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真不是汉贼 第23节

  他摩挲着腕上垂悬的角,收回目光,打量起了自家小院夜色。

  院中灯火辉映,四方通明,但两侧厢房皆无人住,只有南边倒座房里传来小丫头们顽笑的声音。

  笑声活泼欢快,青春可爱,倒也衬得这寂寥冬夜生动了起来。

  章微露笑意,心情跟着松快了不少。

  虽无网络、手机,但如此生活,却也不错,可惜这仍是无根浮萍,全赖外祖母宠爱。

  纵使这份宠爱不变,十余年后,大厦倾塌,这富贵场、温柔乡便也一并雨打风吹去。

  夜风微拂,吹走了饭后的些许惫懒。

  “还是得靠自己啊!可是,我的顶级粗大腿,你到底跑哪儿去了?”

  章悠悠而叹,振奋精神便准备去看完剩下的几十本邸报,以决定下面行止。

  正此时,南门轻轻敲响,传来悦耳女声:“二爷可在?老太太请你过去。”

  他顿步回首,只见两排灯笼摇曳,一个俏丽丫鬟被婆子丫头们围着转过了影壁。

  来人蜂腰削背,个头高挑,一身半新不旧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外罩一件青莲绒的灰鼠斗篷,下面一条水绿长裙。

  莲步款款,绣鞋隐现,行动间勾勒出了双腿的修长轮廓。

  再抬眼看,鸭蛋脸面,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腮上微微的几点雀斑,虽是白玉微瑕,却更真实可亲。

  瞧见章目光看来,她上前屈身一礼,笑道:“二爷不认识我,我叫...”

  “鸳鸯姐姐!”*2

  身后两道惊喜的声音响起,青岚脚步轻快越过他去,拉着鸳鸯的手乐个不停。

  鸳鸯抬眼看了看廊下立着的温润如玉少年,见他目光柔和,隐带笑意,毫无见怪,便知其跟宝二爷一般是个好性子,青岚、晴雯确是有福气的。

  【缘+16缕】

  她轻捏了捏青岚的小脸,又对止步廊前的晴雯微微点头,便笑道:

  “宝二爷回来了,三位姑娘和林姑娘也都在,老太太请二爷过去见见呢。”

  章一愣,竟把林妹妹忘记得好好的!

  读书误我!

  他忙下了台阶,笑道:“正巧刚刚吃了晚饭,还请鸳鸯姐姐带路。”

  青岚一边命小丫头们准备灯笼、大氅等物,一边道:“我随二爷一起去罢。”

  章摆了摆手:“夜深天冷,青岚姐姐你比不得我的身子,又刚吃了晚饭,且在家中等我就是。”

  到时候青岚还得候在门外,实在没必要跟着吃风受累了。

  青岚还待再言,章已接过灯笼,披上半旧的浅墨羽纹镶边翻毛斗篷,当先迈步:“鸳鸯姐姐走罢,不好让老祖宗久等的。”

  见二爷这般雷厉风行,还不畏寒,鸳鸯稍稍惊讶,但也不好多劝,免得平白恼了人,只笑着摇头,跟了上去。

  等一行人出了门,晴雯突然夺过一旁小丫头手里的灯笼,拢了拢领口,追了上去,只留下一句:

  “我素来身子壮,不怕冷,我送二爷过去罢,总得有个人在外面听差,也省得老太太怪罪。”

  青岚抬了抬手,又垂了下来,哼了一声,命关了门,回院里去了。

  毫无存在感的红玉忙跟了上去,悄悄道:“青岚妹妹,我瞧着她这样子,竟不大想回老太太房里了。”

  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瞧着青岚的脸色。

  青岚抿了抿唇,只唔了一声便进了屋,轻声吩咐小丫头去沏热水,看起来竟不太生气。

  红玉一呆,歪着脑袋却想不明白,待被寒风一吹,忙抱起胳膊冲回了屋里:

  “妹妹,我来帮你洗头!”

第28章 三春三玉(二合一4k4)

  高墙垂檐,甬道深深。

  夜风徘徊低语,寒意侵肌透骨。

  两盏明瓦灯笼逐去黑暗,现出一行人来,俱都步履匆匆。

  这条小巷本是为了区分主宅和仆人院落、方便杂物搬进搬出所建,整体南北走向,但在小院边上这一段却折了个弯,有一截几十步长的东西夹道,连通了主宅东角门和小院南内门。

  白日里平儿带着走了一遍,只觉几步路就到了,刻下灯火幽幽,脚步声回荡不休,东角门透出的亮堂却仍望之遥遥。

  章自诩胆子不小,也不由跟着婆子、丫鬟们加快了脚步。

  晴雯紧着领口,一阵小跑,也没赶上前方那行绰绰人影,她薄唇紧抿,只好又加快了些脚步。

  忽然一阵微风,巷中呜咽声回荡。

  她身子一抖,只觉毛骨悚然,不禁开口喊道:“二爷等等我。”

  章步伐一顿,回头望去,才发现一盏灯笼晃悠着跟了上来,等再近几步,才看清竟是晴雯。

  晴雯脸上喜色一闪即逝,快步靠了过来,低声唤了句:“二爷,鸳鸯姐姐。”

  鸳鸯笑着点头,上下瞧了她一眼,拉她过去搂进了暖和和的斗篷下,才笑骂道:

  “你呀,还是这毛躁躁的性子,夜里这身就出来了,万一得了病,倒累得二爷操心。”

  不等晴雯犟嘴,她又对章道:

  “二爷,晴雯这性子虽急了些,心却是善的,手上的活儿也精细,老太太都常夸呢,您多担待几分。”

  一番话委婉得体,不愧是老祖宗倚重的大丫鬟。

  章略略感叹,笑着应了,又道:“不过也就是这一二日的功夫了,过几日我送...”

