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其他娘子这么说,她才知道。
然后她就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只能说……
这不是什么好事。
紧接着……
全城的目光便都落到了赵昕的身上。
而赵昕的府邸明明藏得挺好的。
也不知道这些御史、谏官,又或者是什么其他人,是不是在他马车上安监控了,从他出宫,就一直盯着他,随后……
他近一段时间,都有住在外面的事,也就被御史、谏官给风闻了。
当然!
也有可能是他们一些人本来就知道,只是,正好这时候才拿出来说而已。
赵昕也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隐瞒的。
可我都九岁了!
跟个小大人一样了,我难道还不能自己一个人在外面住?
你们不夸我小小年纪,就如此独立也就算了,这有什么好挑刺的?
幸亏他们还没发现自己养小妾,不然,那可就糟了!
然而……
他们又怎么会明白自己的深谋远虑。
要想自己将来的儿子一个个都能成才,而且团结一致,必须得让他们都能有一个格局大,眼光高,明事理的母亲。
自己这不恰恰正在培养么?
打小就给她们灌输好的想法、理念,以后,这教出来的儿子,也必定不一般。
主要是他日后,未必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对着自己的儿子。
出去外面打一次仗,少说都要半年吧。
那到时候,若是母不贤,那这儿子岂不是废了?
就算自己打下了整个地球,以后也迟早败在这些家伙的手里。
相反!
即便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有了这四个贤明的小妾,在她们的合力熏陶之下,将来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也绝对不会差到那里去。
这就是他为何要费心教育四名小妾的原因。
接下来……
他还打算写一本《育儿经》,就家族里的人,能看。
不过这些都先放到一边。
面对官家的‘不作为’,御史、谏官此时此刻只感觉,这天都快要塌了,要礼崩乐坏了!
豫王殿下这做事,好像从来都不按规矩办事。
那八千兵,你完全可以看成是他个人的私兵。
官家这是想要做什么?
此前说是学习如何带兵,那还能稍稍地糊弄一下。
现在都开始不装了!
还有许昌、南阳一带,似乎也不安派官员。
这意思,说不定又是让豫王殿下自己做主。
以后许昌、南阳,说不定也是豫王殿下自己说了算。
上一年,据说就给三司送了十万匹绢以及四万斤的棉花,这想必,就是许昌、南阳出的吧?
“宠幸至此,也算是我朝罕见了!”
像是贾昌朝等人,都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唯一的儿子,就是不一样!
可说真的!
这还是有点把朝廷法度,视为无物。
当然了!
官家他这么做,说不定也有缘由。
而最大的缘由,大概就是朝廷没有一个能打的。
官家身边可信任的人,能用的人也不多。
那让自己的儿子站出来,承担起这个责任,也就很显而易见了。
对比起官家以前,跟豫王殿下出来‘学习’的这几年,感觉官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以前那么犹豫了。
坏了?现如今,该不会已经是豫王殿下说了算吧?
那自己要不要去讨好一下呢?
第158章 自知之明
他爹爹把话那么一说,几乎约等于以后他就是太子。
还好的是,目前他爹爹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其他人就算是嫉妒,也嫉妒不了。
坏消息则是……
大家一听他的分量居然这么高,那这人情往来,自是必不可少。
然后,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苗娘子的亲戚,就给苗娘子开始送礼。
搞得苗娘子都无语了。
最兴来才九岁啊!
你让最兴来给你一个官当当,你还不如直接去巴结张娘子,然后让张娘子给官家吹吹枕边风呢。
那说不定还来得更快些。
苗家的亲戚却是以为,赵昕已经手眼通天了。
还有什么事,是赵昕办不了的?
毕竟……
赵昕的手里都有八千兵了!
虽说其实现如今,这东南的五千兵,都还没有开始招呢。
但是……
外面的人好像都觉得赵昕已经很厉害了。
不过确实,你问问其他朝代的皇子,有谁能有八千兵的?
苗娘子也是费了半天的口舌,这才把这位苗氏的亲戚给打发。
赵昕一回来,就见到苗娘子咕咚咕咚地喝着水,似乎遇到了而且是刚刚处理完一件很重大的事情的样子。
便问道:“苗娘子你去散步散了二十里地了?”
苗娘子便道:“什么意思?”
赵昕:“那你喝那么多的水做什么?”
苗娘子只好把事情给告知。
赵昕便道:“看来!终于都开始有人明白,我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我这个豫王殿下,还是有一丁点权力的。”
苗娘子便回道:“你还在那里得瑟。”
“接下来……你可得谨小慎微才行。”
赵昕一看,苗娘子竟然没有把尾巴翘天上去,大肆地收受贿赂。
而是仍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赵昕便道:“看来,苗娘子你的《唐书》、《隋书》、《汉书》没白读。”
苗娘子紧接着便露出了真想打他一顿的表情。
苗娘子这哪是没白读《唐书》、《隋书》、《汉书》,她是知道官家不喜欢后宫干政。
像张娘子,跟前朝的大臣来往,收受大臣的礼物,都被官家骂了几次了。
她可不能重蹈覆辙。
再说了,官家说是那么说,可这事,始终都还没有定下来。
最兴来如今连个太子都还不是,你怎么就能说这事定了?
再说了,即便是太子,也有很多中途被废的。
这个苗娘子倒是读了很多。
之后……
苗娘子便又问了问赵昕八千兵,以及小妾的事。
而且……
最主要是小妾的事。
有没有被人知道,不过据亲戚的口吻,应该还没有。
然后,就是小妾过得怎样?
虽说只是小妾,但也算是自己儿子的女人,苗娘子就怕他没照顾好。
赵昕让她放心,吃饱穿暖,一点问题都没有。
……
八月。
庞籍、文彦博回到了东京城。
此时此刻,御史台这边,也对前面西北用兵,然后临时征召了不少人去当兵,如今西北战事稍缓,而且,快有两年了,于是就是不是可以让一些人重新回家务农,提出了建议。
大概是这位御史的家里有人去当兵,现如今那人不想当了,想回家了,结果军队却不放人,于是对方也就急了。
而赵祯也是正好找不到借口提裁军之事呢,被御史台这边这么一说,这裁军的借口不就来了。
当即便令刚刚回来的庞籍以及文彦博,拿出一个方案以及人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