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庭汉裔 第6节

  他到底是谁?他来自何处?他因何而死亡?他又和“我”有何关联?

  一些本不应该由孩子思考这种哲学般的问题,如今却死死纠缠着刘羡,让他感到畏惧和困惑,更迫使他去追问谜底。

  但很可惜的是,当刘羡向父亲追问答案时,看到的却是一张极为阴郁的面孔。

  “忘了他。”父亲这么简洁而明了地完成了回答。

  可刘羡看得出来,全府上下都看得出来,安乐公虽然口中这么说着,自己却无法做到。

  在刘羡此时的记忆里,父亲刘恂是个非常难以亲近的人。

  这并非说他平日不苟言笑,是一个严父。实际上恰恰相反,平日的刘恂是个极好说话的人,家中奴仆休沐请假,或是纳粮时缺斤少两,安乐公从来都是放人一马,无心追问,逢年过节给下人配送粮米,安乐公向来也是非常大方的。

  但这仅仅是表象,刘羡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父亲豁达的伪装下,其实是对一切的漠不关心。

  有一次刘瑶从宫中回来,和刘羡说洛阳最近的奇闻轶事。其中说到一则流言,说是有人吃了五石散后突发癔病,失手杀人,甚至还剖开了一名孕妇的肚子。其场面之残酷,不禁令人唏嘘。

  结果刘恂在一旁说:“只是这样而已吗?”

  “就这样而已。”

  “无聊。”

  安乐公当时的语气非常平淡,就像是在说,话题本身很无聊,同时讲述这件事的刘瑶也很无聊,说罢他就信步离开了。

  这只是一次寻常的谈话,但刘羡听到这两个字后,差点因其中寒冷阴沉的情感而窒息。

  这也不仅仅是针对旁人的冷漠,其实哪怕是对身边的家人,刘恂也同样如此。

  还记得此前刘羡爬树后失踪了半日,阖府上下急得团团转。张希妙让他去请洛阳令帮忙搜查,刘恂却无动于衷,他反过来嫌妻子大惊小怪,阴阳怪气地说道:

  “这才半天不见,就要找洛阳令,要是一天不见,我是不是要去求天子?”

  这话是后来张希妙告诉刘羡的,刘羡起初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安乐公的了解逐渐加深,他才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爱体现在点点滴滴,而不是只会在撕心裂肺的生死时刻。如果连日常都不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恐怕以后也不会产生这种情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恂确实不算一个好父亲。但童年的刘羡也无法想象,淡漠的父亲到底真正在意什么,会为何事而神魂颠倒。

  可就是这一次,这场突如其来的府前血案,确确实实打破了刘恂的漠然。

  接下来的好几日里,刘恂常常独自在湖边徘徊,或者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声不吭,偶尔出来用膳,脸上僵硬的神情也令旁人觉得揪心。安乐公的冷漠此时反变成了表象,如同一堵坚实的障壁横隔在与所有人之间,谁也不知道,此刻他的心房下,究竟泛起怎样的波澜,又将促使他干出什么事情。

  终于,他爆发了。

  这天上午,来福的女儿阿越第一次前来探亲。阿越是一个刚刚及的少女,虽然出身农家,却不妨碍她肤色白皙,细脸、身材娇小而面容姣美。而当她抱着自己缝制的衣物来探望父亲时,正好撞上院里的桂花开了,花香熏人,而她在树下亭亭玉立,正好比玉山之雪。周围的人都不禁感叹说:明明是穷苦人家,却能能养出这样的女儿,她父亲定然是爱若珍宝了。

  不料来福拉着阿越到后院叙旧时,正好撞见了从书房出来的刘恂。来福向刘恂行礼的时候,刘恂忽然问道:

  “来福,这是你女儿?”

  “是,大人,这是我二女儿阿越。”

  “今年多大了?”

  来福颇为自豪地看了阿越一眼,对刘恂佝偻着腰笑道:“大人,她刚满十五,今年就该找夫家了。”

  这本是主仆其乐融融的场面,谁知刘恂毫无征兆地说道:

  “来福,你女儿既然要嫁人,这么标致的姑娘,何不嫁给我做妾?”

