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如果不想徒劳的白白折损的话,尽快退兵才是保全自己颜面,以及实力的最佳选择。
实际上这次出兵本身宇文邕也只是为了趁火打劫外加试探一下高肃而已,他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一切了。
宇文邕在北周军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并且已经有了相当重的声名威望,这才是他这次出兵的真正用意。
为了整合宇文护留下的政治遗产,以及用自己的威望镇压北周朝廷的同时,尽快的收揽权力,在军中打下足够的威望。
这些,他都已经做到了,那么此行就算不上是无功而返,已经,是时候回去了………
不过显然是不能就这么回去的,宇文邕在邺城做出要攻打的样子实际上却并不派兵攻打,而是派人去盯紧了寿阳方面的消息。
就算是要走,也当然是看一看南陈那边的情况,让高肃能放放血自然是最好的,若是不能的话,把南陈丢下来给自己殿后也是好的………
最坏的这个结果也不过就是陈国陷入淮左之战的泥沼之中,这样宇文邕当然是选择丢下他们给自己殿后了………
宇文邕没想到,这个消息来得这么快,而且南陈居然还真的是被王琳给硬生生拖住了!
陈亲自发文请求宇文邕加快北上的力度来缓轻自己的北伐军遭受的阻力………
宇文邕管你才有鬼了!
于是宇文邕也不再拖延,收拾收拾就准备放弃进攻北齐回北周了。
只是在临走之前还是不能就这样简单的撤军的,宇文邕邀请高肃在漳水之上举行和谈,高肃自然是欣然允诺。
其实高肃看宇文邕这段时间的进攻如此消极,就清楚那天其实彼此双方都算是交换了一下底牌和意见了,宇文邕知道自己不是高肃的对手,所以在等南面的消息。
高肃同样是在等南面的消息,不出预料,王琳经营淮左这么长时间,淮左的百姓已经从一开始的对北齐十分抵触,到现在完全不在乎自己究竟是在北齐还是南陈了。
最开始淮左并入北齐的时候对北齐是相当抵触的,甚至于在高洋执政期间还经常发生淮左叛乱,因为当时大家都觉得北齐是“蛮族”,是欺压他们这些汉人的存在。
然而经过这么长时间之后,基本上渐渐的这种观念已经完全消失了,得益于高洋高演给淮左一带的高度自治权力,所以北齐的风波实际上是并未如何影响到淮左人民的生活的。
反正在哪儿日子都是过,大家还是该怎么样怎么样,现在的领导人还是王琳这个正统的“南方人”自然渐渐的,也就没什么非要回归南朝的心思了。
更何况现在南朝本身也不是他们当时的那个南朝了,南梁变成了南陈,他们已经实实在在的没有了国家,自然是全身心的归属北齐了。
所以淮左人士抵抗起南陈来,反倒是比北齐人还要尽心尽力!
虽然吴明彻也算得上是沙场宿将,手中还捏着一个王牌猛将萧摩诃!
但是终究不是王琳的对手,王琳久居寿阳,结合了南北方的所有优点,他的手下既有北齐的骁勇之士,又有本身他从南朝带来的老部下们。
北齐给他的那些人以及他自己招募的人又在他的训练下大多已经熟悉了水战,南朝人打起南朝人来,自然是你熟悉我我熟悉你,比起北齐人更顺手!
所以相比之下,陈国就显得相形见绌的多了………
陈朝现在拿得出手的大将也就吴明彻了,剩下陈霸先的老兄弟们不是识趣的如同杜棱一般光速退隐了,就是已经光速下去见陈霸先了………
所以陈现在能拿得出手的算得上将才的其实就那么两三个人,其中还有他自己的人韩子高,然而韩子高终究是他的心腹,陈要留在建康提防有什么不测,而且陈也未必舍得让韩子高跑这么远,这么长时间见不到面。
此时陈国内部良莠不齐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几乎就剩下吴明彻一人了!
