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第138节

  现在部落里粮草本就不足,现在又来这么多俘虏,虽然俘虏吃的东西只是他们的一半,但这么多人那也是不小的负担。

  “话说重点不是这个吧?应该说咱们竟然能打赢这么多外蒙人,这么看来外蒙人貌似也不怎么样啊!”

  突然人群中一句话提醒了众人,顿时大家又开始笑了起来。

  之前外蒙人的强大早就让他们胆寒,尤其是直面过外蒙人疯狂屠戮的达尔罕茂明安两部牧民们更是有着浓浓的恐惧。

  现在这股恐惧好似随着这一刻消散于无形,随之而来的还有着一丝淡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不仅他们在骄傲,同样回归的战士们也是一个个恨不得把腰杆挺断。

  镇嵩军还算好,毕竟胜仗他们打过很多,败仗他们也打过很多,相较于这点荣誉,他们更喜欢战场上那种肾上腺素蓬勃的感觉。

  但察北联合军则不这么认为,他们一直感觉自己跟在镇嵩军身边就是打酱油的,哪怕之前整编过后,精气神也不是多高。

  这一战不仅打出了他们的气势,更是打出了他们的自信。

  赵铭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一支真正的精锐从来不是在不断惨败中磨砺出来的。

  不断地惨败只会磨砺出一个个兵油子,一支精兵可以败,但刚开始绝对要以大胜为主,否则这支军队就没有脊梁,扶不起的阿斗。

  镇嵩军也是一样,当初如若不是那个刘大帅比较聪明,一开始以剿匪和维持地方治安为主,打的都是一些杂鱼,用一次次小胜为镇嵩军积攒信心。

  如果没有这些,只怕镇嵩军也不可能有如今的锐气。

第193章 津门,大山,脚行

  与此同时,津门,四方街,南楼老街附近的一个馄饨铺子上。

  南楼老街属于之前矿工住过的地儿,后来这儿成了许多底层人落脚地,说白了就是贫民窟。

  哪怕是在这儿的大街上依旧能闻到一股股当地的臭味,有馊臭味,有附近的人畜粪便。

  津门这种大城市,一些繁华地带与这儿的区别完全不是同一个地方,高层能享受到纸醉金迷般的生活,而底层过的可能还不如臭水沟里的老鼠。

  一名身形魁梧,宛如一座小山般的壮汉端坐在馄饨摊前,面前一碗馄饨升腾着热气,然而他却无暇他顾,眼中只有手里的一份报纸。

  这份报纸是大公报,02年在津门创刊,25年停刊,次年再度复刊。

  改版之后也算是好事,因为改版前的大公报,在16年前还行,敢于直言,甚至敢在早期公开抨击袁大头。

  只是在16年之后的期刊画风骤变,在政治上更加倾向于安福系和东洋人,至此销量大减,到了20年,每日只印几十份,饶是如此依旧无人问津,到了25年正式停刊。

  而改版之后的大公报开始倾向于南京政府那边,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懂得人自然是懂的。

  报纸就是这个时代最好抒发言论之地,舆论就是另一片战场不得不重视。

  虽然大公报在有些地方依旧有失偏颇,但这份报纸能看到许多当下时政。

  只是这玩意在四方楼这种地儿可不受欢迎,这里就没几个能看懂这些字眼的文化人。

  然而这名体态健硕身形异常魁梧的大汉,却看得眉头紧锁,像是真的能看明白里面内容似的。

  “山爷!我看您这经常看报,您真能看得懂这里面的玩意?”

  正擦拭着桌面的摊主放下抹布,双手撑在案台上笑呵呵看着面前的汉子。

  汉子微微颔首。

  “嗯,看得懂。”

  说完他不再多说,继续埋头看着手里的报纸。

  见此,摊主耸耸肩,眼前这汉子他倒是熟悉,四方楼的老街坊了。

  不过中间出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两月前才刚刚回来。

  本以为这汉子又会去码头当脚行赚钱养家糊口,哪成想,这汉子竟是好运被南楼的八爷给赏识。

  现在虽然还是个臭脚行,但好歹是可以靠收例钱过活,不用干太多活就能拿钱,可是让摊主十分羡慕。

  但也就一转眼的功夫罢了,混帮派可是刀头舔血的行当,弄不好是要死人的。

  待那汉子囫囵吞枣般快速吃完馄饨匆匆离去,摊主这才看向自家的婆娘。

  “唉,老婆子,这大山到底是如何跟着八爷混到一块的?”摊主有些好奇,而自家婆娘经常和街坊邻居碎嘴,这情报工作是一绝,问她准没错。

  正帮忙收拾座椅餐具的老婆子横了一眼自家男人,没好气道,

  “怎么?别告诉我你一大把年纪还想混帮派,小心我拿刀砍死你!”

  “嚯!瞧你说的,我就算想,那人家也不能要我啊!”摊主老汉无奈道。

  “行了我知道你这德行!”

