?

首节上一节111/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