陈面临着无人可用的窘境,自然是只能拍吴明彻带着还在成长中的萧摩诃来试试看。
谁料相比王琳那群从南梁乱世之中杀出来的人来说,吴明彻现在带着的这帮人不能说是新丁只能说是几乎不知道该怎么打仗!
这些人几乎全都是世家大族子弟,是通过“举孝廉”上来的一帮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
让这些人去打仗?
吴明彻从一开始出征的时候就不赞同,甚至他觉得就不应该响应北周,而是应该坐山观虎斗!
只是陈咬死了要出兵,吴明彻也没有办法,此时跟王琳打起来那只能说是相当的艰难,只能勉强的立稳脚跟,明明是进攻的,却被逼得只能被动防守!
他整天都要和这帮公子哥儿们打交道不说,还要和萧摩诃一块儿护着这帮来镀金的大爷,因为他们背后不是王氏就是谢氏,没有一个是他们能招惹的起的善茬子!
这种情况下还要吴明彻发动进攻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所以北伐这段时间吴明彻也就勉强的从秦郡站稳了脚跟,再往上走一步都是万分艰难!
你要问秦郡在哪儿………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打了将近一个月了,还没打出南京市………
你这再怎么样也说不过去了!
于是陈大怒之下,一面写信装孙子要求宇文邕再往北打一点给高肃点儿压力,一面的大怒换帅,将吴明彻换下,由自己的心腹韩子高再增兵两万,北上代替吴明彻。
韩子高不愧是陈的死忠,他一上任,管你什么狗屁的公子王孙,全都给我滚回建康!
韩子高全面换上了自己的人,随后向北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这一次收效显著,很快南陈军就突破了王琳的滁水防线,随后韩子高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向北推进到泾州,一路向西攻南谯州,准备对合州发动合围,阻断合州的支援路线。
然而此时宇文邕已经等不起南陈这个扶不起的阿斗了,事实上他就算是知道南陈已经向北推进了,也准备抛弃南陈这个棋子,卖南陈一波给自己垫背了。
于是宇文邕主动邀请高肃,双方只带一百人,在漳水上举行和谈。
高肃的部下们本想劝高肃不要去,然而高肃却觉得去谈一谈也没什么不好的,他宇文邕就是那鸿门宴上的项王,我高肃反倒成了畏畏缩缩的刘邦不成?
于是高肃欣然允诺,双方抛下了严阵以待的北齐北周大军,居然闲情雅致的跑到漳水上游玩去了。
双方在见面之后,似乎完全没有了当初张弓对射不死不休的状态,宇文邕见到高肃之后甚至还主动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抓住了高肃的手臂大笑不止。
“高兄来了!好好好!我就知道你必不舍得我一人在此吹冷风!”
高肃眼神闪烁,就知道宇文邕这是将今日的和谈给定下基调了,于是也笑着拱手道:“宇文兄远道而来,小弟哪有丢下客人,自己这个主人反倒躲在城里的道理?自然是要带宇文兄好好儿观赏我大齐江山风光。”
宇文邕笑着点头,双方仿佛多年未见的好友一般,原要行鲜卑人的执手礼,宇文邕却只是握了握之后就对高肃道:“不是与兄弟不亲近,只是想来兄弟久居中原,必是学了汉人那套儒风文雅的勾当,如此我这样作为倒是侮辱了兄弟了。”
宇文邕说着,便是一面握着高肃的手,一面伸出手拍了拍高肃的肩膀。
高肃身后诸将闻言色变,便是缓缓上前,然而高肃只是微微侧头一个眼神,众人便是杀气腾腾的缓缓后撤不动了。
宇文邕这副作态,分明就是在试探高肃,不管是握高肃的手还是拍高肃的肩膀,都是在看高肃的肌肉和力量,这是男人见面最原始的角力挑衅,也同样是一种试探。
高肃自然是毫不费力的缓缓加紧了手中的力量,随后对宇文邕笑道:“贤兄您虽居长安,可也是汉人的土地,你们周人不也是复古尊周,这周人虽说算不上汉人,总归也不能说算不上中原人吧?”
