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还说起这个荣王之后,如今人家请柬都摆在这里了。”贾政叹息道。
贾琏给老太君叩首,起身后得准坐着,连忙向王熙凤使眼色。
怀胎已七个月的王熙凤人有些浮肿,精神却非常好,见贾琏示意,便摇了摇头。
这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不用打探。
不片刻,得知贾琏回来就在荣庆堂,两房都来了。
贾赦与邢夫人带着庶子贾琮,王夫人领着宝玉,这次却十分少见地带着贾环。
贾敏与李纨一起过来。
“元春怎么不来?”贾母奇怪。
“正读书呢,晚些时候来请安。”贾敏笑道。
贾母明白,那是不稀罕搭理这点事。
这倒好。
儿孙们都坐定后,贾母让贾赦先看过那请柬。
贾赦打开,上面写着荣王曾孙与丁氏嫡长女的婚期。
河北丁氏,本是前明末年一个京官的后人,国朝建立之事,丁氏先祖不敢在新朝当官,主要是她们家世代科举地主,对太祖皇帝这种草民出身的皇帝打心里抵触。
太祖皇帝也不惯着他,不合作的官员以“不忠心前朝,不服从今朝”而剥夺功名,勒令三代不得科举,并没收所有“非法所得土地”。
丁氏一族就此衰败不堪。
到第三代时,国朝进入了太上皇时代,丁氏才积极准备投身“报效国朝”,开始培养第四代读书种子,但国朝科举与前朝略有不同,丁氏第四代也只能取得个秀才出身。
到第五代的时候,族长先考取了举人,就是丁知府的嫡长兄,而后丁知府高中进士,而且是进士及第,丁氏才算是翻过身来。
这一次与荣王府结亲的便是丁知府的那个嫡长兄,也算是大房一脉,其嫡长女年已十八,荣王曾孙也二十岁了,这个时候定下婚期,在大虞皇朝并不算太晚,但绝对不算太早。
这个时机就显得非常有意思。
第一代荣王是太宗皇帝庶子,封爵荣王后就去了常德府就藩,但第二代荣王作死,在太宗皇帝时代就试图换封地,太宗皇帝很不喜欢。
到了第三代,也就是上一代,荣王府的主人只袭爵镇国将军,人家自然是不甘心的,于是继承第二代作死的本事,竟插手三个皇子夺嫡之争。
荣王府当时站队的是戾太子。
如今,第三代荣王府的主人都死了,其世子这些年一直住在常德府王府,名义上是守孝,实则在干什么,朝廷里没有几个人不知道。
也难怪,福王鲁王能对皇帝宝座有想法,荣王差什么?
今年年初,守孝期满的镇国将军世子被宗正府及礼部明确为荣王一脉嗣爵者,三月份便从常德府诏到京师。
这个年轻的世子很有手腕,到南都后,既不去拜见福王鲁王,也不在礼部走动。
他是太宗皇帝五世孙,用不着自己出面,朝廷里那些守旧派文官也会讲爵位送到他手里。
但在和四王八公府上来往的事情中,这位年轻的世子可一点也不含糊。
除水圭在北都,北静王府没能去拜访,其他十一家他都亲自拜访过了,拜访的借口一个是荣王当年就藩还是四王八公帮忙的。
荣王本来封地在山东德州,因德州贫瘠,当时四王八公在太宗皇帝驾前说了好话,也顺了太宗皇帝照顾非嫡长子的心愿,就给荣王将封地换在了常德府。
如今,世子以此为由前来拜谢致谢那也是人情往来,谁也不好说什么。
之后便是与丁氏婚约之事。
这是其母镇国将军夫人亲自登门送来的请柬,足以代表荣王一脉。
可这就给荣宁二府出了难题。
当今皇帝膝下无子,这些宗室们都打的什么主意难道当荣宁二府都是瞎子?荣王这个嫡派曾孙心思都写在脸上了,真以为大家都看不出?
于是,这婚礼去不去就成了问题。
要是去,因请柬是镇国将军夫人亲自送来的,那就得贾赦贾政和贾珍都去参加婚礼。
这肯定不行!
