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第286节

  这并不是结束,而是两人下一次交锋的开始!

  此时坐在御辇上的宇文邕同样是双眼微眯,看着回家的路,下一次,自己绝不会再走这条路了!

  高肃结束了北齐北周之间的战争,却并不准备做任何停留,相反这一次高肃动用了更庞大的军队!

  高肃将自己麾下的所有军队全部纠集了起来,甚至这一次连晋阳的守军都被叫上了,将近十万幽州军与五万各地联军,挥师南下!回应南陈的进攻!

第373章 外臣

  高肃没有遮遮掩掩,相反还一路走走停停故意炫耀武力,所以很快南陈方面便是得到这条消息了。

  南陈军虽然并没有周军那样对高肃的心理阴影,但是一听说高肃率领将近二十万大军南下,也未免还是有些犯怵的。

  韩子高经过这么长时间在军中的历练,对于军队的感知还是很强的,所以他能敏锐的感知到南陈军队此时士气是十分低迷的。

  因此韩子高也是迅速向建康方面反应,向陈请求意见,是否应该继续进攻。

  陈在得知北周已经撤退之后也是大为恼火,明明是你邀请我一起出兵北齐的,结果现在打到一半你跑路了留下我一个人给你殿后?

  陈有一种被宇文邕和高肃一起耍了的感觉!

  然而就算是如此,陈也不想就这么退军,现在好不容易有一点战果了,眼看着就要将合州阻断,这种情况下让陈怎么舍得撤军?

  南陈和北周还是不同的,宇文邕出兵就是想试试看北齐还行不行,顺手增加自己在军中的威严势力,就算是不能成功拿下北齐一州一郡,宇文邕的战略目的此时已经达成了。

  宇文邕是没什么损失的,甚至于可以说此行是收获满满的,就算是现在撤军了,对于北周而言也没什么。

  对比起北齐于北周而言,北周的都城位置简直是天赐宝地!

  在没有勋州之前,长安的位置也的确算得上是危险,但是也能说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算得上是有战略纵深,而加上勋州(玉璧城)之后,北周对北齐的战略纵深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北周从长安出兵北齐易如反掌,要退守也是轻而易举,不得不说塔防大师王思政的确是个人材,他这神之一手不仅断送了高欢的统一梦,更是将长安立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境地!

  这也是高肃选择后撤北齐都城回到幽州的重要原因之一,宇文邕和高肃都清楚,短时间内他们彼此谁都弄不死彼此,在长期相持的情况下,还是将战略纵深最大限度的拉长才好。

  因为相比起长安来,北齐和南陈就算得上是危险了。

  北齐好歹还有个陪都晋阳,邺城破了,大不了就去晋阳也能固守一段时间,虽然两个地方都比较危险罢了。

  南陈可就惨了!

  都城建康距北齐仅一江之隔,也就是说北齐要南下只要渡过了长江天险,南陈就得亡国!

  北齐的国土沿着长江可以说是将整个南陈腹心之地给半包围起来了,只要高肃想,随时可以自江州穿插将整个南陈最富庶的三吴地区,及腹心建康丹阳一带全部围起来打!跑都跑不掉!

  而在西面荆湘之地又被北周给占了,所以留给南陈的战略纵深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北齐和北周若是来犯,南陈最好的结局也是南下跑到越南当猴子………

  因此陈和宇文邕不同,他是真的舍不得现在的大好局势,眼看着马上就要推过长江夺回合州了,这个时候你叫他怎么舍得撤军?

  因此陈顶住了朝廷上的压力,不仅没有让韩子高撤军,相反还加码梭哈了!

  建康方面调集了所有能供给的资源送到了前线,并且发布了陈的一道圣旨,大大的激励前线的南陈将士们。

  在钞能力的加持下,原本有些慌张的南陈将士很快也是定下了心来,士气大涨的准备直接应对高肃的大举南下!

  南陈将士们士气大涨,并不意味着王琳就差到哪里去了,王琳麾下的将士们听说高肃带着二十万大军南下支援,瞬间也是士气鼓舞振奋。

  二十万大军!他们一辈子没准儿都见不到这么多人!

  王琳慷慨激昂的召开了一场大会,甚至邀请了很多淮左人士参加:“足见大王对我淮左的信重!这一次,必定能够击败伪陈!给予他们迎头痛击!”