  这话语丝毫不讲礼节与体面,令来福父女都吃了一惊。来福慌乱地抬头去打量主公,发现安乐公正直愣愣地看着自己,红浊的眼睛内散发着异常的光芒,仿佛一只要择人而噬的凶兽。

  按理来说,能够把女儿嫁给主人,这是仆奴的荣誉与恩典。但联想到前段时间刘恂的异常,可知主人此时绝非善意。

  令女儿成为纯粹的玩物和泄愤的器具,这哪怕是奴仆也绝不愿见到的。但仆人又该如何拒绝主人呢?来福不知道,他只奢望拖上一拖,等主人冷静下来再看看。

  于是他佯作喜色道:

  “这实在……折煞小人了,小人等会就和夫人商量,再挑一个良辰吉日,把时间定下来。”

  把以仁慈善良闻名的张希妙当挡箭牌,已是来福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他用惴惴不安的眼神看着刘恂,希冀方法能够奏效。

  “这种小事,没必要一一征求她的同意。”

  刘恂以苍白而又冷峻的神情说,在无情的语调结束后,他又自上而下地俯视阿越,红浊的眼睛盯到她浑身发颤,才以命令的口吻说道:

  “至于时日,又何必这么麻烦,就在今天,就在这里吧!”

  “大人……”

  面对这种充斥着肉欲的直白话语,来福也开始颤抖了,害怕的神情终于无可抑制地浮现在脸上,想拒绝又不知道怎么拒绝,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却用一种哀求的眼神看着刘恂,向前走近一步,低声说道:

  “大人,我养了阿越十五岁,别无所求,只希望她以后幸福安乐……”

  “怎么,莫非我娶了阿越,会虐待她不成?”

  来福的牙齿跟着在打战,差点咬到了嘴唇。刘恂或许是平日太压抑了,赤裸裸的眼神让他的语言也那么苍白。

  身为仆人,来福其实多少能理解主人愤懑的心情。但是越是遇到困境,才越要战胜它,而不是将其发泄给身边的人,这是无能的表现。至少先主刘备从不会如此做。可这些都是不能说的话,他只能强忍下来,用无声来表示抗议。

  “这么说,你是不信我咯?”

  “小人岂敢?!”

  “你不敢?你已经敢了!”刘恂怒视着来福,目光却又好像穿过他,看到更深远的地方,同一群幽灵们进行交流:“我知道,你们私底下都在笑话我吧,像我这样无能的人,名义上是个县公,可实际上,只能坐在这个宅子里,什么也做不到,什么也护不了!”

  “大人冤枉,小人绝没有说过!”

  “你没有说过这句话,恐怕也这么想过!你恐怕还在想,像先主刘备这样的英雄豪杰,怎么会有这么窝囊的孙子吧!”

  来福说不出话来了,因为刘恂确实说中了仆人的心事。而来福没有立刻否认这件事,毫无疑问使安乐公的脸色越涨越红,积郁已久的怒气使得他处在理智崩溃的边缘,以致于他生出了一种幻听:杀了他!杀掉这些不忠之人!

  于是刘恂开始了自己继承爵位以来的第一件暴行。

  当刘羡正坐在屋顶纳闷出神的时候,他突然为一阵哭声惊醒,这哭声是这样的凄凉,以致于让刘羡联想起砧板上濒死的鲤鱼。他连忙顺着桑树,从树梢一溜烟滑下来,径直往声源处跑去。

  此时已有很多人听到了这哀怨的哭声,但奇怪的是,仆人们都堵在后院的走廊上,并不敢踏进去。他们看见刘羡来了,就好像看见救星一般,纷纷围着他说话:

  “公子,你快去请夫人和大夫人来,让几位侯爷来也行,再不来,就要出人命了!”

  刘羡听不懂,也不想去请母亲还有伯父,他听到“人命”两个字,立马就想起了泥水上王富的尸身,继而本能驱使他迈进了后院。

  他随即看见了来福和父亲:点点金黄的桂花树下,刘恂手正背对着坐在石台上,双肩一耸一耸,似乎在拄着什么喘气;而来福整个人瘫倒在地,面色蜡黄仿佛金纸,双目紧闭,胸脯几乎看不见起伏;一个不认识的少女正趴在他背上落泪如雨,嘤嘤哭泣。

  几乎不用任何说明,哪怕是刘羡这样的孩子,也能瞬间明白前因后果。

  “阿父。”刘羡呼唤了一声后,刘恂猛地站起来,高大的身影转过身,摄人的神光紧随而至,刘羡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来父亲正手握着一把剑鞘,而他眼中的暴虐正如浪潮般肆意。

  此时此刻,刘羡出奇的冷静,他没有因此害怕,更不会因此后退,反而用一种指责的目光看着刘恂。父子两人就如同一对陌生人,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对方。

  刘羡先撤回了目光,他并非是败下阵来,而是奔赴到另一个战场。

  他无视了刘恂,迈步到来福面前,询问道:“怎么样了?还能起来吗?”

