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如今,这两人好歹也是参知政事,你不把他们说服,他们肯定早晚敲你家的门。
而坏消息是,自家还真在外面。
赵昕为了让范仲淹、韩琦二人积极发言,也是道:“你们就当大宋现在出了一个昏君,非要去打西夏,你们要按照损失最少的方式去打,你们说,该怎么打?”
“前提条件是,不能止步不前,不能碰一下就跑,最高目标是灭亡西夏,最次的目标,也要起码夺下几座城池。”
“还得把辽国的影响,也给考虑进去。”
“到时候……要是辽国从中调停,怎么答复?”
“我需要的是积极的意见,而不是事情都还没有做,就说这做不了。”
“是个人都说做不了,那大家干脆都别做了。”
范仲淹还道:“可这事,就是做不了。”
这范仲淹,比赵昕还能气人。
赵昕便指着范仲淹道:“范仲淹,你要再这样,那我可就要把你的参知政事给撤了。”
范仲淹接着道:“就算是把臣的参知政事给撤了,臣也以为,不应该去打西夏。”
赵昕便深吸了一口气,“我让你想主意!不是让你去打!”
范仲淹便道:“只是想么?想了,殿下不一样想去打。”
赵昕:“那你的意思是说,你不愿意为朝廷出主意了?”
范仲淹便道:“我这也是在为朝廷出主意,请容许臣说句不好听的话,豫王殿下年纪尚轻,还不清楚西夏的实力,如今好不容易才和平下来,那两国自该接着保持和平才是,又怎么好再挑起事端?”
“请豫王殿下,要为天下百姓想一想,打仗不是儿戏。”
赵昕也懒得跟他废话。
赵昕:“你果真不愿意出主意?”
范仲淹行了礼,但不说话。
赵昕又看向了韩琦。
韩琦倒是拉了拉范仲淹。
好像在说,老范,没必要,咱就是出出主意,到时候打不打,那不还是官家说了算?
当然!
以最近的风闻来说,官家基本上就不怎么管事了。
准确地说,是大事不管,全都交给豫王殿下,只管一些琐碎的小事。
可身为臣子的,也不能执拗到,连主意都懒得出。
大概是被赵昕给骂过一次,所以韩琦还有点醒目。
知道不能把此事闹得太僵。
欧阳修见气氛闹得这么僵,也是道:“豫王殿下,我想说句话!”
赵昕便道:“说!”
欧阳修便道:“其实臣也觉得,不应该去主动挑衅西夏。但是,臣以为,先准备着,肯定是没错的。就算不去实行,起码也得有个计划。范相公也过于执拗了些,怎么能连主意,都不舍得出了。其实豫王殿下,是个好人。”
末了,欧阳修还在后面自作聪明地补充了一句。
然后蔡襄等人也道:“范相所考虑的百姓的问题,豫王殿下其实比任何人都清楚。在外考察的时候,豫王殿下对百姓关心最多。虽说是打仗,但豫王殿下肯定也不会不管边境的百姓。”
“对!豫王殿下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没有一次不叹息的。”
范仲淹便道:“那殿下更应该知道,此战不能开。”
赵昕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道:“来人啊,把范仲淹赶出去。”
倒是只留下一个韩琦,在那里干站着。
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跟范仲淹,其实是一伙的。
要是自己现在不走,过了今日,自己的名声怕是要毁了。
想到这……
韩琦便道:“豫王殿下,我去劝劝他。”
赵昕便道:“不用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是不是也想学范仲淹?”
韩琦:“这……”
赵昕:“那你就说说你的建议。钱,怎么来,粮,怎么来,攻略那里,怎么跟辽国做外交。”
韩琦道:“臣需要一点时日。”
他就是想早点离开。
其实……
韩琦是知道的。
他们大宋,根本打不过西夏。
守城还可以。
野战?两条腿,怎么打四条腿?
