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581节

  扬州牧赵云就是他?

  张遂那厮,手底下真是猛将如云。

  周瑜深呼吸了口气,压抑心中的震惊。

  很快,他就有所想法。

  冲赵云挤出一抹笑容,周瑜道:“原来是扬州牧!”

  “我之前虽然不知道你姓名,却已经了解你的事迹。”

  “你曾经追随公孙瓒,加入白马义从,勇猛无敌。”

  “甚至,你在下邳击败过吕布。”

  “在夏口,击败我江东大军。”

  “一人挑死了我方大将宋谦。”

  “如此丰功伟绩,如果是我江东猛士,必然备受尊崇。”

  “可惜,你投奔的是河北。”

  “河北新主张遂,自身骁勇,但是根基不足。”

  “他为了稳固河北,只能将扬州牧你当做边缘人物。”

  “真正宠爱的人,都在邺城。”

  周瑜叹息了口气,一脸惋惜道:“瑜,真是替扬州牧惋惜。”

  “最近,我江东也是多事之秋。”

  “不过,我江东新主却很注重人才。”

  “他最近四处求贤,提拔人才。”

  “如果扬州牧这种大才能够加入我江东,必定是从龙之臣,功高盖世,福荫后代。”

  甘宁戏谑地看着周瑜。

  这周瑜倒是对赵云调查过。

  但是,调查得又不是那般仔细。

  之前主公在庐江的时候,他就见过他和赵云在一起的感情。

  那岂是离间能够做到的?

  甘宁正要回怼。

  却见一旁的诸葛亮轻轻摇晃着羽扇,笑道:“周郎,我也挺替你惋惜的。”

  周瑜刚想继续离间赵云。

  此刻听诸葛亮这么说,周瑜皮笑肉不笑道:“诸葛先生有何指教?”

  诸葛亮道:“听闻周郎和江东先主孙策总角之交,情同兄弟。”

  周瑜挑了挑眉,一脸得意道:“我和伯符的兄弟之情,的确如此。”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停止摇动,道:“情同兄弟,终究不如亲兄弟。”

  “周郎二世三公出身的顶级世家大族子弟。”

  “如果孙策真把你当兄弟,在如今江东风雨飘摇之际,他就应该让周郎你顶替他为江东之主。”

  “一来,周郎你出身远胜孙策、孙权兄弟。”

  “孙策孙权兄弟不过是草莽出身。否则,江东世家大族也不会在孙策生前屡屡和他作对,孙策也不会暴戾成性。”

  “江东之主由你继承,江东世家大族谁不服?”

  “二来,你的才智远胜其他人。”

  “三来,你游说周家舍弃舒县家业,一心投靠孙策,这江东基业,可以说有你一半。”

  “孙策已死,江东之主传给你,不管是法理上还是道义上,你都名正言顺。”

  “四来,你为中护军,手握兵权,为了江东稳固,也该你接手。”

  “可如今,你却来到这柴桑。”

  “看似训练水军,其实是变相的贬低。”

  “你把孙策当兄弟,孙策把你当工具,害怕你夺权。”

  “如果我是你,受如此大辱,我轻则必当投靠明主,重则那拿孙家人的性命来讨公道。”

  “可你却因为孙权三言两语就和人家息事宁人。”

  “看似你尊重孙策的感情,实则是个懦夫。”

  “你且回头看看,兴许,你身边的人都是孙策和孙权安排的细作。”

  “他日你稍作不如意,他们就取你的项上人头。”

  “可悲可叹。”

  周瑜脸色铁青,眯着眼睛死死地瞪着诸葛亮道:“大丈夫当立不世之功,而不是巧言令色!”

  “我周瑜自有主张,不是你三言两语妖言惑众就能改变主意之人。”

  “我一直敬佩张遂为少年英豪,可媲美伯符。”

  “却不料,他竟然是如此眼拙之人,征召你这种嘴上功夫的小人。”

  “速退,你没有资格和我说话!”

