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穿红楼了谁还做梦啊 第166节

  如今随着二圣南巡,天下谣言四起,多得是人鼓噪“大虞皇朝国祚至此”之言。

  这个时候,虞城岂能不进入二圣之眼?

  而荣宁庄园嚣张至此,连几个豪奴都敢在归德府甚至河南开青楼,谁给他们的胆子?

  那要不是朝廷里有人打起了虞城的主意,试图从堪舆上给二圣制造麻烦,从而给了那些豪奴格外嚣张的底气,他们岂敢干这种杀头的事情。

  薛姨妈今日来说此事,那定是知道了荣宁二府的豪奴们,在虞城与中枢权贵以及功勋集团们往来密切,甚至超过与荣宁二府这个主家的往来,甚至掌握了确切的证据。

  当然,薛姨妈也不是来白作好人的。

  她必然也有自己的要求。

  而薛蟠的婚事,自然便是投石问路的那块小石头。

  贾母别有计较。

  王夫人看看婆母,试探着道:“二丫头……”

  “我可不敢!”薛姨妈吓得连忙摇手,与贾赦道,“大老爷,你家千金,如今谁不知道是王府极亲近的孩子?那时少年玩伴,何况薛家才是个什么出身,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贾赦笑道:“我倒是看着好得很,只是也不敢。此事还是老太太做主,她眼光可是极好的。”

  薛姨妈会意,给王夫人使个眼色,没让她提另外一个合适的人选。

  贾母想了想惋惜道:“倒是有个,我有个娘家侄孙女,年纪虽小,我看这长得也极好,从小儿也是在我身边长大的。可惜保龄侯府总要有个交代,要不然,这倒也是很好的。”

  这也正是王夫人的意思。

  可薛姨妈知道,老太太这话说的是真心。

  保龄侯府肯定要没落了,史鼐是军队押送回来的,他要不被褫夺爵位职位那就没天理了。

  可史家总要有个前途,老太太的侄孙女既生在保龄侯府,又是老保龄侯的重孙女,她就不可能不给家族作牺牲。

  所以薛姨妈也并没有打史家的主意,这也是宝钗与他说的。

  遂与贾母道:“老太太这是为我们家想,也想的极好。可一家子有一家子的难处不是?今日来求也是想求老太太平日里帮着想一想,倘若有合适的便留意着最好,倒不是非要有一个今日便可确定的。”

  贾母道:“那就不难办了。”

  她想想道:“倒不是老身想的多了,他姨妈,咱们两家做得好,便是肃藩那样的好人家,我看倒也未必不能求亲。”

  王夫人恍然大悟,一时脸上也有了笑容。

  能给薛蟠考虑肃藩宗室的女儿,宝玉岂能差了?

  肃武王嫡次子、以军功封镇国将军的肃王城宗正如今可好好好活着呢,算起来人家也是太上皇的堂弟,在甘肃也是说一不二的天潢贵胄,那一脉子孙也不太昌盛,可女儿却多。

  这位镇国将军至今已经有七个女儿,全部以军功封郡主,这可比她们老子的爵位还高。

  要知道,郡王的女儿也只能封县主,只有亲王的女儿才能生下来就被封为郡主。

  那七个女老虎,那是真一刀一枪从战场上打出来的地位。

  “当年肃毅王战死沙场,还是那七个带着人给肃毅王报了仇。”王夫人心中喜悦,暗暗想道,“若能与这样的人家结亲,便是肃藩要被裁撤,人家也纹丝不动。”

  如今贾母提起肃藩,就连尤氏也油然钦佩不已。

  这时空,努尔哈赤并没有在宁远被火炮给弄伤然后死了,他好端端的活到了七十二岁,比原时空多活了四年。

  三年之前,努尔哈赤自觉时日无多了,于是趁着黄台吉征服了科尔沁及北部女真,以孤注一掷姿态绕过山海关围困北都城。

  他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夺贪天之功。

  战场上,肃毅王战死后,努尔哈赤自以为天命将近,便全力围攻北都,哪想到肃毅王战死的消息传到甘肃,那七个女老虎暴怒,以河西营为前锋,七人昼夜兼程踏碎漠南出现在努尔哈赤大营后。

