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70节

  武媚娘侧头道:“那些外邦人能接受吗?”

  张多海笑道:“突厥人一开始是不接受的,然而他们如今所处位置,并不适合放牧,粮食不够,有一些小部落已经开始试种粟米和小麦,裴副都护还派人教授他们。”

  武媚娘点点头。

  只要这些突厥人习惯大唐的农耕方式,以土地为根,将来才能彻底融入大唐,不会反叛。

  武媚娘道:“把这匹马养起来,可以经常饿一饿它,再让弘儿去喂它,将来弘儿大了,正好可以给他当坐骑。”

  左右马奴都答应了。

  武媚娘转头便要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嘱咐:“此马性烈,定要小心,不可伤了吾儿。”

  马奴们连声应是。

  武媚娘回到正殿后,开始练习书法,随口问道:“吐蕃那边的情况如何了,密探们都撤出来了吗?”

  张多海哼道:“都撤出来了,那女王还真是个假货,多亏了薛将军,不然这次损失就大了。”

  武媚娘摇头道:“李毕竟是武将出身,心思还是不够细。”

  张多海笑道:“殿下以为何人最适合办这种差事?”

  武媚娘略一思索,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竟然是长孙无忌。

  她摇了摇头,道:“这是陛下操心的事。陛下可召见那苏毗女王了?”

  张多海道:“已传旨意,明日召见。”

  顿了一下,低声道:“殿下,臣听说那胡女狐媚的很,只怕有可能被陛下召入宫中。”

  武媚娘扫了他一眼,道:“你这胖厮,陛下召见她,是为利用她对抗吐蕃,纵召她入宫,也是为大事,难道吾还要阻止吗?”

  张多海忙道:“殿下说的是,臣多嘴了。”

  ……

  书房之中,高有道正在跟薛仁贵对坐饮酒。

  高有道的婚事是在九月底办的,薛仁贵当时还在燕然都护府,无法参加。

  所以当他忙完手头之事后,就立刻来高府拜访,补上一份贺礼。

  高有道的新宅是一间两进院落,贵妃亲自赐下,名义上赐给杜蓉的,毕竟杜蓉也是皇亲国戚,高有道也不好拒绝。

  薛仁贵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然而今日他却比平时更沉闷一些,显得心事重重。

  高有道见他喝完一杯酒后,又在怔怔出神,忙问:“薛将军,您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薛仁贵恍然道:“啊,没有,实在对不住,今日明明是来庆贺你的,却只顾着发呆,来,我再敬你一杯!”

  高有道举杯与他喝了,微笑道:“不怕薛将军见笑,高某虽是文人,心中却一直将薛将军当做平生第一知己,薛将军若有麻烦,在下愿尽绵薄之力。”

  薛仁贵看了他一眼,叹道:“说来可能要让高兄弟见笑,薛某是为一个女人烦恼。”

  高有道心中一动:“可是那位苏毗女王?”

  薛仁贵道:“正是为她,陛下明日就要召她入宫。”

  高有道略一迟疑,道:“薛将军莫非……对她有情,担心她被圣人收入宫中?”

  薛仁贵没想到他如此直白,愣了一下,笑道:“薛某已过不惑之年,家有贤妻爱子,怎会为此事忧愁?实不相瞒,那胡女与我唐女不同,性子妖媚,我是担心……哎……”

  高有道微微一笑,道:“你怕陛下被她迷住,性情大变,到时朝臣将妖媚惑主的责任,扣在你头上?”

  薛仁贵苦笑道:“不止是朝臣,还有那位武皇后殿下、以及后宫一众嫔妃。”

  高有道压低声音,问道:“那女子难道比皇后还美?”