高肃说着便是扫视着宇文邕身后的一众骄兵悍将,视线在杨坚的身上停留了一下,便是迅速转开,好像根本不认识他一样。
杨坚自然注意到了,不然他也不会从一开始就脸色无比阴沉的看着高肃,目光之中满是杀机………
就是面前这个人,夺走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杨坚不在乎独孤伽罗的贞洁,事实上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人会在乎女人的贞洁呢?生在乱世,能活着就已经是万幸了,没心思想太多。
只是身体上的掠夺也就算了,独孤伽罗对高肃而言已经完全是全身心的沦陷了!
自从独孤伽罗回到北周之后,杨坚也无数次的向独孤伽罗示爱过,然而换来的总是独孤伽罗委婉的拒绝。
杨坚也曾直接跟独孤家众人剖白心意,表示独孤伽罗不管怎样自己都很爱她,直到现在娶她的心思也没有改变!
然而独孤家众人虽然感动,却也无话可说,独孤信一语道破:“婚嫁大事虽然由不得你们,只是我只有这一个女儿了,我也不愿意委屈了她,她就算是一辈子不想出嫁,我也愿意由着她,而她若是真想嫁你,我定风光将她送到你们普六茹家去,这一切,都要看她自己的心意。”
独孤信说着还上前叹息一声拍了拍杨坚的肩膀:“你们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我也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对得起伽罗,只是感情的事………说不清楚的,好孩子,你也不小了,该往前看看………”
杨坚想要打动独孤伽罗,换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礼貌,甚至于每一次表白,他都能明确的感受到独孤伽罗距离他又远了一份,一直到回归兄长妹子的身份,甚至比这还要客气!
杨坚挺得住,杨忠也挺不住了………
杨坚已经二十多岁了,却还挂着没有娶妻,而杨忠自从上次邙山决战之后便一直在家养病………败于萧方等这个无名之辈手中,对杨忠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再加上年轻时候的一些暗伤,杨忠虽然正值壮年,却也已经是如同老朽一般,看起来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种情况下杨坚这个长子依旧没有婚配,杨坚怎么能放心的下?
于是杨忠直接没有通过杨坚就派人去和于谨的长子于义商量,为杨坚求娶于谨的小女儿于茶为妻!
于谨还是个挺有文化的小老头儿………儿子叫仁义礼智信,女儿叫琴棋书画茶………
杨坚知道了自然是大发雷霆,然而却将杨忠给气了个半死,将杨坚痛骂一顿:“我不反对你娶伽罗那孩子,就算是现在,只要你喜欢,我依旧支持你!然而大丈夫何患无妻!你一门心思要娶人家,人家又哪里看得上你?我是知道的,人家跟过齐国的大王,我常听人说,兰花生于枝头就不会如木棉一般攀附藤蔓,你又是个什么东西?值得人家低头看你一眼!”
“你若果真是大丈夫,就该做出一番事业来,而不是整日在女人身边打转!若是我的家业交给你这样的人,当真是不如如今就被抄家灭族,也好过日后我被人开坟戮尸!”
说着便是一面剧烈咳嗽着,一面要强撑着站起身来上朝跟宇文邕说把杨坚的世子身份给换掉!
杨忠的夫人吕苦桃以及一家老少皆是哭着跪下请求,杨坚面色如纸不再多言,杨忠这方才是罢休。
杨忠低着头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是认下了,其实他早就该认清这个现实了,只是一直自己欺骗自己,一直到现在被父亲骂醒。
只是虽然娶了于茶,杨坚依然不快乐,甚至常常对于茶冷言冷语,却经常去找独孤伽罗谈心。
独孤伽罗知道他娶亲了,便是规劝了他几次不要再来找自己,杨坚虽然应着,却依旧来。
独孤伽罗烦不胜烦,只能是经常来找于茶玩,如此三个人经常在一起了,杨坚再不要脸也不会当着自己发妻的面做什么,这才是收敛了不少。
然而杨坚对高肃的恨却是一日高过一日的,尤其是如今,看到宇文邕和高肃把臂言笑,两人俨然一副平等看待对方的样子,则更是让杨坚心如妒火!
