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第56节

  “这样做的话,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一个皇子,此前什么都没有做过,然后被众多臣子拥立继位,那以后上朝时面对这些臣子,他还能有什么治国的底气?”

  “这会导致皇权衰弱,君纲不振。甚至……到了最后,这要是皇帝子嗣稀少,甚至绝后了,那就随便放一个人在上面,这国家都能运行。这损害的,便是皇帝一家的利益。”

  “缺点是,过于大爱无疆,把权力都让给群臣了,然后让自己的子嗣,变成群臣的傀儡。”

  “当然,真正任意地进行摆布,倒也不至于,毕竟群臣,也不是一体的,通过群臣之间的斗争,皇帝是有机会重新掌握权柄的。”

  “这第一种制度,只能说还行吧,配合上以文御武来使用,国家基本平稳,皇家传承有序。只是,也会沾上文人都有的问题。”

  “比如说……不喜欢打仗,不喜欢向外开拓,只想要守着自己原有的地盘,然后跟别人做生意,自己赚大钱。”

  “因此,若是使用第一种制度,那就是文臣占优,这种国家开拓的念头很弱,只能是一直守土、守土,守到国家灭亡为止。”

  赵昕说着轻松,赵祯也听着轻松。

  他甚至都把赵昕只有四岁的事,给丢到一旁去了。

  直接问道:“那若是第二种呢?”

  赵昕便道:“这第二种嘛……看看汉唐一路过来,不就有答案了吗?强的时候非常地强,能够打得四夷宾服,弱的时候也很弱。不过大唐再弱,最后也能把吐蕃、回纥、南诏给一起带走。也算是无愧于‘大唐’这两个字了。”

  赵祯便道:“那你觉得哪一种更好?”

  赵昕便回道:“爹爹,这世上哪有一种治国的方法,是可以一直使用的?要看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去选择其中的一种来使用。”

  “就比如说第一种,国家没有敌对外患,那这种方法,无疑是最好了。”

  “可若是有外患呢?那当然就要选第二种了。”

  “前面一种,是专门挨揍的,后面一种,是专门拿来揍别人的。我大宋若一直使用第一种,那千百年后,后人定会评价,强汉、盛唐、弱宋。”

  这弱宋二字,狠狠地撞了赵祯的心脏一下下。

  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第62章 可他才四岁,又哪有那样的必要

  “最兴来,你最好先说清楚,什么叫‘弱宋’!”

  “而且那强汉、盛唐,又有何好学的!”

  “再说了,现如今爹爹问你的是对皇子的处理方法。”

  “你的回答已经超出题目了。”

  赵昕便头也不抬,接着看他的书道:“那证明我聪明!”

  只见赵祯便微微地皱了皱眉头。

  因为他有点不太确定,最兴来在这里面是不是用了什么隐喻。

  然后便问道:“为何不让太子、皇子监国、领兵,就一定是弱宋?”

  赵昕便装模作样地抬起头想了一下下,这才一脸童真地回道:“因为这代表了,这个官家很怕,什么事情都要防着。”

  “但凡是有一点点危险的事情,他都是不会去做、不敢去做的。”

  “就拿爹爹你自己来说,你继位几年了?”

  赵祯便道:”二十年。”

  赵昕便道:“那爹爹你有想过要去攻打辽国?”

  赵祯:“……”

  赵昕:“就算不是真的打,那派间谍了解辽国国内的情况,为下一步战争做准备呢?”

  赵祯:“……”

  赵昕:“那爹爹你若没有想过,那你手底下的人呢?那些上朝的臣子呢?他们想必就更加不会去想这个问题了吧?毕竟过得好好的,为何要打仗呢?”

  赵祯:“……”

  赵昕:“所以,像这样一点志气都没有的朝代,那不叫弱宋叫什么?因何而弱?就是把所有东西都防得太死了。”

  “那些奏报不都说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怎么来的?就是怕武将带着士兵造反,所以才要专门弄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是刻意这么做的。”

  “所以,我大宋才会挨打。”

  “打完了以后,为了打回来,又开始慢慢地回到将知兵,兵知将。”

  “又打回了一点。”

  “接下来,我大宋一定又是把将领都调走,继续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我用屁股想一想,都知道一定会是这样!”

  “这样的大宋,给人的感觉就是小气的,没有胆魄的。”

  “而且……一定也是非常地懦弱的。”

  “一个国家的制度的制定,足以反应出这个国家到底是进取的,还是保守的。”

  “这就叫做一叶落,便知天下秋!”