  台下的淮左人士瞬间便是欢欣鼓舞一片,高肃对淮左的重视让淮左军民皆是振奋了起来,原本高肃只派钱不派人的行为还让他们以为自己是后娘养的,结果谁料高肃居然是不出动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的人!

  当下淮左军民皆是振奋了起来,面对陈国的进攻也是有了几分底气。

  韩子高虽然用兵稳扎稳打,却也是无力回天,王琳军稳稳站稳脚跟,并且早就猜到了韩子高切割合州的意图,因此王琳军兵分两路一路前往泾州阻击韩子高,另一路则是南下扬州保证扬州到合州的畅通。

  韩子高被限制在秦郡周围不得寸进,就这样一直拖到了高肃大军赶到。

  高肃和王琳是第一次见面,却也是给足了王琳面子,高肃本人亲自站在辕门处迎接王琳,王琳远远的见了,急忙的便是上前跪拜:“臣下王琳,拜见兰陵王!”

  高肃笑着上前扶起王琳:“使君客气了,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说着高肃便是上下打量了一番王琳,王琳已近六十岁的老将了,却越发的如临渊峙沉稳而不行于色。

  王琳在淮左的声望很高,事实上王琳虽然是南梁投奔北齐的,但是由于他本身在南梁就是仗义疏财之辈,颇为一时豪杰,手下能人义士不少,当初为了王琳甚至敢直接造梁元帝萧绎的反!

  因为他的这种性格特征,所以即使是在北齐,王琳也是颇受北齐军民的推崇,反倒不如说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个性,所以才会更受性情激壮的北人的崇拜。

  所以高肃对王琳也是十分看重,这一次甚至亲自前来迎接,算起来王琳也算是老臣了,甚至还算是两朝老臣,不管是在南梁还是在北齐,都是十分受器重的。

  不过高肃故意和王琳如此亲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王琳算是外臣,方才王琳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是外臣,但是他还是并未直言自己为高肃的臣子,这正是高肃所担心的………

  当初南梁灭亡,王琳是奉梁元帝萧绎第四子萧方矩之子萧庄在长沙称帝,长沙被攻破,王琳才带着萧庄来投靠的北齐。

  所以各种意义上来说,王琳其实还是南梁的臣子,是萧庄的臣子而不是高肃的………

  而萧庄………还活着呢。

  北齐内部的事情跟他们这些人肯定是没关系的,所以萧庄还快乐的在邺城做一头猪,每天吃了睡睡了吃的享乐呢,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南陈南梁的。

  反倒是王琳,一直在为南下重归建康做着努力,所以高肃有些摸不准王琳此时算是归齐了,还是有别的什么心思。

  按理说萧庄都已经接受了高洋的册封成为了梁王而不是梁帝,王琳也接受了高演的册封成为了北齐的刺史,这样看来怎么算,王琳都应该算是成为了齐臣,只是王琳这么急迫的想要打回建康,却也让高肃有些心下摸不准他的想法。

  因此先和王琳见面也是因为如此,只是这一见面,高肃就更有些摸不准了………

  王琳听了高肃这样说,也知道是高肃在试探自己,便是对高肃道:“臣下早蒙齐室诸公恩典,为大王戍守本为分内之事,大王不必如此恩遇。”

  高肃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最起码王琳还知道这些总归是好的,那证明双方最起码还是能站在一起的。

  不管怎么样,高肃却是一段时间内都离不开王琳,所以高肃暂时也就不纠结这件事了,便是带着王琳和他的一众部将一同进了大帐之内。

  高肃先是问了问真正主事的人尉破胡现在淮左的情况,北齐也不是做慈善的,就如同高肃怀疑王琳一样,之前的高洋高演也并不是对王琳多么信任。

  因此高洋的时候有卢绾看管王琳,现在也是有大将尉破胡看管王琳,名为副手,实际上就是监视王琳的。

  很多命令王琳是没办法直接下决定的,要尉破胡先说话才行。

  尉破胡就是当初给南阳王高绰这个精神病吓跑的那个大将,现在被高湛给派到淮左来充当先锋了。

  其实高肃听他两句就知道,这货有点儿不靠谱………

  虽然肯定是能打仗的,但是明显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这样的人要是丢高欢时代,肯定撑死了也就是幢主的水平。

  “陈军暗弱无能,又有临阵换帅的大忌,我军勇猛如今又兼二十万大军在侧!横行天下又有何惧?想来陈军小丑闻大王南下,定然已经丧尽肝胆!因此末将以为,应当速战速决,将南陈来犯之敌,尽数歼灭!”

