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楼,秘字房
许尚居于上位
嬴政、华阳太后、扶苏坐于右席
王翦、王绾、尉缭子、邹坐于左席
不一会儿,酒菜齐备
远处的竹帘中,还有一位女乐师正在击【筑】,形似琴,五弦,乐调厚重悠扬,是王绾专门安排的
嬴政闻之,开口道:“据传春秋大家师旷,一手阳春白雪,名震当世……其现今可有传人乎?这般妙音,若此生不得一见,实在有些遗憾”
嬴政平常其实没什么雅兴,不过他对于能够传世的雅乐,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而王绾之所以专门安排这么一个女乐师,自然也是为了投其所好
皇帝或可喜爱
他专门安排人试探一下
若皇帝表态甚可
王绾也就赚大了
反之
也无伤大雅,就当眼下只是一个小插曲,从未发生过
好在此刻嬴政表现出了较为感兴趣的模样,王绾这次献殷勤算是得到了极佳的效果
于是
他顺势道:“回禀赵上卿,这春秋大家师旷的阳春白雪,现今还真有传承……燕地有位乐师名叫高渐离,我派人偶然寻到,想来不日便能够为皇帝陛下献曲,尔后再让赵上卿和夫子闻之”
王绾当众保举了高渐离
上位
许尚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他立马眉头一挑……击筑刺君高渐离……
这可是个大坑啊!
不过许尚只是目光深邃的品了口浊酒,并没有说什么
因为高渐离这张牌,如果能够利用的好,或可有利于后面的朝堂改制
忽然
王翦开口道:“据我所知,这个高渐离似乎曾给那个献图的荆轲击筑送行而荆轲携带的督亢地图,其中藏有鱼肠匕首,曾欲刺君,所以……”
王翦的记性非常好
并且其余之事他一般懒得多言
但高渐离明显是不同的
荆轲欲刺秦,虽未成,却依旧是十足的其心可诛
而高渐离与荆轲走的很近
按照正常的依法株连
高渐离别说给皇帝献曲了,抓住就得立马就地正法
“咳咳,他们在野名仕之间,总是多有交情的,实属正常”
王绾开解道:“我大秦现在已经废除了株连之法,正好把乐师大家请做宫廷乐师,也不枉一桩美谈……再者高渐离也只是一个乐师而已,他为皇帝陛下献曲,我们事先肯定都会安排妥当的”
王绾很想促成此事,遂把高渐离和荆轲之间的交情,做了弱化处理
但他肯定也不是个粗心之人
为了以防万一
他也会做足了准备,保证让高渐离没有任何刺君的可能……
如此
既无风险,又能逢迎陛下
此当是他作为右相的职责所在
对面
“我认为此事甚可,哈哈哈”
嬴政笑着应允了此事,他平时没什么爱好,这次难得被勾起了兴趣,自然就得见识一下那春秋大家的传世之曲,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许尚无言举杯,众人纷纷抬手同饮
与此同时
怡德居下方的一楼大堂
两位楚系秦臣派系的官员,还有几个楚地出身秦吏,已经开始接待五大家族之人
最先到来的便是屈衡……
只见他一身华服,丝毫没有低调的意思,送的礼品也是用车拉的
反正主打的就是一个高调
相比之下
景家的家主:景清,其属于楚地各大家族中最年轻的表率,只是身体不太好,穿着方面也很是朴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过他也依旧拉来了一车礼品
可见景清非常明白送礼的时候不能含糊,钱得花到刀刃上,不然今天出了麻烦,恐怕第一个就得遭殃
随后便是昭家的家主:昭弘,资历年岁最长,走到哪都是一副和和气气的模样,整个人的气场偏向老成和弱势
他只带了两件礼品……
数量上肯定远远不如前面的景清和屈衡,但质量价格方面就未必了
最后
宋义和共敖同至
两人合送一车礼品
算是刻意的低了屈景昭三家一头,他们原本以为自己不会被点名赴宴来着,却没想到事与愿违
这其中肯定都是许尚的安排
世人只知屈景昭,可宋、共两家在楚地的影响力也是很大的
既然始皇东巡亲至
那肯定就得一次性整改到位
哪怕有几条漏网之鱼
也不能太大
小鱼什么的,漏也就漏了,毕竟数量太多没办法
很快
五大家族的家主兼族长,纷纷开始了献礼的流程,以及各种拱手见礼什么的
这可给两名楚系秦臣派系的官员给忙坏了,按照大秦的规制,所有献礼都是要评估加登记的
所以
这两位楚系秦臣的眼光也都是极高的
断然不会让献礼出现假货的情况发生
当然
五大家族也没这个胆子
这种时候送假货,与找死无异
终于
昌文君作为压轴出场,姗姗来迟
“皇帝陛下东巡劳顿,故今日由我来宴请诸位”
昌文君开场道:“你们也不用太紧张,皇帝陛下主要是想看看历经两年之久,关于楚地的一统国策进展如何”
“如果你们全都以身作则了,那么后续便可安然的遵从陵邑迁徙制度,入驻关中,尔后再根据科举九品制度进行考核分派”
“即:只要你们真心归顺我大秦,子孙后代都是可以为官的,包括关中也能有你们的一席之地,毕竟为始皇守陵的荣誉,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
昌文君先行为今日的宴请,定了个基调
总结就是三个字:大检查!
大秦拿下楚地至今,其实已经有两年多了
名义上左相李斯负责中原的政策改革和税收诸事
但楚地真正的国策执行人,一直都是昌文君
之前昌文君主要负责收税,对于一统政策多是采取督促五大家族要积极配合什么的
毕竟昌文君乃是芈姓熊氏
屈景昭三家同样也都是芈姓,只不过他们的氏有分别
也就是他们属于一脉同宗
昌文君总体都是比较怀柔的,只要税收不出什么大问题,一统政策都是稳重缓行的
多少总得念及一些香火情
昌文君很难大动干戈
至于宋家和共家虽为外姓,但平时也没给昌文君少送礼,台面上都是表现的十分配合
昌文君派人到基层视察,也都会提前知会一声……
这便是昌文君的为官方式
怀柔处理
然而
他明显有些太过于怀柔了
他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给五大家族诸多宽容了,那么五大家族就得拿出行动来
奈何
一统变革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