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通历史:开局劝扶苏造反 第120节

  父皇啊,你为何如此偏心?

  我费尽心力训练百骑,虽然说是想获得一定的力量,但其实也是为了博你一声夸赞,向你证明我有能力成为合格的储君。

  可你呢?

  眼中只有李泰,他做一点小事你便大肆褒奖,对我却如此苛刻。

  我乃太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你却这般待我。

  难道就因为曾经我天生腿疾,你便要弃我不顾吗?

  我现在已经好了啊。

  李泰有何德何能,值得你这般偏爱?

  他不过是会些阿谀奉承之术,在你面前卖弄文采罢了。

  我为这个国家付出的努力,你都视而不见吗?既然你如此不公,那我又何必再苦苦挣扎。

  或许我应该奋起反抗,让你看看我李承乾不是可以随意被抛弃的棋子。

  我要让你知道,这太子之位我不会轻易让出,我会用尽一切手段守住我的地位,哪怕与天下人为敌,若你执意偏袒李泰,那就别怪我无情,大不了鱼死网破,谁也别想好过!

  过了数日,或是了解到皇帝明目偏袒魏王。

  这一日。

  长孙皇后找上了李世民。

  她语重心长的道:

  “我看着陛下政务繁忙,却也深知承乾这孩子需要父亲的关爱,我提议陛下抽出些时间,与承乾单独相处,比如一起去皇家园林走走,或者去狩猎,这样你们父子俩能在轻松的氛围里多交流交流感情,我想着,等你们去狩猎的时候,我就跟身边的人说:“陛下虽忙,心里却一直挂念着太子呢。今日他们一同去狩猎,好好享受享受这父子之乐。””

  “这样,总不会让陛下你在群臣心中的地位下降。”

  为了这件事情,长孙皇后想了很多。

  她准备安排家庭聚餐,把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员都叫来。

  这样承乾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在聚餐的时候,陛下要是能当众表达对承乾的关心和期望,那就更好了。

  她其实很盼着陛下能说:

  “承乾是太子,肩负着国家的重任,朕对他寄予厚望。咱们一家人要团结一心,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如果在朝堂上,要是陛下能再次公开赞扬承乾训练百骑的功绩,强调他的付出和贡献,那承乾心里肯定高兴。

  太子承乾训练百骑,不辞辛劳,成果显著。

  此乃国家之幸,她深感欣慰,为承乾感到骄傲。

  太子,不该被陛下如此对待。

  私下里,陛下要是能和承乾一对一地谈话,具体指出他在训练过程中的优点和进步,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或许能缓解他们的矛盾。

  长孙皇后继续道:

  “我觉得陛下可以这么说:“承乾啊,你在训练百骑时展现出的领导才能和坚毅品质,让朕刮目相看,继续保持,你定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君主。”

  “要是承乾对书籍、乐器等有特殊的爱好,陛下可以赏赐给他一些珍贵的版本或者精美的乐器。”

  “也可以为承乾的东宫增添一些华丽的装饰和舒适的设施。”

  “或者让承乾参与一些重要的朝政决策,听听他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有些政务,不妨让承乾也参与进来,让他多历练历练。我作为皇后,一心希望陛下能在不伤害承乾感情的前提下,给予他一定的安抚和补偿,这样既能维护陛下和承乾父子关系,也有助于朝廷的稳定。但陛下在实施这些的时候,也得把握好度,可不能过度偏袒,免得引起其他皇子的不满。”

  长孙皇后说了很多很多。

  她实在不想看到陛下这样下去了。

  说实话。

  现在陛下已经显得有些昏庸了。

  太子训练百骑有功,陛下不给实际性的赏赐,比如让太子继续训练侍卫,反而偏袒魏王,这不就是让兄弟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吗?

第131章 李承乾:我真的能斗得过父皇吗?

