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国的军队也一样,虽然麾下包含乌克兰南部四州,但一直没有真正的实施治理,差不多算是遥领而已。
在伊斯坦布尔战役结束后,这片狭窄的地域无法容纳百万大军长久的驻守。
所以参战的第三,第八,第九,第十,第十四,第十五,第十七和第十八集团军开始大规模调动,第九集团军就分派驻守克里米亚半岛。
另有4个集团军分别入驻乌克兰南部四州,每个集团军的兵力在7~8万人左右,总兵力约合30余万。
另有第15集团军驻守摩尔多瓦,第三集团军驻守伊斯坦布尔,第18集团军兵分多路开进奥斯曼帝国的亚洲领土各省份,扮演占领军的角色。
剩下的第八集团军驻守色雷斯地区,该地区属于帝国势在必得的领地,即将承接大量的退役军人,需要好好的经营一番。
上述的军队
仅仅是帝国远征军参与伊斯坦布尔战役的军队,另有上百万军队驻扎在东线战场上,与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军队对峙。
楚-郑汇亲王手中还掌握着一支总数达到40余万的战略预备队,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投向任何战场。
如今的东线战场很奇怪,德国通过战胜沙俄,利用《布列斯特条约》割让了上百万的领土,包含乌克兰大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
可德国人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和人员,去掌控如此广袤的地区。
只是从德国动员了一些二线人员,陆续驻扎十几个主要城市,总数也就四五万人,对城市以外的地区掌控几乎等于零。
大楚帝国原先也是如此,在伊斯坦布尔战役胜利结束后,才能抽调大量的兵力入驻乌克兰南部4州和摩尔多瓦地区,实现真正的掌控。
德奥军事联盟一方也意识到
依照现有的战场形势,已经无力击败规模高达二百余万的大楚帝国远征军并将其从东线战场驱赶出去,必须要承认双方共存的现实。
大楚帝国远征军可不是什么都缺的沙俄军队,这支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机,坦克,火炮样样不缺,是个非常棘手的对手。
在进攻吃了几次大亏后,东线德奥联军变得老实多了,不再试图发起新的进攻战役。
《布列斯特条约》已经喂饱了德奥联盟的胃口,他们能够接受东线当前的状况,关键的焦点还是在西线战场上。
德军兴登堡元帅的决策,也是基于当前困窘的现实。
在宫殿里
楚-郑汇亲王殿下与第九集团军司令长官胡俊成上将密议许久,这才放他离开。
等到他走后,楚-郑汇亲王殿下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关于第九集团军强化“鞑靼壕沟”的计划,并将其建设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陆地要塞,楚-郑汇殿下爽快的批准了。
“鞑靼要塞”将根据半岛地形,形成正面宽约5~8公里不等的华夏式城墙堡垒,有能力抵御重炮轰击,形成纵深长达20余公里的堡垒群。
任何敌人在这样的坚固防守面前,也要踌躇再三。
另一件事,就是胡俊成上将受外交部驻欧特别代表委托,谈一下北方神州派遣至欧洲的68万华工问题。
由于北方神洲的孱弱,这些赴欧华工的境遇并不好。
不但集中在很小一片区域,承担日复一日繁重的劳作,而且不允许离开华工区,进入英国当地的城镇或者法国城镇中,受到极大的人身限制。
在法国某些地方,甚至将这些赴欧华工当做炮灰,强行驱使进入战壕中,承担他们原本不需要的作战义务,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伤亡。