  尉破胡意气风发的说完,高肃却只是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便是笑着对一旁始终默不作声的王琳道:“老使君也是亲历者,老使君认为呢?”

  王琳这方才是开口:“臣下倒是以为,陈军虽不如我军勇猛,只是胜在距离建康较近,并且以逸待劳,而且麾下也不乏淮左人士,之前他们派出的大将吴明彻本人就是淮左人,虽然被臣等阻击,然而实际上却是吴明彻攻心之举,意图唤醒淮左人士归南之心,若非建康及时换将,此举若成,拿下淮左,片刻之事,不需废一兵一卒!”

  高肃面色渐渐严肃的缓缓点头,王琳便是继续道:“所以臣下以为,应当缓兵缓进,坚壁清野,只要固守,陈军急于求成,久而难下,自然退去,若是主动出击,只怕………”

  王琳说完,尉破胡便是面色有些难看………只因王琳所说,似乎是句句和他反着来的!

  而更让尉破胡难堪的是,高肃听到王琳这样说,居然十分认同的缓缓点头………

  随后高肃便是对王琳笑道:“老使君不愧是老成之将,所言在理。”

  尉破胡满面羞愧的退了下去,高肃倒也没有让他特别难堪,便是也安慰了尉破胡两句:“我军远来,不宜速战,然将军士气高涨勇猛,若得将军这等猛将,淮左因何不平?”

  尉破胡知道高肃这是给自己留面子呢,只能是勉强的笑着拱拱手,汗颜的下去了。

  高肃便是起身对众人沉声道:“既然如此,我军就施行老使君的战略,只威慑不出战!诸将各回本营,明日随寡人南下,吓破陈军肝胆!”

  “得令!”

  高肃吩咐下去,于是诸将士各归营号,准备明日随高肃一同前往扬州抵御南陈军。

  等到众将士回应之后,王琳身边一个中年文士便是急忙上前对王琳道:“主公今日不应该直接当着兰陵王的面驳了尉破胡的面子。”

  王琳闻言便是颇为的不快:“难道我还要看他的脸色不成!”

  这个中年文士叫陈挺,乃是江左人士,算是半路来投靠王琳的,是当年王琳在长沙挑起了梁室大旗之后才来投靠王琳做了幕僚。

  此时听王琳这样说,陈挺便是急忙的对王琳低声道:“虽然兰陵王看似对主公您十分信重,然而实际上咱们终究是寄人篱下,兰陵王不会对您多么信任的,等到这件事过去之后,北面的人回北面了,和咱们打交道的还是尉破胡!”

  王琳闻言便是紧皱着眉头:“你觉得我应该建议大王将这个尉破胡给换走吗?”

  陈挺闻言便是苦笑着摇头:“若是如此的话,恐怕主公您死期将至了!”

  王琳闻言大惊失色,陈挺便是无奈的和王琳解释道:“兰陵王能看出来咱们和尉破胡之间的矛盾,但是正是如此,他才更会将尉破胡留在这边,因为对于他来说,尉破胡是可控的,而咱们是不可控的!”

  “他怕的是尉破胡和咱们没矛盾才对!若是尉破胡和咱们水火不容,才是他更愿意看到的!现在他看到了这一切顺着他的心意发展,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的将尉破胡给重新调走?他巴不得咱们和尉破胡一直这样才好!”

  “您若是这个时候请求调走尉破胡,人家一定会以为咱们又割裂淮左拥兵自重之意!到时候就更解释不清了………”

第374章 四分天下

  王琳似乎也知道自己有些冲动了,因此也有些不知所措:“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陈挺便是对王琳道:“为今之计,有上中两策可供主公选择。”

  王琳急忙的问道:“上策为何?”