试想一下,到时候因为荣王府的目的与福王鲁王冲突,两个亲王那边的大臣哪个会来?
外廷官员也绝不会贸然参与到这些事里面,就算要参与也不会如今就靠近势单力薄的荣王府。
那到时候贾政这个左通政可就太耀眼。
但若不去,未免要落得个轻视太宗血脉的骂名,朝廷里那些人、四王六公那帮人,哪一个会不趁机弹劾?
如今六部尚书竞争已经白热化,贾政好歹也是通政司主官,他的位置岂能没有人觊觎。
而且通政司原本是福王的地盘,福王日夜只想着要重新把自己的人送到要紧位置,这若是被弹劾“轻视太宗血脉”,贾政至少要引咎辞职。
那样会让皇帝很不高兴。
此外,贾敏也收到了镇国将军夫人的请柬。
这是单独给她的,也是给姑苏林氏的。
见贾赦贾政都看着她,贾敏没好气道:“看我干什么,姑苏林氏还有几个没脸没皮的,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已经与这个镇国将军世子同气连枝起来了。整天诗酒唱和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只是被重视的很。”
“今年有制科。”贾政道。
他最渴望能有个进士出身,自然对科举最关注,什么时候有科举他门儿清。
但如今说来却不是因为自己,林氏有好几个人有举人身份,老的小的加起来也有四五个,他们肯定要参加今年秋季的礼部省试,早早到京城来找门路,这也是这些清流常用的手段。
只不过,贾政不认为镇国将军世子看得起这些人,他们决定不了林如海的选择,荣王府岂能把他们当人才。
这只不过是趁机用姑苏林氏给荣王府增加门面,荣王府只需要付出一些金银财宝便可获得在姑苏士林的口碑。
这生意,怎么算怎么划算。
贾敏由此耻笑道:“就算他们要提前找个门路,在南都建立知名度,也不用找荣王府罢?”
“那他们还能找谁?”贾赦笑道,“武烈王权势赫赫,如今在河南光主持皇庄进入便大权在握,算是宗室里如今头一个有权力的,哪个有心思的不动心?可他们也要能进得去那道门。”
说起这个,贾琏连忙问道:“老祖宗,大老爷,二老爷,姑母,你们不知大王并不在河南?”
众人皆一惊,不是在开封府转河南府了吗?
“不是啊,”贾琏道,“我听人说,如今已经在北都了。”
这话一说别人没慌,刚进门的贾珍差点被门槛给绊倒。
倒不是有别的事,他可知道荣宁二府在南都分出一部分府邸修建武烈王府,于是在北都也以此为借口扩展了两府的府邸。
这种事别人不在意,他总感觉李征会很在意。
这是绝对欺君了的行为!
第二百九十四章 林妹妹:天才,没办法
贾敏才知道荣宁二府干了趁机扩张北都院子的事,她当场没说话,回到大花厅的时候才生气起来。
林妹妹监督着小老弟在读书,见母亲气呼呼的,还以为又被荣府后宅的什么事情给气着了。
于是劝道:“咱们又不给人家拿主意,人家也不是事事都听咱们,与人家生气干什么?”
贾敏没好气道:“看到一群脑子不对劲儿的处处给你添麻烦你不生气啊?”
“不啊,”林妹妹指着小老弟,“他一直气我,瞧,我就不与他生气。”
贾敏白一眼,坐了片刻道:“你好朋友可能又要对荣宁二府做点什么了。”
林妹妹不解,得知二府扩张院落,当时不在意地道:“不过是权贵内斗,人家才不会管。”
哦?
