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的和平,真的是他赏赐给英夷的。
以李奕开国皇帝的威望,以他对军队,以及朝政的控制力度。
如果他下定决心要打,那么印度的战事大唐是有能力继续打下去的。
所以,英国人领旨谢恩,实在是应有之义!
至于说巴哈杜尔沙二世?
他身为藩属国的国王,还是刚刚才在大唐的庇佑下,保住社稷的藩属国国王,给李奕下拜谢恩,那就是理所应当的。
就在众人齐齐跪下接旨的时候,照相机的闪光灯闪了起来。
咔嚓!咔嚓!
眨眼功夫,摄像师们接连拍了好多张各个角度的照片。
准备将来用于登报宣传!
在宣旨结束之后,众人各自从船只甲板上起身。
郭嵩焘率先提笔在条约文本上签字,用印。
然后,又将条约文本推向了对面的坎宁总督道。
“坎宁总督,该您了!”
坎宁笑笑,同样提笔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便是莫卧儿汗国大汗巴哈杜尔沙二世,缅甸派来的特使奈温等人,先后在条约上签字。
在所有人都完成签字之后,郭嵩焘命侍从端酒水上来。
各位代表各自举杯,郭嵩焘开口说道。
“为了和平,让我等共饮此杯!”
众人见此,齐声高呼。
“为了和平!”
就在众人各自举杯之时,照相机镁光灯的咔嚓声再度响起。
将这一幕定格!
……
在条约签订之后,仅仅只是第二天。
大唐日报便用头版头条报道了此事。
《英夷主动求和,南京新约签订,战争结束!》
《莫卧儿大汗远道而来,除去签约,还有何目的?》
《南京新约与南京旧约的差别何在?》
《和约具体内容,大唐一雪满清留给中国之国耻!》
并且更加重要的是,大唐日报,不只是在大唐境内发行。
而是整个东亚范围内,大唐的那些藩属国几乎全部发行!
南洋,马六甲城!
在大唐拿下南洋之后,便在南洋设了南洋总督,统管一切南洋事务。
而南洋总督府,便被设在了马六甲。
因为,大唐设南洋总督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控制南洋,更多的,其实还是为了马六甲航道。
只要马六甲航道在大唐的控制下,那么,大唐便能够控制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海权。
这对大唐来说,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因为,大唐只有先经营好东亚东南亚地区,将来才能有底气,将自己的脚步迈向全球。
年关将近,马六甲城内年节的氛围越发明显。
虽然马六甲城中有不少西式建筑,但是如今这些西式建筑中所居住的,则大部分都是华人。
总督府内,李鸿章坐在窗边的一张躺椅上,一边喝茶,一边翻看着手中最新一期的大唐日报。
看着大唐日报上,有关南京新约签订的内容,李鸿章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这一仗,总算是打完了!”
李鸿章语气颇为感慨的说道。
一旁的秘书王正见此,笑着附和道。
“大人所言甚是,这仗总算是打完了!”
“既然仗打完了,那我南洋总督府这边便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实在是一件好事。”
虽然打仗的是印度,但南洋身为大唐距离印度最近的地盘,同样承受着不少压力。
虽然达卡方面的粮草需求,有将近大半是由缅甸就近提供的。
可剩下的各类物资,则是需要大唐从南洋地方上采买收集,然后运往前线。
这也就使得,南洋方面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在搜罗筹措物资,支援印度战事上。
被战争所拖累,南洋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自然也就放慢了。
李鸿章喝了口茶,听罢自己的秘书所言,笑呵呵的点头说道。
“此言不错,确实如此。”
说罢这些,李鸿章像是忽然想起来什么,开口询问道。
“对了,本官之前向朝中申请,请求朝中批复南洋总督府组建治安队,专门用于维持治安,清缴南洋地区的土著的报告,朝中可有回复?”
大唐要开发南洋,首先最大的阻碍是南洋地区湿热的气候,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
可除去气候和自然环境之外,就是土著了。
这几年的功夫,在大唐开阔南洋的过程中,土著是真没少给大唐添堵。
地方上经常会有土著袭击大唐移民的消息传来。
对此,李鸿章也没什么好办法。
除去让地方上的移民组建民兵自保之外,也就是组织专业的治安队,去绞杀南洋的土著了。
嗯,抓到的土著自然不会全杀掉。
大唐不管是开垦良田,还是挖矿,那都是需要人手的。
王正点头说道。
“回大人的话,内阁方面已经就您的申请做了批复,通过了您的申请!”
“不过,军机处做出指示,治安队的指挥权要归于军方,军方会派遣人手来搭建治安队的骨架,负责治安队的组建工作。”
李鸿章闻言,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
“我们这边要尽量配合治安队的组建工作,尽快把治安队给组建起来。”
“那些土著实在是太嚣张了,如果不能将那些土著给处理掉,大唐的南洋开发计划就无法实行下去。”
李鸿章对于治安队指挥权归于军方,由军方来负责组建工作并没有什么想法。
因为,他现在所想要做的,只是尽快将南洋的土著给清理掉,进而好推动南洋发展。
而非是想要借着治安队的名义来涉足军权,谋求独立。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皇帝可是开国皇帝,他老李得多脑残,才会想着在开国皇帝在位的时候搞军事独立啊!
他李鸿章又不傻,才不会自己找死呢!
……
PS:本来还了两章,还欠五章,但昨天请假一天,又欠了一章。
今天还完,又成还欠五章了……
第480章 风水轮流转(美利坚版)
王正闻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李鸿章微微颔首,然后继续询问道。
“对了,近期南洋地区的人口分布统计报告出来了吗?”
大唐要对南洋事实管理,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要将南洋地区的人口数量,土地数量等数据给搞清楚。
如果不能将这些基础数据整理清楚,那么,大唐想要对地方进行实际控制,难度和阻力都将会非常的大。
所以,李鸿章在抵达南洋之后,便开始着手统计和收集相关数据。
王正闻言,只是点头道。
“大人放心,人口分布统计报告如今已经大致完成,只等最后再核对一次,便会送来交由大人过目。”
李鸿章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尽快吧!”
王正点头应是,然后告退离去。
李鸿章则是继续审理批阅起了手头的文件。
随着大唐推动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下达,最近整个南洋地方上,不断有申请批地建厂,建立工业园的申请被提交给李鸿章。
虽然这其中没什么重工业,大多都是些农副产品加工,例如橡胶加工,水果加工,烟草种植,制糖,巧克力生产等轻工业。
但关于这些事情,依旧大多都需要李鸿章这个南洋总督亲自过目和批复。
时间在忙碌中飞速流逝,很快便来到了第二天。
当天上午,李鸿章的秘书王正便将南洋地区人口分布统计报告给递交了上来。
李鸿章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所有事务,开始翻阅报告。
【南洋地区第一次人口普查人口分布报告】
【截止大唐开泰四年,开元历4557年,西历1860年末,目前,南洋地区共有华人280万余,土著510万。】
【其中,华人之中,历代移民南洋之华人后裔约120万,近年来之大唐移民160万。】
【这280万华人,主要分布于婆罗洲,吕宋岛,马六甲一带;土著则是各地都有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大唐所统计出来的土著人口数据,其实并不准确。
能被大唐所统计的,大多都是较为文明和开化的熟番。
这些熟番土著,都是愿意接受大唐管理,愿意在大唐治下讨生活的。
数量更多的桀骜不驯的生番,则大多都不在大唐的统计数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