  诸葛亮一边继续扇扇子,一边笑道:“周郎莫急。”

  “就像是美人,她长得美妙,那么,不管别人如何中伤她的美貌,她都一笑了之。”

  “事实面前,一切流言蜚语不过是嫉妒使然。”

  “唯有丑人,别人说她丑,她会暴怒。”

  “归其原因,是因为戳中她的痛楚。”

  “周郎以为,你是那美人还是丑人?”

  “倘若我是你,我定当远离那孙家,寻找真明主。”

  周瑜眯着眼睛,嘴皮子微微哆嗦着。

  虽然他不想承认。

  但是,诸葛亮这些话,他也考虑过,甚至夜夜辗转反侧,难以成眠。

  只是他最终做了妥协。

  孙权作为孙策的弟弟,求上门。

  作为孙策的总角之交,他实在是不忍心和孙权争锋相对,让本来就雪上加霜的江东更加难堪,从而置孙策用性命打下来的江山于不顾。

  却没有想到,他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如今却被人残忍的揭开伤疤,露出血淋淋的伤口。

  周瑜阴冷地睥睨了一眼诸葛亮,呵斥亲兵离开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周瑜,无需一个只会逞口舌之利的人教做事!”

  诸葛亮却不生气,手中的羽扇指着周瑜道:“周郎,孙权十万大军要袭击广陵,很大可能夺取广陵。如果我是你,我就袭击濡须港或者皖口港,功勋不下于孙权。”

  “否则,孙权一旦立下不世之功,你周家的功勋越发渺小。”

  “以后,你就真是一个工具人了。”

  “你周家的家业,就像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又或者,速速投靠于我主公,保你一世荣华富贵!”

第617章 长公子刘琦来找

  周瑜听着诸葛亮在后面的喊声,冷哼一声,没有理会。

  倒是诸葛亮身后的赵云有些不满道:“诸葛先生,你何须指点敌人攻打我濡须港和皖口港?”

  甘宁也疑惑地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笑道:“周郎将所有家业投在孙策头上。”

  “孙策却明显防着这周郎。”

  “如今孙策已死,周郎哪怕和孙权和解,心里必定不平。”

  “此次孙权兴十万大军聚集曲阿,誓复仇广陵。”

  “却唯独没有叫上周郎。”

  “你们想,如果你们是周郎,你们心里怎么想?”

  “可能周郎之前还想着为了大业,忍辱负重。”

  “我今日给他烧一把火,让他心绪难平。”

  “那么,他势必不会再参与到广陵复仇之战中。”

  “相反,他会坐镇柴桑,静观广陵之战。”

  “因此,我们扬州可以设置强兵应对周瑜,做出一副即将要趁机强攻柴桑的打算。”

  看向赵云,诸葛亮道:“大战必定在来年春分之后。”

  “子龙将军可以让扬州官府将一些百姓集中在濡须港和皖口港一带,做出一番阵仗。”

  “主公虽然说休养生息,却也没有限制我们百姓的使用。”

  “只要我们不延误百姓生产,一切无碍。”

  “同时,我们时刻注意广陵那方面的动静,建立烽火台。”

  “如果广陵那边真的无法守住,我们可以从濡须港短暂抽出精锐之兵,从后方夹击孙权大军,让他们误以为我们布置在濡须港和皖口港的大军来袭,逼迫他们后撤。”

  “而柴桑这边,鉴于我们之前声势浩大,就算我们一时撤兵,他们也不敢上前。”

  “一来,我们有疑兵之嫌。”

  “二来,周瑜也害怕中计,失去了柴桑。”

  “一旦失去柴桑,而孙权大军又复仇广陵成功,那他周家辛苦在江东的投靠,就打了水漂。”

  赵云和甘宁听诸葛亮这么说,都面面相觑。

  这么弯弯绕绕,他们着实是想不出来。

  不过,赵云还是点头道:“行吧,听诸葛先生的。”

  张遂去年回邺城时就和他说过:诸葛亮虽然年轻,但是非常有智谋,子龙你尽管听他的。

  这大半年的相处,赵云也确信了诸葛亮的才华。

  此时虽然搞不懂诸葛亮的这番操作,但是,尽管执行,应该不会有大错。

  诸葛亮笑了笑,这才让甘宁继续带着他和赵云巡视皖口港沿岸一带。

首节上一节581/6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