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 第19节

  待去张太后、皇后和邵贵妃寝宫的人回来传达了张太后和皇后都在仁寿宫等朱厚,而邵贵妃也在慈庆宫等他过去的消息后,朱厚便在沐浴后先去了张太后所居仁寿宫。

  而朱厚一到张太后这里,就迎面看见好些个水灵绝色的女孩在殿内,偷偷瞅他。

第26章 夏皇后赞嘉靖

  朱厚倒是没有多看这些女孩几眼,而是直接来到正笑著看他的张太后和正德之妻夏皇后面前,行起了大礼。

  张太后倒是因此脸上不由得浮现出失望之色,在朱厚行礼那一刻,直到朱厚行完礼后,才强笑著说:

  “果然是翩翩少年。”

  张太后说到这里,就不由得想起了正德年轻时于她面前行礼的场景,也就突然又落起泪来。

  “请太后节哀。”

  朱厚安慰了一句。

  他对这位现在在亲戚关系上算是他伯母的张太后还是有些了解,知道此人是明朝有名的“扶弟魔”,对正德也不怎么管束,另外就是在孝宗朝善妒,间接使得孝宗子嗣单薄。

  当然,善妒是后宫女子常见的情况,且只是对孝宗有影响,影响不到朱厚。

  现在。

  张太后唯一可能会给他制造的麻烦是让他也纵容她的那两个弟弟。

  对此,朱厚也早有应对之策。

  看在张太后在他承继大位的过程中还算配合的份上,朱厚也不会对她太绝情。

  何况,在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眼里,张太后是属于把自己丈夫儿子的“遗产”交给了朱厚的主宗遗孀,属于对朱厚有大惠的人,朱厚如果对她太绝情,会令天下人觉得他自私不知感恩。

  历史上的嘉靖就因为后面对张氏太冷酷,惹得天下许多人非议。

  所以,朱厚会尽量尊崇张太后。

  不过,朱厚也知道,张太后的那两个弟弟的确不成器。

  她那个两个弟弟很多时候也不怪文官们经常弹劾他们,毕竟他们干的那些事,诸如夺民产业和草菅人命之类的的确不少。

  虽然皇亲国戚夺民产业、大肆兼并的情况很常见,不独张太后的两个弟弟这样做。

  但张太后的两个弟弟很多时候手段做的太粗暴太难看,以至于同阶层的许多人都看不下去。

  历史上。

  张太后的两个弟弟在嘉靖登基后,也依旧不收敛不收手,仗著嘉靖欠著他们姐姐大人情,还变本加厉,漠视国法,藐视皇威。

  而这一世,朱厚倒是有办法如何避免这两人继续作恶,以至于逼得自己不得不做薄情刻薄之事。

  如朱厚所料,张太后在问候朱厚母亲和个人一些生活健康问题后,就提到了自己两个弟弟,而说道:

  “你知道,我有两个不成器的弟弟,所以好孩子,看在大行皇帝和我这个老太后的薄面上,以后他们若犯了差错,只有没太过分,还请担待些。”

  有明一代,太后很多时候会以“我”自称,不是以“哀家”自称。

  而且,很多时候,皇帝亲王都会这样。

  所以,张太后这里也是直接称我。

  朱厚这里则张太后如此说后便点头说道:

  “您放心,我们本就是一家人。”

  “何况,大行皇帝一直待我胜比亲弟,降旨令我以兴国嗣子管府事时,竟给赡米三千石,而按例亲王薨子未封者止给养赡米二百,可见大行皇帝待我之恩厚!”

  “如今,大行皇帝更是将江山与皇伯母托付于我,我自当尽其未尽之忠,全其未全之孝,而大行皇帝之舅,亦是我之舅,我自当优待之,保其富贵。”

  历史上的《明实武宗录》,就有朱厚所提的一段记载:

  “辛酉,先是今追尊恭穆献皇帝之薨也,上命今上皇帝以嗣子暂管府事,仍给赡米三千石……旧例,亲王薨子未封者止给养赡米二百……此皆上特恩也”

  这里面的恭穆献皇帝就是兴献王,章圣皇太后就是朱厚生母蒋氏,当时的皇上就是正德,而时间是正德十六年年初,朱厚照驾崩之前。

  可见。

  这也算是证明正德皇帝历史上对嘉靖还是不错的一个证据。

  这一世,正德也同样颁布了这个恩典。

  所以,朱厚也才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且以此作为他会厚待张氏两弟弟的理由之一。

  张太后听后非常欢喜,毕竟她最在乎就是她的两弟弟,甚至在乎程度在她的丈夫和儿子之上。

  历史上,她就因为两弟弟犯事,不惜以太后之尊向嘉靖下跪求情。

  朱厚知道,他今日对张太后的这番话,迟早会传出去,让天下人知道。

  毕竟他现在才入主紫禁城,紫禁城只怕根本做不到密不透风。

  而朱厚要的就是天下人知道。

  因为他说的这番话也不只是对张氏说的,也是对天下人说的,要的就是既安张氏的心,也安天下人,尤其是那些皇亲国戚的心,不仅仅是张家,还有正德皇后的母族夏家,以及其他家族。

  众口铄金。

  朱厚不希望他将来因为这么一件事声望受损,他只想借著这些事,进一步抬高他自己的声望。

  因为在这个把道德看的很重的时代,要想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声望要好。

  王安石想变法,不得不先养望二十年。

  司马光要废新法,也先养望许久。

  现在的他要想在声望上压下因裁减冗军冗官、铲除奸佞而名声大躁的杨廷和,就也得养望积势。

  让天下人真将他视作圣君,这样他将来做的任何改革,执行起来都会少许多阻力。

  至少人们会因为他的形象良好,或者说有公信力,而不会把他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往不利于自己的方面想,即便暂时不理解,也只会觉得是自己觉悟不够。

  而张太后也因为对朱厚的话感到欢喜,也就继续说道:

  “外朝阁臣们有一点没看错,那就是,你的确是一位明理厚道的仁主!”