这一次不仅仅是因为独孤伽罗了,更是因为男人更高的东西权力!
此时的杨坚就仿佛蹲在烂泥里的刘邦说出那句“大丈夫当如是”一样,心中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
那么他自然是更恨高肃了!
这个男人拥有他所渴望的一切,爱人,权力,地位………
一旁的宇文宪见杨坚面露狠色,手紧紧的握在剑柄上,便是以为杨坚意欲除掉高肃,当下便是不动声色的上前按住了杨坚的手!
杨坚这方才是猛然惊醒,看到宇文宪悄悄对自己摇头,便是心中暗惊,自己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如今却不自觉表现了出来。
只是转念一想宇文宪又不知道自己内心究竟想的什么,八成以为自己要为皇帝除掉高肃,于是便悄悄的松开手,面色如常,果然宇文宪便是不再动了,杨坚也是心中猛松了口气,更加凝神不再多想。
高肃看过宇文邕身边诸将,虽多为北周二代,并无尉迟迥这样的大将追随,却也能看出来个个都是人才,因此高肃心下不免感叹,北周将兴看来是不可避免的………
宇文邕自然也是扫视着高肃身后众将,心中也不禁暗叹,皆是壮士,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他能看出高肃身后这些人皆是高肃的死忠,除了高肃之外他们不会效忠任何人。
双方这番试探过后,宇文邕便是接过高肃的话哈哈大笑了起来,直接将胡汉之争这个要命的问题揭了过去:“看贤弟手下兵多将猛,颇有令祖之风,不失为豪杰啊。”
高肃则是笑着对宇文邕道:“看贤兄麾下也是人才济济,便知长安裂土,并非偶然。”
两人沿着漳水边一面走一面说些家常,虽然看似只是一些家常,却是渐渐的定下了齐周两国之间的基调,算是摒弃前嫌,将之前东西魏的分割不快尽数作古,双方都是不再提起了。
只是这样一来却也是彻底的将路给绝了!
双方都清楚,大家还认老一辈的恩怨,就是还认东西魏是一个国家,然而现在俨然两家交好之态,将高欢和宇文泰的故事全都悉数说开不论,俨然是承认对方是个国家,看似说和了,实则却是完全的决裂!
就如高肃之前所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双方都知道这个道理,当彼此双方成为两个平等的国家的时候,同样是双方都绝对容不下对方,是不可能一直和平共处的时候!
宇文邕明白,所以站住脚,看着滚滚江河水,突然对高肃感慨道:“我听闻昔日尊叔父曾在此地斩杀元氏殆尽,几乎将贵国境内元氏斩杀一空………”
众人突然紧张了起来,这个话题陡然一变,从刚才温馨的家常带上了几分狰狞的铁血………
而高肃依然是淡然的笑着,并不回应,宇文邕便是转头看着高肃,面色严肃的看着他道:“朕今日指着这漳水起誓,若有朝一日,必不使高氏至如此境地!”
高肃和宇文邕对视着,宇文邕依旧是严肃的看着高肃。
高肃能感受到宇文邕那种男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承诺,然而高肃对此的回应却同样十分自信。
高肃看着宇文邕笑着道:“长安八水,必不染宇文氏之血也!”
宇文邕和高肃对视着,随后双方便是一同仰天大笑了起来………
若非皆有争霸之心,两人又岂不是真心朋友,便可煮酒论英雄,然而既然生在了这个时代,那么两人身上都各自肩负着两家的理想和大志,便是不死不休!
宇文邕走了,就如同他来的如此迅猛无声一般,走的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甚至连周军的将士们都有些难以理解,正是士气高涨,彼此要大杀一场的时候,怎么自家皇帝反倒是突然就宣布撤军了?
可是不管怎么样,最终的结果还是很显然了,宇文邕撤军了,高肃保住了邺城,高肃胜了!
邺城城头上一片欢呼之声,看着周军远去的背影,城头上满是高呼高肃万岁的声音。
然而高肃站在城头上,虽然高举着手臂回应着众人的欢呼,却是眼神犀利,看着宇文邕消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