这种情况已经屡次发生,引起了外交部驻欧特别代表的关注。
现阶段
大楚帝国外交方面的交涉和抗议,往往被英,法等国忽视,因为这些华工不属于帝国臣民,难以享受到完全的海外领事保护权益。
楚国方面的交涉,是手伸的太长了。
如今法国的情况也非常艰难,几乎整整一代年轻人填进了西线战场,青壮年人口的极度匮乏,让法国人有些病急乱投医。
好在经过多次的外交干涉,这方面收敛了许多。
但无论怎样,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现在的出路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就是通过帝国驻外领事馆,给这些华工发放帝国臣民的身份文件,如此就可以将这些华工纳入海外领事保护范围。
但这样的举动,首先必须请示本土,甚至上达天听,才有一定的可能性。
其次,必然会受到北方政府以及英法等国的阻挠,需要远征军方面强有力的声音支持,才有实行的可能性。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战争结束后,对这些需要遣返的华工安排进入帝国领地,即突尼斯,约旦,阿拉伯半岛或是乌克兰南部四州,毕竟这是68万华人青壮。
要达成此目的,同样需要欧洲远征军强力发声支持,请求英,法等国予以配合。
第三种方法,就是通过向协约国军事集团方面表达诉求,要求给予这些华工足够的尊严和权利,可以自由的选择留在英国或者法国,允许其在当地婚配,置业和经商,承认其为这场欧洲空前的浩劫所做出的贡献。
看看大楚帝国对那些占领区民众所做的事情,就知道这些华工的处境,那是相当的不乐观。
楚-郑汇亲王在心中考虑着胡俊成上将说的事儿,正好近期最高统帅部方面频繁发来电文,谈到了即将在9月份发动的兴登堡战役。
话里话外
是希望帝国远征军方面,在东线也策动新的进攻战役,与最高统帅部西线的战役相呼应,令德军不能东西兼顾。
这对帝国远征军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
楚-郑汇亲王手里还有10来万的炮灰部队,足够发起两场中等规模的战役。那就找个方向打呗,这10多万的部队调动起来也就是两周的时间,差不多也就够了。
帝国远征军的兵力,如今接近德奥联军的两倍,在使用上面更加宽裕,也更加的主动。
既然协约国最高统帅部不停的提出要求,那么趁这个机会,正好把赴欧华工的事情说一说,原本也是情理之中。
看看英国人和法国人什么态度吧,再决定后续安置的方法。
若是态度积极,那么就地安置是最好的了。
这些琐事就不要去麻烦父皇陛下,能够在欧洲解决,又往乌克兰倒腾干什么,那不是白费事儿吗?
思虑片刻
楚-郑汇亲王在心中有了决策,他倒不在乎英法等国是否积极?只要大楚帝国远征军的200多万部队驻扎在欧洲,就没人敢忽视远征军总司令的要求。
这叫什么?就叫底气十足。
第643章 朕心甚慰
关于这些华工的事宜,以楚国远征军总司令部名义,给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呈送了一份报告,很快就得到了积极回应。
法国总理克里蒙梭代表政府承诺
将会重点关注华人劳工这一问题,政府将通过多项举措解决华工的困境,允许根据个人意愿入籍法国,这也是补充劳动力短缺的可行方式。
赴欧华工的七成都在法国,能够得到法兰西政府方面正式的积极回应,至少五十万华工面临的困境得以解决。
果然还得是远征军总司令部出面,这讲话的力度就是不一样。
帝国外交部方面交涉十次,可能法国人也不会引起重视,至少达不到法兰西总理克里蒙梭的这个层次,不知道在哪个环节就被卡住了。
政府大人物只要关注了,那么解决起来并不难。
这毕竟是从盟国来的劳工,互相有政府间的协议,只要履行接收方的义务即可,而不是人为的制造什么障碍?
