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直接选了个近的,是韩老板的。
这顿时让韩老板喜笑颜开,瞥了眼唐老板,不自觉就将腰板挺了挺。
老郭在旁边都看傻了,这三个老伙计还真是脸都不要了啊。
不过他倒也能理解,做生意嘛,不寒碜。
“赵长官您还有啥要求您尽管提,如果是涉及采购设备的话,在下以前就是做买办的,您就算是要洋人的开矿设备,我也不是不能搞过来。”
刚刚被这个家伙抢了风头,唐老板决心要表现表现。
这也的确是他的优势,因为他发现自己这话出口,赵长官眼睛明显亮了亮。
“这倒是不错。”
赵铭点了点头,“开矿的设备咱们稍后再聊,还是先说说这合作的事吧。”
“我先问你们一句,你们想不想赚的更多?”
听到赵铭突然这么问,三人均是恢复了些许理性,心里都警惕起来。
一般这么问的,大多没什么好事。
可他们还是有些想岔了。
的确不是什么好事,但这却是妥妥的阳谋。
“是这样的,百分之二的股份,虽然已经不错了,但你们想不想要更多?”
“赵长官,您什么意思?我们....不是太懂啊!”
这话让三人有些不解,刚刚他们要加大投资,赵长官明显不同意,现在这又是打算做什么?
就连旁观的老郭也是满脸困惑,难道还是舍不得那一大笔投资,可这样一来反而是丢了面子。
“对啊,赵长官,您是觉得是不是要加大投资啊?”唐老板好奇道。
“不是!我之前说过的不会变,百分之二的份额会给你们的。
但我有个想法,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您说!”
赵铭也不急,将墙壁上的小窗户打开了一条缝,让闷热的屋子透了透气,这才笑着解释道,
“就是我觉得现在投资人还是太少了,大家也都是做生意的想来也明白我的意思。
我这个矿场规模绝不会比目前国煤的几家矿场规模小,再加上我这儿人力充足。
甚至后续投资足够大的话,我还能继续招收牧民过来干活。
到时候得日产值将会极大!
可产量大归大,但是销售渠道也是一方面,虽然目前我已经打通了一部分渠道。
可渠道这种东西你们也知道,谁又嫌少呢?”
说到这里,其实大家已经或多或少明白了。
的确,这种级别的项目入场的人还是太少了,亦或者说要多几个像冯老板那样的大老板下场。
这样渠道彻底打通,矿场能在短时间内扩充到一个很大规模,他们也能更快回本。
这算是一个双赢的好事。
第325章 忽悠瘸了(中,加更1)
“所以我考虑了一下,觉得咱们可以这样。我说说然后你们看愿不愿意。”
说着赵铭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ㄝЗ君羊⑦壹 ④㈣ ⑧ б⑦七0
“债券你们听说过吧?”
“这....”
闻言在众人都有些困惑,还是和洋人打交道的唐老板试探性开口道,
“赵长官,您说的是那种土地债券,还是那种公债券的东西吗?”
听到唐老板这么一说,赵铭反倒是有些发愣。
这年头的债券叫这名字吗?
稍微和唐老板聊了聊,赵铭才知道,其实两者性质都差不多。
“嗯,差不多,就是这类似的玩意,对了你不是说有铁路债券嘛,我打算发行一种咱们煤矿公司的债券。”
“呃....赵长官,咱们煤矿现在其实应该也不是很缺钱吧?其实只要再拉几个投资人过来,咱们也不用发行这东西吧?”
