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第582节

  确认没有大问题,甘宁才带着诸葛亮和赵云回去。

  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诸葛亮便和赵云、甘宁告别。

  诸葛亮带着两个亲兵乘船直奔襄阳。

  而赵云一边让甘宁做好防备工作,以防柴桑的周瑜偷袭。

  他自己则匆忙赶回寿春,和扬州文武百官商议着将庐江舒县、皖县一带的百姓紧急迁往皖口港附近,一边帮助皖口港附近屯田,一方面做好疑兵准备。

  而诸葛亮,也赶到了襄阳。

  赶到襄阳,诸葛亮立马赶到黄家,和李儒相见。

  两人确认了荆州如今的变化:刘琮这一年果然还是找到了李儒,一方面给荆州牧刘表下慢性毒药,一面认蔡夫人为母亲,并且娶了蔡瑁的女儿为正妻。

  刘表为了稳住蔡家,让蔡家和其他荆州四大豪族内讧,也默认了刘琮这一举动。

  在刘表、蔡家行动时,蒯家通过主簿陈震找到李儒,愿意充当河北的棋子。

  诸葛亮和李儒一起分析了陈震提供的各大家族的情报,汇总给河北邺城的张遂发了一封紧急军情。

  之后,李儒继续坐镇荆州,谋划让荆州五大家族和刘表彻底闹翻。

  诸葛亮则回自己的住处,准备带走自己的三弟诸葛均。

  临走前,诸葛亮去了一趟五大豪族之一的蒯家,和自己的长姐见了一面。

  诸葛亮的长姐诸葛氏在诸葛亮追随叔父到达襄阳没有多久,就被叔父许配给了五大豪族之一的蒯家主族子弟蒯琪为妻。

  诸葛亮和长姐聊了一些关于襄阳事宜,侧面证实了主簿陈震提供的情报属实。

  之后,诸葛亮才告别长姐。

  在长姐的护送下,诸葛亮就要离开。

  刚刚跟着亲卫离开蒯家没有多远,就见一个身影迎了上来。

  身影看了一眼诸葛亮,右手握着佩剑剑柄,冷冷道:“诸葛先生,我家主上有请!”

  亲卫就要搏斗。

  诸葛亮制止亲卫,示意他放松。

  之后,他才带着亲卫跟着身影离开。

  三人七弯八绕,最终来到襄阳一处民宅。

  身影直接没入民宅里面。

  亲卫示意诸葛亮小心。

  诸葛亮环顾了一眼四周,摆了摆手道:“无妨。”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去就回来。”

  亲卫忙道:“太危险。”

  诸葛亮笑道:“你放心,不危险。”

  “如果真有危险,这一路就不会如此轻松。”

  “真出事,我自己负责,绝对不会拖累你。”

  亲卫见诸葛亮这么说,只能让道一旁。

  诸葛亮这才走进民宅深处。

  身影见诸葛亮进来,这才退了出去,关上大门。

  诸葛亮一个人站在民宅大厅,环顾四周。

  就这时,一声音响起道:“孔明,你可回来了!”

  诸葛亮顺着声音看过去。

  只见大厅二楼,楼梯口,一个身影正朝着他招手。

  是长公子刘琦!

  长公子刘琦、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人曾一起在学院求学。

  之前叔父诸葛玄在世时,长公子刘琦还和诸葛亮走得挺近。

  叔父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要守丧,才退出了学院,自此和长公子刘琦很少见面。

  此刻,见是长公子刘琦找自己,诸葛亮神色闪过一抹复杂。

  他已经是河北之主张遂的臣子了。

  张遂已经在谋划荆州了。

  而长公子刘琦,按照正常情况下,却是未来荆州之主。

  现在,他来找自己

  一看就是刘琮和蔡家联系,让他无所适从了。

  荆州人才众多。

  但是,愿意辅佐刘表的,少之又少。

  愿意追随长公子刘琦的,那更少。

  刘表虽然不堪,却有点本事,只是缺乏根基,缺乏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长公子刘琦,却是一个平庸之主。

  唯一的优点,大概是仁慈。

  而在这乱世,只有仁慈这个优点,反而是祸端。

  诸葛亮转身就要走。

  他不会背叛张遂。

  但是,他也不想坑害长公子刘琦。

  对方虽然平庸,却对他不错。

  而且,双方还是同窗。

第618章 上屋抽梯

  刘琦见诸葛亮如此反应,似乎早有应对,忙道:“孔明,我只是找到一本失传古籍,想和你分享来着!”

  “是《鲁班书》。”

  “是我二十一岁生辰那天,父亲送给我的。”

  诸葛亮听刘琦这么说,这才狐疑地转过身。

  事实上,《鲁班书》虽然他想要,却有人更想要。

  那就是黄承彦。

  确切地说,是黄承彦的女儿,如今的黄夫人想要。

  黄夫人一直想要找到完整本。

  可是,就连蔡瑁的书房都没有。

  有一次,他在看书的时候,黄承彦和他偶尔谈过这个。

  他一直记在心里。

  虽然他和黄承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师徒,但是,黄承彦教了他不少关于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

  而黄承彦作为五大豪族之一的黄家主族子弟,家境殷实,他想要报答黄承彦,却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他曾经故意派人四处散播消息:只要有人能够找到完整版的《鲁班书》,他可以许诺对方一个不违背道义的承诺。

  可惜,没有多少人把他这个许诺放在心上。

  却没有想到,长公子刘琦非但记得,而且还找到了。

  诸葛亮转过身,蹙着眉头道:“公子,你应该清楚我的秉性。”

  “如果只是为了留住我而撒谎,我们连最后一点交情都没有了。”

  刘琦站在二楼楼梯口,俯瞰着诸葛亮,陪笑道:“我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我身为长公子,何须撒谎?”

  “这本书,我自己也舍不得呢!”

  “水镜先生知道后,曾经找我讨要过,我都拒绝了,就是为了等你回来。”

  “最近大半年,也不见你人。”

  “你要是再不回来,我真的就送人了。”

  说着,转身离开。

  不一会儿,他捧着一副竹简,就要扔下去道:“你自己验证下。”

  诸葛亮这才急道:“公子休慌!这可是古籍,不要损毁了!”

  刘琦哈哈笑了下,晃了晃手中的竹简道:“你当我傻呢?只是吓吓你!赶紧上来,好好验证。”

  诸葛亮仰望着刘琦,叹息了口气,这才顺着楼梯爬上去。

  刘琦让道一边。

  诸葛亮上了二楼,从刘琦手中接过竹简,细细打量。

  他的眉眼都是喜色。

  还真是《鲁班书》!

  这副竹简里面的内容,是《鲁班书》中间一小段。

  有部分内容流传了下来。

  但是,更多的内容他之前没有看过。

  不过,根据上下文,他还是一眼能够判断,就是一本完整的书。

  诸葛亮忙对刘琦道:“公子,还有呢?”

  刘琦莞尔一笑,招呼诸葛亮跟着自己。

  两人一直到二楼客厅深处。

  那里,案几上摆放着一叠竹简。

  竹简上面,还放着一本纸质书籍。

  书籍上写着一列列娟秀的毛笔小字。

  刘琦将纸质书籍递给诸葛亮,一脸真诚道:“我不知道你最近大半年去了哪里,但是,以你之才,应该是有明主相中了吧?”

  “真是羡慕。”

首节上一节582/6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