  来福已经痛昏过去,回答的是哽咽的阿越:“阿父的腿断了,恐怕走不了了。”

  刘羡便对着门外挥手,让宗六与朱浮两个苍头进来掺人。等两人战战兢兢地走出去,阿越却还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流泪,刘羡颇为奇怪,便问道:“你为什么不走呢?”

  阿越不敢回答,只是小心地探看安乐公的眼神。

  刘恂此时的面色依旧阴沉,但暴虐几乎消失了。他挥挥手说:“你走吧,今天的事,不要到处张扬。”

  说罢,他似乎精疲力尽了,于是再次动身,脚步虚浮地回到书房,把自己锁了进去。

  年轻的刘羡注视着父亲的背影消失,等到身边空无一人,有桂花瓣落在他身上,他才如梦初醒。

  接下来的时日里,府中的事情接连不断。首先是安乐公和夫人张希妙大吵了一架,这次争吵之严重,恐怕是老安乐公定居洛阳以后从未有过的,就连刘瑶、费秀出面,都没能使两人和解。随后夫妻两人开始分居冷战,张希妙搬到西厢和刘羡一屋,刘恂则是在东厢纳了两名妾室,整日在房中寻欢作乐。

  谁也没有想到,只是短短的半月间,安乐公府的平和就已荡然无存。

  而刘羡也感觉得到,梦境中的幽灵仍然在纠缠着他,不止在缠绕着他,也在缠绕着府中的所有人。

  签约通过了,大家可以投月票了!

  请大家多多追读,多多投票,感谢大家的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有交流兴趣的伙伴可以加入晋庭汉裔书友群,群号:622584545

第9章 青橘酸涩

  刘恂纳妾之后,阖府上下越发对府前的血案讳莫如深,没有一个人愿意对刘羡提及。哪怕是刘羡缠着去追问母亲,张希妙也只是黯淡的笑笑,揉揉他的头发说:“你还太小,等你再大一些,我就说给你听。”

  这个回答是孩童最讨厌的回答,但也是无法反驳的回答。正因为幼小,所以才渴望成长,可越是渴望,才越会发现成长的漫长。不过刘羡好歹得到了一个约定,所以没有具体的时期,但也有了解开疑惑的曙光。这使得他可以暂且放下疑虑,尝试回到童年中。

  但府中的气氛到底回不到从前。

  安乐公纳了两房妾室后,脾气变得愈发古怪,喜怒无常。首先是打断来福的腿后,他终于不再掩饰自己对他人的冷漠,无论对待谁,刘恂都会眯起他那双狭长的眼睛,如同毒蛇一样审视着对方,令人不寒而栗。

  而一旦有人露了破绽,他更会露出等待已久般的微笑,直接用行动给出惩罚。

  府中的马夫朱浮,有一日他没买到最好的麦豆,就用干草替代,结果导致刘恂最喜爱的青毛驹少食了两顿,削瘦了些。刘恂看出不对,又得知缘由后,就指着青毛驹不吃的干草,对朱浮笑道:“买都买了,何必浪费呢?干脆你给吃了吧。”

  于是次日,朱浮呕出了草屑、胃液和鲜血。

  又有天晚上,侍女阿春将沐浴的水烧热了些,刘恂用手指在水里探了一探,摇了摇头。他一言不发地提起一旁烧开的水壶,对准阿春的头顶浇了上去。当夜,阿春的哀嚎仿佛厉鬼,彻夜不休,许多人都难以成眠。从此阿春就用灰布遮住面孔,再不敢以素颜见人。

  除了以上这些事外,一般残暴的事情,诸如鞭刑、棍打等等,刘恂还干了很多。

  但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去人市上买了三个白肤蓝眼的胡女回来。

  起初,众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毕竟今年来北方少雨,并州穷困,许多小胡都到司隶或冀州来讨生活,卖身为奴的实不在少数。

  但当众人与这些胡女交流时,才发现她们支支吾吾,不会说话,只能指手画脚地比划。实在表达不清,下意识地张开口来,里面竟是黑的一片!

  安乐公为了图个清净,竟把她们的舌头都给割了!