  长孙皇后说了很多很多。

  唐太宗确实有些醒悟。

  但他始终觉得自己没有错。

  “朕这样做,完全是想同时保住太子和魏王,朕何错之有?”

  “若朕不特意偏袒魏王并且同时打压太子的话,那么太子的力量和权势将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太子将会如何处理魏王?朕百年之后,我大唐岂不是又要上演一次兄弟相残?”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主动提起玄武门之事。

  可见,他有些怒了。

  甚至和他一向感情深厚的长孙皇后,这个时候都没有能劝住唐太宗,甚至让这位向来心性脾气很好的帝王震怒,从这也能看出来,唐太宗依旧是站在魏王李泰的立场!

  这一刻,长孙皇后只觉得自己的胸口发痛。

  长孙皇后,这位在唐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传奇女子,面对唐太宗屡屡偏袒魏王李泰的情形,心中百感交集。

  不甘,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在心中翻涌。她与陛下携手走过多年风雨,共同开创大唐盛世。

  她以贤德之名辅佐太宗,为江山社稷殚精竭虑。

  然而,如今陛下却因对魏王李泰的偏爱,置嫡长子承乾于不顾,置江山安稳的礼制于不顾。

  她不甘自己多年来为维护皇室秩序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不甘看到自己用心经营的家国因帝王的偏爱而陷入危机。

  失望,如同一股冰冷的潮水,慢慢淹没她的心田。

  她曾以为陛下是一代明君,能够以睿智和公正治理天下。

  她相信陛下会遵循祖宗之法,妥善处理皇子之间的关系。

  可如今,陛下却在魏王李泰的事情上如此固执己见,丝毫不顾她的劝说;她失望于陛下被情感蒙蔽了双眼,忘却了身为帝王的责任和担当;她失望于自己的夫君,那个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男人,竟也会在亲情面前失去理智。

  忧虑,如影随形般笼罩着她。

  她深知皇子之间的争斗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灾难,偏袒一方,必然会引起其他皇子的不满和争斗,这将使朝廷陷入混乱,百姓陷入苦难,她忧虑大唐的未来,忧虑自己的子孙后代将在这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何去何从。

  此时此刻,长孙皇后脸色苍白。

  她忍不住倒退了数步。

  这件事情,绝对不是小事。

  试想一下。

  陛下是从夺嫡之争中获胜,从而获得皇位的。

  如果魏王李泰,也从夺嫡之争获胜,从而获得皇位的呢?

  那么以后大唐历代太子,岂不是都要担心这种事情的发生。

  毕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她害怕自己和太宗多年的心血会因为皇子之争而毁于一旦;长孙皇后的心中,不甘、失望与忧虑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沉重的网,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哪怕知道继续说,会触怒陛下,长孙皇后依旧不由得道:

  “陛下,臣妾长孙氏,斗胆再言魏王之事;陛下对魏王之偏袒,臣妾深知乃爱之深切,然此举实乃不妥;陛下,您乃天下之主,当以公正为则,方能服众;今您屡屡偏袒魏王,置其他皇子于何地?”

  “嫡长子承乾,本为储君之位,然见陛下如此偏爱魏王,心中岂能无怨?他已经被你折腾成什么样子了?皇子们皆为陛下之子,手心手背皆是肉,陛下不可厚此薄彼;陛下,您当思祖宗之法,立嫡立长,方为稳定社稷之根本;若因偏爱而乱了规矩,恐引发皇子争斗,朝廷动荡,百姓亦不得安宁。”

  “臣妾与陛下携手多年,历经风雨,共同开创大唐盛世,实不愿见因陛下之偏爱而使江山陷入危机。;陛下,还望您收回偏爱之心,以公正之态对待诸皇子,如此,方能保大唐长治久安,臣妾亦能安心矣。”

  然而,回应长孙皇后的,再也不是那张温和的脸庞了。

  唐太宗李世民回头淡淡的看向长孙皇后,说了一句很绝情的话。

  “朕远远比任何人,更知道该如何让大唐长治久安。”

  说完此话,唐太宗李世民拂袖而去。

  只剩下长孙皇后面露忧伤之色。

  陛下,你是不见到兄弟两个的力量发展到一步,兄弟相残,你不肯罢休啊,这样下去他们迟早会拥有杀害对方的想法甚至能力的。

  长孙皇后有预感,可能很快。

  太子或者魏王。

  就会如同当年的陛下般。

  手持兄弟的头颅。

  进宫面圣!