唐老板有些迟疑。
债券这东西他知道一些,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的欠条,但是具备一定的利息。
在他看来这就是政府和银行才能玩得转的东西,如果煤矿厂发行这玩意,每月光是还利息就一笔不小的开支。
发行的债券越多,每月的利息也就更多,而这仅仅只是利息,到了债券约定时间,还需要支付债券的全额本金。
欠太多钱,在他们这一众老板心中,总觉得不是一件好事。
“是啊,赵长官,咱们的资金完全可以继续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其实就现在的资金,把这矿场运行起来也不是问题的。”
老郭也是苦口婆心的劝诫着。
债券这玩意一听就高端,事实也的确高端,这年头也就政府和银行以及铁路公司能这么搞。还没见过其他人能这么玩的。
对于这些反对,赵铭充耳不闻,而是继续笑道,
“我打算以发行一种一百面额一张矿场债券,这种债券你们可以买,也可以让别人买。
如果是让别人买,我承诺,每卖出去十万大洋的债券,我就给你们涨百分之一的股份,百分之五封顶。”
三人现在每人也就百分之二的股份,这还是花费十万大洋买来的。
可现在如果只要让别人购买债券,那最高就能拿到三个点的股份,这怎么想都是大赚啊!
这下他们总算是来了点兴趣。
只是想了想,他们心里就不禁暗自摇头。
债券这东西,大多是银行和政府发行其实不是没道理的。
主要是这风险问题。
因为一些小企业后续也跟风发行过一些,亦或者一些私人小银行。
结果发行是发行了,后面在债务利息的背负下,一个个倒闭了。
发行商倒闭,这哪还能收回钱来,本金和利息一起打了水漂。
这也导致后续普通企业的债券几乎是无人问津,就连一些政府发布的债券卖的也不怎么好。
主要是政府也有倒台的一天。
比如北洋,比如一些军阀的政权,他们倒台了,这债务还怎么追回?
所以现在目前在发行债券的也就几家国内的大银行以及洋行了。
“赵长官,说实话,我觉得您这想法好是好,但就是实施起来有些困难。”
唐老板率先出口道。
见赵铭没多少反应,他这才继续道。
“这债券咱们就算想卖出去,那也得有人买啊!这事儿说来复杂,我也不是很好解释。
总之赵长官,这个咱们没法解决。”
这话得到了其余几人的认可,均是纷纷点头。
赵铭也不以为意,点了点头,反问道。
“那你们说说,这里面问题主要在哪?”
见赵铭还是锲而不舍,几人都是心里暗自皱眉。
这赵长官怎么这么执着于搞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呢?
“赵长官,这第一点就是信誉了,也是最麻烦的一点,现在市面上也不是没有企业发行债券,可没人买啊!
这主要是现在的时局,大家真没多少底气去买这些。”
唐老板说完,黄老板也点点头同时附和道。
“对!赵长官,还有就是这利息了。
大家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如果只是一点点利息,根本没什么吸引力。
可利息太高,大家又不放心,这就是个死循环,没法破的。”
两人说的这些也是目前债券遇到的最大问题。
赵铭也是深以为然,不过依旧是神色如常,反而是面带笑容。
“不错!不过你们这两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闻言众人都有些不信。
赵长官您就是个带兵打仗的,说不句不好听的,你就是个官二代,你还能比那些留学回来的经济学专业人士懂商业?
这么多人都没能解决的问题,你一下子就有办法了?
不过大家也不急,准备等赵铭继续说完,再出声驳斥。
“办法其实很简单,大家觉得利息低,那咱们就涨利息,大家觉得没担保,没信誉,那咱们就每月都给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现钱。”
赵铭这话听着容易,但听着哪哪都不对劲。
“赵长官,您这说的太轻巧了,利息低了就涨利息,那涨多少?还有这看到现钱什么意思我不太懂?”唐老板摇摇头,他很不看好赵铭的想法。
债券在国外或许能玩的风生水起,那是因为国外的一些强国的国内时局还算安稳,自然能发展的不错。
但在国内时局动荡,债券仅限一些大银行才能玩得转。
“现在一般债券的利息是几个点?”赵铭笑呵呵反问道。
“分年限的,三年期限是3.8个点,五年期限是4.2个点。”唐老板回道。
赵铭点点头,“那如果我的债券,一年就是5个点,三年就是10个点呢?”
“你疯.....”
说到一半,唐老板发现自己有些失态了,忙是找补道,“赵长官,您这样这不是赔钱做买卖吗?
如果债券太多,矿场根本负担不起。”
“这就不是你们需要操心的,我反正每年给你们的分红不会少。
如果你们也买债券,同样也能享受同等的利息返点。”
赵铭一脸随意,可如若现在这里有个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