  等这些事迹传出去后,立刻就成为洛阳的谈资,人们都说:哪怕在南北的权贵都加起来,安乐公的残暴恐怕也排得上前列了。到后来,刘恂的言行传到蜀中,梁、益二州的文士旧臣们也都上表朝廷,说请求废除安乐公的爵位。

  还是散骑常侍文立出面道:“此事未殃及百姓,只是他败坏自己家业罢了。”这才止住这股风潮,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对还没满六岁的刘羡来说,家中的变化无疑是天翻地覆的。他不仅很少再看见仆人的笑脸,就连母亲、伯父的笑脸也很少再见到,整个安乐公府笼罩在一股积郁的气氛中,以至于让刘羡觉得这就是座监牢,就连大声说话也像是一种罪过。

  刘羡也尝试过阻止父亲,但那一日后,无论是争吵还是哭闹,刘恂都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这并不奇怪,说到底刘羡只是孩子,连张希妙、刘瑶等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他就更无法做到了,他现在还没有力量,不能够把在深渊中的人一一拽起。

  好在刘恂的习性变化不大,他虽说残暴冷漠,但无甚所欲,无甚所图,依然深居简出。仆人熟悉一段时间后,只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压抑归压抑,生活还是足以应付过去的。

  可刘羡受不了这种气氛,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他逐渐开始频频外出。

  生活在洛阳,永远不会缺少玩乐的地方。

  只要沿着安乐公府门出第一个巷子,往南走过两个街口,就能看到几条如今世界上最热闹、宽敞的街道。诸如东阳大街、南市大街、桃花桥街等街道两侧都满是彩棚露屋,里面铺陈着纶巾、绣帽、衣衫、裙袄、领抹、花朵、珠翠、蜀锦、金饰,以及鞍鞯刀剑、书籍古董、时果腌腊、鲜熟肴、琴瑟琵琶、奴隶舞姬等各种档次的消费商品,达到有美皆备、无丽不臻的程度,吸引了京师成千上万的顾客,每天都挤得水泄不通,导致洛阳的市集一扩再扩,如今城外市集占地的面积,据说已经足以再建五座洛阳城,这种繁华程度,据说是大汉鼎盛时期也比不上的。

  但对于出身高门的刘羡来说,洛阳最令他欢喜的并非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精神娱乐。

  虽然西疆叛乱,导致来京的胡商有所减少,市面上已看不到跳舞的胡姬,但来到京中卖艺献技者仍然蔚为可观:有的跳舞斗剑,有的百耍杂技,有的卖唱,有的相扑,有的斗鸡犬,有的弄虫蚁,等等。他们一个个来自三江五岳,入京其实都是来讨好权贵,希望用这些一技之长来实现飞跃。毕竟如今西晋权贵中颇有养士之风,效仿孟尝君养一些鸡鸣狗盗之辈的贵人也不在少数。

  刘羡此前最爱看的就是万岁亭的舞剑:两名女舞者手持一把三尺长剑,剑光明亮皎洁,时而指向天空,又时而指向人群,身姿娴熟仿佛飞燕一般轻盈,加上舞者长袖飘飘,动则如行云流水,静则如绿竹青松,更显潇洒风流,让刘羡心向往之。

  不过这一天,刘羡再和张固还有安一起外出,站在同样的地方,看同样的人表演相同的舞蹈,刘羡却觉得有些乏味。大概是舞者的剑为了优雅而缓慢,令他不禁想起梦中的刀光,两相比较下,他不禁想:剑舞太慢了,杀人的每一击都该迅猛如电,这是舞蹈,到底不是真正的剑术。

  而后他又打量舞者的面孔,这些表演的人神态舒缓,面容白皙,都是极美丽的女子,但他又忍不住想起一条骇人的疤痕,在心中暗道:她们也不是真能杀人的人,没有那种生死之间磨砺的从容。

  于是看着看着,刘羡又不由回想起那一天的情形,等到剑舞结束了,他还站在原地愣神。

  张固拍了拍刘羡的肩膀,说:“公子,时候不早了,该回去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这群孩子也逐渐开始知道身份的尊卑。张固的父亲张通,安的父亲正都是追随刘禅到最后的家臣,所以张固与安也将是刘羡的家臣。在有人的地方,他们都要喊刘羡“公子”。

  但刘羡听着却会想起毁容的阿春,已经变成瘸子的来福,心中有些别扭,也不太想回去,就说:“阿田,还没到晚膳的时间,再走走吧。”

  “那到哪儿走呢?”

  “稚奴你说。”

首节上一节6/18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