  陈挺看了看四周之后,王琳急忙的便是邀请陈挺一起进了大帐内,两人落座之后,陈挺这方才是对王琳道:“说这上策之前,在下想要先确定主公的志向。”

  王琳严肃的看着陈挺:“君随我日久,当明白我的品德和愿望,但请直言。”

  陈挺便是对王琳道:“若主公之愿仍是光复大梁,驱逐伪陈,那在下这上策便是为主公日后铺路的。”

  “这上策也是在下希望主公接下来要走的路线,主公应当向兰陵王请求支援合州,率主公居寿阳多年养成之兵,南下合州,引陈军攻齐军,主公坐收渔利!自淮水割据,以淮左之地自立!”

  王琳闻言面色耸动,陈挺却是继续道:“主公割据之后,向西攻郢州连江夏,则江陵可平!联后梁,和南陈,北抗周齐之军,齐陈乱战,难顾主公,主公届时可向北齐先行称臣,然后西攻川蜀之地,如此立足川中,进荆湘,以图光复!”

  王琳震惊的看着陈挺,显然是没想到这个陈挺居然如此胆大!竟然意图同时与北周北齐南陈为敌!

  所以王琳有些为难的沉吟片刻之后道:“君计谋深远,然君王尚在北,我焉敢如此?”

  萧庄现在还在高肃手里,王琳不能不为萧庄着想,若是自己真的这样做了,萧庄的小命………

  要知道梁元帝萧绎可就剩下这么点儿骨血了,他的子孙几乎全都让刘忠给就地图图了,没图图的南陈建立之后也都被陈霸先给杀了,别说是萧绎的子孙了,就算是梁武帝萧衍在南梁自相残杀之下,就只剩下此时占据江陵半城被监视的萧一脉了。

  萧今年年初的时候抑郁而死了,将西梁小朝廷的皇位传给了其子萧岿,然而说是皇帝,实则萧岿父子只占据江陵城半城,另外半城全都是北周用来监视他们的兵马………

  而王琳和萧可以说是有亡国之仇,若不是当初萧引狼入室,萧绎也不会死的这么惨,到如今只剩下萧庄这一个骨血。

  所以王琳不能不为萧庄考虑,若是他反了,萧庄明天人头就得挂在寿阳城上………

  然而陈挺却并不在乎,陈挺和王琳不一样,陈挺属于南梁义士,他只心向南梁,不在乎南梁究竟是萧的儿子当皇帝还是萧绎的孙子当皇帝!

  所以他极力的对王琳劝道:“主公明鉴,此虽非人臣之言,然主公察之,君王归北,俨然乐不思蜀,不再想要光复大梁江山,自君王入邺至今,何曾与主公有过片刻交往?若有复梁之心,岂会如此作为?”

  王琳闻言虽然动容,却是沉默着不说话了,他有些不快,虽然萧庄的确是这样的人,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件事是陈挺一个臣子能够说出口的,以臣下议论君上,岂为人臣之道!

  陈挺似乎也看出了王琳有些不快,于是便是无奈的摊手道:“齐封君上为梁王,俨然并无扶梁王南归之意,北周尚有掩人耳目,扶梁帝之举,而高氏连如此也不愿作为,主公真的觉得大齐能够帮助我们光复大梁吗?”

  王琳沉默不语,显然他是清楚的,高肃今天这番试探其实也蕴含着高肃背后的意思了,他和北齐历代皇帝一样,只对王琳感兴趣,对已经死的不能再死的南梁毫无兴趣!

  然而北周又好到哪里去呢?他们也不过是为了个面子扶持了各姓萧的当皇帝,实际上连半城兵马都不愿意给!还倒不如北齐的敞亮呢!

  陈挺上半身前倾的极力劝王琳道:“齐周皆有吞并寰宇,一统九州之意!不管是谁都绝无复梁的心思!要复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王琳有些绝望的悲叹一声:“北主皆有南下大志,而南人罕有北伐之意,如此作为,早晚必为所灭,亦复何言!”

  陈挺则是更是激动的道:“正是此言!故复梁之举,绝不能依靠北人,只有靠我们自己!在下不怕主公见怪,日前早就暗暗派人四处寻访探查武帝子嗣………”

  王琳震惊的看着陈挺,他没想到陈挺早就已经有了今日的想法,更是早就已经放弃了萧庄这个皇帝!

首节上一节286/3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