贾敏眼睛一亮。
“我又不懂那么多,闲来替外祖母算了一些,他们家在虞城扩张土地,想来那是与当地地主争斗,这种事人家才不在乎,巴不得权贵地主互相残杀起来。”林妹妹道,“倒是田庄上豪奴买卖人口若不好生处理,人家才不会放过他们。”
想了想,林妹妹翻出桌案上太祖时代编纂的《大明史》。
这是一部由当时还是太子的太宗皇帝领头、宰辅张居正担任主编纂、太祖皇帝亲自审阅决定的史书,总共有两套。
一套是编年体史书,一套是传记体。
林妹妹翻出来的是传记体。
“前明之亡,首在土地兼并。”林妹妹翻到最后几页说,“故国朝开国便以外廷掌握部分土地、内帑皇庄养育赤贫人口为国策。太祖皇帝曾说,土地兼并绝不可避免,而国朝以土地分外廷与内帑所有两类,如今荣国府兼并的那些,根子上是外廷所有。”
贾敏一想也是,只是不安道:“这件事你琏二哥处理的还不错,该处理的处理掉,豪奴兼并的那些土地如今也正好交给内帑,这算是将功折过。可北都扩张院落之事,纵然是扩张兼并了别人家的,到底得罪了人。”
林妹妹就不明白了,合上书想了许久请教:“妈,我看着外祖母家如今处处克制,可有些事凭克制能混的过关么?”
她知道母亲担心的是与贵勋乃至外廷,甚至是两个亲王为首的“太上皇嫡孙”派的矛盾会随着这些事一点点扩大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可问题是这种矛盾怎么可能避免?
贾敏没听明白。
林妹妹一言戳破:“武烈王北伐之后,如今外廷也只是掣肘,贵勋们最多也只能背地里勾结鞑子破坏北伐,可一旦北伐顺遂,能打败鞑靼可汗、驱逐建奴酋长,朝廷与贵勋们能不望风而动攫取好处?”
贾敏拍拍额头,这下明白了。
小天才的意思是,你荣宁二府既与武烈王府交好,大小姐又有嫁到王府的这个打算,一旦武烈王北伐胜利,那便是朝廷里的又一个实权派宗室。
在当前外廷与内廷纷争越发剧烈、朝廷内斗越发明显,甚至夺嫡之争已经全面开始爆发的今天,与王府关系密切的荣宁二府,你光凭着处处克制,能躲得开被卷入纷争中去的结果?
说白了,一旦北伐胜利,甚至只是取得初步胜利,朝野内外必然会有大量的各方势力一拥而上,试图从北伐中攫取自己的利益。
举个例子,太上皇的两个亲孙子,不管自愿还是被迫,他们能不想方设法试图从北伐胜利的成果中攫取个人利益?
就算没那个本事,他们能不设法诋毁甚至污蔑北伐将帅?
到时候,荣宁二府就是武烈王府在南都的代表,人家会首先冲着荣宁二府下手。
“这叫身在局中,因果难以避免。”林妹妹奉劝,“天底下可没有光躲在人家背后吃好处,必要的时候还不想承担责任的事情,荣宁二府既不想被破落,便只有选边站。既选边站,便不可能只吃好的不干活。”
这话通俗易懂,小老弟都听懂了。
贾敏连忙翻出林如海写回来的信。
信中,林如海本来暗示了许多东西,她原本忙于整顿家务而没察觉,如今被小天才一提醒,贾敏看懂了。
不及找出林如海暗示的信息,林如海的书信又到了。
这一次林如海透露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李征在济宁府的几天,给孙承宗留下的可不仅仅只有军资。
林如海说,经淮泗督帅部转发到扬州的大量精盐已经到了他的手里,济宁府也留下了大量的精盐作为储备。
这种情况下,林如海打算发动一次对扬州盐商的打击。
为此,林如海特别提醒妻儿,近期内千万不要出门。
“爹爹还有一个意思,南都精盐市场。”黛玉提醒。
贾敏这一点还是看得出来的。
既然从徐州转发到扬州的大量精盐,估计在很短日期内便能击垮扬州盐商集团,盐商岂能不另找活路?
北边他们大概没那个机会,三大营走过的地方,必然堆积着大量的精盐,所以这些家伙肯定会在南都市场甚至整个江南试图掀起一场盐荒。
荣宁二府每月从王府拿到那么多精盐供应贵族阶层,那么有没有供应平民阶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