  七个郡主本身就有部队,合起来足足有两个大营两万余人,再加上天下第一骑兵营河西营,当他们出现在努尔哈赤身后,战场主动权就没建奴什么事儿了。

  那一战,河西营阵斩努尔哈赤,重伤黄台吉,谋臣范文程长子被诛杀,肃藩七个郡主以本部及河西营折损过半,将八旗军主力大半留在北都城下。

  当时已经垂垂老矣的七郡主带刀进入北都城时,那真可谓是马蹄踏碎了满朝公卿“逢迎新朝”之心。

  她们马銮铃上挂着建奴首领首级,最少也有十多个,全都是后金骁将。

  其中就有努尔哈赤长孙、贝勒杜度,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以及侄子济尔哈朗。

  那三个都算是后金猛将,战阵中被阵斩,这对八旗军士气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也正是那一仗,肃藩唯二的两个传人都战死了七郡主之侄、镇国将军独子也在此战中力竭身亡,追封武威郡王,与肃毅王一统为国尽忠到死。

  这位武威郡王只有一个庶子,如今在河西营担任营将,听说也是一个悍不畏死的猛将。

  郡王也有五六个女儿,小女儿如今还没有成年,听说整日舞刀弄枪,只要为祖宗报仇。

  这样的人家,王夫人的脑子都懒得想皇室为什么要去防备,一群男人战死了只剩下些寡妇遗孤的外姓宗室,皇帝给她们给好处还来不及呢,谁愿意去提防啊。

  所以若是能与这样的人家结亲,王夫人以为那就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这样有一个不好,辈分就乱套了。

  “元春到了王府,那几位郡王女儿便是她姑母。若与宝玉成了亲,那成什么了?”王夫人忧虑不已。

  贾母也有这个担忧,这个很重要的!

  可贾敏暗暗撇嘴不已。

  你们家那位大少爷,人家将门之女能瞧得上?

  那是祖传的马背上杀敌的将门虎女,你家那个废物宝贝看着便听不得这些事。

  何况你荣国府什么门风,人家肃王的嫡派重孙女来给你家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妇人?

  正作此想法,贾母问道:“你看呢?”

  贾敏无语,我怎么说?

  “事在人为。”她只好咬着牙宽慰。

  薛姨妈倒是心中欢喜。

  在她看来,荣宁二府对武烈王府很重要,若是老太太能去提一嘴,不定能成呢。

  这又是宝钗说的。

  宝钗的原话说,就算求其上而不能,也可的其中,郡王之女没希望嫁到薛家,那七位郡主的嫡派女儿孙女,甚至于外孙女也没希望,但总能从这些七拐八拐拐弯抹角的亲戚中找到合适的。

  薛姨妈当然不满意,能求其上,谁还想要得其中?

  再说王府少不了两家帮衬,一个婚事而已,武烈王不至于不懂这点道理。

  这话也是实话,就是多少有些太高看自家。

  当时宝钗无法再说,心里只是想着:“真要说帮衬,人家自己家的亲戚不能帮,非要找荣宁二府与薛家?”

  这话说了薛姨妈也不高兴,薛家虽然没落了,可加上荣宁二府,也未必就比那些肃藩宗室差到哪里去,为什么不能联姻?

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春:剑且放下,洒家去去就来!

  宝钗认为不能。

  徐徐进了四春居住的小院,宫里来的女官们也没有回宫,依旧在就近“观察着”。

  宝钗带着抱琴拜见过,这里最高的女官可是凤藻宫主事,她就算按照原定计划入宫,大概也是要从小宫女做起的,根本比不上人家。

  丫鬟莺儿胆大,问宝钗:“她们怎么还在?”

  “不要乱说,那是给荣宁二府保障。”宝钗道,“当今南都,风云变幻,以二府疏远四王六公,又随同王府疏远两亲王,他们家未免要被报复。”

  莺儿顿时羡慕不已,到底是荣宁二公之后,天家毕竟还是照顾的。

  进了二进院落,宝钗先是一奇。

  如今跟着元春的袭人俨然这院子丫鬟们的领头,她坐在外面抱厦栏杆上做针线,迎春的大丫鬟司琪,探春的大丫鬟侍书,和几个小丫鬟正在帮忙。

  入画在一旁描样子(鞋样)。

  她们并不觉着冷,看脸色红润,显然是刚从屋里出来。

  宝钗奇怪,元春的规矩可多,比她这个表妹的规矩还多。

  她精通《白虎》,怎么会纵容丫鬟们集体在客厅闲坐?

