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第119节

  对于这些,唐太宗全当做左耳进,右耳出,他是偏袒魏王李泰,但也不想让太子太被动

  他想同时保全太子和魏王两人。

  所以,无论李泰说什么,他也不会取消李承乾训练百骑之事的。

  李泰无奈只能,只能用其他的办法,既然太子那边在联络其他皇子,那么他也可以联络其他皇子啊。

  李泰立刻尝试联络其他皇子,尤其是那些与李承乾关系不睦的皇子;共同商讨对抗李承乾的策略,准备形成一定的联盟。

  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化李承乾的势力。

  李泰还与支持自己的外戚和宗室成员加强联系,争取他们在朝廷上为自己说话;这些人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向皇帝施加压力,或者在关键时刻支持李泰。

  做完这一切后,李泰安心了许多,想来这样,足以能和李承乾继续抗衡了吧。

  …………

  晨阳初升,金色的光芒洒在皇宫的校场上,一片庄严肃穆。

  李承乾身着劲装,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整齐排列的一百名精锐骑士。

  “众将士!你们,是大唐最精锐之兵,足以保卫皇室,守护江山!”

  李承乾的声音洪亮而威严。

  骑士们齐声高呼:“谨遵太子令!”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成果,他要进行最后一次训练,然后交给父皇和百官们检验。

  训练开始,骑士们跨上高大的战马,马蹄声如雷般响起。李承乾亲自示范骑术,他身姿矫健,驾驭着战马在校场上飞驰,如同一道闪电。

  “跟上!”李承乾一声令下,百骑紧紧跟随其后,他们时而排成整齐的队列,时而分散开来进行战术演练,战马奔腾,扬起阵阵尘土。

  在兵器训练场上,李承乾手持长枪,与一名骑士进行对战示范,枪尖舞动,如银蛇出洞,迅猛无比。

  骑士们围在四周,仔细观摩着太子的每一个动作。

  “看好了!出招要快、准、狠,不得有丝毫犹豫。”

  李承乾一边战斗,一边教导着骑士们。

  接着,进行骑射训练,骑士们在马背上张弓搭箭,瞄准远处的靶子。

  李承乾也不例外,他眼神专注,一箭射出,正中靶心。

  “好!”骑士们纷纷喝彩。

  训练间隙,李承乾走到骑士们中间,与他们交流心得。

  结束后,他望着经过自己亲自训练的士兵们,心中产生自豪感。

  百骑,可以交给父皇和百官们检验了!

第130章 陛下有些昏庸了,还在偏袒?

  场地中,百名侍卫开始按照各种军内标准动作进行着

  唐太宗李世民和文武百官,正在检验。

  这次演练,当然是很完美的。

  唐太宗李世民会对李承乾的领导能力和执行力表示认可,不由得当众赞扬他。

  其实他知道这样做,会增强李承乾在朝廷中的威望和地位。

  但这也没办法。

  出色的表现确实让群臣看到李承乾的才能,有助于巩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使其他有觊觎之心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这段时间的训练,终究没有白费啊。

  这个时候,有偏向于太子李承乾的大臣,忍不住出列,开口道:

  “陛下,百骑的出色表现向文武百官展示了唐朝军队的强大实力,必然增强了朝廷上下的信心,甚至也能也向周边国家传递出唐朝的威严,太子这般良好的军事训练成果能有助于稳定国内政局,让百姓感受到国家的安全保障,从而更加安心生产和生活。”

  说完这些,大臣继续言道:“臣建议,该赏!”

  闻言,唐太宗李世民不由得点了点头,嗯,确实该赏赐。

  至于该赏赐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想了想。

  不如,

  赐予百骑将士丰厚的金银财宝,以表彰他们的努力和功绩。

  这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还能激励他们继续为国家效力。

  发放一些布匹和制作精良的衣物,让将士们在生活中有更好的穿着保障。

  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将领或士兵,可能会赏赐土地和房产,使他们及其家人能够安居乐业。

  “头名者,当为“忠勇之士”!”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想法。

  给予百骑中的优秀将领晋升爵位或赐予荣誉称号,如“勇冠三军”“忠勇之士”等,以彰显他们的英勇和忠诚。

  甚至他在想,是否该让李承乾举办一场宴会,邀请百骑将士参加,然后他派人在宴会上亲自表彰他们的功绩,让他们感受到皇帝的恩宠和重视。

  或者将百骑的优秀事迹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树立为军队的榜样,激励其他部队向他们学习。

  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这样太子的力量太强了,无疑对于魏王李泰不利。

  原本唐太宗李世民还在想,是否对百骑中的有领导才能和出色表现的将领进行提拔,赋予他们更高的职务和更大的权力,以便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普通士兵,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予晋升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成为军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过这些也就想一想吧。

  这次检验文武百官也参加了,他们观看完后,虽然并没有说什么,但是一个个的对于李承乾的印象在此改观了

  确实对太子的表现感到了欣慰。

  如房玄龄,一向以谋略和治国理政见长,他看到太子在军事训练方面的成功背后所反映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智慧,认为这是国家未来之幸,同时也会思考如何进一步辅佐太子,帮助他在各个方面不断成长。

