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日报】
首页上记载的,都是大唐国内的新闻。
比如大唐朝廷敲定南北东西两条大动脉铁路的修建计划。
比如由关内向关外,以及南洋的移民工作的推进情况。
黄河大堤的检修工作等……
尼古拉开口解释。
“大使阁下,请您翻至扉页。”
哥尔查科夫闻言,翻动报纸到扉页,扉页上的标题就是四个大字。
【国际要闻】
这其中,打头的就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公开表态支持印度民族起义。
印度各地的土邦王公纷纷宣布响应。
起义军汇聚德里,英军退守孟买和加尔各答。
这封报纸上,甚至简略记述了一下起义军的进军线路。
而后还有诸如美国堪萨斯内战如火如荼,克里米亚战局进一步加码等相关消息。
看着报纸上的内容,哥尔查科夫不由得信了尼古拉的话。
如此看来,他们沙俄确实不用过于担心克里米亚的战局了。
如果他猜得没错的话,英国现在绝对要比他们沙俄更为难。
哥尔查科夫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
帝国所面临的外部局势,这下总算是有所好转,如此一来的话,和唐国之间的军贸重要性自然也就大大降低。
唐国再想要以军贸来拿捏他,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想着这些,哥尔查科夫不由得开怀道。
“走吧,我们回公使馆。”
“今夜我们不醉不归。”
尼古拉闻言,只是笑着应声。
“今晚的第一杯酒,一定要敬给为了印度独立而前赴后继与英国佬奋战到底的英勇的印度士兵们!”
哥尔查科夫闻言,也是忍不住大笑出声。
……
李奕给漠北诸部大汗的赐宅就位于京师内城。
距离故宫并没有多远!
车臣汗王府内,几名大汗聚在一起吃着锅子。
屋内的墙壁上,悬挂着几盏电灯。
此时的电灯灯光虽远不如后世明亮,但和蜡烛油灯比起来却是要好的多。
将整个房间内照的一片亮如白昼。
虽然李奕今天给他们赐宴了,但那可是赐宴啊,大家都有些拘束,没敢放开吃喝。
如今,都还饿着肚子呢!
这不,回到府邸之后,一群人聚在给自己加餐。
嗯,吃涮肉!
夹起一筷子鲜羊肉放入铜锅,伴随着铜锅咕嘟,不多时羊肉便变了色。
将变色的羊肉捞出,沾满麻酱,送入口中。
一阵咀嚼之后,车臣汗脸上露出一个满足的表情。
“嗯,痛快!”
“还是咱们私底下吃喝最为痛快,在皇帝面前,实在是太拘束了些,总感觉放不开。”
“娘的,唐皇明明看着年龄不大,但在他面前,老子就是心里直发怵。”
“真是奇了怪了!”
今日李奕接见几个大汗时,虽表现的很和气,并没有释放自己的气场。
但车臣汗几个依旧紧张的够呛!
因为,一个人身上的气场强弱,并不在于这个人是否有意释放。
而是在于他的身份,地位,权力等因素。
当一个能够一言决定你生死的人坐在你面前时,即便他很和气,但你该发怵照样发怵。
其余几人闻言,纷纷附和,表示自己也是发怵。
“快吃快吃!快饿死我了!”
“是啊,赐宴没敢动筷子,赐宴完了又被拽着去讨论修铁路的事情,老子都快饿死了……”
一群人稀里哗啦的吃着。
伴随着锅子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札萨克图汗不由得开口询问道。
“话说,咱们真的要帮着唐国修铁路吗?”
“这铁路要是修通,那今后草原可就真的要仰中原之鼻息了。”
一但铁路被修通,唐军向漠北动兵的成本便将被无限降低,到时候,漠北就将真的变成“汉土”。
这是札萨克图汗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札萨克图汗此言一出,房间内的气氛顿时凝重了下来。
三英诺颜汗闻言,苦笑一声说道。
“如今,唐军的重兵还驻扎在库伦呢。”
“现在的我们并没有拒绝的资格啊……”
土谢图汗说道。
“认命吧,不认命还能怎么办?”
“拉起队伍和唐军作战吗?”
“库伦一战我们的族人死伤已经足够了,如果再开战,我等只怕就要灭族了吧?”
库伦一战中,唐军斩获甚众,漠北诸部都有些被打怕了。
车臣汗最想得开,笑呵呵的说道。
“认命吧,早该认命了,如今已经不是我蒙古人的时代了。”
“既然朝廷想修铁路,那就修呗,按照那铁道部的张部长所说,这修铁路也是个赚钱的买卖呢。”
“说不准咱们也能借此赚个一笔!”
几人闻言,都是默然,旋即一起笑了起来。
“不错,不错,是这个理!”
“大不了我等今后便在京城乖乖当一个吉祥物,不信他大唐皇帝还能亏待了我等。”
“哈哈,别想那么多了,该吃吃,该喝喝……”
他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他们蒙古人靠着弓马骑射就能无敌于天下的那个时代了。
……
PS:这章还完,上个月的欠更就还完了。
这个月的话,目前是四百月票,也就是说还欠两更。
我尽快还完!
第445章 想做儿大汗的巴哈杜尔沙二世(82K)
随着京城中的谈判进行,几方来回拉扯,大唐提出的条件,被通过电报往欧洲本土送去。
不同于架设跨跨海电缆,成本极高,且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在陆地上架设电报线的成本和风险都是可控的。
是故,大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架设了一张连通各州府,省会城市的电报网。
英国人在传信时,先是借用大唐的电报,将消息从京城发往云南昆明。
而后,又借道缅甸,发往孟加拉和印度,再由印度向英国本土转送。
嗯,此时的缅甸同样也通了电报。
其实一开始,缅甸国王对电报网的搭设是不同意的,因为他不想出这笔钱,也怕境外势力会借此向缅甸渗透。
但在这件事情上,大唐和英国难得的达成了统一意见。
大唐和英国双方一起向缅甸施压,唐军在云南边境演武阅兵,英国舰队航行于缅甸外海,最终打通了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电报网。
至于说连通印度和欧洲的电报,此时也已经修通了。
历史上,印度方面五月中旬爆发大起义,至六月初,伦敦便已经接到消息,并开始做出准备镇压叛乱的决定。
如果连通欧洲和印度的电报没有修通,伦敦方面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
就算没有全通,应该也通了大半。
最多是某些部分还需要人为传信!
而沙俄方面,则也是借用大唐的电报网,通过缅甸,印度这条线,往欧洲传信。
怎么说呢,虽然现在印度是英国的地盘。
但沙俄同样没少通过中亚,向印度进行渗透。
多了不敢说,但借印度的电报网传个消息还是可以做到的。
……
伦敦!
白金汉宫!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正在同首相帕麦斯顿勋爵议事。
“首相阁下,我听说印度方面爆发了起义,这点是真的吗?”
维多利亚女王那张以往满是自信锋芒的脸,如今难得的有些忧色。
顺风顺水了一辈子的她,难得的感到有些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