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659节

  当然是越南,泰国,朝鲜,日本等藩属国。

  以及印度那边咯!

  反正莫卧儿汗国需要给大唐还账。

  正好,就让他们拿粮食来抵债好了!

  至于说粮食都拿来给大唐还债了,莫卧儿汗国自己会不会饿死人?

  呵呵,这个就不在大唐的考虑范围内了!

  但是,光从莫卧儿汗国的地盘进口粮食,肯定是不足以填补大唐目前的粮食空缺的。

  到时候,说不得还得从英国人的控制区想想办法……

  琢磨着这些,李奕抬头说道。

  “孝达,你去传达朕的命令。”

  “命内阁方面,立即着手筹措一批粮食,运往河南方面,准备用于赈灾。”

  “效率要快,否则,河南那边的粮价指不定得飙升到什么地步。”

  “对了,再命监察部给朕盯紧了。”

  “那些赈灾的粮食绝不能有任何意外,不论是谁,只要敢伸手,那就给朕剁了他!”

  张之洞闻言,当即点头应下,表示自己明白,而后,他便转身离去,前去传达李奕的命令。

  ……

  京城,郊外!

  大唐国家安全粮食储备仓,甲6号仓。

  在大唐立国之后,为了确保国家安全,确保出现地震,洪水,山崩等天灾,以及战争,瘟疫等人祸之后,大唐可以第一时间调集各类物资进行应对。

  李奕在定都京城之后,便下令在京城郊外设立了一系列的战略储备仓库。

  储备了海量的粮食,药材,衣服,食盐,白糖,军械等相关物资。

  甲6号仓库,正是储备粮食的仓库之一。

  办公室内,仓管史崇睿正在审阅面前的一份账本,不时的拨弄一下算盘珠子计算。

  这里身为大唐最重要的储备仓库之一,甲6号仓库的储备规模非常庞大。

  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吨!

  这个级别的储备仓库,每年的仓库内的陈粮淘汰,新粮入库,都是一个大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账本便是重中之重!

  如何从仓库里捞利润,全看你会不会做账本!

  而史崇睿,便是深谙此道的高手。

  他甚至能够做到,自己捞的盆满钵满,上司吃的脑满肠肥,下属喝汤喝个肚圆儿,而账本上不见任何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一手,史崇睿才能坐稳仓管这个肥差。

  看着面前的账本,史从睿一边计算,一边琢磨着自己这次能从里面捞多少。

  马上就要夏收,等夏收之后,仓库内的粮食必然会进行一次轮换,将陈粮出售处理掉,然后填入新粮。

  如果操作的好,这里面的利润将会非常之惊人。

  不说别的,这么大笔的交易,光是回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就在这时候,外边跑进来一名仓库的管理员。

  “大人,上面传来命令。”

  “还请您过目!”

  说话间,管理员将手中的公文给了史崇睿。

  史崇睿挑挑眉,从管理员手中接过公文,然后翻阅起来。

  但是,公文才刚翻开,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大变。

  因为,公文上写着一行大字。

  【着令,调甲六号仓库存粮五十万吨往河南赈灾,甲六号仓库需在三日内完成准备工作,并将粮食启运。】

  史崇睿看着公文上的内容,心中暗叫要糟。

  因为,此时的甲六号仓库内,压根没有这么多的粮食。

  由于夏收将近,新粮很快就会入库。

  史崇睿才刚刚将一批陈粮给倒卖出去。

  他想着反正新粮马上入库,很快就能把缺口给填上,到时候他再把相关程序给补上,那就不会有问题。

  而史崇睿之所以要在这时候卖陈粮,那是因为现在卖陈粮的话,价格会比各大粮仓集体出售陈粮汰换的时候价格高很多。

  只要在报账的时候,史崇睿将价格按照相应的集体汰换陈粮的售价给报上去。

  那这里面的差价,就能进他自己的兜里。

  但问题是,如今还不到朝廷规定中的陈粮淘汰的时候。

  如果不是朝廷要紧急调粮,史崇睿的操作自然没有问题。

  等新粮入库,甚至连痕迹都不会留下。

  但问题是,现在朝廷要调粮,可仓库内的粮食却是不够数。

  史崇睿知道,事情这下麻烦了。

  搞不好,自己这回要掉脑袋的。

  心下虽然慌乱,但史崇睿脸上的表情却是并不变化,只是开口对来汇报的管理员说道。

  “嗯,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管理员闻言,抱拳作揖,然后转身离去。

  在人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之后,史崇睿噌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他准备要往自己的岳丈府上去一趟,向自己的岳丈大人求助。

  他的岳丈大人当初可是皇帝的从龙功臣,很多事情对自己来说是天大的事。

  但对岳丈大人来说,却不算什么……

  ……

  是夜,史崇睿离开了甲六号仓库。

  提了些烟酒,海参燕窝等礼品,便坐上一辆黄包车,往自家岳丈的府上而去。

  随着朝廷禁止牛马牲畜入城的禁令下达,京城内的百姓被迫改变生活习惯,不再乘坐牛车马车出行。

  有钱人有权的,自是选择去购买汽车,用汽车代步。

  汽车可要比那些牛车马车体面的多。

  而对没钱,或者说不够有钱的中产来说,人力黄包车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史崇睿便属于一个典型的中产,或者说,在消费上他是一个典型的中产。

  虽然,他凭借自己仓管的身份,从粮仓里倒卖粮食,捞了不少钱。

  但是,这些钱都是见不得光的!

  他拿来满足日常消费肯定没问题,因为日常消费太过零散,没办法监控。

  但是,如果他拿钱去买汽车这样的大件,那就是在自爆自己是个贪官。

  因为,他是无法解释自己的巨额资金的来源的!

  黄包车车夫拖着车子一路狂奔,很快便来到了史崇睿岳丈家府邸外。

  史崇睿下了车,付了车费,然后大步向府邸大门走去。

  史崇睿的岳父是大唐的开国功臣。

  居住的宅子,乃是大唐入京之后,皇帝给赐下的赐宅。

  位置就位于京师内城的城墙根处,邻里邻居几乎全部都是军中或者官府中的高层。

  说白了,这地方其实就是大唐版本的官员家属大院。

  能住在这地方的,都不是一般人。

  ……

  PS:这是还债的

第482章 梁丰:鲤鱼焙面,延津风味!(8K还5)

  史崇睿拎着礼品,迈步走到大门前,抬手敲门。

  咚咚咚!

  钱府的管家听到敲门声,走过来打开大门。

  看着站在门外的史崇睿,杨管家有些惊喜的询问道。

  “姑爷您怎么来了?”

  “快,快里面请!”

  史崇睿点点头,先是把礼品交给管家,然后迈步走进钱府大门。

  在管家的带领下,他一路绕过照壁,穿过回廊,拱门,来到内院。

  两人一起走到一间书房外,管家上前几步,敲门道。

  “老爷,姑爷来了。”

  很快,房门内响起一声回应。

  “是崇睿吗?进来吧!”

  钱桓的话音落下,房门被打开,史崇睿迈步走入。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红木桌子。

  桌子后,坐着一个满头白发,但精神矍铄,文质彬彬的老者。

  老者名叫钱桓,广西人士。

  曾在武宣县担任教谕一职,在大唐攻取武宣之后,钱桓归降,后被任命为武宣知县。

  后来,随着大唐逐渐起势,力挫满清,争雄天下,而后北伐中原,驱除鞑虏,收复京城,恢复中华。

  钱桓这个从龙老臣的官位也是越做越大。

  一路从知县,知府,巡抚,做到如今的大唐工业部副部长。

首节上一节659/7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