  “二爷,我...”

  晴雯心中一紧,忙从鸳鸯怀里抬起头来,半截话脱口而出,瞧着面前少年投来的疑惑目光,立觉面红耳热,一时羞愤欲绝,嘤咛一声,又埋首回去,当起了鹌鹑。

  鸳鸯只觉胸前偎了个汤婆子,暖乎乎的,心中失笑:这丫头还真是个火气旺的。

  她心思玲珑,瞧着这主仆二人情状,便知道里面有些曲折,当下不好多说,只等无人时再劝劝晴雯,改了那牙尖嘴利的性子方是好的,于是笑着遮过此节,继续赶路。

  章瞧着晴雯那娇羞模样,一时若有所思。

  途中再无曲折,到了贾母后院。

  章解下斗篷,顺手递出,晴雯愣了一愣,方才接了过来,仔细叠好抱在怀里,又偏过头去和相熟的丫鬟们说起话来。

  鸳鸯轻拍了她一下,笑着打起了帘栊:“二爷快进去罢。”

  章微微颔首,怀着期待迈步进去。

  已有丫鬟抢先回了话。

  等他进去,转过西面小屏,贾母并着三春姐妹都抬眼看了过来。

  唯独一个依偎在贾母怀中的小小人儿只留给他一个后脑勺,鬓上总着两个小角,剩余青丝如绸,自然垂落,披散在了肩头。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正安静地伏在贾母怀里,像是睡着了一般。

  小妮子和姐妹顽困了?贾母房中虽暖意熏人,但人体入睡之后,卫气由阳入阴,更易受凉。

  对常人来说或许无碍,但这小妮子几乎百分百中招。

  章有些担忧,目光转向三春姐妹微微示意。

  迎春比早上更羞涩了些,垂目不敢瞧他,脸颊已自生晕。

  探春秀眉微扬,目光炯炯,难掩其中好奇与探究。

  只半日未见,这两姐妹变化这么大?

  还是惜春乖巧可爱,端端正正坐着,小大人般地朝他颔首示意。

  他忙郑重颔首回礼,同时脚下不停,转到了正面。

  这才发现小妮子分明醒着,刻下烟眉弯弯,眼波微光,竟带了几分笑意,也不知在偷乐什么。

  章佯作未觉,目光友好,示意她往边上稍稍,别碍着自己给贾母请安行礼。

  黛玉本待起身,但见他这副熟稔模样,又好似长辈一般“颐指气使”,眼珠一转,又偎了回去。

  许是怕她冷了,贾母顿时轻搂住她,笑看了过来。

  小妮子要占我便宜???

  章瞧着那投来的一瞥,分明藏着小小得意,一时不知是喜是气。

  他又试探着向榻边努努嘴儿,小妮子睫毛扑闪,眼神灵动,瞧得分明,偏无动于衷。

  贾母已然候了几息,但眼神不大好,没发现外孙、外孙女的小小互动,一时有些纳罕。

  章只好拂起长袍,大礼请安。

  黛玉动了动身子,心下有些不安,又有些刺激,琼鼻一皱,暗忖道:

  “你既这般熟稔,分明早早认得了我,既然认得我,便该知我才是,又何苦来催我?

  难道我竟是个不知礼的野丫头不成?越性如此,也不枉担了这罪名。”

  正此时,后院又是一阵脚步匆匆,刚有人回“宝玉来了”,一个年轻公子就兴冲冲地撞开帘栊进来:“老太太,我...”

  他打眼就往榻上瞧,迫不及待想再见到林妹妹,却登时满脸呆滞立在了原地。

  只见那榻前绣团上,正有一男子埋头撅腚,在给老太太请安。

  也不知哪来的须眉浊物,竟混进了女儿堆里,让他心头暗恼。

  更...更可气的是,林妹妹竟坐在榻上,同受了他那一礼!

  脑海中顿时呆念翻腾,一时觉着是林妹妹待他亲近,一时又觉着林妹妹并不敬他,也不知孰对孰错,只想当场问个清楚,又恐唐突了林妹妹,以至日后不得亲近。

  贾母见了宝玉,早笑地乐呵,招手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来见你妹妹。”

  宝玉愣愣地抬步就往前走。

  林妹妹黛眉微蹙,忙拉着贾母的衣袖,悄悄努了努嘴儿。

  贾母顺势看去,才瞧见还有个外孙儿没起身呢,笑着拍了拍懂事的亲外孙女,方命道:“哥儿快起来罢,一齐见见兄弟姊妹们。”

  章早想瞧瞧宝玉何等模样,但未得命也不敢乱瞟,刻下遵命起身,恭敬立在一旁。

  仪态一丝不苟,举止毫无错处。

  宝玉又呆在原地,目光定定,口中喃喃道:“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世间果真有如此人物,莫非也是山川钟灵不成?”

  章闻声瞧去,就见到一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的半大少年,一头乌发如漆,编攒成辫,顶一串四颗大珠,再坠一枚金八宝,穿着红袄红鞋,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

  一身金芒璀璨,珠光宝气冲天。

  乍一估摸,就得两三斤重。

  如此相貌,这般土豪,舍宝玉其谁?

  又听得他口中念叨之语,顿生亲切之感,搜肠刮肚回了几句:

  “宝兄弟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端的玉树临风,公子无双。”

首节上一节23/1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