  “也难怪大行皇帝生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当顺兴世子,让我顺著你的意来,现在想来,他是早就知道的,知道你会是一个仁德的好天子!”

  张太后说到这里就又擦拭起泪来。

  朱厚则因为张太后这话,怔了片刻。

  他没想到,自己能顺利在第一回合赢下杨廷和,以天子礼进宫,原来还有正德皇帝的助力。

  “或许,历史上的嘉靖能在初期非常顺利的得到张太后的支持,而使杨廷和被懿旨要求尽快让嘉靖即位,想来也跟正德给杨廷和提前使了绊子有关。”

  “而正德应该是期待新天子也会像他一样,并不真心赞同杨廷和的主张,所以先为自己这个新天子做了这方面的铺垫,一旦新天子或者新天子的身边人要跟杨廷和一方对抗,就会用到他的这这份助力。”

  朱厚暗自腹诽起来。

  如此想后,他心里对正德更加敬佩了一层,暗觉这位皇兄果然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么简单。

  张氏这里在拭完泪后,又笑了起来:“瞧我,说著说著又自个儿伤心起来了,倒是扫兴的很!”

  说著。

  张氏就对朱厚说:“你去见见你祖母吧,她想必急著见你呢,趁天还未太晚,你们说说话,留在这里,看我伤心,也没什么意思。”

  “如此,臣侄以后再来问安。”

  朱厚也就向张氏告了辞。

  张氏点头,起身亲自送著朱厚出了仁寿宫,且道:“你祖母近年身体不怎么好,已不能目视了,你知道的,宫中素来治病难对症,也就导致她的病一直没治好,如今还成了这个样子。”

  朱厚颔首:“这些年多承皇伯母照料了。”

  “一家人,说哪里的话。”

  张氏说了一句,在朱厚离开后,才收住了笑容,对一旁的夏皇后说:

  “你舅舅递送的绝色宫娥,他竟没有多看一眼,使得我想给他宫里送人的话都没敢说出口!”

  “这说明这位嗣君是真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节俭仁善,正直恩厚,真的要做一代好皇帝。”

  夏皇后怅然若失地回了一句,且对张氏说:“这样的天子,自然是一诺千金,对说过的话不会不认帐,说要将两位舅舅当亲舅舅看那就会当亲舅舅看,母后可以放心了。”

  “但好皇帝就会真爱民如子,也不会真的一味偏袒外戚。”

  张氏说后就神色凝重下来:“不行,我得劝劝你那两位舅舅收敛点,别真认为嗣君把他们也当亲舅舅看,就变本加厉,毕竟是隔了一层,加上将来如果做的太过分,外面的文臣又一起逼著他惩处你两个舅舅,要他为民做主,他只怕还是不得不惩办你两个舅舅!”

第27章 选新年号

  朱厚不是不好色。

  而是他有底线,也有自制力。

  何况,在这个因为人均寿命不高,婴幼儿夭折率很高,所以普遍早婚早育,基本上十四岁就成婚的时代,侍妾丫鬟普遍也就不过十三四岁。

  可朱厚来自后世,这个年纪的女孩在他印象里基本上都还是中学生。

  因而,哪怕这些女孩是先天的美人胚子,站在他面前,他也不至于不能自制。

  再则,熟知嘉靖朝历史的他,也不敢不把这些宫女当人。

  毕竟这些人在历史上曾是整顿宫廷的主力。

  至于为何是整顿宫廷主力?

  美少女半夜勒脖子套餐了解一下。

  正因为此。

  尽管,已经虚龄十五岁,有了第二性征。

  且他作为亲王世子,身边也不缺漂亮侍女。

  但他到现在还没沉湎于其间。

  且说,朱厚现在要去见的这位祖母,乃是他父亲的生母邵氏,在宪宗朝,被封为了贵妃。

  朱厚倒是常听自己父王朱佑提起这位祖母。

  而邵氏所住的慈庆宫,在朱厚印象里,是一座非常华贵的宫殿,在历史上曾是天启朝张皇后于崇祯时期的寝宫。

  当然,据朱厚从太监们那里得知,邵氏本不是住在慈庆宫,而是住在比较偏僻的宫殿。

  因为朱厚即将为帝的缘故,祖凭孙贵,邵氏也就被张太后下懿旨搬到了慈庆宫,还开始关心起了邵氏的病情,也就知道邵氏如今不能目视。

  朱厚自然乐意见到张氏如此识趣,而主动向他这个皇帝示好。

  这样他也就不必真的要为了于宫中立威,而冒著被天下人非议的风险来严苛对待张氏。

  无论如何,在天下人眼里,张氏是失去丈夫和儿子,还帮著朱厚顺利成为帝王的孤寡老太后,是弱者,朱厚不能“吃绝户”吃的太狠,怎么也应该在拿到绝户的资源的情况下文明些,仁义些。

  毕竟天子是天下人的表率,其仁善程度,决定了天下士大夫是否尊崇他,以他为纲,信任他的一切诏旨是出于良善的目的。

  而天命这个东西,其实很吐司大夫已经不信了。

  所以,朱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慢待张氏的。

  朱厚在来到慈宁宫后,就见顶一头白雪、眼神空洞而衣著华服的邵氏正坐在踏上,而伸著双手:“是我孙儿来了吗?”

  “孙儿给祖母问安。”

首节上一节19/3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