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36节

  ……

  翌日。

  赵昕照旧去北门玩。

  不过,得给自己的锦衣卫培养一下一些最基本的反间谍常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常识都是些什么呢。

  比如说……

  那些无缘无故地对你好的陌生人,想要靠近你的陌生人,那肯定就是谍者。

  让他们都自查一下,看看最近有没有人无缘无故地对他们好,而且想要靠近他们。

  或者是对他们的父母家里人好。

  然后……

  自查完了,又让他们保密,反正……在北门这里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不能告诉其他的人。

  最后……

  等他们都点头了以后,便把宫里的糕点都送给他们吃。

  赵昕对这些糕点什么的,倒是不是很喜欢,总感觉都做得很甜,甜得让人发腻。

  而他手下的这四人,倒是吃得津津有味。这一看就是没吃过好东西啊!

  一边看着他们吃着糕点,一边,赵昕也侧身躺着,在想着自己的将来。

  这么些日子了,他对大宋,了解也不算是少了。

  虽说暂时还没有能够了解到一些核心的东西,可如何才能攒下自己的家底?

  唔……

  只能说,还是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入手。

  这里所谓的家底,不单单指的是赚钱的事,还有朝堂上能为自己代言的人。

  感觉……

  自己老师可以用一用。

  毕竟好歹也有着师生之情。

  这年头,要想找一个能忠于自己的人,可真的不容易。

  等锦衣卫吃完了糕点,接下来,赵昕也是让他们想一些乐子。

  而这四个人,一个个就只知道玩!

  说的都是些玩游戏的事。

  不过也正常!

  你对方要是问自己不是玩游戏的事,那自己可能反倒要小心了。

  搞不好!

  这里面就混了一个西夏跟辽国的谍者。

  都年纪小!

  听他们说玩的事,赵昕也不好斥责他们。

  想了想!

  觉得十分有必要培养一下他们的武力值。

  便道:“你们虽说现如今年纪还小,但是,也该学学如何打架,不管是民间的打架,还是打仗,还是骑马、射箭,都得学学。”

  四人听了便道:“可骑马、射箭,那很需要花费钱的!”

  赵昕道:“你们都能想到的事,我能想不到么,钱,我给。”

  反正自己每个月有二十万钱俸禄,用来投资在这四人的身上,应该也够了吧。

  平均一下每人每月五万钱,就是五十贯。

  不过有一说一,每个月五十贯,这都算是巨款了!

  把四人给培养好,以后,就能保护自己。

  虽说也能去找那些现成的。

  但现成的,只能说这归属感感觉还是差了些,没有自己培养的用起来放心。

  然后……

  赵昕这天黄昏回去后,便把自己的计划告诉给了他爹爹。

  好家伙!

  这算不算是在他这个爹爹的面前光明正大地招兵买马,培养自己的势力?

  若是放到一个成年皇子的身上,这难道不是妥妥的造反行为!?

  赵祯便道:“爹爹给你找几个能信得过的人不就好了。为何要让他们几个习武?”

  赵昕便道:“爹爹你找的,都不是直接听命于我的,又哪有我自己培养的觉得安心。”

  这小子!

  果然已经开始分得清别人给的,跟自己的了。

  赵祯也是道:“那你知不知道二十万钱是多少,全给他们?”

  赵昕便一手抓着羊肉,一边不在乎地啃着回道:“很多吗?我又不是说一下子全给,只不过……也不能给太少,给太少的话,别人才不会认真侍奉你。”

  赵祯:“……”

  吾儿,三岁,便已懂得花钱买人心。

第38章 这《唐书》得少看

  晚上。

  请实话实说!三岁便已经懂得花钱买人心,而且还说出给少了,别人就不会认真地帮你,请问这正常吗?

  当天的晚上,万籁俱寂。

  赵祯便跟苗娘子深入地交流了一下这个问题。

  苗娘子当然不可能说这不正常。

  只能是搬出《唐书》,然后道:“或许是最近最兴来听完了《唐书》,所以已经知道钱该怎么用了吧?”

  《唐书》上面确实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钱。

  既有赈灾的,也有赏赐的。

  不过赏钱的,一般还是少,更多的是赏赐绢帛。

  但这其实也没差!

  苗娘子肯定也有给赵昕解释过,这绢帛比钱好用。

  苗娘子便道:“可能,就是这样学到的吧!”

  赵祯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苗娘子也是再说说道:“最兴来还说,他以后要学太宗文皇帝呢。”

  赵祯道:“那倒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对象。”

  可就连他,都不敢这么说。

  太宗文皇帝,那是一般人能学的?

  苗娘子说完,也是观察了一下自己官家的反应。

  自己官家好像一点都不觉得这话有任何的不妥。

  苗娘子便感觉……

  这皇位应该是妥了!

  不过确实也是如此!

  官家若是不把皇位传给最兴来,又还能传给谁?

  赵祯则是想着……

  最兴来真的不简单,才三岁,就已经正确地掌握了收益最高的花钱的方式。

  别的小孩子,可能最多只能想到,该去大街上买什么好吃的。

  就是你这光明正大地培养自己的亲信……

  咳!

  说实话!

  有点过了啊,当你爹爹我死了一样。

  现在就看他同意不同意了。

  而他的话……

  也不能说不同意吧,毕竟,这样也挺好的。

  只是……

  如果是真的按照旧制,这么做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不管了!

  谁让那是自己的儿子呢!

  自己的儿子若是都信不过,那这天底下,还有谁能够信得过?

  只是这种事,不能光明正大地做。

  意思是,不能让外面的文官知道,如果让外面的文官知道,那那些文官肯定又会反对。

  ……

  第二天。

  赵祯又特意地问了问道:“最兴来你是如何想到,要把钱拿来培养那四个人的?”

  赵昕也是道:“因为这宫里的人都信不过,可能爹爹你信得过,但我信不过。那我当然要花钱,去请一些能让我信得过的人来保护我?就算他们进不了宫,但以后等我长大了,我不可能永远住在宫里吧?以后等我长大了,这些人就可以保护我不被西夏跟辽国的谍者暗算了。”

  唔……

  赵祯心想,这算是自己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吗?

  若是他没跟最兴来说有西夏和辽国谍者的事,那他说不定就未必能想到这一点了。

  赵祯便道:“可他们几个,也要过个至少十年,才能有用。”

首节上一节36/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