  薛仁贵也低声道:“番邦女子,自然比不上皇后,只是你不知我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

  将俘虏蓝雅时的情况跟高有道说了。

  高有道怔怔道:“如此说来,确实妖媚。不过薛兄不必担心,依我之见,陛下召见她,是为吐蕃之事,并无猎色之心。”

  薛仁贵道:“我也明白,只是仍然免不住担心。”

  一个人一穷二白时,往往啥也不怕,冲劲十足,然而当他拥有的越来越多时,就会变得瞻前顾后。

  高有道想了想,笑道:“薛兄可以这样想,纵然陛下把她收入宫中,不是还有皇后殿下吗?以那位殿下手段,还对付不了一个胡女?”

  薛仁贵愣了一下,目光一亮,笑道:“不错,如此来看,薛某确实担忧过头了。来,喝酒!”

  次日下午,薛仁贵带着苏毗蓝雅入宫了。

  李治依然是在临湖殿接见他们。

  他抬头朝远处走过来的两人看去。

  只见薛仁贵身边的女子,果然美貌动人,皮肤白如羊脂,一头乌黑秀发披散在肩头,头上戴着银环,漆黑的眸子深不见底。

  这女子容貌虽略逊武媚娘和萧淑妃,却和郑贵妃是一个级别,比徐槿还要强上几分。

  李治美人见的多了,也不太在意她的容貌,暗暗审视她的表情,见她步履沉稳,气质高贵,倒和东女女王有几分相似。

  蓝雅一直低头而行,走近之后,才抬头看了一眼,见大唐天子如此年轻,也是暗暗惊奇。

  “苏毗蓝雅,拜见天可汗陛下!”她先行了一个苏毗国礼节,又行了一个大唐礼节。

  李治抬手道:“欢迎女王来我大唐做客。女王请坐,薛卿,你也坐。”

  蓝雅却并未落座,低声道:“小女亡国之人,不敢当天可汗陛下如此礼遇。”

  李治摆手道:“女王不必客气,朕亦知道,你苏毗国强盛之时,吐蕃王亦要派公主去贵国做婢女。如今暂时陷入低谷,将来未必没有复国之日。”

  蓝雅又抬头看了李治一眼,轻轻道:“不想边陲小国,竟能得天可汗陛下垂目。蓝雅不求复国,只盼帮助陛下,尽灭吐蕃之地!”

  薛仁贵见她此刻完全变了一番模样,一派庄严肃穆的女王形象,再不见一丝妖媚,不由暗松口气,对此女又高看了一眼。

  李治见她如此表态,心中也非常满意,抬手示意两人落座,缓缓道:“女王能跟我说说,贵国如今的情况吗?”

  蓝雅道:“陛下也知道,吐蕃原本臣服我国,后来强盛之后,便生狼子野心,用金钱贿赂我国大臣,内外夹击,这才灭我苏毗国。”

  李治点了点头。

  其实吐蕃正是吞并苏毗国之后,才真正强大。

  原因很简单,苏毗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适合放牧,盛产骑兵,人口也极多。

  吐蕃先联手羊同,消灭苏毗,获得大量人口和马匹,拥有强大骑兵,掉头又利用苏毗骑兵,消灭了羊同。

  蓝雅接着道:“母亲被吐蕃人杀害,我当时年幼,被族人推举为新女王,在国内四处躲藏,寻求机会复国。”

  “吐蕃赞普先用强硬手段,将拥护我的苏毗部落全部消灭,后用怀柔手段,拉拢苏毗贵族,控制苏毗全境,我也被手下人出卖,被他抓住。”

  “他并未杀我,带我参加各种宴会,表面对我和善,我却知道,他是装出这种态度,好安抚苏毗贵族和子民,再也不反抗他。”

  李治暗暗点头,既有铁腕手段,也能抚慰怀柔,这正是松赞干布的过人之处。

  蓝雅接着道:“我知他是虚情假意,数次想逃走,都被侍卫抓回。他并未惩罚我,也没有关着我,直到他死后,他儿子才下令将我关起来。”

  “有忠心族人得知我被关后,非常愤怒,想救我出去,好几次都失败了。直到这位薛将军打败钦陵,吐蕃国内大乱,他们才趁机救下我。”

  李治道:“那你怎么去了漠北?”