  老婆子摇摇头,开始仔细回忆着道,“我记得好像是前些天八爷被南市的李爷手里的干将追着砍来着。

  八爷的情况咱们也清楚,平日对咱们这些老街坊也不算剥削的太严重。

  老八爷死后,他就一直想从李爷手里要回他们家的地盘。

  一开始八爷就想和李爷比炸果子,八爷准备倒是充分,赢了。

  结果李爷手底下那瘸子张不认账,两边就发生了火并,八爷硬是被追了好几条街,后来是大山这孩子一个人把那些追兵给砍翻了。

  唉,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

  听着自家婆娘说的这些,摊主点点头,对此倒也不觉得奇怪,只是对李爷手底下的那个瘸子张轻啐了一口。

  要知道津门的江湖规矩和其他地方不同。

  其他地方帮派争夺地盘看的是谁够狠,津门也一样,但津门是看谁对自己人狠。

  比如炸果子,就是两边分别挑选十来号人进行抽签,中间架起一口烧的滚烫的油锅。

  两边大佬开始抽签,抽到的小弟必须要义无反顾的跳进油锅,比的是谁够硬气,不吭声。

  如果自己这边抽到其中一人,那人畏缩不前,不敢跳油锅,那就是怂包,这一场就算是输。地盘之争算是结束,输的一边就得将地盘拱手让出来。

  之所以叫炸果子,那是因为跳进油锅里的弟兄多半是死了。

  据说炸的里焦外嫩,再一捞出来,用油布裹着就叫炸果子。

  在津门炸果子又是油条这种小吃,用这个词代指,算是异曲同工之妙了。

  回到自家院子,大山再度摊开报纸,越看眉头拧的越深。

  今日的报纸用了很大一个篇幅描述外蒙不顾约定贸然南下的事迹。

  文章大多都在向着南边政府,表示校长已经在积极进行交涉,并且一定会让外蒙人付出代价。

  偶尔有看报纸习惯的大山对此嗤笑不已。

  政客的话听听就得了,但除了这些,文章描述的境况就有些不容乐观了。

  外蒙人以不足十日的功夫,已经将战线推到了察中一带。

  察中....

  “赵爷在察北吧?”

  大山浓郁的眉头拧得更深了,目光继续往下看。

  果不其然,后面报纸上又开始找补,严明,阎大帅麾下,张砺将军已经委派一支独立团在察中一线进行驻防。

  最后文章进行了总结,描述了张将军以往的事迹,言明务必会将外蒙挡在察中一线,并且必要时进行反攻!

  “赵爷如何了?怎么只字未提?”

  反反复复又看了好几遍,大山还是未曾看到报纸上提及赵爷分毫,心中的焦虑愈发严重。

  他现在恨不得立马赶过去,可惜,如今已经加入津门青帮,没个理由贸然北上,定是要受千刀万剐之罚的。

  其次现在赶过去,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津门到察北,哪怕有火车,期间只怕也需要大半个月时间。

  他只能等待此前委派几名熟悉察哈尔情况弟兄能帮忙寻觅到赵铭的行踪了。

第194章 后路

  如大山情况差不多的,在西安府同样在发生。

  今日的大公报让熟悉赵铭之人都心中一沉。

  看着摆放在案台上的报纸,宋哲眉头紧锁。

  赵铭是他布置出去的闲棋,说是这么说,更像是长辈对优秀晚辈的培养照拂,他想看到的是一个得到蜕变的赵铭,而不是死去的赵铭。

  “现在急了?早干嘛去了?”

  旁边十分轻松悠闲的声音响起,对方穿着一身白色衬衣的常服,手里把玩着宋哲办公室内的一根钢笔。

  "我只是想培养他,在关中已经没什么能历练到他的了。"宋哲摇摇头。

  “呵呵!磨砺?培养?”

  张维不由嗤笑一声,“这话你信吗?如若是培养,你更应该将他送到军事学堂之中,而不是让他去草原!

  他这种草莽出生的年轻人缺的可不是什么战场上的磨砺。

  之前他的表现就已经足够证明他战场上的天赋,他更缺的是上升途径!

  没有在军事学堂进修过,他的出身就是最大问题。

  老伙计,你承认吧,你根本就不是为了培养他而这么做,只是想给自己留条退路吧?”

  他前半段的话都还好,宋哲没什么反应,随着最后一句话出口,他眉头就是一凝。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呵呵!不知道?我看你很清楚!”

  张维冷笑道,“冯大帅如今的情况你比谁都清楚,是!五虎和十三太保里面有很多不太明白的。

  但我很熟悉你老宋!

  你脑子是这里面最好使的,你很清楚,咱们大帅对国军那边可是貌合神离,两者之间必然有一战。

  看你最近的部署,想来是认为咱们大帅这边胜算不高吧?”

  “慎言!”宋哲沉声低喝。

  “呵呵!这里并无外人,而且附近都是你的心腹,无妨!既然你一直将这些事憋在心里那我就替你说出来让你好受点。”

  张维无所谓的一摊手,丝毫不在意前者而是继续道,

  “老宋你有一颗搞政治的脑子,但却没有这颗心!

  两边必然有一战,但你对咱们大帅又忠心耿耿,此前想来你是在大帅面前提及与国军一战中的风险,结果被大帅驳回了吧?甚至还被狠狠训斥了一番?

  但国军大势所趋,这点不用说你,就算是我也看出来了。

  从今年开始,南边的动作就频频,尤其是校长此人行事作风过于狡猾,比之大帅犹有过之。

  并且他背后更是有孔宋几大家族的大力支持,军事上他兴许弱一些,但内政后勤这一块他早已无后顾之忧。

  而这已经是他奠定胜局的关键。

  为何古代谋士如云,唯有孔明,萧何之流最为出名?而他们是管什么不用多说了吧?”

首节上一节138/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