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善和存世之间的平衡,便是我辈所求的内圣至高之境”
……
内圣
很容易让人本能的去全力追求道德之无瑕,亦或者绝对的正确
所以
曾子提出了止于至善,存世中庸
这八个字真的太厉害了
堪称内圣的精髓核心!
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想要求得圣人的尽善尽美,便会脱离儒家经世的标准
最后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曲高和寡,不再亲民,乃至于在明明德也没了实际意义
是以:我们需要把理想中的至善,与现实生存相结合
如此
最起码在理论上
内圣知止
无懈可击
几乎让人挑不出任何的缺点
你说我复礼修身,脱离实际?
我有止于至善
你说我轻利重义,动则拔剑以明志?
我有止于至善
你说……
反正不管你怎么说,我只要搬出这四字秘法
那你就只能避之锋芒,毫无办法
紧接着
乐正氏补充道:“至于实例方面,子路拯溺,子贡赎人,两者正好可用于现下”
“子贡赎鲁民奴隶回国,遇赐且让,不取其金孔夫子听闻,指明子贡大谬,因为以后就无人会去赎回鲁民了”
“反观子路拯溺,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夫子听闻大悦,后鲁人必争相拯救溺者矣”
“是以真正的内圣君子,当止于至善,为表率造福万民矣”
……
乐正氏连续搬出了两项实例
反面教材:子贡赎人
正面教材:子路拯溺
当真是无比完备
儒家就这点好
春秋典故太多了
用不完
根本用不完
这下嬴政再度陷入了被动之中
他的所有攻势,都被止于至善四个字,化于无形
“……”
嬴政再度无言的开始思索
怎么办?
他后续再怎么提出法条实例
都难以打破知止中庸
这几乎就是无解的
除非……
有什么是儒家无法知止的
能是什么呢?
周围
百家学仕们纷纷大呼过瘾
“乐正氏这第三场,我只能说……我上我也不行,这谁顶得住啊?内圣本就代表着绝对正确,道德至上,尔后他再来个知止中庸,完全无敌了嘛!”
“是啊!没有任何破绽可言,感觉乐正氏这第一城,他是赢定了这位关中赵卿,只能在外王论辩中,重新扳回一城了”
“我也觉得只能如此了,乐正氏的内圣理论,已臻化境,无从辩驳可外王方面,就很难这般完美无缺了”
“我现在唯一的感觉便是……儒家可真无赖啊!什么好话都让他给说了,忒无赖了!”
……
百家学仕过往与儒家辩论,往往都是能够有来有回,并且找到部分缺点的
比如仲良氏的【王天下】
照青史之功绩
延今朝之方略
可此一时彼一时,时移世易,终归是有缺陷的
有不少百家名仕,也都能够堪破这一点
唯独乐正氏的内圣……
众多百家名仕齐聚商讨,他们也不得一论
最终
所有人基本上都觉得关中赵卿,只能先行投出一子,让乐正氏占得一城
旁侧
浮丘伯轻声道:“果然,乐正师叔只要出马,就基本上十拿九稳了”
毛亨深吸一口气的道:“连三纲八目都搬出来了,若还占不了上风,那才是有鬼了”
三纲八目,儒学总纲
相当于乐正氏代表了整个儒学,从内圣角度,横辩八方
能打是必然的
否则
儒家凭什么能够显学数百年呢?
浮丘伯笑笑:“师兄所言极是”
毛亨:“……”
不远处
子张正和子思齐几大名儒,倒是没有再多说些什么
他们摆出了统一的姿势
饮茶
意为这一局已经没什么看头了
无论对手再怎么挣扎
他们都是必赢的,后续只需等待外王之辩即可
窗台下
华阳太后询问道:“夫子,乐正氏的内圣修身,知止中庸,就真的完美无缺嘛?”
华阳太后也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换位成了乐正氏的对手
她发现……
纵然她把自己过往的经历经验,外加学识积累,全部用于思考应对内圣之辩
她也挑不出半点突破口
须知
华阳太后这些年在夫子身边耳濡目染,她的积累绝非常人能够相提并论的
然而
儒学的三纲八目,却经过了数百年的发扬和完善,多少代大儒呕心沥血
方才有了乐正氏今日的无懈可击
“嗯,现在单从理论上看,乐正氏确实是没有弱点的”
许尚回应道:“曾子单靠止于至善四个字,便足以成圣……更何况乐正氏又叠加了礼记核心的中庸,以及经世存世,知止而后能定,当真有点麻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即
屠雎和扶苏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夫子会说有点麻烦
扶苏:“夫子,那我们这上半场是必输了吗?”
“必输倒也不至于”
许尚始终淡然:“儒学三纲八目,几百年的道行,我们固然无法驳倒之,却有可能将其逼退一步”
辩经并非只有胜败两种结局
比如扶苏跟仲良氏的对决,仲良氏的王天下在对待匈奴的政策方面,退步成了先霸后王
这其实就够了
你是不可能真把王道说得一无是处的
毕竟王道的青史功绩就摆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