  .......

  同一时刻。

  太子府。

  在太子李承乾掌握皇宫内百骑力量之际,东宫内的官员们可谓是思绪万千。

  如李安仁,李安静等人,感到欣喜与振奋。

  他们看到太子展现出如此果敢的行动力,掌握了这股重要的军事力量,认为太子已然具备了与其他势力抗衡的实力。

  在他们心中,太子的地位更加稳固,未来也更加可期,隐约仿佛看到了大唐在太子的领导下继续繁荣昌盛的景象,自己也能在新君的统治下继续施展抱负,为国家效力。

  然而,其他官员却感到忧虑与不安,如驸马杜都尉杜荷等人,他们深知此举风险极大,一旦被陛下察觉太子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必将引起轩然大波。他们担心太子此举会触怒太宗皇帝,引发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甚至忧虑东宫会因此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自己也可能被卷入这场政治风暴之中,前途未卜。

  薛元超等官员就较为谨慎了,在心中权衡利弊,一方面认可太子为巩固自身地位所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又担心此举过于激进。

  不过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继续思考如何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为太子出谋划策,既能充分利用这股力量为太子谋取更大的利益,又能避免引发严重的后果,确保东宫的安全与稳定。

  总之,在太子李承乾掌握百骑力量后,东宫内的官员们心态各异,或喜或忧,或思谋对策,而东宫的未来也如同笼罩在一层迷雾之中,充满了不确定。

  众人想了很多,很快杜荷就忍不住出来开口道:“殿下,虽然现在太子府已经掌控了百骑,但此事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依我看合该继续拉拢中立大臣,殿下当可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仁德,赢得那些不偏向任何一方的大臣们的支持;让他们看到殿下作为未来君主的潜力,从而在朝堂上为太子发声,增强太子的影响力。”

  “以魏王府的力量,这件事情估计早就传道了魏王的耳朵里,以后要更加小心防范被魏王拉拢的大臣暗中使坏,密切关注那些与魏王关系密切的大臣的动向,提前洞察他们可能的阴谋诡计,并做好应对之策,避免被他们抓住把柄攻击东宫。”

  杜荷说完这些,李安静也提升了自己的想法。

  针对魏王李泰及魏王府官员,以静制动,避免主动挑衅。

  虽然太子目前掌握了百骑力量,但不可因此而轻举妄动,主动去招惹魏王,以免引起魏王的激烈反击,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暗中收集魏王及其官员的不当行为证据,若发现魏王或魏王府官员有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等行为,可悄悄收集证据,以备不时之需,在关键时刻出示这些证据,削弱魏王的势力。

  然后就是针对皇帝,低调行事,不可让皇帝察觉太子掌握百骑是为了‘不敬’之事,提醒太子务必谨慎行事,确保百骑力量的使用不被皇帝发现,一旦被皇帝知晓,后果不堪设想。

  继续展现太子的孝顺与忠诚,让太子在皇帝面前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对皇帝的孝顺和对国家的忠诚,以打消皇帝可能的疑虑,同时,通过一些合适的机会,展示太子的治国才能和领导能力,让皇帝对太子更加放心。

  正当李承乾和太子府的属官说着这些的同时,忽然有侍卫来报。

  他拿来了一封信件。

  信件上的话语寥寥无几,但李承乾的脸色却很凝重,这是他在宫内的人手给他带来的消息。

首节上一节120/18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