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394节

  别到时候,刚刚把一家老小给迁徙过来,然后就因为打仗,而全部被杀了。

  经过赵昕的一番整顿。

  很快。

  在信德地区,五河地区,乔汉王朝,古希洛地区,还有巴拉玛拉地区,便率先试行起相关的国家政策来。

  当然!

  你说已经完全没人反对了,那也不是。

  只是……

  由于这些地方离赵昕还算是近,赵昕想要攻打他们,随时都能攻打,因此,现如今,他们大部分的人也只能是先捏着鼻子认了。

  不排除说不定会有一些复国势力,想要复国。

  不过……

  在当初攻打这些王朝的时候,赵昕也是提前把他们全家都给搜查干净,可以说,不一定是做到百分百吧。

  但至少,也算是做到了百分之九十。

  还有一些远亲什么的,赵昕确实还没有来得及去处理。

  只不过……

  都说是远亲了,这跟皇位继承,也就关系不是很大了。

  到了黎元五十七年,这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也是初步成型。

  此时的北印度,也算是‘人才济济’。

  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不要被人刺杀。

  因为这边的人,老是喜欢干这样的事。

  然后像是税收制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制度,也都被讨论完善。

  只是如此一来,赵昕也就不好随随便便地拿国库的钱,去补贴自己人。

  也不太好,去安插自己人来随便当什么官。

  不过在军政这一块,赵昕还是保留了相当大的权力的。

  另外……

  宰相什么的,也肯定是汉人居多,其他人也能加入进来讨论。

  当这样的改革越发地深入,赵昕也是发现了,坏了,他还真给印度带来了光明了。

  不过其实在赵昕以前,像索兰吉这样的地方,就有类似郡、县这样的行政设置。

  因此……

  赵昕也不能说把功劳全都算到自己的头上。

  因为就算赵昕不来,他们相信,也能摸到一点边。

  只是……

  随着赵昕的到来,显得更加地公平。

  改革的各项律法,很快也是传到了北印度的其他还没有进行改革的地方。

  这下……

  看到赵昕连自己的权力都限制,那些人也是惊了。

  不过改革归改革,这对北印度的吠舍,还有最低级的首陀罗来说,这事还是跟他们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另外……

  这科举制当然不能没有学院。

  因此……

  这兴办学校的风潮,也是跟着吹了起来。

  不过这都是常规操作了。

  你别说是赵昕,就连平平无奇的伽色尼,一个妥妥的游牧雇佣兵的突厥政权,在其首都,也有上万名的学者。

  甚至……

  他们还有专门的人研究天文学。

  这足可见,当一个政权想要获得内部的安宁,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都得这么做,都会不约而同地走上这一条道路。

  事实上,此前的辽国,也是如此。

  只是这学院里应该教些什么,这是个问题。

  赵昕也是不得不跟老三,还有那些汉人官员一起想。

第332章 岳飞

  黎元五十七年。

  此时的大宋。

  铁路最西已经修到了凤翔府,最北,也已经是修到了辽东以北。

  随着这两条大动脉被修建好了后,像是一些支线,也正在陆陆续续地完善着。

  铁路所带来的运输优势,无疑是巨大的。

  比如说如今要是西边发生了战事,从开封调兵、调粮到凤翔府,如今最快三五日的时间,便可以把成千上万的士兵,以及几百万斤的粮食立刻调往前线。

  这速度甚至不比驿站的紧急公文传递来得慢。

  而且,接下来不管是赈灾,还是征收当地的赋税运至幽州,也都变得轻松了许多。

  期间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路上粮食的减损,都可谓是降到了极低。

  在铁路是如此完善的同时。

  在大宋的东边沿海。

  成千上万的富人、穷人,也是把钱,还有人力,都投入到了造船,以及出海当中。

  当有人从海外赚取到了第一桶金以后,这剩下的人,自然也是毫不犹豫地,也想要分一杯羹。

  都这么多年过去了。

  海上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获得巨大的利益,都已经是得到了验证。

  尤其是像三佛齐这种,别的不多,就黄金、香料多。

  而自己又不怎么生产瓷器,丝绸,还有铁器的。

  双方便可以各取所需。

  像广州,这铁器的生产、贸易,就正逐步蓬勃地发展。

  当然也有一些宋朝的商人,盯上了粮食贸易。

  毕竟人没了其他都可以,但是没有吃的,则绝对不行。

  而想要进行粮食贸易,就必须要拥有更大的船,这回报才会高。

  于是……

  民间也是开始把船造得越来越大。

  码头、港口处。

  不少市民,都喜欢凑热闹,看谁家的船造得更大更结实。

  虽说粮食贸易的回报率远远不如香料贸易。

  但是……

  在香料被官府大部分垄断了的情况下,这运粮食,也能赚一点钱。

  尤其是把粮食卖到北方去。

  卖给高丽人。

  这一年。

  高丽这边,赵衡也被这日益增长的人口,以及越发减少的粮食,给困扰到。

  为了更好地发展高丽。

  他不得不组织人下海经商。

  书信,也派人送到了赵昕的手上。

  因为他爹爹最擅长弄这个了。

  赵昕给他的答复则是……

  高丽发展潜力有限,小宋岛目前还没有人去,大宋,也缺乏那个余力去开发,你跟你兄长谈一谈,看看能不能把小宋岛归入到高丽的名下吧。

  然后赵衡便派人去找了赵哲。

  赵哲也不差那么一个岛。

  关键还是一个完全没被开发过的岛屿。

  因此……

  赵衡也是得到了小宋岛。从这一年开始,往岛上驻扎军队,移居百姓。

  而相比起赵衡的拮据,在日本的赵熙,却一点都不需要土地而发愁。

  只不过……

  这不发愁是不发愁了,但日本物资缺乏,远远无法与大宋比,这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倒是使得赵熙不得不把那些银矿都挖了出来。

  大量的银子,被用于与大宋的贸易。

  商人们,只能说也愿意去做交换。

  虽说现在大宋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用上了纸钞,好像银器并不是那么地值钱了。

  可说到底,这银也是一种商品,也还是有用的。

  拿来给女人、小孩做首饰,做酒壶什么的,反正就是一眼就让人觉得高大上档次。

  另外……

  如今的日本关东地区,也逐步被开发了起来。

  听闻自己爹爹已经打到了印度去。

  赵熙也感觉,自己是不是许久都没跟自己爹爹联系了?

  完了……

首节上一节394/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