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努力压抑下去了心中的火气,扫了一眼太子李承乾,让他退下。
随即,唐太宗看向魏王李泰,缓声道:
“魏王,对于朕想封禅这件事情,又如何看?”
太子李承乾并未直接离开朝堂,皇帝让他退下的意思,就是让他回到原位站好即可,李承乾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对于封禅这种事情,哪怕没有自己上书,也会有很多大臣谏言的,只是那些老臣心中估计还在想着词呢。
这,也是一个留名青史的好机会啊!
皇帝、谏臣、封禅,可以说将这三者联合起来,史书上怎么也会记载一笔,谁不希望后世人记住自己的名字?
这就导致,目前贞观朝堂上存在着很多的谏臣,其中有一部大臣,拥有卓越的政治能力,但也有很多的大臣,完全就是为谏言所生的,他们可以说没有任何能力,就是等着皇帝犯错,好进行死谏,然后留名青史。
很快,就会有大臣出列的。
太子李承乾这边等待着,而魏王李泰早就已经得知今日朝会商议的内容了,所以他也早早准备好了一份上书。
歌颂、赞同皇帝封禅的上书。
随即,魏王李泰出列,恭声道:
“父皇,儿臣泰,恭请圣安,闻父皇有意封禅,儿臣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此举实乃圣明之决断,天下之幸事!”
此话一出,自然而然就和方才李承乾的谏言上书谏言的第一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太宗李世民那紧皱的眉头,顿时舒展了许多。
终究,还是青雀懂他这个父亲的想法啊。
这,才是父子。
只听魏王李泰的声音继续响起。
“父皇以神武之姿,定鼎江山,四海升平,万民归心;自登基以来,文治武功,震古烁今;对内,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兴修水利,广开言路,朝堂之上,贤臣如云,政令通达;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此皆父皇仁德之彰显;对外,挥师四夷,破突厥,平吐谷浑,威服高句丽,边疆稳固,万国来朝!”
“如此丰功伟绩,岂可不昭告天地,上承天命,下安民心?”
“封禅泰山,乃古之圣王所为;父皇之德,远迈三皇,功高五帝;行此大典,正可彰显我大唐之昌盛,父皇之圣明;儿臣深信,此举必能激励万民,为我大唐之繁荣昌盛贡献力量;儿臣不才,愿为父皇之伟业共襄盛举;望父皇纳儿臣之谏,早定封禅之期,让天下臣民共沐圣恩,永享太平!儿臣李泰顿首。”
魏王李泰侃侃而言,然后行了一个大礼,这让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火气顿时全消,感觉如沐春风般。
瞧瞧!
青雀的话,说的多中听?
他之圣明贤德,远迈三皇,功高五帝!
这话多好听啊,这才是臣子对皇帝、儿子对父亲的话!
再看看太子李承乾!
满口话语,就没有一句中听的!
“魏王所言,甚合朕心。”
唐太宗李世民含着笑意,缓声道。
“既然如此,那便定下这封禅日期,已好...”
唐太宗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立刻有朝臣出来谏言!
谏言,谏封禅之事!
其实哪怕是打断普通人说话,都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更何况在朝堂上,公然打断皇帝的话了,甚至这可以说是在‘欺君’!
欺君之罪!
欺负的欺!
皇帝是天子,是万民之主,臣子居然敢打断皇帝的话,这还了得?
不过,还是那句话,贞观朝与历朝历代完全不同,这换做是其他皇帝必然震怒,甚至性格狠一些的,直接论罪也不是不可能,而唐太宗确实有圣君风范,哪怕有臣子打断他的话,他也从未动怒过。
“臣有言!封禅之事,虽可彰显陛下之功绩与天威,然当下并非最佳时机;国家虽四海升平,然仍有边患未除,民生之务亦需持续关注;待边境安稳,百姓更加富足,那时行封禅大典,方为万全之策。”
“陛下,吾皇圣德,天下皆知;然封禅大典,劳民伤财;如今虽国势强盛,每一分财用皆应善加利用,或用于水利建设,或兴办学堂以育人才;且封禅之行,路途遥远,安保之责重大,恐生意外;陛下当以稳重为念,慎重考虑封禅之事!”