  赵祯:“……”

  说实话!

  赵昕所说的这些话,真的让赵祯不由得有些震惊。

  可接下来,他还是要问道:“那若是让太子、皇子监国、领兵,然后出事了呢?就像是你的太宗文皇帝,他的太子李承乾都直接造反了。难道……这就好了?”

  赵昕便道:“爹爹你怎么不是黑的,就是白的,爹爹你就不能是灰的。”

  “我前面不也说了,这世上哪有一种国家制度,是能一直使用到老的。”

  “就如同大唐的府兵制,后面不也变成了募兵制。税法,不也从租庸调,变成了两税法。”

  “现如今我大宋,是军事不振,那就应该增强军事。”

  “而且……李承乾造反,又不是因为他监国、领兵才造反的。”

  “是因为太宗文皇帝想立李泰为太子,所以才造反。”

  “这就好比,刀会伤到小孩子,那就把家里的刀全都扔了。”

  “这看似是为了避免小孩子受到伤害,实则是不想背负好好照看小孩的责任。”

  “太宗文皇帝他在教育儿子这方面,实在是不太行。就算我喜欢他,也不得不说,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差!”

  赵祯便道:“说得你很行似的!”

  赵昕:“爹爹你也不行。”

  赵祯:“爹爹我哪里不行了?”

  赵昕便道:“你都没问过我,为何要攻打辽国?为何要领兵?”

  赵祯便问道:“那你为何要攻打辽国,为何要领兵?”

  只见赵昕回道:“那还不是为了爹爹你能坐稳官家的这个位置,为了我大宋,为了洗刷爹爹你的耻辱。为的,是爹爹你不再愁眉苦脸!”

  说着,赵昕便站了起来,一只脚踩在了床榻上的桌子上,然后居高临下,用右手拍了拍他爹爹的肩膀。

  赵祯乍一听,也不知道赵昕这话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他有这么孝顺?

  赵祯不得不表示怀疑。

  接下来,便又看到赵昕在笑。

  赵祯便道:“你在笑什么?”

  赵昕回道:“没什么!我又没有笑!”

  赵祯道:“我都看到了,你还说你没有笑!而且……你脚放哪里?手放哪里?”

  赵昕便道:“放爹爹你肩膀上!”

  赵祯回道:“你还知道你手放你爹爹我肩膀上!还不拿走?”

  赵昕还笑:“不拿。”

  赵祯:“你是不是屁股痒!”

  说着,便站了起来,抓住赵昕的右手,一下就把赵昕给放倒。

  苗娘子正好也是带着赵徽柔从外面回来,立马就看到了这一幕,也不知道这两父子,到底在干什么。

  只见赵昕道:“不玩了!不玩了!我投降了!”

  赵祯也是回道:“你想不玩,就不玩啊。”

  赵昕眼睛余光瞄到了苗娘子了,便道:“苗娘子回来了!”

  赵祯回道:“苗娘子回来了,一样揍你!”

  赵徽柔一听,倒是兴奋,连忙跑了过来道:“揍他!”

  苗娘子只能说自己看不懂。

  好在,赵祯也没有真的揍,反倒是赵徽柔这家伙,是真的上手打!

  真是喜欢凑热闹!

  事后,苗娘子也是道:“官家方才跟最兴来做什么了?”

  赵祯也没有跟苗娘子说,毕竟……

  难不成你要让他说,最兴来这小子,居然敢把手放到他的肩膀上。

  这要是说了出来,那怕是苗娘子得站在他面前低下头求恕罪才行了。

  这一日,赵祯脑海中的想法很多很乱。

  以至于跟苗娘子睡在一起的时候,连啪啪啪都没心情。

  当然!

  他让最兴来学习兵法打仗的事,还是不会停下来。

  只是……

  这小子真的能有那样的孝心?

  每每想到赵昕说的‘还不是为了爹爹你能坐稳官家的这个位置,为了我大宋,为了洗刷爹爹你的耻辱’,他就觉得有所怀疑。

  总感觉最兴来是说谎来骗他的。

  可他才四岁,又哪有那样的必要。

第63章 开始露脸了

  诏令从开封到陕西,这一来一回,就起码需要差不多十日。

  当然!

  诏令也分缓急,最快的话,应该五六日就行了。

  范仲淹、韩琦、庞籍、王沿都几乎同时收到了诏令。

首节上一节56/45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