  蓝雅幽幽道:“苏毗国灭亡二十多年,凭我之力,再想复国不过痴心妄想。我带着族人向北而逃,本想找一片水草栖息,却被一支突厥部落袭击,族人都被杀死,我也成为那部落酋长的女人。”

  “后来您攻击突厥时,那部落酋长被贺鲁征调,率领三千族人离开部落,再未回来。部落遭铁勒人袭击,我被铁勒人抓住,献给比栗毒。比栗毒为拉拢鼠利叛唐,又把我献给鼠利。”

  李治默然半晌,叹道:“你的遭遇确实坎坷。依你之言,眼下苏毗民心,已尽归吐蕃了?”

  蓝雅低声道:“松赞干布死后,禄东赞依然执行着他的安抚政策,小女恐无法说服他们,投靠大唐。”

  李治暗叹口气,如此来看,眼下苏毗女王起不了太大作用。

  不过这种重要人物,将来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李治微笑道:“女王殿下,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朕提,朕尽量满足你。”

  蓝雅低下头,轻轻道:“苏毗蓝雅无处可去,只求天可汗陛下,允许我留在长安城。”

  李治大手一挥,道:“当然可以,朕册封你为三品郡夫人,再赠你一座宅邸,你想在长安住多久,都随你。”

  蓝雅起身拜礼道:“蓝雅多谢天可汗陛下!”

第186章 长孙无忌的访客

  唐时昭陵有宫人供养,官兵守卫,还专门设立五品陵令管理。

  遇有太宗诞日、忌日,还安排大臣到昭陵侍奉太宗灵魂“起居”。

  长孙无忌算是一个特例,他被皇帝下旨,替太宗守灵,所以可以日日侍奉。

  陵墓地宫之内,一共住有几百名宫人,长孙无忌得皇帝关照过,陵令对他非常恭敬,给他在宫西安排了一个最大的石室。

  这里风水很好,又在山中,称得上冬暖夏凉,唯一的缺点是照不到太阳。

  长孙无忌也不在意,每日将所有心神,全部放在著书立言之上。

  这日上午,他正专心的翻看着汉书,陵令忽然来到室中,朝他微笑道:“长孙先生,有人来找您。”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这种时候,还有谁来找自己,又有谁敢来找自己?

  难道是那个蠢儿子?

  还是说……是皇帝?

  他心中忽然涌出一股激动之情,然而很快这股激动又熄灭了。

  如果真是皇帝,陵令不会来通知自己,皇帝直接就进来了。

  他沉默了一会,道:“请他进来吧。”

  然后那个人就来了。

  长孙无忌瞧见对方果然不是皇帝后,心中还是叹了口气,淡淡道:“想不到你会来看我?”

  “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来找你。”李叹了口气,负着双手,在石室中转了一圈。

  “书倒还挺多。”

  长孙无忌对这个旧日对头并无多少耐心,冷冷道:“有什么事直说吧,我跟你没交情可讲。”

  李慢慢转过身,道:“当初禄东赞来长安时,我记得你和他关系似乎还不错。”

  长孙无忌嘴角多了一丝微笑,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

  从这一句话中,他似乎就明白了很多东西。

  “陛下准备对付吐蕃了?”他问。

  “不错。”李点头,他已习惯长孙无忌这种急思。

  长孙无忌道:“陛下让你领兵攻打?”

  李笑道:“这回猜错了,我们还没有动手,只不过跟吐蕃人先打了一场消息战。”

  长孙无忌道:“那就难怪了,你若是打仗输给禄东赞,不会来找我,只有谋略上输给了人家,才会想到我。”

  李平静道:“我承认先前确实小看了吐蕃人,也承认谋略不如你。”

  “坐下说话吧。”长孙无忌见他姿态放的很低,也就不再刁难。

首节上一节170/410下一节尾节目录