很快从英国方面也传来好消息,当地华工不再被局限在一小片区域,很多华工能够自由的前往附近的城镇街市,薪酬待遇也有了改善。
只能说比以前剥皮炸骨一样的微薄薪金稍好些,可依然不及本地英国工人待遇的十分之一。
有些机伶的华工,来到欧洲耳闻目睹知道楚国的强大,偷偷的跑到楚国领事馆申领帝国臣民身份,很快就一路绿灯的拿到了新证件。
这些拿到帝国臣民身份的华工,在大楚帝国外交领事的干涉下,薪资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基本达到英国工人的一半左右。
如此榜样的力量,立刻在英国华工群体中引发轩然大波。
无数的华工纷纷来到楚国驻伦敦,曼彻斯特使领馆,申领帝国臣民的新身份,一时间蔚为风潮。
关于海外华人申领帝国臣民身份的相关规定,外交部方面早有政策,保持开放和接收的倾向,不需要另行请示。
一般来说,十个人当中能够通过八九个。
通不过的要么身有疾患,要么风评不端,诸如嗜赌烂嫖,吸食鸦片,有小偷小摸或者打架斗殴的记录等等,会被拒之门外。
只要是正常的华工,基本都能通过。
只要拥有大楚帝国臣民的身份,在海外各国都能得到公正的对待,也就是常说的国民待遇,娶妻生子经商置业都不成问题,得到所属国家的法律保护。
楚-郑汇亲王利用自己巨大的影响力,为海外华工办成了这件大好事儿,却要求有关部门保密,不要宣扬出去。
以他如今尊贵且崇高的身份,已经不需要额外的光环加持。
1918年9月16日,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如期发起了兴登堡战役,对比利时境内的兴登堡防线展开大规模攻势,转眼间战火再起。
9月21日
东线以大楚帝国远征军为首的联军,包含罗马尼亚,希腊,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黑山等一众盟国军队,对波兰境内的德奥联军发起进攻,展开了“波兰战役”的攻势。
在波兰战役中
大楚帝国再次投入了以装甲师为主力的突击部队,纵横在波兰平原上,以强大的突击能力连续击溃了奥匈帝国第六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和德国第五集团军部分主力,一路高歌猛进。
在战役中,大楚帝国远征军初期投入了约42万人规模的部队,加上各国联军一共51万余人。
在取得显著进展后,楚-郑汇元帅果断地投入了手中的大部分后备力量,再次投入了两个集团军和三个炮兵师,约合23万兵力。
形成多路齐头并进的攻击浪潮,进一步撕开敌军防御线,从而得以迅速扩大战果,一路打到了华沙城下。
经过整整4天的华沙会战,联军一举攻克并占领华沙,取得了迄今为止的大胜。
另一方面
西线的英法联军也在兴登堡战役中取得胜利,连续的胜利使得同盟国军事集团的颓势尽显,很多德奥同盟高级将领和政界人士已经明白,战败已不可避免。
1918年10月16日,奥匈帝国宣布战败投降,与协约国方面正式达成停火协议,这比原来的历史上提前了20来天。
大楚帝国的蝴蝶效应,到底是影响了这次史无前例欧洲大战的时间线,结果却与原来历史上一般无二。
作为占领军,大楚帝国远征军相继开进了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与英法盟国军队共同对战败国实施分区军事管制。
帝国本土
大马尼拉都市区
经历过黄金时代五年的高速发展,大马尼拉都市区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动辄三四十层的大楼屡见不鲜。
最值得称道的是高达64层的皇家南洋银行总部大厦已经封顶,这是当今世界最高的建筑物,直接拉高了马尼拉大都市区的天际线。
然而这些繁盛兴旺的都市发展景象,与帝国皇宫所在地的龙首原区没有丝毫干碍,这里最高的建筑限制在五层以下,不允许超过皇宫的三大殿。
在绿树掩映中的龙首原区宁静且祥和,一进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高贵格调,与大都市区喧嚣且浮躁的氛围格格不入。
如今龙首原区的宅院万金难求,能够住在这里的都是身份尊贵的贵族,尤其在近些年来,参与欧战胜利获得封赏的一大批新兴贵族。
即便捧着大量的真金白银,也难以在龙首原区购得一处宅地。
这些年来
龙首原区宅地的房价大幅上涨,早些被金钱诱惑卖掉宅地的富商,如今再想把老宅买回来,原来卖宅院的钱只够买一间门房了。
即便有再多的钱,没有足够显耀的贵族爵位,也别想染指龙首原区的宅院。
君不见,有一大批身家豪富的新兴贵族,捧着大把的真金白银想要在龙首原区置一座宅院,都得排队等着呢。
在整个大马尼拉都市区
只有进入龙首原区需要特别通行证,能拿到特别通行证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拥有该区的物业资产,或是帝国各部署衙门开具的通行证,否则别想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