关键是西夏穷得一塌糊涂,你打下来,也意义不大。
其实曾经他也是一位热血青年,也曾有一个封狼居胥,直捣黄龙的美梦,只不过,在七八年前,这个梦破碎了。
人还是要认清一点现实比较好。
不要做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梦。
可以说……
这七八年来,韩琦也成长了不少。
赵昕见对方说需要一点时日,那他也不能不给对方不是?
便道:“那我就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吧!”
够仁义了吧!
韩琦随后便道:“殿下,如若没有其他事,那臣便告退。”
赵昕:“走吧。”
等二人都离开了以后,赵昕这才心情好上了一些些。
随后……
开始正式地讨论之前所说的事。
赵昕先开口,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如果先打辽国,辽国肯定会拉上西夏这个盟友,对我们进行夹攻,这对我们来说,不利。”
“只能是先打西夏,然后辽国一定会居中调停,因此,我们摧城拔寨的速度,一定要快。”
“我打算把大宋的疆域,往北,先拓展到横山一带,往西,拓展到天都山。”
“横山以北是茫茫沙漠,就算是西夏自己,要想从这里运输粮草也不容易。”
“天都山附近有盐池,据说每个月能产价值十四五万贯的盐,这可以切断西夏的经济。同时也能补充我们的,而且天都山离他们的国都已经非常近。这等于是在他们心脏,埋下了一颗钉子。”
“地方打下来后,要迅速地增筑堡寨,只要能把这些地方都打下来。”
“西夏的活动疆域以及经济,都会大大受挫。”
“这是我们第一阶段的目标。”
“只能说……不会很容易,至少怕是要打好几仗,而且,敌人有可能会集结国内的所有军队,估计得有几十万。”
“所以为了避免被以多打少,接下来……我们还得跟大宋的西北军,形成良好的合作跟沟通。”
“仅凭我们三千人不到,没有他们的帮忙,很难成事。而且打下来的地方,也需要他们派人去驻守,去增筑城堡。”
“等打完了西夏,我们再调转头,去跟辽国慢慢谈判,顺便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河北的七个州。”
“不管是打西夏,还是打辽国,都需要大量的战马。”
“所以接下来这四年,我们都会向吐蕃、向民间购买大量的战马以及驮马。”
“钱方面,许昌、南阳的棉绢足以支付购买马匹的费用。”
“粮食,就近用西北军的,我们不过三千人,就算加上辅兵,也绝对不会多多少。”
“接下来,我会让他们开展屯田,以备好作战用的粮草……”
其实赵昕还想再招一些人。
只不过……
三千他就有点养不起了。
要是再招……
想了想,赵昕咬了咬牙,还是再召五百人吧。
看看这五百人里,能不能出两个神枪手,他要把装备了米涅弹的线膛枪交给他们。
在深山峡谷里,看看能不能打打埋伏。
又或者是临阵的时候,专杀对面的关键人物。
第188章 参观军营
范仲淹这头被赶出了讲武殿,随后……
另一头,就把赵昕要打西夏的事,告诉给了富弼。
主要也是路上刚好碰到了。
富弼便道:“这很正常,豫王殿下连军队都有了,肯定也不能就这么养着。”
范仲淹便道:“所以你也觉得打西夏是对的?”
富弼道:“我可没说这是对的。我只是想说,他想要去攻打谁,都不意外。”
范仲淹便道:“那你我是否得劝劝?”
富弼回道:“劝不了,连官家都得听他的。”
范仲淹:“你我得让豫王殿下知道,这打仗,不是儿戏,不是孩童玩闹。”
富弼:“那你怎么被赶出来了?”
范仲淹:“我打算去找官家,让官家管管。”
富弼:“没用的,官家如今只听豫王殿下的。连治理黄河这样的大事,都交给他了。我看你去找官家,不如找欧阳修。说不定欧阳修,还能起一点作用。”
范仲淹随后也听了富弼的意见,去找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