  遂笑道:“可巧了,你们都在。”

  袭人忙起身迎接,宝钗将莺儿带着的礼物递过去,与往年不同,今年她可没敢送胭脂水粉。

  便是薛家最好的,拿出来人家也瞧不上,人家如今用的可都是王府给的,宝钗如今也在用着。

  门帘子一挑,迎春探春迎了出来,宝钗从缝隙中看到,黛玉也在这。

  进了屋里,元春从里间出来,宝钗看的越发心里讶异。

  她本以为元春在休息或者看书,丫鬟们才能在客厅扎堆,如今看来这也不是啊。

  “宝钗来了?姨妈可好?”元春问好。

  宝钗规规矩矩道:“都好,正在外头和老太太,和姨妈说话。哥哥陪着琏二哥出远门,说要去江北。”

  “虞城罢了。”元春道,又拦住莺儿,没好气道,“几个不享福要吃苦的,这么冷的天去外头做什么,不要学她们。”

  各自私见了,宝钗看着元春欲言又止。

  元春第一次见宝琴,见她与惜春年纪相仿,却长得更好看些,仿佛真是个瓷娃娃,遂道:“这是你家宝琴小妹?长得真好。”

  回头往里屋呵斥道:“你宝姐姐带着一个妹妹来了,还不出来?”

  惜春从里屋出来,看着脸色有些不快,宝钗奇道:“四妹妹怎的了?”

  “方才闹脾气,要写信送到河南,才吃了批评。”元春恼道,“行军打仗岂能儿戏?叫她小短腿儿自己跑去河南她又不敢,只与我发脾气。”

  宝钗莞尔,与黛玉携手坐了,便放眼看惜春。

  惜春见了宝琴也十分好奇,这妹妹怎的长得这么奇怪?

  好看是好看的很,可她吃什么长这么大、怎的这么白?

  再私见了,元春问道:“府上一切可好?”

  宝钗踟蹰下,摇摇头道:“哪里能好得了,先时梅家来退了婚无妨,宝琴十分聪慧,知道家里难处,况且她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再与被惜春拉着要去另一边玩耍的抱琴说道:“你四姐姐比你大了几月,她喜欢你,你们去玩耍。”

  话音刚落,从另一边屋里出来个身量高挑,约莫与黛玉年纪仿佛的少女,眉宇清淡,从容不迫,竟已有几分成熟气度。

  那少女来私见,宝钗打量她,只见这位少女生得清雅绝伦,虽是杏眼桃腮,却有十分冲和。

  当时问道:“妹妹是哪位尊长家的?怎么以前也没见过你?”

  “这是大太太娘家的侄女儿岫烟,”元春笑道,“年前便从姑苏到南都了,只是忙着安家没过来,前儿到了家里,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才请了在我们这里下榻。”

  宝钗细看,便知这少女家境比较贫寒,她一身里外的穿着必然都是元春相赠,虽不算十分华美,确与迎春探春相近。

  可发钗之类是没有的,倒不是元春不舍得给,看得出她很喜欢这少女,若不然也不会留在自己院子里。

  可发钗非长辈不能赐,故这少女头上并没有饰品,只有欺霜赛雪的手腕上戴着一对儿掐丝金手镯。

  这定然不是邢夫人给的,宝钗可知道这位荣府大太太是个一毛不拔的主儿。

  遂笑道:“原是邢家妹妹,我却知道你,今儿见着了,说别的妹妹可比我好,但论序齿你可不如我。”

  邢岫烟道:“是,大姐姐与我说起过,林姐姐也比我年长。”

  再次坐定,宝钗心里惋惜:“这邢家的妹妹长得这么好,竟还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只可惜年纪太小,若不然,若不然,唉,真要论人品,薛家还未必配得上人家呢。”

首节上一节166/3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