“陛下之功绩,纵使不封禅,亦为千古圣君啊!何必执着于封禅之事?”
终于,一位位谏臣忍不住出来开口道了。
自然都是老熟人。
以魏征为首,王、马周、张玄素、虞世南、李大亮、刘洎、杜正伦、孙伏伽等等,十几位大臣出列!
这些人,都是重臣,而除了这些拥有一定能力、力量、威望的朝堂重臣、老臣外,还有许多大大小小专门以谏言‘为生’的臣子,纷纷忍不住出列道。
所谓,法不责众!
随着当朝太子李承乾谏言,又有以魏征为首的谏臣重臣集体先后出列,众多小官也纷纷忍不住出列道。
这么多人谏言,陛下总不能全部责罚吧?
而就算责罚,最先罚的也应该是太子李承乾,然后是魏征等重臣,最后才是他们这些小官,天塌下来有高个头顶着,他们自然不怕什么。
万一,等到陛下震怒前往立政殿,皇后将陛下安抚,陛下又‘反思’了呢?到时候赏赐,他们也能捞到一份啊。
而对于封禅这件事情,其实也发生了不止一次了,前几次同样是魏征等众多谏臣上书,只不过这次多了太子李承乾而已。
之前陛下也是当朝震怒,事后又赏赐,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
唐太宗李世民高坐上方,看着众多的大臣和自己一同唱反调,沉默不语,心头火气越发浓郁,刚刚听完魏王李泰的上书而恢复的好心情,此刻荡然无存!
当圣明君王,真苦!
若他是昏君的话,这些人哪个敢谏言,都通通杀光,他算是知道为何历朝历代都会有昏君出现了,一旦君主圣明,并且宽容的话,手底下的官员是会蹬鼻子上脸的!
但此时此刻,他除了发怒又能如何,难道因为这件事情从而惩罚众多大臣?
这些大臣一个个聪明的很,甚至可以说有些‘奸’了,他们劝谏自己取消封禅之事的同时,还会不断的形容封禅对于百姓、对于大唐带来的危害,让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认为,封禅这件事情本来就是错的。
他这个皇帝的想法,本来就是错的!
独自一人,如何说得过衮衮诸公?
“散朝吧。”
唐太宗淡声道,不再理会这些大臣。
然后匆匆向着立政殿而去。
朝会就这么结束了,大臣们也没感到意外,当他们知晓陛下今日朝会,只商议‘封禅’这件事情后,就隐约猜测到这种结果了。
这不怪他们这些臣子啊,是陛下要当圣明君王,广纳言路的,他们为了配合陛下演这场戏,只能尽力。
只是...参与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朝会结束,太子李承乾发现魏王李泰的脚步很匆忙,返回了魏王府。
“估计是《括地志》的事情,目前魏王府很忙。”
若单纯是编撰这本书籍的话,倒是不用魏王李泰做什么,但目前魏王李泰身处于夺嫡之争中,那么其就要借助这次建造文学馆,大量招揽士子,和士子们交好关系。
魏王,自然要忙很多。
“若不出意外,父皇很快就不会生气了。”
“正好,看看他们将我从后世带回来的《括地志》整理的如何了,等下一次朝会,献给父皇。”
第116章 我大明朝的新型大炮!全世界最先进的大炮!
太子府内,朝会刚刚结束,太子李承乾回到府内,查看属官们和士子汇总整理《括地志》的具体情况。
李承乾知晓,编写《括地志》是为了全面梳理唐王朝的地理信息,为行政管理、军事部署、经济发展等提供准确的地理依据。
例如,了解各地的山川形势对于军事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掌握州县的分布和人口情况有助于合理的行政管理和税收征收。
他让杜荷等人将一部分整理好的《括地志》残卷拿了过来,简单阅读后,眉头紧紧皱起。
“不行,不行...”