  王以正直敢言著称,忍不住赞赏太子的成就,当然了,他同时也会关注训练过程中的细节,如将士们的待遇是否公正、训练方法是否合理等。

  想了想,王决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向皇帝进言,提出一些关于太子教育和培养的建设性意见。

  长孙无忌作为外戚和重臣,对太子的成功会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无疑是太子地位巩固和唐朝稳定的重要一步。

  众人想法不同,不过李世民在赏赐完侍卫们后,心情倒是挺复杂的。

  一方面,他不得不承认李承乾此次表现出色。

  承乾这孩子此次确实做得不错,展现出了领导才能和担当。

  这百骑训练有素,可见他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若加以引导培养,或许未来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君主。

  但心中又会隐隐担忧,承乾性格中有急躁之处,此次成功会不会让他骄傲自满?

  而且他和魏王李泰不和始终是个问题,不知将来是否会影响他治理国家。

  另一方面,又会不自觉地拿李承乾与李泰比较。

  泰儿一向聪慧好学,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若在军事上也能如承乾这般有所作为,那该多好。

  承乾此次成功固然值得赞赏,但泰儿的才情和谋略也不可忽视。

  我对泰儿的偏爱是否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

  可泰儿确实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潜力和希望。

  不行,我不能让承乾因这次的成功而过于得意,还需对他更加严格要求,同时也要给泰儿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

  总之,这种情况下,唐太宗李世民的内心会充满矛盾和纠结,既认可李承乾的成绩,又放不下对魏王李泰的偏爱。

  思索片刻,李世民随即高度赞扬李承乾训练百骑的卓越成果,强调他的领导才能和责任心。

  “承乾此次训练百骑,成果斐然,充分展现了吾皇家子弟的风范和担当,实乃我朝之幸。”

  这里,唐太宗无疑在玩偏袒的那一套。

  他对李承乾的具体功绩进行详细阐述,让群臣明白他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比如,提及百骑在训练过程中的纪律严明、技艺精湛,以及在模拟作战中的出色表现。

  然后他又赐予李承乾珍贵的书籍、文房四宝等,既符合太子的身份,又能鼓励他继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养。

  “承乾,为表彰你的功绩,特赐你孤珍藏之书籍及上等文房四宝,望你能以史为鉴,勤勉治学。”

  赏赐了华丽的服饰和珍贵的饰品,以彰显太子的尊贵地位。

  给予李承乾一定数量的金银财宝,让他可以用于赏赐参与训练的百骑将士,进一步提升他在军中的威望。

  甚至委派李承乾参与一些重要的朝政事务,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治国能力。

  但这些,重要吗?

  不重要。

  没有任何用处。

  百骑就是皇宫禁军,人数何止百人?若是李承乾训练的很好,那为何不继续让李承乾训练更多的百骑?

  这才是关键,至于其他的赏赐,没有任何用处。

  检阅很快就结束了。

  几乎是刚刚结束,这一日的夜里,唐太宗李世民就单独召见了魏王李泰。

  私下的时候,李世民单独把李泰叫过来,对他进行鼓励和给予期望。

  李世民看向魏王李泰道:

  “泰儿啊,承乾这次训练百骑,成绩很不错。不过你也别灰心,你的才华和聪明,朕一直都看在眼里,你需努力,在你擅长的领域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接着,习惯性的偏袒又开始了,唐太宗李世民立刻给李泰一些特别的任务或者项目,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本事。

  他知道李泰对于文学艺术很有见解,命令其组织一场宫廷文化盛宴,把各国的使节都邀请来,展示一下咱们国家的文化底蕴。

  并且还偷偷地多给李泰一些赏赐,像更多的书籍、珍贵的字画之类的。

  对于文学馆之事,唐太宗为李泰的文学创作或者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找了几位有学问的老师来指导他,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等。

  李泰知道,无论太子做得如何好,只要父皇继续偏袒他,就足够了。

  时间渐渐流逝。

  不知道为何,唐太宗李世民这段时间对于李泰的偏袒越来越严重了,其在一些场合,有意无意地提到李泰的优点和成就,提高他在大臣们心目中的地位。

  比如:“最近,魏王写的文章,我看了,非常精妙,咱们国家有这么有才华的人,真是国家的幸运啊。”

  还允许李泰把自己的府邸扩大规模,增加侍从人员,以此显示对他的特别宠爱。

  如“魏王的府邸,可以适当扩建一下,侍从的人也可以增加一些,一定要让魏王能够安心做学问。”

  其实谁都能看出来,皇帝就是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奖赏李承乾的功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偏向李泰,平衡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不至于引起太大的争议。

  但是这种做法必然有着严重的风险,会让太子和魏王之间的矛盾更加严重,为以后的政治纷争埋下隐患。

  李承乾那边知晓李世民过分偏袒李泰,心中发冷。

首节上一节119/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