杜荷、李安仁、李安静、王福祚等人脸色微顿,他们确实与一些懂得地理的士子无法相比,但这次仅仅是整理这《括地志》,应该合格啊,为何太子殿下觉得不行?
见众属官疑惑,太子李承乾笑道:
“我并没责怪你们的意思,你们整理的确实不错。”
“但,不能整理的太过于完美了,部分重要的内容,需要截断。”
“也就是,整理到关键的地方时,从中间断开,嗯...断章,你们懂吧?到时候就是让父皇在看到最入迷的时候,突然断开,这样父皇才会有兴趣看接下来的内容啊...”
这也是太子李承乾从后世陆煊那里了解到的一个小技巧。
因为陆煊就是制作网络短视频的博主,他记得很清楚,陆师说他每次制作完一个短视频后,都会在后面放一个小钩子,或者中间截断,这样用户们才会期待他接下来创作的视频。
这个小技巧,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所谓的《括地志》,本就是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魏王李泰挑选有学识、精通地理和历史的人员编撰。
如萧德言等一批学者参与编写,这些人不仅有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还需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较强的资料搜集与整理能力。
那么,这《括地志》,本身就是一本完美的著作,若是中间截断,对于父皇来说岂不是可惜?而为何要中间截断,就是下意识的让父皇认为,他太子府的人手不足,也需要像魏王李泰般,建造一座文学馆。
其实到时候父皇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在朝堂上提出,也基本上能成。
压制魏王府很重要,但他也需要同样借助这次机会,效仿魏王府,招揽大量人才和士子为自己所用。
看着最近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各个大小家族的士子纷纷涌入魏王府,他看起来不急,但心在滴血啊,若这些人才都涌入到他太子府内,那太子府的力量将会提升到一个什么地步?
“首先,各个地方的户籍资料,需要删除;因为我太子府是没有能力获取朝廷的州郡郡治册书、户籍信息、税收记录等朝廷档案的,没有这些,我们如何了解各地基本情况的重要依据?所以这个必须删,只有这样,父皇才能让我太子府,涉及到各个州郡的能力机会。”
“没有朝廷各郡郡治册书,太子府如何知晓州县的建置、人口数量?”
说完这些,李承乾又拿起了一册书,随即微微颔首:
“这册,不用删除,其中有很多《尚书》、《周礼》、《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我太子府能从这些书中获得有关地理的记载,从中汲取前人的地理知识和观点,还算正常,毕竟这些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名、山川、古迹等信息。”
太子李承乾认为这件事情,还是比较重要的,单独拎出来说了一番,闻言众太子府属官各自点头,明白了其中意思。
随即,杜荷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由问道:
“殿下,《括地志》中,存在各个州地的大量方志、族谱、碑刻、地方传说。”
“殿下选择设法拉拢吴王李恪、纪王李慎、晋王李治、齐王李佑四位皇子之事,那么关于这本《括地志》中,有关于四位皇子所掌握封地的具体信息,是否特意模糊一番?”
杜荷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他们都是太子府的属官,已经参与到了夺嫡之争中,所以他们自然也清楚,这段时间太子殿下在拉拢四位皇子。
不过,现在陛下依旧偏袒魏王李泰,并且在明显扶持魏王李泰的力量。
若是让陛下察觉到,太子李承乾近日的动作,是为了拉拢四位皇子,也获得地方上力量的支持,以陛下的性格,可能会出手干预。
皇帝若是出手,那太子府目前就算有再大的能耐,也无法抗衡。
所以,杜荷觉得有必要模糊一下这四位皇子所掌管封地的各种信息,因为这可以给陛下造成一种错觉。
认为太子府的官员,对于四位皇子所掌管的封地内,各种事务并不熟悉,因此就不可能结党。
或者认为太子府的官员,没有将这四位皇子所掌管的封地放在心上。
无论这件事情是否有可能发生,只要有机会打消陛下的疑心,总归是好事。
“你倒是提醒了我,这件事情确实有些必要。”
太子李承乾闻言,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